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0576U -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10576U CN216710576U CN202121532485.0U CN202121532485U CN216710576U CN 216710576 U CN216710576 U CN 216710576U CN 202121532485 U CN202121532485 U CN 202121532485U CN 216710576 U CN216710576 U CN 2167105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o module
- axis servo
- carrier
- detection
- moun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2572 peristal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323 beak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93849 Cordylanth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31 fora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蠕动泵生产线,包括自动组装流水线和自动检测用流水线,自动组装流水线远离自动检测用流水线的一端设有载具回流升降机,自动组装水流线包括滚轮装配机构,滚轮装配机构一侧依次设有点胶人工位、垫片装配机构、行星齿轮装配机构、马达装配机构、自动锁螺丝机构和二维码打印机构,自动检测用流水线包括载具插线人工位、检测架和流量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输送线上的产品载具经过自动组装流水线将产品完成组装后,再输送至自动检测用流水线,检测完成后通过机械臂将产品载具取下,OK品放置下料输送线,NG品放置NG输送线,该生产线保证了产品的组装和检测时间,确保了企业的生产良率,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动泵组装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蠕动泵在完整的装配中需要通过多个步骤进行组装、测试与封装,多个步骤基本都是通过人工使用不同的工具或机构来进行组装,蠕动泵在装配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检测,例如流动性检测与通电转动检测等,但是现有的检测手段基本都是依靠人工将需要检测的蠕动泵与检测装置对接后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人工组装时容易造成组装不到位,检测时间达不到标准,检测的产品良率也达不到保证,影响产品的整体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蠕动泵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蠕动泵生产线,包括自动组装流水线和自动检测用流水线,所述自动组装流水线与所述自动检测用流水线固定连接,所述自动组装流水线远离所述自动检测用流水线的一端设有载具回流升降机,所述自动组装流水线包括滚轮装配机构,所述滚轮装配机构一侧依次设有点胶人工位、垫片装配机构、行星齿轮装配机构、马达装配机构、自动锁螺丝机构和二维码打印机构,所述自动检测用流水线包括载具插线人工位、检测架和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架位于所述二维码打印机构一侧,所述载具回流升降机包括载具,所述载具与所述滚轮装配机构中间设有装水管人工位,所述载具远离所述装水管人工为的一侧还设有载具安装人工位。
优选的,所述载具回流升降机包括设置于生产线两端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一侧中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直线滑轨,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直线滑轨一侧设有与之连接的输送框架,所述升降板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输送框架移动连接的传送链轮,所述输送框架远离所述升降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输送框架内设置的主动轮转动连接,所述输送框架内设前后两端对称设有多个转动轮,多个所述转动轮上套装有传送皮带,所述输送框架上端设有与所述传送皮带传送连接的载具板,所述载具位于所述载具板上端,并与之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机构支架,所述第一机构支架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所述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上设有第一X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一X轴伺服模组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一侧设有第一Y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位于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检测相机安装板,所述检测相机安装板上设有第一CCD检测相机,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在设有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的另一侧下端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另一侧的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输出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轴定位块,所述三轴定位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接的三个第一安装头。
