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1650U -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1650U
CN216711650U CN202220054079.6U CN202220054079U CN216711650U CN 216711650 U CN216711650 U CN 216711650U CN 202220054079 U CN202220054079 U CN 202220054079U CN 216711650 U CN216711650 U CN 216711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tation
air
pipe
water outle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40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星�
张共华
麦嘉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540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1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1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1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气浮槽、出水管组件和,冲洗装置,所述气浮槽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浮渣出口,所述气浮槽的进水端底部的凹槽内设有溶气释放器,所述气浮槽的顶部设有刮渣机,所述出水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浮槽内,所述出水管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主管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冲洗装置包括空压机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空压机和所述主管。本实用新型的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在在主管和支管发生堵塞的过程中,无需将气浮槽内的废水排空进行疏通,并且减小了作业负荷和运行成本,疏通方便。

Description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气浮槽用于气浮法处理废水使用,气浮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定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发现气浮池排水管易被污水中淤泥堵塞,为了使气浮槽正常运行,气浮槽排水管堵塞后需对其进行疏通,现有的疏通方式通常将气浮槽内废水排空后作业人员进入池内对堵塞的排水孔手动用水管进行冲洗疏通。
作业人员进入池内对堵塞的排水孔手动用水管进行冲洗疏通的方式易发生中毒或窒息风险,并且每次疏通都需要将槽内已处理的废水排空回到前工艺重新对其进行加药处理,大大增加了处理成本和危险废弃物的排放量。
鉴于上述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浮槽排水管堵塞后不方便疏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槽、出水管组件和冲洗装置,所述气浮槽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浮渣出口,所述气浮槽的底部设有溶气释放器,所述气浮槽的顶部设有刮渣机,所述出水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浮槽内,所述出水管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主管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冲洗装置包括空压机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空压机和所述主管。
优选地,主管远离出水口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主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支管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支管均与所述主管垂直,且多个所述支管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空压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包括阀体、阀芯和弹簧,所述阀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抵接。
优选地,所述刮渣机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驱动件和刮板,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链条移动,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链条上方。
优选地,所述刮板的数量多个,多个所述刮板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气浮槽内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隔离板,所述浮渣出口开设与所述隔离板上方,所述隔离板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浮渣出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远离所述浮渣出口的一端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沿远离所述浮渣出口的方向向远离所述刮渣机的所在侧倾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气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主管或支管被废水中的淤泥堵塞导致废水无法经由出水口排除时,采用冲洗装置将淤泥冲出,具体地,冲洗装置包括空压机和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空压机和主管,空压机用于输出压缩空气,在冲洗的过程中,将第一阀门关闭,空压机输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连接管输送至主管,并经由与主管连通的支管输出至气浮槽内,在此过程中,压缩空气能够将主管以及支管内的淤泥冲出至气浮槽内,从而对主管和支管进行疏通,使得气浮槽能够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浮装置,在主管和支管发生堵塞的过程中,无需将气浮槽内的废水排空,并且无需操作人员进入气浮槽内疏通主管和支管,不会导致操作人员发生中毒或窒息风险,并且减小了作业负荷和运行成本,疏通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浮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浮装置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气浮槽 10 进水口
11 出水口 12 浮渣出口
13 溶气释放器 14 刮渣机
2 出水管组件 20 主管
21 支管 200 第一阀门
3 冲洗装置 30 空压机
31 连接管 210 排水孔
310 第二阀门 140 主动链轮
141 从动链轮 142 链条
143 刮板 15 隔离板
150 凹槽 151 倾斜面
100 气浮装置 101 进水凹槽
102 挡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浮装置100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气浮装置100包括气浮槽1、出水管组件2和冲洗装置3,气浮槽1开设有进水口10、出水口11和浮渣出口12,气浮槽1的底部设有溶气释放器13,气浮槽1的顶部设有刮渣机14,出水管组件2设置于气浮槽1内,出水管组件2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20和支管21,主管20与出水口11连通,主管20靠近出水口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200,冲洗装置3包括空压机30和连接管31,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连通空压机30和主管2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废水通过进水口10进入至气浮槽1内,出水管组件2设置于气浮槽1内,气浮槽1靠近进水口10的一端为进水端,气浮槽1靠近出水口11的一端为出水端,本实施例中的气浮槽1内还设置有挡板102,挡板102靠近进水端设置,挡板102与进水端围合成进水凹槽101,溶气释放器设置于进水凹槽101内,溶气释放器13用于释放溶气水,溶气水在与废水接触混合后,废水中絮凝体污染物粘附在细微气泡上,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池面形成浮渣,通过设置于气浮槽1顶板的刮渣机14将浮渣进行刮除,浮渣通过浮渣出口12进行排除,处理完毕的废水经由支管21进入主管20并经由出水口11排除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本实用新型中的主管20或支管21被废水中的淤泥堵塞导致废水无法经由出水口11排除时,采用冲洗装置3将淤泥冲出。具体地,冲洗装置3包括空压机30和连接管31,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连通空压机30和主管20,空压机30用于输出压缩空气,在冲洗的过程中,将第一阀门200关闭,空压机30输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连接管31输送至主管20,并经由与主管20连通的支管21输出至气浮槽1内,在此过程中,压缩空气能够将主管20以及支管21内的淤泥冲出至气浮槽1内,从而对主管20和支管21进行疏通,使得气浮槽1能够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浮装置100,在主管20和支管21发生堵塞的过程中,无需将气浮槽1内的废水排空,并且无需操作人员进入气浮槽1内疏通主管20和支管21,不会导致操作人员发生中毒或窒息风险,并且减小了作业负荷和运行成本,疏通方便。
