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5223U -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5223U
CN216715223U CN202220265613.8U CN202220265613U CN216715223U CN 216715223 U CN216715223 U CN 216715223U CN 202220265613 U CN202220265613 U CN 202220265613U CN 216715223 U CN216715223 U CN 216715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generator
box
rubber pad
dust
dust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56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朱付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56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5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5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5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包括底座、集尘盒和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的吸风口与集尘盒的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集尘盒可拆卸的装设在底座上,还包括具有弹性且装设在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橡胶垫;橡胶垫具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吸风口,且通气孔与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当集尘盒装配在底座上时,橡胶垫配置为能够填充真空发生器和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该风道密封结构通过在真空发生器与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中装设橡胶垫,利用橡胶垫对填充作用,以起到封堵真空发生器和集尘盒的盒出口之间装配间隙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确保真空发生器具备足够的真空抽吸力,以保障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扫地机因其能够替代人们进行常规的清洁操作,且其具有体积小巧、动作灵活等特点,得到较广范围的应用。
目前的扫地机,其可移动的底座上一般会配置集尘盒,以便于储存从吸尘风道中截留下来的碎屑、灰尘等颗粒物。其中,流经集尘盒内腔的吸尘风道的形成需要依赖于与其相连通的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的吸风口与集尘盒的出口相对接,以使集尘盒能够通过吸尘盒吸取并截留区域内的灰尘、碎屑等颗粒物。
为了便于快速的排空集尘盒内的碎屑、灰尘等颗粒物,现有的扫地机一般都会将集尘盒与底座之间的装配结构设置为可拆卸的装配结构,例如通过卡扣结构来实现集尘盒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目的。
虽然集尘盒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卸结构能够实现便于排空集尘盒的目的,但这还会带来另一方面的局限性:集尘盒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卸结构,容易使真空发生器与集尘盒之间出现装配间隙,进而影响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如下技术问题:集尘盒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卸结构容易使真空发生器与集尘盒之间出现装配间隙,从而容易影响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包括底座、集尘盒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装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吸风口与所述集尘盒的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所述集尘盒可拆卸的装设在所述底座上,其中,还包括具有弹性且装设在所述集尘盒与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吸风口,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当所述集尘盒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橡胶垫配置为能够填充所述真空发生器和所述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通过在真空发生器与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中装设橡胶垫,在橡胶垫上开设连通盒出口和吸风口的通气孔,以使真空发生器能够对集尘盒的内腔进行抽吸操作,利用橡胶垫对填充作用,以起到封堵真空发生器和集尘盒的盒出口之间装配间隙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确保真空发生器具备足够的真空抽吸力,以保障产品质量。同时,橡胶垫本身具有弹性,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橡胶垫的厚度设置为至少等于或大于装配间隙,如此的话,当集尘盒装配在底座上时,橡胶垫就可以起到分别与集尘盒以及真空发生器相抵接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具有装载板,所述装载板位于所述真空发生器和所述集尘盒之间,所述真空发生器装设在所述装载板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垫装设在所述装载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装载板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垫设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所述装载板的侧壁之间,且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装载板的橡胶端面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板上设有装载孔,所述橡胶垫的外边缘配置为能够完全覆盖所述装载孔,所述装载孔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吸风口;所述装载孔与所述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上设有能够贯穿出所述装载孔的凸起环,所述凸起环的端部具有往远离所述凸起环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外翻边,所述外翻边突出于所述装载板中远离所述真空发生器的侧壁且能够完全覆盖所述装载孔;所述凸起环在所述橡胶垫上呈环绕所述通气孔设置;所述凸起环的内腔与所述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当所述集尘盒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外翻边抵接在所述集尘盒中位于所述盒出口周围的外侧壁上。