优选的,所述垫片装配机构包括第二机构支架,所述第二机构支架上设有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所述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X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二X轴伺服模组一侧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一侧设有第二Y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另一侧的下端设有垫片装配头,所述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与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物料到位感应器与第二物料到位感应器,所述垫片装配头包括吸附机构安装板、吸附型腔接口与垫片吸嘴。
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装配机构包括上料底座与其一侧的第三机构支架,所述上料底座上设有上料震动盘与推料机构,所述第三机构支架上端分别设有第三X轴伺服模组、第一Z轴伺服模组与第三Y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三Y 轴伺服模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CCD检测模组与行星齿轮装配模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与所述上料震动盘固定连接的上料流道,所述上料流道下端设有与所述上料底座固定连接的流道支撑架,所述上料流道远离所述上料震动盘的另一端对称设有第一到位感应器,所述第一到位感应器的下端设有顶升气缸,所述第三Y轴伺服模组远离所述第一Z轴伺服模组的另一侧上端设有 CCD检测相机安装板,所述CCD检测相机安装板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CCD 检测相机与检测光源,所述行星齿轮装配模组设置于所述CCD检测相机安装板下端,所述行星齿轮装配模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轴固定块,所述三轴固定块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个第二安装头。
优选的,所述马达装配机构包括第四机构支架与其上端设置的第四X轴伺服模组,所述第四X轴伺服模组上移动设置有第四Y轴伺服模组,所述第四Y轴伺服模组上移动设置有第二Z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二Z轴伺服模组上移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设有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夹取机构包括与L型连接板滑动连接的夹取气缸,所述夹取气缸上端设有与所述L型连接板固定设置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多根伸缩杆、限位板与第二到位感应器,所述夹取气缸下端设有与其夹取端固定连接的夹爪。
优选的,所述自动锁螺丝机构包括第五机构支架,所述第五机构支架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五Y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五Y 轴伺服模组上设有与其移动连接的第五X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五X轴伺服模组上设有与其移动连接的第三Z轴伺服模组,所述第三Z轴伺服模组远离所述第五X轴伺服模组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设有自动锁螺丝刀,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还设有螺丝电批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板下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锁螺丝鸟嘴,所述锁螺丝鸟嘴下端开设有锁螺丝套筒,所述第五Y轴伺服模组上端与所述第五X轴伺服模组之间设有滑动板,且所述滑动板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端面的拖链、直线滑轨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架包括检测架底板,所述检测架底板上垂直设置有载具放置板,所述载具放置板一侧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载具放置台,所述载具放置板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载具放置台上端两侧对称设有载具限位条,所述载具放置台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载具放置板固定连接的多个金属传感器,所述金属传感器两侧均设有强力磁铁,所述金属传感器与所述强力磁铁上端分别设有多个探针电源接触口。
优选的,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水箱与其一侧设置的检测支撑架,所述检测水箱端面设有伸缩气缸,所述检测水箱端面还设有基恩士检测用流量计,所述检测支撑架中部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端设有流体阀,所述检测支撑架顶端设有多个条码扫描器,所述伸缩气缸伸缩端与所述检测板上端设置的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一端设有多个用于检测的流量与吹气接口与探针。
