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8262U -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8262U
CN216708262U CN202123305190.2U CN202123305190U CN216708262U CN 216708262 U CN216708262 U CN 216708262U CN 202123305190 U CN202123305190 U CN 202123305190U CN 216708262 U CN216708262 U CN 216708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oling
water
moul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51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huay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uay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uay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uay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51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8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8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8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整体、上模具、下模具,装置整体顶部与下模具底部固定连接,下模具顶部设置有上模具,上模具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上,下模具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下,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与上模具槽和下模具槽内部的水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与上模具槽和下模具槽内部的气冷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模具底部设置有冷却装置,并且还在冷却装置与上下模具内部分别设置有水冷机构和气冷机构,通过水冷机构与气冷机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上模具与下模具内部开设的模具槽进行多重冷却降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模具整体的冷却降温效果,加快了模具内部塑胶的成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主要是用于对塑胶等塑料类产品进行压塑、挤塑、注塑、吹塑的工具,大多数模具内部的塑料在完全成型前温度都较高,为了缩短注塑模具的成型周期,通过对模具内部进行降温冷却的方式,来确保内部塑料可以快速成型。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模具都只是通过简单的水管将水源导入模具内部进行降温冷却,这种冷却方式较为单一,冷却效果低,不能有效的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从而降低了模具内部塑胶的成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模具都只是通过简单的水管将水源导入模具内部进行降温冷却,这种冷却方式较为单一,冷却效果低,不能有效的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从而降低了模具内部塑胶的成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整体、上模具、下模具,所述装置整体顶部与下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上,所述下模具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下,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与上模具槽和下模具槽内部的水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与上模具槽和下模具槽内部的气冷机构,所述下模具槽顶部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三,若干所述连接槽三内部均安装有下连接头,所述上模具底部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开设在装置整体内部的储水槽、设置在储水槽顶部的出水管,设置在储水槽内部的水泵、设置在上模具内部的冷却管一、设置在下模具内部的冷却管二,所述储水槽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出水管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贯穿储水槽与下模具至连接槽三内部,且与下连接头底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一内壁与模具槽上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管一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导水管一与导水管二,所述导水管一与导水管二的另一端均贯穿连接槽二至上模具底部外侧,且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与下连接头内部插设连接,所述冷却管二内壁与模具槽下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设置有导水管三与导水管四,所述导水管三的另一端与远离出水管一端的下连接头底部相连通,所述储水槽顶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部贯穿储水槽至下模具内部,且与导水管四底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连接头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为橡胶圈,所述上连接头外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与密封槽内部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一与冷却管二内部靠近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一与隔板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槽顶部一端贯穿开设有接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冷机构包括开设在装置整体内部,靠近储水槽外侧的冷气槽、左右对称设置在装置整体一端的进气口、左右对称设置在冷气槽内部的风机一与风机二,设置在上模具底部一端的连接管,所述进气口与冷气槽一端相连通,所述风机一与风机二分别对称安装在冷气槽内壁一端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冷气槽顶部靠近风机一与风机二上方分别开设有导气管一与导气管二,所述风机一与风机二的输出端分别与导气管一与导气管二底部相连通,所述下模具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连接槽一,所述导气管一顶部与右侧连接槽一相连通,所述导气管二顶部贯穿左侧连接槽一至下模具顶部外侧,且与连接管底部内侧插设连接,所述连接管顶部贯穿至上模具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一端均贯穿开设有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模具底部设置有冷却装置,并且还在冷却装置与上下模具内部分别设置有水冷机构和气冷机构,通过水冷机构与气冷机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上模具与下模具内部开设的模具槽进行多重冷却降温,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模具整体的冷却降温效果,加快了模具内部塑胶的成型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在装置整体内部开设有储水槽,并且装置整体还在靠近储水槽外侧开设有冷气槽,通过冷气槽内部导入的冷气可以有效的对储水槽内部的水源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加强了水冷机构的冷却效果,且水冷机构通过水泵、出水管、导水管一、导水管二、导水管三、导水管四、冷却管一、冷却管二、进水管等结构相互配合来实现水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