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3815U -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3815U
CN216713815U CN202122464766.3U CN202122464766U CN216713815U CN 216713815 U CN216713815 U CN 216713815U CN 202122464766 U CN202122464766 U CN 202122464766U CN 216713815 U CN216713815 U CN 216713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horizontal
vertical
bracke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47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祥
杨波
孟煜童
王力平
李东
艾云忠
王俊林
崔建滨
孙海文
任京文
刘增
马振国
张文亮
李欣睿
张兴
袁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47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3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3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3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包括模板系统和底部水平加固装置,模板系统包括模板面板、背楞龙骨和背楞对拉螺栓,背楞龙骨包括竖向次楞和水平主楞,模板面板包括面板接长板、面板本体和面板压条,底部水平加固装置包括牛腿组件、水平紧固器、紧固龙骨和牛腿对拉组件,牛腿组件包括竖向底柱、水平梁和竖向顶柱,水平紧固器可调穿过竖向顶柱的顶端部,牛腿对拉组件穿过竖向顶柱拉接两侧的牛腿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组装牛腿组件,在牛腿组件上使用的水平紧固器以及紧固龙骨等构件对清水模板的根部进行严密的加固,保证模板面板吊装安装后,紧固龙骨与模板龙骨顶紧,使得模板系统与混凝土墙紧密接触,避免墙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根部涨模。

Description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清水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层间墙、导墙的接茬处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个难点,此位置模板的加固方式不合理极容易导致混凝土涨模,况且直接使用螺杆加固模板接茬处,混凝土浇筑振捣棒震动容易导致螺母松动退出,使得浇筑后的墙体产生错台。接茬处的质量问题增加了后期的墙体修复成本,修复时会对环境造成粉尘、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要解决现有墙体接茬处的质量控制较难,模板加固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混凝土涨模,并增加了后期的墙体修复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包括对称夹设在墙体接茬处两侧的模板系统和沿墙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的一组底部水平加固装置,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面板、背楞龙骨和背楞对拉螺栓,
所述模板面板紧贴墙体的外侧表面,所述模板面板沿墙体向下伸出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所述背楞对拉螺栓拉接两侧的背楞龙骨,
所述背楞龙骨包括竖向次楞和水平主楞,所述竖向次楞沿墙体的宽度间隔设置,所述水平主楞沿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紧固龙骨与水平主楞平行,并且水平主楞的尺寸大于紧固龙骨的尺寸,竖向次楞的底部压接模板面板的底部宽度至少为30mm,
所述模板面板包括面板接长板、面板本体和连接两者的背侧、位于相邻的竖向背楞龙骨之间的面板压条,所述面板本体与面板接长板的两侧拼缝与墙体的顶侧面平齐,面板接长板的内侧紧贴墙体的外侧表面,所述面板接长板沿墙体向下伸出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
所述底部水平加固装置包括牛腿组件、水平紧固器、紧固龙骨和牛腿对拉组件,所述牛腿组件整体呈Z型,包括竖向底柱、水平梁和竖向顶柱,所述水平梁的外侧顶端部与竖向顶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形成L型,其中竖向顶柱位于模板系统的底部外侧,水平梁位于模板系统的底部下方,两者与模板系统之间形成调节空间,所述水平梁的内侧底端部固定连接在竖向底柱的顶部,水平梁的内侧端面与竖向底柱的内侧表面平齐并紧贴墙体的外侧表面,