优选的,所述载具包括载具底座,所述载具底座上固定设有蠕动泵治具,所述载具底座一侧开设有匚字型限位槽,所述蠕动泵治具上端四周设有用于与所述载具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螺丝孔,所述蠕动泵治具中间开设有产品型腔,所述产品型腔底部开设有磁铁安装孔,所述产品型腔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产品限位孔,两个所述产品限位孔一侧镜像开设有用于限制产品的C型限位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蠕动泵生产线,输送线上的产品载具经过自动组装流水线将产品完成组装后,再输送至自动检测用流水线,检测完成后通过机械臂将产品载具取下,OK品放置下料输送线,NG品放置NG输送线,该生产线保证了产品的组装时间,提升了产品的组装效率,同时检测数据可通过电子显示屏显示,可直观的看到检测结果,,确保了企业的生产良率,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回流升降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垫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螺丝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自动组装流水线,2-载具回流升降机,3-滚轮装配机构,4-垫片装配机构,5-行星齿轮装配机构,6-马达装配机构,7-自动锁螺丝机构,8-自动检测用流水线,9-二维码打印机构,10-检测架,11-流量检测装置,12-点胶人工位,13-载具插线人工位,14-装水管人工位,15-升降板,16-直线滑轨,17-传送链轮,18-升降电机,19-输送框架,20-载具板,21-载具,22-主动轮,23-第一转动电机,24-转动轮,25-第一机构支架,26-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27-第一X轴伺服模组,28-检测相机安装板,29-第一Y轴伺服模组,30-安装机构,31-三轴定位块,32-第一CCD检测相机,33-第一安装头, 34-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5-第二转动电机,36-第二机构支架,37-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8-第二X轴伺服模组,39-第二物料到位感应器, 40-第一物料到位感应器,41-第二Y轴伺服模组,42-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3-吸附机构安装板,44-垫片装配头,45-吸附型腔接口,46-垫片吸嘴,47-上料底座,48-第三机构支架,49-上料震动盘,50-推料机构,51-第一Z轴伺服模组,52-第三Y轴伺服模组,53-行星齿轮装配模组,54-上料流道,55-第一到位感应器,56-顶升气缸,57-流道支撑架,58-CCD检测模组, 59-第二CCD检测相机,60-检测光源,61-三轴固定块,62-第二安装头,63- 第三X轴伺服模组,64-第四机构支架,65-第四X轴伺服模组,66-第四Y轴伺服模组,67-第二Z轴伺服模组,68-驱动电机,69-连接块,70-夹取机构, 71-夹爪,72-限位板,73-第二到位感应器,74-伸缩杆,75-第五机构支架, 76-第一安装板,77-第五Y轴伺服模组,78-第五X轴伺服模组,79-第三Z 轴伺服模组,80-自动锁螺丝刀,81-螺丝电批升降气缸,82-锁螺丝套筒,83- 锁螺丝鸟嘴,84-拖链,85-第二安装板,86-检测架底板,87-载具放置板,88-载具放置台,89-加强筋,90-载具限位条,91-金属传感器,92-强力磁铁, 93-探针电源接触口,94-检测水箱,95-检测支撑架,96-伸缩气缸,97-基恩士检测用流量计,98-流体阀,99-条码扫描器,100-流量与吹气接口,101- 探针,102-检测板,103-载具底座,104-螺丝定位孔,105-蠕动泵治具,106- 固定螺丝孔,107-产品限位孔,108-C型限位槽,109-磁铁安装孔,110-匚字型限位槽,111-载具安装人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11所示,一种蠕动泵生产线,包括自动组装流水线1和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自动组装流水线1与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固定连接,自动组装流水线1远离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的一端设有载具回流升降机2,自动组装流水线1包括滚轮装配机构3,滚轮装配机构3一侧依次设有点胶人工位12、垫片装配机构4、行星齿轮装配机构5、马达装配机构6、自动锁螺丝机构7和二维码打印机构9,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包括载具插线人工位13、检测架10 和流量检测装置11,检测架10位于二维码打印机构9一侧,载具回流升降机 2包括载具21,载具21与滚轮装配机构3中间设有装水管人工位14,载具 21远离装水管人工位14的一侧还设有载具安装人工位111。
优选的,载具回流升降机2包括设置于生产线两端的升降板15,升降板 15一侧中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升降电机18,升降电机18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直线滑轨16,对称设置的两个直线滑轨16一侧设有与之连接的输送框架 19,升降板15一侧还设有与输送框架19移动连接的传送链轮17,输送框架 19远离升降板15的另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电机23,第一转动电机23输出端与输送框架19内设置的主动轮22转动连接,输送框架19内设前后两端对称设有多个转动轮24,多个转动轮24上套装有传送皮带,输送框架19上端设有与传送皮带传送连接的载具板20,载具21位于载具板20上端,并与之活动连接。
