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9791U - 一种触点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点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19791U CN216719791U CN202123126288.1U CN202123126288U CN216719791U CN 216719791 U CN216719791 U CN 216719791U CN 202123126288 U CN202123126288 U CN 202123126288U CN 216719791 U CN216719791 U CN 2167197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ormation
- piece
- groove
- shell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点开关,属于开关技术领域。触点开关包括壳体、推杆、动触件、静触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推杆于第一设定方向上活动插设于壳体,静触件固定于壳体内,推杆位于壳体内的部分开设有安全行程槽,动触件置于安全行程槽中,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另一端连接于动触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推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适于在第一设定方向上压缩变形,动触件适于在第一设定方向与静触件抵接或分离,提高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点开关。
背景技术
触点开关是指一个利用金属触点可以使电路开路、接通,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开关。触点开关主要部件有按钮、触点模块、中座等组成。触点开关通常用来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它是电力拖动中一种发出指令的低压电器,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主令电器,在电气自动控制电路中,用于手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电磁起动器等。其特点是安装在工作进行中的机器、仪表中,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初始自由状态的位置上,只是在有要求时才在外力作用下转换到第二种状态(位置),当外力一旦除去,由于弹簧的作用,开关就又回到初始位置。但是现有的触点开关通常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只要按钮稍微被按下,就会实现初始自由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两者之间的切换,容易误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点开关,包括壳体、推杆、动触件、静触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推杆于第一设定方向上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静触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开设有安全行程槽,所述动触件置于所述安全行程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触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适于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上压缩变形,所述动触件适于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与所述静触件抵接或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急停按钮,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以第一设定方向为竖直方向进行说明,推杆相当于按键结构,推杆于竖直方向活动插设于壳体,触点开关具有两种状态,即初始自由状态和第二状态,初始自由状态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自由状态时触点开关所处的状态,初始自由状态动触件与静触件为抵接和分离中的一种,第二状态为推杆受外力作用使动触件运动,第二状态为动触件与静触件为抵接和分离中的另一种,即初始自由状态为断电状态和通电状态的一种,第二状态则为断电状态和通电状态的另一种。由于第二弹簧两端是分别连接于壳体和推杆的,第一弹簧两端是分别连接于壳体和动触件的,推杆按下时,第二弹簧逐渐在竖直方向上逐渐被压缩,由于动触件能够相对安全行程槽上下移动,推杆按下直至安全行程槽的顶部抵接动触件后,推杆的向下运动才会带动动触件向下移动而达到触点开关的第二状态,由于安全行程槽存在,保证只有当推杆被按下超过一定距离后才能完成初始自由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提高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触点开关还包括导电片和变形片,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变形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静触件设置于所述导电片上,所述变形片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变形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变形部适于相对所述固定部弹性变形以与所述导电片抵接或分离,所述壳体侧壁对应所述变形片设置有接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片开设有分隔槽以将所述变形部分为多个子变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缺口槽中的一个,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缺口槽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缺口槽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靠近所述变形片的一侧壁设置有防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阻挡所述变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壳座和壳盖,所述壳盖与所述壳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壳座沿所述第一设定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推杆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第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壳座设置有安装槽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的第一板筋结构,所述导电片适于置于所述第一板筋结构与所述安装槽体的槽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第二板筋结构,所述固定部适于置于所述第二板筋结构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开关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开关内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开关内部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开关内部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点开关内部的局部示意图二。
标记说明:
1-壳体,11-壳座,111-线孔,112-导向槽,113-安装槽,114-第一板筋结构,115-第二板筋结构,12-壳盖,2-推杆,21-安全行程槽,22-第三凸起,3-动触件,31-动触头,32-动触板,4-静触件,5-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导电片,71-防滑槽,72-第二凸起,8-变形片,81-固定部,811-缺口槽,82-变形部,83-分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面的纵向,与Z轴垂直,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侧,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侧;附图中Y中表示水平面的横向,同时与Z轴和X轴垂直,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左侧,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右侧;X轴和Z轴形成的平面为竖直平面。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点开关,包括壳体1、推杆2、动触件3、静触件4、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所述推杆2于第一设定方向上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静触件4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推杆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部分开设有安全行程槽21,所述动触件3置于所述安全行程槽2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触件3,所述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2,所述第一弹性件5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均适于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上压缩变形,所述动触件3适于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与所述静触件4抵接或分离。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定方向为竖直方向进行说明,推杆2相当于按键结构,推杆2于竖直方向活动插设于壳体1,触点开关具有两种状态,即初始自由状态和第二状态,初始自由状态为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自由状态时触点开关所处的状态,初始自由状态动触件3与静触件4为抵接和分离中的一种,第二状态为推杆2受外力作用使动触件3运动,第二状态为动触件3与静触件4为抵接和分离中的另一种,即初始自由状态为断电状态和通电状态的一种,第二状态则为断电状态和通电状态的另一种。由于第二弹性件6两端是分别连接于壳体1和推杆2的,第一弹性件5两端是分别连接于壳体1和动触件3的,推杆2按下时,第二弹性件6逐渐在竖直方向上逐渐被压缩,由于动触件3能够相对安全行程槽21上下移动,推杆2按下直至安全行程槽21的顶部抵接动触件3后,推杆2的向下运动才会带动动触件3向下移动而达到触点开关的第二状态,由于安全行程槽21存在,保证只有当推杆2被按下超过一定距离后才能完成初始自由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提高安全性能。
如前述所言,被按下的推杆2的安全行程槽21的顶端抵接动触件3后,继续按下的推杆2才会带动动触件3向下移动,同时使第一弹性件5压缩。当作用于推杆2的外力消失后,第一弹性件5使动触件3向上移动复位,第二弹性件6使推杆向上移动复位,最终触点开关恢复至初始自由状态。
如图2所示,静触件4位于动触件3的下方,该触点开关的初始自由状态指的是动触件3与静触件4分离,初始自由状态为断电状态,第二状态为通电状态。
如如3所示,静触件4位于动触件3的上方,该触点开关的初始自由状态指的是动触件3与静触件4抵接,初始自由状态为通电状态,第二状态为断电状态。
可选地,参见图2至图5,触点开关还包括导电片7和变形片8,所述导电片7和所述变形片8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静触件4设置于所述导电片7上,所述变形片8包括固定部81和与所述固定部81连接的变形部82,所述固定部81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变形部82适于相对所述固定部81弹性变形以与所述导电片7抵接或分离,所述壳体1侧壁对应所述变形片8设置有接线孔111。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触点开关是接至少两条导线或电路的,因此,静触件4有两个,动触件3可以是包括动触板32和设置在动触板32两端的两个动触头31,其中动触板32置于安全行程槽21中,动触板32的左右两端伸出安全行程槽21,两个动触头31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分别抵接两个静触件4。两个导电片7关于推杆2左右对称,两个变形片8关于推杆2左右对称,壳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开设有线孔111。
在一种现有技术中,导线是通过螺钉压接在导电片上的,而螺钉的安装又需要用到外部工具,安装复杂,费时费力。而在本实施例中,导线可以从线孔111中穿入并使变形部82相对固定部81变形,最终导线被固定在变形部82和导电片7之间,相较于该现有技术,安装便捷,工作效果高。
可以理解的是,当动触头31与静触件4接触时,左侧导线中的电流依次通过左侧导电片7、左侧的静触件4、左侧的动触头31、动触板32、右侧的动触头31、右侧的静触件4后与右侧导线中电流接通。
可选地,参见图2和图4,所述变形片8开设有分隔槽83以将所述变形部82分为多个子变形部。
这里,通过分隔槽83将变形部82分割为多个子变形部,每个子变形部变形时互不干扰,每个子变形部顶部与导电片7之间可以固定一个导线,实现电路上的多条导线的连接,控制不同的并联电器元件。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固定部8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缺口槽811中的一个,所述壳体1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缺口槽811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缺口槽811匹配。
这里,比如在固定部的相对两侧边(前侧边和后侧边)设置缺口槽811,在壳体1内部对应位置处设置第一凸起(图中未显示),第一凸起能够对固定部81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固定。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导电片7靠近所述变形片8的一侧壁设置有防滑槽71。
这里,通过设置防滑槽71,可以增大与导线的摩擦,导线固定效果更好。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导电片7设置有第二凸起72,所述第二凸起72用于阻挡所述变形部82。
这里,通过第二凸起72对变形部82的限位作用,保证变形部82不会在向左侧变形时脱离导电片7。
可选地,参见图2,所述壳体1包括壳座11和壳盖12,所述壳盖12与所述壳座11可拆卸连接,所述壳座11沿所述第一设定方向设置有导向槽112,所述推杆2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12配合的第三凸起22。
这里,推杆2具体是插设于壳体1中的壳座11中,壳座11上开设有导向槽112,推杆2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导向槽112实现对推杆2于第一设定方向的导向移动。
可选地,参见图2,所述壳座11设置有安装槽113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3中的第一板筋结构114,所述导电片7适于置于所述第一板筋结构114与所述安装槽113的槽壁之间。
这里,壳座11具有安装槽113,导电片7可以于X轴负方向置于第一板筋结构114与安装槽113的槽壁,最后盖上壳盖12完成对导电片7全方位的限位。
可选地,参见图2,所述安装槽113中设置有第二板筋结构115,所述固定部81适于置于所述第二板筋结构115与所述安装槽113的槽壁之间。
这里,变形片8的固定部81可以于X轴负方向置于第二板筋结构115与安装槽113的槽壁之间,最后盖上壳盖12完成对固定部81全方位的限位。
