CN216729714U -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9714U
CN216729714U CN202123424913.0U CN202123424913U CN216729714U CN 216729714 U CN216729714 U CN 216729714U CN 202123424913 U CN202123424913 U CN 202123424913U CN 216729714 U CN216729714 U CN 216729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drill
workpiece
drill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49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峥嵘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novation Manufactu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novation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novation Manufacturing Co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novation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1234249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9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9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9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包括底板、压板和两组定位单元;两组定位单元设置在底板上;定位单元包括:侧定位螺钉、第一定位板、翻转钻模板、第二定位板和两个前定位螺钉;侧定位螺钉位于工件侧面;底板工件底面相配合;翻转钻模板呈类“C”型;翻转钻模板第一端下方设置第一定位板;所述翻转钻模板第二端下方设置第二定位板;翻转钻模板翻转后,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定位板和第一定位板位于工件待加工一端端面;两个前定位螺钉位于工件待加工端一侧;压板两端位于翻转钻模板下方,并同时压在两组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板和第一定位板上。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切削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背景技术
气缸罩盖是盖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罩壳,其不仅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发动机以及内部的机油泄露,还能够使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形成的油雾冷凝,使其废气分离,并且保证油雾返回并排出废气。因此气缸罩盖的加工也是比较重要的,其中一款发动机上的气缸罩盖(见图1-2),结构较为复杂,通常模具费高达70多万。
此气缸罩盖为系列产品,和已有的产品仅有两处不同,即只有两条内腔高筋变短。已有产品年产量为2.3万件,而此产品年产量不足1000件,产量不大。所以大多都是在现有产品上进行加工改制,需要“截短”的加强筋位于工件内腔,且靠近内壁,这造成加工难度很大。现有方法在立加上用直径14mm的棒铣刀加工,靠走轨迹避开与内壁干涉处,铣去多出的加强筋。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却费时,特别是需要去掉的加强筋高度有16mm,至少需要分成三刀加工;为了保证厚度为4mm的加强筋不变形,切削用量必须很低,这些导致加工一个件需要15分钟。另外由于是断续切削,不仅噪音很大,而且也导致刀具易磨损。所以急需找到一种操作简单且高效的加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加工难度大、定位难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操作简单,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切削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包括底板、压板和两组定位单元;
所述两组定位单元对称设置在底板上;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侧定位螺钉、第一定位板、翻转钻模板、第二定位板和两个前定位螺钉;
所述侧定位螺钉通过侧定位支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侧定位螺钉位于工件侧面;所述底板与工件底面相配合;
所述翻转钻模板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翻转钻模板呈类“C”型;所述类“C”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翻转钻模板第一端下方设置第一定位板;所述翻转钻模板第二端下方设置第二定位板;所述翻转钻模板翻转后,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定位板和第一定位板位于工件待加工一端端面;
两个前定位螺钉通过前定位支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前定位螺钉位于工件待加工端一侧;
所述压板两端位于翻转钻模板下方,并同时压在两组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板和第一定位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定位螺钉和前定位螺钉上分别套设限位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钻模板通过钻模板支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翻转钻模板铰接在钻模板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钻模板第一端设置异形钻模套;所述翻转钻模板第二端设置钻模套。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钻模套呈两相交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钻模套和钻模套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远离工件待加工端设置底面支撑,所述底面支撑为支撑杆;所述底面支撑一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面支撑另一端压在工件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中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采用翻转钻模板,方便工件的定位夹紧;采用钻模套,刀具不必再走轨迹,节省了加工时间;采用平底锪钻,提高了切削效率。
2、本实用新型可在摇臂钻床上使用。
3、使用此钻夹具后,不仅每次加工可生产两个件,而且加工时间由15分钟/件,降低到3.5分钟/件,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此锪钻夹具简单、高效,非常实用。
4、本实用新型底板上设置两组定位夹具,可同时定位加工两个件,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件俯视图;
图2是工件主视图;
图3是钻夹具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钻夹具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侧定位螺钉组件图;
图6是翻转钻模板组件图;
附图标记:1、工件;2、侧定位螺钉;3、底面支撑;4、底板;5、第一定位板;6、钻模套;7、翻转钻模板;8、压板;9、异形钻模套;10、前定位螺钉;11、钻模板支架;12、限位螺母;13、侧定位支座;14、第二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包括底板4、压板8和两组定位单元;
所述两组定位单元对称设置在底板4上;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侧定位螺钉2、第一定位板5、翻转钻模板7、第二定位板14和两个前定位螺钉10;