优选的,滚轮装配机构3包括第一机构支架25,第一机构支架25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26,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26 上设有第一X轴伺服模组27,第一X轴伺服模组27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一侧设有第一Y轴伺服模组29,第一Y轴伺服模组29位于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的一侧设有检测相机安装板28,检测相机安装板28上设有第一CCD检测相机32,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在设有第一Y轴伺服模组29的另一侧下端设有安装机构30,安装机构30包括设置于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另一侧的第二转动电机35,第二转动电机35输出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轴定位块31,三轴定位块31远离第二转动电机35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接的三个第一安装头33。
优选的,垫片装配机构4包括第二机构支架36,第二机构支架36上设有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7,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7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X轴伺服模组38,第二X轴伺服模组38一侧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一侧设有第二Y轴伺服模组41,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远离第二Y轴伺服模组41另一侧的下端设有垫片装配头44,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7与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上分别设有第一物料到位感应器40与第二物料到位感应器39,垫片装配机构44包括吸附机构安装板43、吸附型腔接口45与垫片吸嘴46。
优选的,行星齿轮装配机构5包括上料底座47与其一侧的第三机构支架 48,上料底座47上设有上料震动盘49与推料机构50,第三机构支架48上端分别设有第三X轴伺服模组63、第一Z轴伺服模组51与第三Y轴伺服模组 52,第三Y轴伺服模组52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CCD检测模组58与行星齿轮装配模组53,推料机构50包括与上料震动盘49固定连接的上料流道54,上料流道54下端设有与上料底座47固定连接的流道支撑架57,上料流道54 远离上料震动盘49的另一端对称设有第一到位感应器55,第一到位感应器 55的下端设有顶升气缸56,第三Y轴伺服模组52远离第一Z轴伺服模组51 的另一侧上端设有CCD检测相机安装板,CCD检测相机安装板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CCD检测相机59与检测光源60,行星齿轮装配模组53设置于CCD 检测相机安装板下端,行星齿轮装配模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轴固定块61,三轴固定块61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个第二安装头62。
优选的,马达装配机构6包括第四机构支架64与其上端设置的第四X轴伺服模组65,第四X轴伺服模组65上移动设置有第四Y轴伺服模组66,第四Y轴伺服模组66上移动设置有第二Z轴伺服模组67,第二Z轴伺服模组 67上移动设置有驱动电机68,驱动电机68下端设有夹取机构70,夹取机构 70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连接块69,夹取机构70包括与L型连接板滑动连接的夹取气缸,夹取气缸上端设有与L型连接板固定设置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多根伸缩杆74、限位板72与第二到位感应器73,夹取气缸下端设有与其夹取端固定连接的夹爪71。
优选的,自动锁螺丝机构7包括第五机构支架75,第五机构支架75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76,第一安装板76上设有第五Y轴伺服模组77,第五Y轴伺服模组77上设有与其移动连接的第五X轴伺服模组78,第五X轴伺服模组 78上设有与其移动连接的第三Z轴伺服模组79,第三Z轴伺服模组79远离第五X轴伺服模组78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85,第二安装板85上端设有自动锁螺丝刀80,第二安装板85一侧还设有螺丝电批升降气缸81,第二安装板85下端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锁螺丝鸟嘴83,锁螺丝鸟嘴83下端开设有锁螺丝套筒82,第五Y轴伺服模组 77上端与第五X轴伺服模组78之间设有滑动板,且滑动板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76上端面的拖链84、直线滑轨移动连接。
优选的,检测架10包括检测架底板86,检测架底板86上垂直设置有载具放置板87,载具放置板87一侧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载具放置台88,载具放置板87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加强筋89,载具放置台88上端两侧对称设有载具限位条90,载具放置台88一侧还设有与载具放置板87固定连接的多个金属传感器91,金属传感器91两侧均设有强力磁铁92,金属传感器91与所述强力磁铁92上端分别设有多个探针电源接触口93。