通过在橡胶垫上设计贯穿出装载孔的凸起环,并将凸起环的内腔连通于通气孔,如此的话,可以使橡胶垫自身就能够形成供空气流动的腔室,并且该腔室贯穿出转载孔并延伸至与盒出口相对接,也即是说,凸起环起到替换装载孔并且直接在真空发生器和集尘盒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腔室的作用,相比于采用非自身结构来共同形成供气体流通的腔室(即采用装载孔和通气孔相对接以形成供空气流通的腔室的结构方案,装载孔和通气孔分别成形于两个不同的零部件,共同装配对接时,会存在一定的装配间隙,而导致密封性相对较差),显然的,直接在橡胶垫上设计围绕通气孔设置的凸起环,并将凸起环设置成直接贯穿出装载孔(即凸起环穿过装载孔)且延伸至与盒出口相对接,加之橡胶垫的橡胶端面与真空发生器相抵接,如此设计,可以达到优化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中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延伸进所述吸风口内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呈围绕所述通气孔设置,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吸风口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发生器中与所述橡胶垫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环条,所述凸起环条呈环绕所述吸风口设置;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环条相配合的环形凹槽;当真空发生器与所述橡胶垫相抵接时,所述凸起环条嵌入进所述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中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翼边,所述环形翼边围绕在所述通气孔外部,且所述环形翼边的自由端沿远离所述通气孔的方向延伸。
环形翼边就会像外翻边那样进一步的抵接在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上,以确保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之间的装配密封性,达到更进一步的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网板,所述橡胶垫具有中空腔,所述支撑网板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网板配置为能够覆盖所述装载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装设有吸尘盒,所述吸尘盒具有出尘风口,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口,所述出尘风口连通所述连通口;所述集尘盒具有盒进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盒进口之间呈相对应设置;所述集尘盒中环绕所述盒进口的周边侧壁上设有往远离所述盒进口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橡胶外延边;当所述集尘盒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橡胶外延边抵接在所述底座中位于所述连通口周围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尘风口上套接有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远离所述出尘风口的端部连接所述连通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真空发生器与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中装设橡胶垫,利用橡胶垫对填充作用,以起到封堵真空发生器和集尘盒的盒出口之间装配间隙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确保真空发生器具备足够的真空抽吸力,以保障产品质量,同时,橡胶垫的弹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2)橡胶垫上的凸起环可以达到优化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
3)在凸起环设置外翻边,可以起到进一步橡胶垫与集尘盒的盒出口之间的装配密封性的作用,进而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4)凸起环条与环形凹槽的相配合,使得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抵接面变成更为复杂的立体结构面,更进一步的增大了外部空间的进气难度,从而达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的目的;
5)环形翼边如同外翻边那样进一步的抵接在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上,以确保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之间的装配密封性,达到更进一步的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所述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示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的平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橡胶垫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橡胶垫在侧视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示例性的集尘盒与橡胶垫之间装配间隙较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的真空发生器未完全装配锁紧在装载板上时与橡胶垫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真空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吸尘盒装设在底座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集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吸尘盒装设在底座上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2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支撑网板装设在橡胶垫的中空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底座;101、装载板;102、装载孔;103、连通口;2、集尘盒;201、盒出口;202、盒进口;203、橡胶外延边;3、真空发生器;301、吸风口;302、凸起环条;4、橡胶垫;401、通气孔;402、橡胶端面;403、凸起环;404、外翻边;405、环形凸起;406、环形凹槽;407、环形翼边;408、中空腔;5、支撑网板;6、吸尘盒;601、出尘风口;7、橡胶套筒;701、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6,以及图11,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包括底座1、集尘盒2和真空发生器3,真空发生器3装设在底座1上,且真空发生器3的吸风口301与集尘盒2的盒出口201呈相对应设置,进行清洁操作时,通过真空发生器3,使得集尘盒2的内腔形成负压,进而能够通过与其相连通的吸尘盒实现吸取并截留待清洁区域内的灰尘、碎屑等颗粒物;集尘盒2可拆卸的装设在底座1上,具体的,还包括具有弹性且装设在集尘盒2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橡胶垫4;橡胶垫4具有通气孔401,通气孔401连通吸风口301,且通气孔401与盒出口201呈相对应设置;当集尘盒2装配在底座1上时,橡胶垫4配置为能够填充真空发生器3和集尘盒2之间的装配间隙。