与上模具和下模具位置关系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上模具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下模具与冷却管二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整体;11、水冷机构;111、储水槽;112、水泵;113、出水管;114、冷却管一;1141、导水管一;1142、导水管二;1143、隔板一;115、冷却管二;1151、导水管三;1152、导水管四;1153、隔板二;116、进水管;12、气冷机构;121、冷气槽;122、进气口;123、风机一;124、风机二;125、导气管一;126、导气管二;127、连接槽一;128、连接管;2、上模具;21、模具槽上;22、连接槽二;23、上连接头;231、密封槽;3、下模具;31、连接槽三;32、下连接头;321、密封圈;33、模具槽下;4、排水口;5、接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整体1、上模具2、下模具3,装置整体1顶部与下模具3底部固定连接,下模具3顶部设置有上模具2,且上模具2底部与下模具3顶部相互触接,上模具2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上21,下模具3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下33,且上模具2与下模具3相互合并时,模具槽上21与模具槽下33的位置相互对应,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1与上模具2槽和下模具3槽内部的水冷机构11,通过水冷机构11可以对上模具2与下模具3内部进行水冷降温,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1与上模具2槽和下模具3槽内部的气冷机构12,通过气冷机构12可以对上模具2与下模具3内部进行气冷降温,从而实现多重冷却降温,加快了内部塑胶的成型效率,下模具3槽顶部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三31,若干连接槽三31内部均安装有下连接头32,上模具2底部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二22,且当上模具2与下模具3相互合并时,若干连接槽二22的与若干连接槽三31之间的槽口位置相互对应。
其中,水冷机构11包括开设在装置整体1内部的储水槽111、设置在储水槽111顶部的出水管113,设置在储水槽111内部的水泵112、设置在上模具2内部的冷却管一114、设置在下模具3内部的冷却管二115,储水槽111内部安装有水泵112,水泵112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13底部相连通,出水管113贯穿储水槽111与下模具3至连接槽三31内部,且与下连接头32底部相连通,冷却管一114内壁与模具槽上21外表面相贴合,冷却管一114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导水管一1141与导水管二1142,导水管一1141与导水管二1142的另一端均贯穿连接槽二22至上模具2底部外侧,且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23,上连接头23与下连接头32内部插设连接,冷却管二115内壁与模具槽下33外表面相贴合,冷却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设置有导水管三1151与导水管四1152,导水管三1151的另一端与远离出水管113一端的下连接头32底部相连通,储水槽111顶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116,进水管116顶部贯穿储水槽111至下模具3内部,且与导水管四1152底部相连通,这样通过各结构相互配合来实现通过水冷机构11来对上模具2与下模具3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降温,从而方便后期的塑胶成型;下连接头32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21,且密封圈321为橡胶圈,上连接头23外表面开设有密封槽231,密封圈321与密封槽231内部密封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密封圈321与密封槽231相互配合,来确保导水管之间的连接不会出现漏水等现象发生,加强了各导水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冷却管一114与冷却管二115内部靠近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一1143与隔板二1153,这样通过隔板一1143与隔板二1153,可以实现让水源在冷却管一114与冷却管二115进行环绕流通,从而提升了水冷机构11整体的冷却效果;储水槽111顶部一端贯穿开设有接水口5,这样就可以通过接水口5来对储水槽111内部补充水源,方便后期水冷机构11的运行;气冷机构12包括开设在装置整体1内部,靠近储水槽111外侧的冷气槽121、左右对称设置在装置整体1一端的进气口122、左右对称设置在冷气槽121内部的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设置在上模具2底部一端的连接管128,进气口122与冷气槽121一端相连通,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分别对称安装在冷气槽121内壁一端的左右两侧位置,冷气槽121顶部靠近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上方分别开设有导气管一125与导气管二126,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的输出端分别与导气管一125与导气管二126底部相连通,下模具3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连接槽一127,导气管一125顶部与右侧连接槽一127相连通,导气管二126顶部贯穿左侧连接槽一127至下模具3顶部外侧,且与连接管128底部内侧插设连接,连接管128顶部贯穿至上模具2内部,这样通过各结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让气冷机构12来对上模具2与下模具3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降温,从而达到多重冷却降温的效果,很好的加快了后期模具内部塑胶成型的效率;上模具2与下模具3一端均贯穿开设有排水口4,这样如果后期上模具2和下模具3内部因为冷气的导入形成了水雾,就可以通过排水口4将内部的水雾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模具2与下模具3相互合并来让内部塑胶进行注塑成型,成型的过程中通过水冷装置来对内部塑胶进行冷却降温,以加快成型速度,首先通过水冷机构11来进行水冷降温,原理是通过水泵112将储水槽111内部水源抽入出水管113内部,再通过出水管113与导水管一1141相连通,将水源导入至冷却管一114内部,冷却管一114内壁与模具槽上21的底部外表面相互贴合,从而通过冷却管一114内部水源流通来对模具槽上21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同时冷却管一114内部水源流通至导水管二1142内部,再通过导水管二1142与导水管三1151相互连通将水源导入冷却管二115内部,冷却管二115内壁与模具槽下33的底部外表面相互贴合,从而冷却管二115内部水源流通来对模具槽二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同时冷却管二115内部水源流通至导水管四1152内部,再通过导水管四1152与进水管116相互连通将水源重新导入储水槽111内部,从而实现了水源的循环使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从而也实现通过水冷机构11来对模具内部进行快速降温,并且还在冷却装置内部设置有气冷机构12,再通过气冷机构12来对模具内部进行多重冷却降温,气冷机构12的原理是通过进气口122来将外界冷气接入,冷气进入至冷气槽121内部后对储水槽111内部的水源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冷的强度,这时启动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将冷气槽121内部的冷气快速导入至导气管一125与导气管二126内部,导气管一125与下模具3内部相连通,从而将冷气快速导入至下模具3内部,来对模具槽下33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导气管二126则贯穿下模具3与连接管128相连通,从而将冷气通过连接管128快速导入上模具2内部,从而实现对模具槽上21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降温,这样通过气冷与水冷的多重冷却降温效果,可以很好的加快模具内部塑胶的成型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整体(1)、上模具(2)、下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整体(1)顶部与下模具(