优选的,流量检测装置11包括检测水箱94与其一侧设置的检测支撑架 95,检测水箱94端面设有伸缩气缸96,检测水箱94端面还设有基恩士检测用流量计97,检测支撑架95中部设有检测板102,检测板102上端设有流体阀98,检测支撑架95顶端设有多个条码扫描器99,伸缩气缸96伸缩端与检测板102上端设置的移动板滑动连接,移动板一端设有多个用于检测的流量与吹气接口100与探针101。
优选的,载具21包括载具底座103,载具底座103上固定设有蠕动泵治具105,载具底座103一侧开设有匚字型限位槽110,蠕动泵治具105上端四周设有用于与载具底座103固定连接的固定螺丝孔106,蠕动泵治具105中间开设有产品型腔,产品型腔底部开设有磁铁安装孔109,产品型腔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产品限位孔107,两个产品限位孔107一侧镜像开设有用于限制产品的 C型限位槽108。
载具通过载具回流升降机到达载具安装人工位,由载具底座固定装配后,沿输送线依次输送装配:
首先装置输送到装水管人工位安装水管,人工将载具水管安装后放回输送线,到达滚轮装配机构,三个真空吸附安装头将滚轮吸附后通过X轴与Y 轴伺服模组移动至载具上方,再通过CCD检测相机拍照定位,定位后下降安装进行装配,安装完成后安装头通过弹簧收缩返回。
滚轮安装完成后,载具沿输送线到达点胶人工位,通过人工操作在垫片安装位置进行点胶工艺,点胶后载具再次沿输送线到达垫片装配机构,在点胶的位置,伺服模组带动吸附型腔吸附垫片,移动至安装位置,伺服模组下降进行装配垫片,装配时真空吸附停止,完成垫片安装。
垫片安装完成后,载具向前输送至行星齿轮装配机构,机构启动后震动盘通过振动上料将行星齿轮通过上料流道进行上料,当行星齿轮到位后,感应器感应到齿轮到位,顶升气缸将行星齿轮顶起,此时震动盘一侧的装配机构通过X/Y/Z轴移动,三个安装头下降将行星齿轮附吸至安装头内,然后移动至蠕动泵底座内,下降装配安装行星齿轮。
行星齿轮安装完成后,载具向前输送至马达装配机构,夹爪将小马达夹取至载具上方,X/Y/Z轴伺服模组与多个感应器定位,驱动电机向下移动的同时对小马达进行通电旋转,通过马达旋转与三个行星齿轮进行旋转装配安装马达。
马达安装完成后,载具继续向前输送至自动锁螺丝机构,吹料机构将螺丝吹进锁螺丝鸟嘴,自动锁螺丝刀通过三轴伺服模组对蠕动泵定位锁付,当锁付完成后,自动锁螺丝刀进行二次移动,将锁螺丝鸟嘴中可能存在的多余螺丝推出安装螺丝固定。
最后输送至二维码打印机构打印追溯二维码完成蠕动泵组装过程。
组装好的蠕动泵由载具沿输送线继续输送至载具插线人工位接线,随后蠕动泵输送至检测架位置,机械臂将载具依次放入检测架内并与流量检测装置对接进行老化检测和真空流量检测,检测数据可通过电子显示屏显示,可直观的看到检测结果,检测完成后通过机械臂将产品载具取下,OK品放入至下料输送线,NG品放置NG输送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实用新型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蠕动泵生产线,包括自动组装流水线(1)和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装流水线(1)与所述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固定连接,所述自动组装流水线(1)远离所述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的一端设有载具回流升降机(2),所述自动组装流水线(1)包括滚轮装配机构(3),所述滚轮装配机构(3)一侧依次设有点胶人工位(12)、垫片装配机构(4)、行星齿轮装配机构(5)、马达装配机构(6)、自动锁螺丝机构(7)和二维码打印机构(9),所述自动检测用流水线(8)包括载具插线人工位(13)、检测架(10)和流量检测装置(11),所述检测架(10)位于所述二维码打印机构(9)一侧,所述载具回流升降机(2)包括载具(21),所述载具(21)与所述滚轮装配机构(3)中间设有装水管人工位(14),所述载具(21)远离所述装水管人工位(14)的一侧还设有载具安装人工位(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回流升降机(2)包括设置于生产线两端的升降板(15),所述升降板(15)一侧中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升降电机(18),所述升降电机(18)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直线滑轨(16),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直线滑轨(16)一侧设有与之连接的输送框架(19),所述升降板(15)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输送框架(19)移动连接的传送链轮(17),所述输送框架(19)远离所述升降板(15)的另一侧设有第一转动电机(23),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3)输出端与所述输送框架(19)内设置的主动轮(22)转动连接,所述输送框架(19)内设前后两端对称设有多个转动轮(24),多个所述转动轮(24)上套装有传送皮带,所述输送框架(19)上端设有与所述传送皮带传送连接的载具板(20),所述载具(21)位于所述载具板(20)上端,并与之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装配机构(3)包括第一机构支架(25),所述第一机构支架(25)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26),所述第一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26) 