所述水平紧固器可调穿过竖向顶柱的顶端部,所述紧固龙骨水平位于背楞龙骨的最低端与水平紧固器之间,紧固龙骨的最低标高与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平齐,紧固龙骨的内侧与背楞龙骨紧贴,水平紧固器的内端顶紧在紧固龙骨的外侧表面,
所述竖向顶柱的顶部开有水平紧固孔,所述水平紧固器包括紧固螺杆、紧固顶板、紧固限位螺母和紧固螺杆套筒,所述紧固螺杆套筒固定连接在竖向顶柱内、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水平紧固孔连通,所述紧固螺杆与紧固螺杆套筒螺纹连接,两端分别穿出竖向顶柱,其外端部通过紧固限位螺母紧固,其内端部伸入调节空间内并与紧固顶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顶板的宽度大于紧固龙骨的宽度,所述紧固顶板的内侧顶紧紧固龙骨,
所述牛腿对拉组件穿过竖向顶柱拉接两侧的牛腿组件,
所述紧固龙骨与水平主楞平行,并且水平主楞的尺寸大于紧固龙骨的尺寸,竖向次楞的底部压接模板面板的底部宽度至少为30mm。
所述竖向底柱和竖向顶柱为方钢管。
所述紧固顶板为平面板,所述紧固龙骨为方钢管或槽钢。
所述紧固龙骨为内凹弧形板,所述紧固龙骨为圆钢管。
所述牛腿组件还包括反力矩梯形板,所述反力矩梯形板固定连接在水平梁与竖向底柱形成阴角位置处。
所述底部水平加固装置还包括竖向承托器,所述竖向承托器位于水平梁的内侧端部凸出水平梁并托顶在模板面板的底部。
所述竖向承托器上下可调连接于水平梁上并且伸出水平梁的上侧直至调节空间内,所述竖向承托器承托面板接长板的底部。
所述水平梁为方钢管,所述水平梁的顶板上开有供竖向承托器穿过的水平梁穿孔。
所述牛腿对拉组件包括牛腿对拉螺栓、牛腿套管和牛腿对拉螺母,所述竖向底柱上开有供牛腿对拉螺栓贯穿的牛腿螺栓孔,所述牛腿对拉螺母紧固在牛腿对拉螺栓的外端部,所述牛腿套管套接在牛腿对拉螺栓的外侧、竖向底柱与牛腿对拉螺母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组装牛腿组件,并配合在牛腿组件上使用的水平紧固器以及紧固龙骨等构件对清水模板的根部进行严密的加固,水平紧固器可以保证模板面板吊装安装后,紧固龙骨与模板龙骨顶紧,使得模板系统与混凝土墙紧密接触,还可以增加对模板系统的竖向承托器,进一步稳定模板系统,避免墙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根部涨模;节约了后期清水墙由于出现错台产生的人工维修成本,避免了墙面修复对环境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从而保证了清水墙外观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顶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顶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模板面板与竖向背楞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底部水平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的水平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底部水平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另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的水平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竖向顶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体、2-背楞对拉螺栓、3-调节空间、4-牛腿组件、41-竖向底柱、42-水平梁、43-竖向顶柱、45-水平梁穿孔、47-水平紧固孔、5-水平紧固器、51-紧固螺杆、52-紧固顶板、53-紧固限位螺母、54-紧固螺杆套筒、6-竖向承托器、7-紧固龙骨、8-牛腿对拉组件、81-牛腿对拉螺栓、82-牛腿套管、83-牛腿对拉螺母、9-面板接长板、10-面板本体、11-面板压条、12-反力矩梯形板、14-接茬处模板拼缝、15-竖向次楞、16-水平主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包括对称夹设在墙体1接茬处两侧的模板系统和沿墙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的一组底部水平加固装置,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面板、背楞龙骨和背楞对拉螺栓2。
所述模板面板紧贴墙体1的外侧表面,所述模板面板沿墙体向下伸出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所述背楞对拉螺栓2拉接两侧的背楞龙骨。