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通过在真空发生器3与集尘盒2之间的装配间隙中装设橡胶垫4,在橡胶垫4上开设连通盒出口201和吸风口301的通气孔401,以使真空发生器3能够对集尘盒2的内腔进行抽吸操作,利用橡胶垫4对填充作用,以起到封堵真空发生器3和集尘盒2的盒出口201之间装配间隙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集尘盒2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确保真空发生器3具备足够的真空抽吸力,以保障产品质量。同时,橡胶垫4本身具有弹性,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橡胶垫4的厚度设置为至少等于或大于装配间隙,如此的话,当集尘盒2装配在底座1上时,橡胶垫4就可以起到分别与集尘盒2以及真空发生器3相抵接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优选地,参见图1至图6,底座1具有装载板101,装载板101位于真空发生器3和集尘盒2之间,真空发生器3装设在装载板101的侧壁上;橡胶垫4装设在装载板101上。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装配集尘盒2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因过度用力而出现集尘盒2与真空发生器3的刚性撞击问题,这容易对真空发生器3的使用寿命,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在真空发生器3与集尘盒2之间设计一体连接于底座1的装载板101,利用装载板101的阻隔作用,以达到降低集尘盒2对真空发生器3的直接冲击力的目的,保障真空发生器3的使用寿命。同时,将具有弹性的橡胶垫4装设在装载板101上,还可以起到进一步的减缓冲击的作用。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2,真空发生器3通过螺丝(附图未示出)固定安装在装载板101的侧壁上,橡胶垫4设在真空发生器3与装载板101的侧壁之间,且橡胶垫4远离装载板101的橡胶端面402与真空发生器3的外侧壁相抵接,即真空发生器3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将橡胶垫4压紧装配在装载板101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相抵接的装配结构,可以达到提升密封性的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1至图3,装载板101上设有装载孔102,橡胶垫4的外边缘配置为能够完全覆盖装载孔102,装载孔102通过通气孔401连通吸风口301;装载孔102与盒出口201呈相对应设置。将橡胶垫4的外边缘设置为能够完全覆盖装载孔102,可以起到确保橡胶垫4的装配稳定性的作用,以避免橡胶垫4通过装载孔102脱离出装载板101的问题发生。现实中,只需要将橡胶垫4的外形尺寸设置为大于装载孔102的外形尺寸,即可达到装配时橡胶垫4能够完全覆盖装载孔102的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4至图6,橡胶垫4上设有能够贯穿出装载孔102的凸起环403,凸起环403的端部具有往远离凸起环403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外翻边404,外翻边404突出于装载板101中远离真空发生器3的侧壁且能够完全覆盖装载孔102;凸起环403在橡胶垫4上呈环绕通气孔401设置;凸起环403的内腔与盒出口201呈相对应设置;当集尘盒2装配在底座1上时,外翻边404抵接在集尘盒2中位于盒出口201周围的外侧壁上。通过在橡胶垫4上设计贯穿出装载孔102的凸起环403,并将凸起环403的内腔连通于通气孔401,如此的话,可以使橡胶垫4自身就能够形成供空气流动的腔室,并且该腔室贯穿出装载孔102并延伸至与盒出口201相对接,也即是说,凸起环403起到替换装载孔102并且直接在真空发生器3和集尘盒2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腔室的作用,相比于采用非自身结构来共同形成供气体流通的腔室(即采用装载孔102和通气孔401相对接以形成供空气流通的腔室的结构方案,装载孔102和通气孔401分别成形于两个不同的零部件,共同装配对接时,会存在一定的装配间隙,而导致密封性相对较差),显然的,直接在橡胶垫4上设计围绕通气孔401设置的凸起环403,并将凸起环403设置成直接贯穿出装载孔102(即凸起环403穿过装载孔102)且延伸至与盒出口201相对接,加之橡胶垫4的橡胶端面402与真空发生器3相抵接,如此设计,可以达到优化提升集尘盒2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
并且,在凸起环403与集尘盒2的盒出口201之间的相对接的结构方案上,采用端部设计为往远离凸起环403内腔的方向延伸的外翻边404的结构形式,能够起到进一步提升橡胶垫4与集尘盒2的盒出口201之间的装配密封性的作用,进而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其能够进一步提升密封性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凸起环403的端部位于装载板101中远离真空发生器3的一侧,并且外翻边404是被设置为往远离凸起环403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如此的话,外翻边404中面向集尘盒2的壁面就会变为与凸起环403的内壁面相过渡对接的壁面(即外翻边404设置为往远离凸起环403内腔方向弯曲延伸的结构形式可以起到内壁外翻的作用,以使外翻边404的内壁能够与集尘盒2的外侧壁相接触),如此的话,当集尘盒2在底座1上进行装配操作时,外翻边404的内壁面就会与集尘盒2的侧壁相接触,而外翻边404又是设置成往远离凸起环403内腔的方向延伸的,如此的话,当盒出口201周边的外侧壁将外翻边404挤压至抵接在装载板101的侧壁上时,外翻边404会进一步呈现出外翻压边的外形状态,如图4所示,这种外翻压边的外形状态能够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其具体工作原理为:由于在现实中,集尘盒2与底座1之间的可拆卸结构所带来的装配间隙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装配间隙的大小会呈现为范围性的波动,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装配集尘盒2的卡扣结构并没有卡扣到位时,会导致集尘盒2的外侧壁与装载板101的外侧壁之间的装配间隙会相应变大,在此情景下,作为示例性的附图,参见图7,该图7为装配间隙较大时外翻边404在集尘盒2的外侧壁与装载板101的侧壁之间的一种可能性状态图,如图7所示,由于装配间隙较大,使得外翻边404与集尘盒2的外侧壁之间的连接会比较松动一些,外翻边404呈现为外翻卷边的状态,但当真空发生器3工作时,凸起环403的内腔压力会变小,且小于外翻边404外部的空气压力,此时,外翻边404外部的空气就会对外翻边404产生朝向凸起环403内腔的压力,这压力会促使外翻边404向凸起环403的内腔方向聚拢,由于外翻边404是内壁外翻的结构形式,这使得外翻边404的端部在聚拢的过程中会重新抵接在集尘盒2的外侧壁上,从而重新达到紧密对接的目的,即如图所示。