上设有第一X轴伺服模组(27),所述第一X轴伺服模组(27)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一侧设有第一Y轴伺服模组(29),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29)位于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的一侧设有检测相机安装板(28),所述检测相机安装板(28)上设有第一CCD检测相机(32),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在设有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29)的另一侧下端设有安装机构(30),所述安装机构(3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4)另一侧的第二转动电机(35),所述第二转动电机(35)输出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轴定位块(31),所述三轴定位块(31)远离所述第二转动电机(35)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接的三个第一安装头(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装配机构(4)包括第二机构支架(36),所述第二机构支架(36)上设有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7),所述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7)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X轴伺服模组(38),所述第二X轴伺服模组(38)一侧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一侧设有第二Y轴伺服模组(41),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远离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41)另一侧的下端设有垫片装配头(44),所述第二X轴伺服模组安装板(37)与所述第二Y轴伺服模组安装板(42)上分别设有第一物料到位感应器(40)与第二物料到位感应器(39),所述垫片装配头(44)包括吸附机构安装板(43)、吸附型腔接口(45)与垫片吸嘴(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装配机构(5)包括上料底座(47)与其一侧的第三机构支架(48),所述上料底座(47)上设有上料震动盘(49)与推料机构(50),所述第三机构支架(48)上端分别设有第三X轴伺服模组(63)、第一Z轴伺服模组(51)与第三Y轴伺服模组(52),所述第三Y轴伺服模组(52)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CCD检测模组(58)与行星齿轮装配模组(53),所述推料机构(50)包括与所述上料震动盘(49)固定连接的上料流道(54),所述上料流道(54)下端设有与所述上料底座(47)固定连接的流道支撑架(57),所述上料流道(54)远离所述上料震动盘(49)的另一端对称设有第一到位感应器(55),所述第一到位感应器(55)的下端设有顶升气缸(56),所述第三Y轴伺服模组(52)远离所述第一Z轴伺服模组(51)的另一侧上端设有CCD检测相机安装板,所述CCD检测相机安装板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CCD检测相机(59)与检测光源(60),所述行星齿轮装配模组(53)设置于所述CCD检测相机安装板下端,所述行星齿轮装配模组(53)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轴固定块(61),所述三轴固定块(61)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三个第二安装头(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装配机构(6)包括第四机构支架(64)与其上端设置的第四X轴伺服模组(65),所述第四X轴伺服模组(65)上移动设置有第四Y轴伺服模组(66),所述第四Y轴伺服模组(66)上移动设置有第二Z轴伺服模组(67),所述第二Z轴伺服模组(67)上移动设置有驱动电机(68),所述驱动电机(68)下端设有夹取机构(70),所述夹取机构(70)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连接块(69),所述夹取机构(70)包括与L型连接板滑动连接的夹取气缸,所述夹取气缸上端设有与所述L型连接板固定设置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多根伸缩杆(74)、限位板(72)与第二到位感应器(73),所述夹取气缸下端设有与其夹取端固定连接的夹爪(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锁螺丝机构(7)包括第五机构支架(75),所述第五机构支架(75)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76),所述第一安装板(76)上设有第五Y轴伺服模组(77),所述第五Y轴伺服模组(77)上设有与其移动连接的第五X轴伺服模组(78),所述第五X轴伺服模组(78)上设有与其移动连接的第三Z轴伺服模组(79),所述第三Z轴伺服模组(79)远离所述第五X轴伺服模组(78)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85),所述第二安装板(85)上端设有自动锁螺丝刀(80),所述第二安装板(85)一侧还设有螺丝电批升降气缸(81),所述第二安装板(85)下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锁螺丝鸟嘴(83),所述锁螺丝鸟嘴(83)下端开设有锁螺丝套筒(82),所述第五Y轴伺服模组(77)上端与所述第五X轴伺服模组(78)之间设有滑动板,且所述滑动板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76)上端面的拖链(84)、直线滑轨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0)包括检测架底板(86),所述检测架底板(86)上垂直设置有载具放置板(87),所述载具放置板(87)一侧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载具放置台(88),所述载具放置板(87)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