所述背楞龙骨包括竖向次楞15和水平主楞16,所述竖向次楞15沿墙体的宽度间隔设置,所述水平主楞16沿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参见图3所示,所述模板面板包括面板接长板9、面板本体10和连接两者的背侧、位于相邻的竖向背楞龙骨之间的面板压条11,所述面板本体10与面板接长板9的两侧拼缝与墙体1的顶侧面平齐,面板接长板9的内侧紧贴墙体1的外侧表面,所述面板接长板9沿墙体1向下伸出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本实施例中,面板接长板9的宽度为50mm木板条,并通过码钉紧密的连接,面板压条11在此水平禅缝上下两测15mm范围内用自动螺丝固定压缝板条,与单元模板形成整体。
参见图5-7、图11所示,所述底部水平加固装置包括牛腿组件4、水平紧固器5、紧固龙骨7和牛腿对拉组件8,所述牛腿组件4整体呈Z型,包括竖向底柱41、水平梁42和竖向顶柱43,所述水平梁42的外侧顶端部与竖向顶柱43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形成L型,其中竖向顶柱43位于模板系统的底部外侧,水平梁42位于模板系统的底部下方,两者与模板系统之间形成调节空间3,所述水平梁42的内侧底端部固定连接在竖向底柱41的顶部,水平梁42的内侧端面与竖向底柱41的内侧表面平齐并紧贴墙体1的外侧表面。
本实施例中,竖向顶柱的高度为95mm,在距离竖向顶柱的顶面向下25mm的中心位置对称开两个直径为20mm的水平紧固孔47,竖向底柱上预留两排直径为20mm的牛腿螺栓孔。
所述水平紧固器5可调穿过竖向顶柱43的顶端部,所述紧固龙骨7水平位于背楞龙骨的最低端与水平紧固器5之间,紧固龙骨7的最低标高与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平齐,紧固龙骨7的内侧与背楞龙骨紧贴,水平紧固器5的内端顶紧在紧固龙骨7的外侧表面。
所述竖向顶柱43的顶部开有水平紧固孔47,所述水平紧固器5包括紧固螺杆51、紧固顶板52、紧固限位螺母53和紧固螺杆套筒54,所述紧固螺杆套筒54固定连接在竖向顶柱43内、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水平紧固孔47连通,所述紧固螺杆51与紧固螺杆套筒54螺纹连接,两端分别穿出竖向顶柱43,其外端部通过紧固限位螺母53紧固,其内端部伸入调节空间3内并与紧固顶板52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顶板52的宽度大于紧固龙骨7的宽度,所述紧固顶板52的内侧顶紧紧固龙骨7,
所述紧固龙骨7与水平主楞16平行,并且水平主楞16的尺寸大于紧固龙骨7的尺寸,竖向次楞15的底部压接模板面板的底部宽度至少为3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底柱41和竖向顶柱43为方钢管。当紧固顶板52为平面板,所述紧固龙骨7为方钢管或槽钢。当紧固龙骨7为内凹弧形板,所述紧固龙骨7为圆钢管。两者需要配合使用。
所述牛腿组件还包括反力矩梯形板12,所述反力矩梯形板12固定连接在水平梁42与竖向底柱41形成阴角位置处。
实施例二参见图3、8-11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底部水平加固装置还包括竖向承托器6,所述竖向承托器6位于水平梁的内侧端部凸出水平梁并托顶在模板面板的底部。所述竖向承托器6上下可调连接于水平梁42上并且伸出水平梁的上侧直至调节空间3内,所述竖向承托器6承托面板接长板9的底部。所述水平梁42为方钢管,所述水平梁42的顶板上开有供竖向承托器6穿过的水平梁穿孔45。竖向承托器6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水平加固时竖向的稳定性。
所述牛腿对拉组件穿过竖向顶柱43拉接两侧的牛腿组件。所述牛腿对拉组件8包括牛腿对拉螺栓81、牛腿套管82和牛腿对拉螺母83,所述竖向底柱41上开有供牛腿对拉螺栓81贯穿的牛腿螺栓孔,所述牛腿对拉螺母83紧固在牛腿对拉螺栓81的外端部,所述牛腿套管82套接在牛腿对拉螺栓81的外侧、竖向底柱41与牛腿对拉螺母83之间。
这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步骤一,在工厂加工底部水平加固装置的构件并组装,底部水平加固装置的组装步骤如下:
步骤二,在工厂加工竖向底柱41、水平梁42和竖向顶柱43;在竖向顶柱43上开设水平紧固孔47;在水平梁42上开设水平梁穿孔45;在竖向底柱41上开设牛腿螺栓孔。
步骤三,将水平梁42的外端顶部与竖向顶柱43的底部焊接,将紧固螺杆套筒54置于竖向顶柱43的顶部,紧固螺杆套筒54的两端与水平紧固孔47对齐并连通,然后将紧固螺杆套筒54与竖向顶柱43固定连接,然后将紧固螺杆51穿入紧固螺杆套筒54内,紧固顶板52和紧固限位螺母53在两端依次组装。
步骤四,将水平梁42的内端底部与竖向底柱41的顶部焊接;将竖向承托器6通过水平梁穿孔45穿入竖向底柱内并固定连接,调整竖向承托器6的标高,使其与模板面板的设计标高相适应。
步骤五,在水平梁42与竖向底柱41之间焊接反力矩梯形板12,抵抗水平紧固器在模板加固过程中向外产生的弯矩。