所述侧定位螺钉2通过侧定位支座13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侧定位螺钉2位于工件1侧面;所述底板4与工件1底面相配合;
所述翻转钻模板7铰接在底板4上;所述翻转钻模板7呈类“C”型;所述类“C”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一端下方设置第一定位板5;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二端下方设置第二定位板14;所述翻转钻模板7翻转后,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定位板14和第一定位板5位于工件1待加工一端端面;
两个前定位螺钉10通过前定位支座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前定位螺钉10位于工件1待加工端一侧;
所述压板8两端位于翻转钻模板7下方,并同时使加工工件压在两组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板14和第一定位板5上。所述工件1通过第一定位板5、第二定位板14、一个侧定位螺钉2、两个前定位螺钉10被定位;然后压板8同时压紧左右两个工件1。压板8压紧后,工件被压紧在位于翻转钻模板7下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
如图5所示,所述侧定位螺钉2和前定位螺钉10上分别套设限位螺母12。所述侧定位螺钉2和两个前定位螺钉10都是可以通过螺纹进行调整的,以此抵消工件毛坯表面的变差的变化。工件1左右方向的调整可由侧定位螺钉2来调节,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后,可用限位螺母12备紧。两个前定位螺钉10的可调整的是工件上下方向的距离。这样根据每批铸件变差的不同,可迅速把定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如图6所示,所述翻转钻模板7通过钻模板支架11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翻转钻模板7铰接在钻模板支架11上。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一端设置异形钻模套9;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二端设置钻模套6。所述异形钻模套9呈两相交圆形的形状;所述异形钻模套9和钻模套6直径相同。采用翻转钻模板7是为了定位夹紧方便,采用钻模套消除了断续切削的造成的刀具易移位问题;因为工件1内腔空间的限制有一处采用了异形钻模套9,两处钻模套需要直径相同的锪刀加工三次,节约了换刀时间。
所述底板4远离工件1待加工端设置底面支撑3,所述底面支撑3为支撑杆;所述底面支撑3一端固定在底板4上;所述底面支撑3另一端压在工件1底面。
所述压板8中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加工时,通过螺钉将压板8固定在底板4上,提高稳定性。加工后,通过旋转螺钉,将压板8取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压板(8)和两组定位单元;
所述两组定位单元对称设置在底板(4)上;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侧定位螺钉(2)、第一定位板(5)、翻转钻模板(7)、第二定位板(14)和两个前定位螺钉(10);
所述侧定位螺钉(2)通过侧定位支座(13)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侧定位螺钉(2)位于工件(1)侧面;所述底板(4)与工件(1)底面相配合;
所述翻转钻模板(7)铰接在底板(4)上;所述翻转钻模板(7)呈类“C”型;所述类“C”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一端下方设置第一定位板(5);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二端下方设置第二定位板(14);所述翻转钻模板(7)翻转后,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定位板(14)和第一定位板(5)位于工件(1)待加工一端端面;
两个前定位螺钉(10)通过前定位支座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前定位螺钉(10)位于工件(1)待加工端一侧;
所述压板(8)两端位于翻转钻模板(7)下方,并同时压在两组定位单元的第二定位板(14)和第一定位板(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定位螺钉(2)和前定位螺钉(10)上分别套设限位螺母(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钻模板(7)通过钻模板支架(11)设置在底板(4)上;所述翻转钻模板(7)铰接在钻模板支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一端设置异形钻模套(9);所述翻转钻模板(7)第二端设置钻模套(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钻模套(9)呈两相交的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钻模套(9)和钻模套(6)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远离工件(1)待加工端设置底面支撑(3),所述底面支撑(3)为支撑杆;所述底面支撑(3)一端固定在底板(4)上;所述底面支撑(3)另一端压在工件(1)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中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
CN202123424913.0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Active CN216729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4913.0U CN2167297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4913.0U CN2167297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9714U true CN21672971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4913.0U Active CN2167297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9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9532A (zh) 用于工件机加工的定位方法及其自动夹具
CN105710682A (zh) 一种轴类零件夹具
CN204487208U (zh) 用于加工叉形支架槽的铣床夹具
CN216729714U (zh) 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的锪钻夹具
KR100369178B1 (ko) 가공물 고정용 지그
CN211029105U (zh) 一种侧装数控机床夹具
CN111745437A (zh) 薄壁型转向架裙板铝型材加工通用工装
CN204381580U (zh) 线切割机床的薄壁筒状工件工装夹具
CN106624889A (zh) 汽车发动机缸盖铣夹具
CN204413690U (zh) 一种加工孔用夹具
CN211680991U (zh) 一种cnc加工孔专用夹具
CN218904393U (zh) 一种型材的翻转夹紧工装
CN21785907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精度凸缘的卧式拉床用工装夹具
CN110434372A (zh) 一种薄板钻孔工装夹具及其装夹方法
CN110900269A (zh) 一种气动夹紧工装
CN209319317U (zh)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钻床夹具
CN218426912U (zh) 一种商用车前下防护支座铣削夹具
CN210209573U (zh) 一种双定位高效弹性齿轮铣削夹具
CN219818856U (zh) 一种新型模具加工工作台
CN211966232U (zh) 一种慢走丝加工工件装夹治具
CN211680159U (zh) 一种用于辅助加工地铁降噪阻尼环开口端孔的夹具装置
CN212526368U (zh) 一种凸缘拉端面齿工装
CN211360955U (zh) 一种火花机加工平台工装治具
CN214816796U (zh) 适用于工件钻孔及倒角加工的工装装置
CN212858625U (zh) 薄壁型转向架裙板铝型材加工通用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