可选地,参见图4和图5,所述第一弹性件5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均为弹簧。
这里,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选为弹簧,可直接购买得到,成本低,且能够满足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压缩变形,两者都置于推杆2内,提高集成度,减小空间占用。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推杆(2)、动触件(3)、静触件(4)、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所述推杆(2)于第一设定方向上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静触件(4)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推杆(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部分开设有安全行程槽(21),所述动触件(3)置于所述安全行程槽(2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触件(3),所述第二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2),所述第一弹性件(5)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均适于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上压缩变形,所述动触件(3)适于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与所述静触件(4)抵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片(7)和变形片(8),所述导电片(7)和所述变形片(8)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静触件(4)设置于所述导电片(7)上,所述变形片(8)包括固定部(81)和与所述固定部(81)连接的变形部(82),所述固定部(81)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变形部(82)适于相对所述固定部(81)弹性变形以与所述导电片(7)抵接或分离,所述壳体(1)侧壁对应所述变形片(8)设置有接线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片(8)开设有分隔槽(83)以将所述变形部(82)分为多个子变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8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缺口槽(811)中的一个,所述壳体(1)内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缺口槽(811)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缺口槽(811)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7)靠近所述变形片(8)的一侧壁设置有防滑槽(7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7)设置有第二凸起(72),所述第二凸起(72)用于阻挡所述变形部(8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壳座(11)和壳盖(12),所述壳盖(12)与所述壳座(11)可拆卸连接,所述壳座(11)沿所述第一设定方向设置有导向槽(112),所述推杆(2)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12)配合的第三凸起(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11)设置有安装槽(113)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3)中的第一板筋结构(114),所述导电片(7)适于置于所述第一板筋结构(114)与所述安装槽(113)的槽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3)中设置有第二板筋结构(115),所述固定部(81)适于置于所述第二板筋结构(115)与所述安装槽(113)的槽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5)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均为弹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26288.1U CN216719791U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一种触点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26288.1U CN216719791U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一种触点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19791U true CN216719791U (zh) | 2022-06-10 |
Family
ID=81882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26288.1U Active CN216719791U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一种触点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19791U (zh) |
-
2021
- 2021-12-13 CN CN202123126288.1U patent/CN2167197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949333A (en) | Auxiliary switch for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
CN111653456A (zh) | 一种继电器插座自锁式卡扣结构 | |
JP2023046405A (ja) | 補助接点付き高電圧直流リレー | |
CN216719791U (zh) | 一种触点开关 | |
CN219591325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手动测试开关结构 | |
CN218039045U (zh) | 一种继电器 | |
CN214336656U (zh) | 一种工业继电器 | |
CN212434509U (zh) |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 |
CN212542285U (zh) | 继电器插座自锁式卡扣结构 | |
JP6729360B2 (ja) | スイッチ | |
CN215118724U (zh) | 一种飞机操纵按钮开关 | |
CN110137036A (zh) | 一种多触点式继电器 | |
EP3780060A1 (en) | Pluggable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tactor and contactor | |
CN217822583U (zh) | 防触点粘连的电磁继电器 | |
CN219738857U (zh) | 一种接触器、储能系统、充电桩及车载系统 | |
CN218123328U (zh) | 指示结构及断路器 | |
CN210628213U (zh) | 一种漏电保护器 | |
CN221726988U (zh) | 一种集成按钮 | |
CN220121749U (zh) | 辅助触头模块 | |
CN212627841U (zh) | 一种霍尔微动开关 | |
CN214203483U (zh) | 一种急停按钮 | |
CN218333614U (zh) | 超薄高负载继电器 | |
CN218299715U (zh) | 继电器 | |
CN219979466U (zh) | 一种继电器 | |
CN214956512U (zh) | 一种联动多连接点的行程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