步骤六,利用已浇筑完成的墙体1即导墙上开有的墙体螺栓孔,将牛腿对拉组件中的牛腿对拉螺栓81穿过牛腿螺栓孔和墙体螺栓孔,然后依次安装牛腿套管82和牛腿对拉螺母83以及垫片,将牛腿组件与导墙拉接固定,使牛腿组件能够稳固牢靠的固定。
步骤七,水平梁42和竖向底柱41的内侧表面顶紧导墙的外壁。
步骤八,组装并吊装模板面板,将面板接长板9的底部放置在调整好标高的竖向承托器6上,模板面板紧贴导墙表面,接茬处模板拼缝14与墙体的顶侧面平齐,相邻两个模板单元的水平拼缝左右对齐;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标高下沉,然后在两侧组装背楞龙骨,并通过背楞对拉螺栓2拉紧。
步骤九,在水平紧固器5的内侧与竖向次楞15之间放置紧固龙骨7,然后使用工具旋转紧固螺杆51使其在紧固螺纹套筒54内水平运动进行水平调整,紧固顶板52跟随紧固螺杆51的旋转向内运动推进紧固龙骨7直至紧固龙骨7与竖向次楞15之间顶紧,此时面板接长板9与导墙表面紧贴,紧固龙骨7的顶标高高于接茬处模板拼缝14至少10mm以上。旋转紧固螺杆可使紧固龙骨与竖向次楞紧密接触进而使接茬处的模板与混凝土墙面无缝隙接触达到紧固目的。紧固螺杆设置代替了常规的螺杆加固和木楔子填缝的做法。在墙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免了由于振捣棒振动导致模板根部加固用的螺母松动进而引起涨模问题的出现。
步骤十,浇筑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浇筑成的接茬缝不顺直需将接茬缝掩盖住,接茬处模板拼缝14形成新的水平禅缝。

Claims (9)

1.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夹设在墙体(1)接茬处两侧的模板系统和沿墙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的一组底部水平加固装置,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面板、背楞龙骨和背楞对拉螺栓(2),
所述模板面板紧贴墙体(1)的外侧表面,所述模板面板沿墙体向下伸出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所述背楞对拉螺栓(2)拉接两侧的背楞龙骨,
所述背楞龙骨包括竖向次楞(15)和水平主楞(16),所述竖向次楞(15)沿墙体的宽度间隔设置,所述水平主楞(16)沿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模板面板包括面板接长板(9)、面板本体(10)和连接两者的背侧、位于相邻的竖向背楞龙骨之间的面板压条(11),所述面板本体(10)与面板接长板(9)的两侧拼缝与墙体(1)的顶侧面平齐,面板接长板(9)的内侧紧贴墙体(1)的外侧表面,所述面板接长板(9)沿墙体(1)向下伸出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
所述底部水平加固装置包括牛腿组件(4)、水平紧固器(5)、紧固龙骨(7)和牛腿对拉组件(8),所述牛腿组件(4)整体呈Z型,包括竖向底柱(41)、水平梁(42)和竖向顶柱(43),所述水平梁(42)的外侧顶端部与竖向顶柱(43)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形成L型,其中竖向顶柱(43)位于模板系统的底部外侧,水平梁(42)位于模板系统的底部下方,两者与模板系统之间形成调节空间(3),所述水平梁(42)的内侧底端部固定连接在竖向底柱(41)的顶部,水平梁(42)的内侧端面与竖向底柱(41)的内侧表面平齐并紧贴墙体(1)的外侧表面,
所述水平紧固器(5)可调穿过竖向顶柱(43)的顶端部,所述紧固龙骨(7)水平位于背楞龙骨的最低端与水平紧固器(5)之间,紧固龙骨(7)的最低标高与背楞龙骨的最低标高平齐,紧固龙骨(7)的内侧与背楞龙骨紧贴,水平紧固器(5)的内端顶紧在紧固龙骨(7)的外侧表面,
所述竖向顶柱(43)的顶部开有水平紧固孔(47),所述水平紧固器(5)包括紧固螺杆(51)、紧固顶板(52)、紧固限位螺母(53)和紧固螺杆套筒(54),所述紧固螺杆套筒(54)固定连接在竖向顶柱(43)内、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水平紧固孔(47)连通,所述紧固螺杆(51)与紧固螺杆套筒(54)螺纹连接,两端分别穿出竖向顶柱(43),其外端部通过紧固限位螺母(53)紧固,其内端部伸入调节空间(3)内并与紧固顶板(52)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顶板(52)的宽度大于紧固龙骨(7)的宽度,所述紧固顶板(52)的内侧顶紧紧固龙骨(7),
所述牛腿对拉组件穿过竖向顶柱(43)拉接两侧的牛腿组件,