加强筋(89),所述载具放置台(88)上端两侧对称设有载具限位条(90),所述载具放置台(88)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载具放置板(87)固定连接的多个金属传感器(91),所述金属传感器(91)两侧均设有强力磁铁(92),所述金属传感器(91)与所述强力磁铁(92)上端分别设有多个探针电源接触口(9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11)包括检测水箱(94)与其一侧设置的检测支撑架(95),所述检测水箱(94)端面设有伸缩气缸(96),所述检测水箱(94)端面还设有基恩士检测用流量计(97),所述检测支撑架(95)中部设有检测板(102),所述检测板(102)上端设有流体阀(98),所述检测支撑架(95)顶端设有多个条码扫描器(99),所述伸缩气缸(96)伸缩端与所述检测板(102)上端设置的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一端设有多个用于检测的流量与吹气接口(100)与探针(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21)包括载具底座(103),所述载具底座(103)上固定设有蠕动泵治具(105),所述载具底座(103)一侧开设有匚字型限位槽(110),所述蠕动泵治具(105)上端四周设有用于与所述载具底座(103)固定连接的固定螺丝孔(106),所述蠕动泵治具(105)中间开设有产品型腔,所述产品型腔底部开设有磁铁安装孔(109),所述产品型腔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产品限位孔(107),两个所述产品限位孔(107)一侧镜像开设有用于限制产品的C型限位槽(10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32485.0U CN216710576U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32485.0U CN216710576U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10576U true CN216710576U (zh) | 2022-06-10 |
Family
ID=8187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32485.0U Active CN216710576U (zh) | 2021-07-07 | 2021-07-07 |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105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88628A (zh) * | 2022-09-17 | 2022-12-20 | 浙江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底盘自动化生产线 |
-
2021
- 2021-07-07 CN CN202121532485.0U patent/CN2167105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88628A (zh) * | 2022-09-17 | 2022-12-20 | 浙江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底盘自动化生产线 |
CN115488628B (zh) * | 2022-09-17 | 2024-12-06 | 浙江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底盘自动化生产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93108U (zh) | 一种用于车载用编码器组装的自动组装机 | |
CN111299075B (zh) | 一种接线盒整形组装设备 | |
CN113371406A (zh) |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 |
CN111069902B (zh) | 主板控制器人机结合组装自动线 | |
CN216710576U (zh) | 一种蠕动泵生产线 | |
CN210209287U (zh) | 一种电涌保护器及其装配设备 | |
CN112276272A (zh) | 一种焊锡设备 | |
CN116214160A (zh) | 一种全自动组装系统及组装方法 | |
CN211208399U (zh) | 半导体封装用机台 | |
CN107298306B (zh) | 一种送料装置 | |
CN113458749B (zh) | 触摸屏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 |
CN212587399U (zh) | 一种键盘背光板装配设备 | |
CN212883270U (zh) | 一种用于键盘背光板的点胶装置 | |
CN211680877U (zh) | 主板控制器人机结合组装自动线 | |
CN114227237A (zh) | 一种光伏设备元器件生产配件组装设备 | |
CN110860898B (zh) | 一种童车的座椅及后尾箱自动装配设备 | |
CN218433696U (zh) | 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 | |
CN215830901U (zh) | 触摸屏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 |
CN111029883B (zh) | 一种插座铜片自动装配设备 | |
CN219859413U (zh) | 电路板下板机 | |
CN218859660U (zh) | 一种纸托装配装置 | |
CN110809396A (zh) | 电路板自动生产线 | |
CN110740608A (zh) | 一种小型电池包pcb板自动安装设备 | |
CN215824743U (zh) | 触摸屏高效组装机 | |
CN210959328U (zh) | 电路板自动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