进一步地,主管20远离出水口11的一端为封闭端,主管20沿水平方向延伸,支管2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支管21均与主管20垂直,且多个支管21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水孔210。设置多个支管21并沿直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水孔210,能够增加主管20的进水量,以及排水量,并且在主管20发生淤泥堵塞的情况下进行冲洗淤泥的过程中,域内能够通过多个支管21排出,加快了清理堵塞淤泥的速度。
更进一步地,连接管31靠近空压机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310。通过在连接管31靠近空压机30的原设置第二阀门310,能够通过控制第二阀门310的开启和闭合,进而控制空压气的压缩空气的输出。
具体地,第二阀门310包括阀体、阀芯和弹簧,阀芯可滑动地设置于阀体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和阀芯抵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阀门310为单向阀,弹簧依靠自身的弹性力将阀芯与阀体抵紧,当空压机30输出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推动阀芯压缩弹簧,使得压缩空气经由连接管31流入至主管20内,当压缩机停止输出压缩空气时,弹簧依靠自身的弹性力将阀芯与阀体抵紧,结构设置合理。
更具体地,刮渣机14包括主动链轮140、从动链轮141、链条142、驱动件和刮板143,链条142套设于主动链轮140和从动链轮141,驱动件用于驱动主动链轮140转动以带动链条142移动,刮板143设置于链条142上方。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件优选伺服电机,驱动件驱动主动链轮140转动进而带动动链轮转动以带动链条142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链条142上方的刮板143移动,刮板143移动时将气浮槽1上方的浮渣剐除。
可选的,刮板143的数量多个,多个刮板143沿链条14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刮板143,能够增加浮渣的剐除效率,增加了刮渣机14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气浮槽1内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隔离板15,浮渣出口12开设与隔离板15上方,隔离板15形成凹槽150,凹槽150与浮渣出口12连通。隔离板15起到隔离浮渣出口12与气浮槽1内的废水的作用,防止废水从浮渣出口12排出,刮渣机14将浮渣刮入至凹槽150内,并经由浮渣出口12排出,通过设置凹槽150,能够暂存浮渣,减轻浮渣出口12的排渣压力。
更进一步地,隔离板15远离浮渣出口12的一端形成倾斜面151,倾斜面151沿远离浮渣出口12的方向向远离刮渣机14的所在侧倾斜。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链轮140逆时针转动,刮渣机14将浮渣刮入至凹槽150内时,浮渣在刮渣机14的推动下,经由倾斜面151进入凹槽150内,增加了刮渣机14的刮渣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气浮装置100,由于污水处理系统包含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装置包括:
气浮槽,所述气浮槽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浮渣出口,所述气浮槽的底部设有溶气释放器,所述气浮槽的顶部设有刮渣机;
出水管组件,所述出水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浮槽内,所述出水管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主管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
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空压机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空压机和所述主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远离出水口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主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支管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管均与所述主管垂直,且多个所述支管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空压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包括阀体、阀芯和弹簧,所述阀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机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驱动件和刮板,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链条移动,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链条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的数量多个,多个所述刮板沿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槽内还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隔离板,所述浮渣出口开设与所述隔离板上方,所述隔离板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浮渣出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远离所述浮渣出口的一端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沿远离所述浮渣出口的方向向远离所述刮渣机的所在侧倾斜。
10.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浮装置。
CN202220054079.6U 2022-01-10 2022-01-10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711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4079.6U CN216711650U (zh) 2022-01-10 2022-01-10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4079.6U CN216711650U (zh) 2022-01-10 2022-01-10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1650U true CN216711650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9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4079.6U Active CN216711650U (zh) 2022-01-10 2022-01-10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1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62044U (zh) 一种涡凹气浮设备
CN105330069A (zh) 气浮过滤处理装置
CN216711650U (zh) 气浮装置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08854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选装置
CN209778365U (zh) 一种气浮装置
CN208632149U (zh) 全行程刮渣气浮一体机
JP2011005370A (ja) 浄化槽汚泥処理車
CN215232680U (zh) 用于石材废水的沉降池
CN211170205U (zh) 一种沉淀过滤集成式废水处理装置
CN219752100U (zh) 高效折流混凝气浮成套装置
CN220317582U (zh) 一种高效型溶气气浮设备
JP5660598B2 (ja) 汚濁物浮上分離回収装置及び汚濁物浮上分離回収方法
CN214880725U (zh) 一种采油废水处理设备
JP5227679B2 (ja) 汚濁物浮上分離回収装置
CN217398622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粪便固液分离装置
CN217297533U (zh) 一种改进型高效固液分离装置
CN217173330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气浮池
CN214360538U (zh) 一种除渣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19823802U (zh) 混凝沉淀池
CN214990404U (zh) 一种改进型气浮池
CN220550078U (zh) 一种铁矿开采用尾矿废水沉降处理池
CN21135784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2174590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4286827U (zh) 一种刮泥机
CN21762768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