因此,由上可知,在凸起环403设置外翻边404,可以起到进一步橡胶垫4与集尘盒2的盒出口201之间的装配密封性的作用,进而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4至图6,橡胶垫4中与真空发生器3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延伸进吸风口301内的环形凸起405,环形凸起405呈围绕通气孔401设置,且环形凸起405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吸风口301的内径。由于环形凸起405突出于橡胶垫4中与真空发生器3相抵接的侧壁面,并且环形凸起405与吸风口301相对应且其外径与吸风口301的内径相适配,如此的话,当真空发生器3与橡胶垫4相抵接时,环形凸起405就会进入到吸风口301中,这使得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抵接面会由单一平面变为立体形式的阶梯面,增大了外部空间的进气难度,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优选地,参见图4、图5、图6和图9,真空发生器3中与橡胶垫4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环条302,凸起环条302呈环绕吸风口301设置;橡胶垫4上设有与凸起环条302相配合的环形凹槽406;当真空发生器3与橡胶垫4相抵接时,凸起环条302嵌入进环形凹槽406内。凸起环条302与环形凹槽406的相配合,使得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抵接面变成更为复杂的立体结构面,更进一步的增大了外部空间的进气难度,从而达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的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4至图6,橡胶垫4中与真空发生器3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翼边407,环形翼边407围绕在通气孔401外部,且环形翼边407的自由端沿远离通气孔401的方向延伸。具体的,环形翼边407同样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装配紧密性的作用,以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其具体的结构实现原理如下:
同理的,由于环形翼边407的自由端突出于橡胶垫4中与真空发生器3相抵接的侧壁面,且其自由端朝远离通气孔401的方向延伸,当真空发生器3与橡胶垫4相抵接时,环形翼边407被相挤压以呈现出向外延展压边的外形状态,如图4所示,以保障连接密封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真空发生器3在螺丝松弛或者未完全装配锁紧在装载板101上时,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之间的抵接力较小,如示例性的附图8所示,橡胶垫4上的环形翼边407就会相应翘起,以继续抵接真空发生器3的外侧壁,当真空发生器3工作时,环形翼边407外部的气压就会推动环形翼边407向通气孔401的方向聚拢,此时,环形翼边407就会像外翻边404那样进一步的抵接在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上,以确保橡胶垫4与真空发生器3的外侧壁之间的装配密封性,达到更进一步的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14,风道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网板5,橡胶垫4具有中空腔408,支撑网板5设置在中空腔408内。并且的,支撑网板5配置为能够覆盖装载孔102。支撑网板5可以起到支撑橡胶垫4的结构强度的作用,以避免橡胶垫4发生过大变形而导致密封性降低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参见图10至图13,底座1上装设有吸尘盒6,吸尘盒6具有出尘风口601,底座1上设有连通口103,出尘风口601连通连通口103;集尘盒2具有盒进口202,连通口103与盒进口202之间呈相对应设置;
集尘盒2中环绕盒进口202的周边侧壁上设有往远离盒进口202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橡胶外延边203;当集尘盒2装配在底座1上时,橡胶外延边203抵接在底座1中位于连通口103周围的外侧壁上。同理的,一方面,橡胶外延边203可以起到装配时减缓冲击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相类似于外翻边404的结构,在盒进口202的周边上设计橡胶外延边203,能够起到提升集尘盒2的盒进口202与底座1的连通口103之间的装配密封性的作用,进而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出尘风口601上套接有橡胶套筒7,橡胶套筒7远离出尘风口601的端部连接连通口103;通过橡胶套筒7来连接连通口103,结构简单,密封性高,且易于生产装配;橡胶套筒7远离出尘风口601的端部贯穿出连通口103,并连接在连通口103附近的侧壁上。具体的橡胶套筒7的端部具有连接环701,连接环701向远离连通口103内腔的方向延伸,连接环701固定装设在连通口103附近的侧壁上,并且连接环701与橡胶外延边203呈相对应设置,如此设计,有利于进一步的减缓装配时的冲击力,并且,橡胶套筒7直接贯穿出连通口103并与盒进口202相对接,类似于凸起环403的作用效果,即有利于使底座1与吸尘盒6之间形成一体式的供空气流通的腔室,可以达到优化提升集尘盒2与吸尘盒6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
综上,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真空发生器与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中装设橡胶垫,利用橡胶垫对填充作用,以起到封堵真空发生器和集尘盒的盒出口之间装配间隙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确保真空发生器具备足够的真空抽吸力,以保障产品质量,同时,橡胶垫的弹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2)橡胶垫上的凸起环可以达到优化提升集尘盒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的目的;
3)在凸起环设置外翻边,可以起到进一步橡胶垫与集尘盒的盒出口之间的装配密封性的作用,进而达到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4)凸起环条与环形凹槽的相配合,使得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抵接面变成更为复杂的立体结构面,更进一步的增大了外部空间的进气难度,从而达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的目的;
5)环形翼边如同外翻边那样进一步的抵接在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上,以确保橡胶垫与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之间的装配密封性,达到更进一步的确保紧密对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包括底座、集尘盒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装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吸风口与所述集尘盒的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所述集尘盒可拆卸的装设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具有弹性且装设在所述集尘盒与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吸风口,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