所述紧固龙骨(7)与水平主楞(16)平行,并且水平主楞(16)的尺寸大于紧固龙骨(7)的尺寸,竖向次楞(15)的底部压接模板面板的底部宽度至少为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底柱(41)和竖向顶柱(43)为方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顶板(52)为平面板,所述紧固龙骨(7)为方钢管或槽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龙骨(7)为内凹弧形板,所述紧固龙骨(7)为圆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组件还包括反力矩梯形板(12),所述反力矩梯形板(12)固定连接在水平梁(42)与竖向底柱(41)形成阴角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水平加固装置还包括竖向承托器(6),所述竖向承托器(6)位于水平梁的内侧端部凸出水平梁并托顶在模板面板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托器(6)上下可调连接于水平梁(42)上并且伸出水平梁的上侧直至调节空间(3)内,所述竖向承托器(6)承托面板接长板(9)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梁(42)为方钢管,所述水平梁(42)的顶板上开有供竖向承托器(6)穿过的水平梁穿孔(4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对拉组件(8)包括牛腿对拉螺栓(81)、牛腿套管(82)和牛腿对拉螺母(83),所述竖向底柱(41)上开有供牛腿对拉螺栓(81)贯穿的牛腿螺栓孔,所述牛腿对拉螺母(83)紧固在牛腿对拉螺栓(81)的外端部,所述牛腿套管(82)套接在牛腿对拉螺栓(81)的外侧、竖向底柱(41)与牛腿对拉螺母(83)之间。
CN202122464766.3U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Active CN216713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4766.3U CN216713815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4766.3U CN216713815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3815U true CN216713815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4766.3U Active CN216713815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3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5388U (zh) 现浇混凝土圆弧外墙体单侧支模体系
CN114046041B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墙体后浇带的模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476308U (zh) 一种模板系统的竖向调节结构
CN209958206U (zh) 现浇箱梁模板
CN216713815U (zh) 一种模板系统的底部水平加固结构
CN101886470B (zh) 清水混凝土密肋梁施工方法
CN112459472A (zh) 一种二次砌体结构完成后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CN210141018U (zh) 一种可拆卸式建筑移位钢轨道
CN216476307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层间模板的调节系统
CN210508474U (zh) 一种改造项目整体幕墙节点连接装置
CN114046039B (zh) 一种墙体接茬处的模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13503U (zh) 一种用于解决楼层间混凝土错台的剪力墙、柱底脚加固器
CN211369523U (zh) 一种伸缩缝剪力墙的模板体系
CN219569385U (zh) 一种拼装式屋顶挑檐系统
CN205857379U (zh) 一种预制外墙板与柱连接装置
CN218779947U (zh) 一种预制凸窗连梁模板的上梁固定件
CN214090982U (zh) 一种底板与剪力墙施工缝部位模板加固工具
CN107687256B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次梁连接一体化支撑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20599139U (zh) 一种预埋式可调节易安装连墙件工具
CN216516892U (zh) 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
CN215829991U (zh) 一种用于爬架在空洞部位的支座节点
CN105178188B (zh) 一种三角架支撑模板
CN219118780U (zh) 一种用于固定后浇带模板的支模装置
CN115288434A (zh) 双梁结构支模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20598348U (zh) 一种紫铜片安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