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3)顶部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上(21),所述下模具(3)内部一端设置有模具槽下(33),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1)与上模具(2)槽和下模具(3)槽内部的水冷机构(11),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整体(1)与上模具(2)槽和下模具(3)槽内部的气冷机构(12),所述下模具(3)槽顶部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三(31),若干所述连接槽三(31)内部均安装有下连接头(32),所述上模具(2)底部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二(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11)包括开设在装置整体(1)内部的储水槽(111)、设置在储水槽(111)顶部的出水管(113),设置在储水槽(111)内部的水泵(112)、设置在上模具(2)内部的冷却管一(114)、设置在下模具(3)内部的冷却管二(115),所述储水槽(111)内部安装有水泵(112),所述水泵(112)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13)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113)贯穿储水槽(111)与下模具(3)至连接槽三(31)内部,且与下连接头(32)底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一(114)内壁与模具槽上(21)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管一(114)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导水管一(1141)与导水管二(1142),所述导水管一(1141)与导水管二(1142)的另一端均贯穿连接槽二(22)至上模具(2)底部外侧,且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23),所述上连接头(23)与下连接头(32)内部插设连接,所述冷却管二(115)内壁与模具槽下(33)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设置有导水管三(1151)与导水管四(1152),所述导水管三(1151)的另一端与远离出水管(113)一端的下连接头(32)底部相连通,所述储水槽(111)顶部一端设置有进水管(116),所述进水管(116)顶部贯穿储水槽(111)至下模具(3)内部,且与导水管四(1152)底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32)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21),且密封圈(321)为橡胶圈,所述上连接头(23)外表面开设有密封槽(231),所述密封圈(321)与密封槽(231)内部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一(114)与冷却管二(115)内部靠近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一(1143)与隔板二(115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111)顶部一端贯穿开设有接水口(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冷机构(12)包括开设在装置整体(1)内部,靠近储水槽(111)外侧的冷气槽(121)、左右对称设置在装置整体(1)一端的进气口(122)、左右对称设置在冷气槽(121)内部的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设置在上模具(2)底部一端的连接管(128),所述进气口(122)与冷气槽(121)一端相连通,所述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分别对称安装在冷气槽(121)内壁一端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冷气槽(121)顶部靠近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上方分别开设有导气管一(125)与导气管二(126),所述风机一(123)与风机二(124)的输出端分别与导气管一(125)与导气管二(126)底部相连通,所述下模具(3)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连接槽一(127),所述导气管一(125)顶部与右侧连接槽一(127)相连通,所述导气管二(126)顶部贯穿左侧连接槽一(127)至下模具(3)顶部外侧,且与连接管(128)底部内侧插设连接,所述连接管(128)顶部贯穿至上模具(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与下模具(3)一端均贯穿开设有排水口(4)。
CN202123305190.2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216708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5190.2U CN21670826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5190.2U CN21670826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8262U true CN21670826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5190.2U Active CN21670826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8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6331A (zh) * 2024-01-31 2024-03-08 天津市金凤来仪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水表壳生产快速冷却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6331A (zh) * 2024-01-31 2024-03-08 天津市金凤来仪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水表壳生产快速冷却成型装置
CN117656331B (zh) * 2024-01-31 2024-04-05 天津市金凤来仪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水表壳生产快速冷却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08262U (zh)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0174172U (zh) 一种led灯泡注塑成型模具
CN116901385B (zh) 一种水表壳体注塑成型模具
CN217223567U (zh) 列车底部高强度金属线槽模具
CN210233840U (zh) 一种便于生产的微型塑料模具
CN216578953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0969741U (zh) 一种具有镶针水冷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3227457U (zh) 一种板材挤压成型模具
CN21992684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散热设备
CN216658826U (zh) 一种塑胶注塑成型冷却装置
CN213227262U (zh) 发泡模具的气路结构及发泡模具
CN215040027U (zh) 一种注塑件的冷却设备
CN217704483U (zh) 一种光滑无飞边高速成型模具
CN214773497U (zh) 发泡模具的气路结构及发泡模具
CN214056335U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
CN21857684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空调导风板注塑模具
CN214605667U (zh) 用于电池盖快速成型的模具装置
CN212888876U (zh) 热塑性塑料生产冷却装置
CN217729613U (zh) 地膜生产用风冷组件
CN210552746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物流传送用皮带模具
CN219191071U (zh) 一种用于热塑性聚氨酯的注塑模具
CN203567182U (zh) 一种快速成膜的吹膜机
CN217373357U (zh) 一种注塑模冷却机构
CN213830167U (zh) 一种随形冷却水道注塑模具
CN211683254U (zh) 一种通信基站柜外壳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