当所述集尘盒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橡胶垫配置为能够填充所述真空发生器和所述集尘盒之间的装配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装载板,所述装载板位于所述真空发生器和所述集尘盒之间,所述真空发生器装设在所述装载板的侧壁上;
所述橡胶垫装设在所述装载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装载板的侧壁上,所述橡胶垫设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所述装载板的侧壁之间,且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装载板的橡胶端面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外侧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上设有装载孔,所述橡胶垫的外边缘配置为能够完全覆盖所述装载孔,所述装载孔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吸风口;
所述装载孔与所述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上设有能够贯穿出所述装载孔的凸起环,所述凸起环的端部具有往远离所述凸起环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外翻边,所述外翻边突出于所述装载板中远离所述真空发生器的侧壁且能够完全覆盖所述装载孔;
所述凸起环在所述橡胶垫上呈环绕所述通气孔设置;
所述凸起环的内腔与所述盒出口呈相对应设置;
当所述集尘盒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外翻边抵接在所述集尘盒中位于所述盒出口周围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中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延伸进所述吸风口内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呈围绕所述通气孔设置,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吸风口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中与所述橡胶垫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环条,所述凸起环条呈环绕所述吸风口设置;
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环条相配合的环形凹槽;
当真空发生器与所述橡胶垫相抵接时,所述凸起环条嵌入进所述环形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中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相抵接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翼边,所述环形翼边围绕在所述通气孔外部,且所述环形翼边的自由端沿远离所述通气孔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网板,所述橡胶垫具有中空腔,所述支撑网板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板配置为能够覆盖所述装载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装设有吸尘盒,所述吸尘盒具有出尘风口,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口,所述出尘风口连通所述连通口;所述集尘盒具有盒进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盒进口之间呈相对应设置;
所述集尘盒中环绕所述盒进口的周边侧壁上设有往远离所述盒进口内腔的方向弯曲延伸的橡胶外延边;
当所述集尘盒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橡胶外延边抵接在所述底座中位于所述连通口周围的外侧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尘风口上套接有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远离所述出尘风口的端部连接所述连通口。
CN202220265613.8U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Active CN216715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5613.8U CN216715223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5613.8U CN216715223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5223U true CN216715223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5613.8U Active CN216715223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5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96477A (zh)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CN111035326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排空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6715223U (zh) 一种扫地机的风道密封结构
CN217066276U (zh) 清洁装置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16823314U (zh) 一种集尘站
EP2520208A1 (en) Vacuum cleaner and casing thereof
CN220675908U (zh) 清扫机器人
CN216221342U (zh) 用于清洁装置的尘桶和清洁装置
CN221905471U (zh) 一种塑料弧形滤毒罐及催化剂装填结构
CN218787180U (zh) 一种喷油螺杆式空压机
CN215771225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进气过滤装置
CN218031611U (zh) 一种能连接吸尘器的气阀
CN219035068U (zh) 负压风机的进气结构以及表面吸附移动机器人
CN219473757U (zh) 集成灶的防渗漏密封结构及集成灶
CN221205273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422730U (zh) 一种基站自动集尘结构及智能扫洗机器人
CN218304709U (zh) 立式吸尘器
CN217713624U (zh) 一种密封件及清洁装置
CN220236797U (zh) 基站壳、基站及扫地机系统
CN217013863U (zh) 用于清洁装置的污物箱和清洁装置
CN221153978U (zh) 风道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9170804U (zh) 集尘装置
CN220929222U (zh) 一种门封条和烹饪装置
CN214342126U (zh) 一种新型吸尘器风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