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3011U -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3011U
CN216693011U CN202220087560.5U CN202220087560U CN216693011U CN 216693011 U CN216693011 U CN 216693011U CN 202220087560 U CN202220087560 U CN 202220087560U CN 216693011 U CN216693011 U CN 216693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misphere
ceramic ball
lubricating grease
fixedly connected
silicon nit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75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利
甄西合
张钦辉
赵丽媛
刘得顺
滕红卫
王斌
朱逢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nkong Nitr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rinic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rinic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rinic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75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3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3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3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化硅陶瓷球,涉及轴承用滚动体技术领域,包括下半球、可拆卸润滑单元和结构加强单元;下半球上端与连接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半球的下端内部侧面与连接筒的外部侧面螺纹连接;可拆卸润滑单元包含润滑脂盛放筒、圆形密封盖、支撑柱、连接塞和传输圆管,所述下半球的内部侧面上端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的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中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的下端外部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在采用空心结构降低重量的同时,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加强,以使得强度不会降低,运动的离心力减小,能对陶瓷球的内部储存润滑脂,以使得陶瓷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润滑,减小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用滚动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中一般都采用实心钢制球体作为滚动体,钢制实心球体的质量较大,在轴承高速运转时对轴承中的沟道具有较大的碾压磨损的情况,钢制球体需要油润滑才能更好的进行工作,并且对于一些特殊场合例如高腐蚀性场合并不适用。
现有的技术采用实心球的结构,增大了重量,使得陶瓷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使得对轴承的沟道磨损较大,其不能对陶瓷球的内部储存润滑脂,以使得陶瓷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润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在采用空心结构降低重量的同时,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加强,以使得强度不会降低,运动的离心力减小,能对陶瓷球的内部储存润滑脂,以使得陶瓷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润滑,减小磨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包括下半球、可拆卸润滑单元和结构加强单元;
下半球:上端与连接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半球的下端内部侧面与连接筒的外部侧面螺纹连接;
可拆卸润滑单元:包含润滑脂盛放筒、圆形密封盖、支撑柱、连接塞和传输圆管,所述下半球的内部侧面上端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的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中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的下端外部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润滑脂盛放筒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传输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圆管的下端与下半球的下端开设的油孔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密封盖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连接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塞的一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的上端内部侧壁螺纹连接。
结构加强单元:安装在下半球与上半球的内部侧壁上。
下半球与上半球通过连接筒连接在一块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陶瓷球体,当需要对内部进行存放润滑脂时,将润滑脂放入到润滑脂盛放筒内,将连接塞对准润滑脂盛放筒,转动圆形密封盖带动连接塞转动,使得连接塞沿着润滑脂盛放筒向下移动,连接塞带动圆形密封盖向下移动,当圆形密封盖移动到一定程度后,圆形密封盖的下表面与润滑脂盛放筒的上端接触,从而进行密封,下半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润滑脂在惯性的作用下通过传输圆管去到下半球与上半球的表面,从而进行润滑,支撑柱用于支撑固定润滑脂盛放筒,结构加强单元使得下半球与上半球的结构被加强,使得在减轻陶瓷球质量的同时,不会降低陶瓷球的强度,同时减小了陶瓷球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润滑单元还包含防滑纹,所述圆形密封盖的一周侧面等角度均匀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防止在转动圆形密封盖时手滑。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润滑单元还包含挤压板、滑柱和圆形惯性重块,所述圆形密封盖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与滑柱的中部侧面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滑柱的下端与挤压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与润滑脂盛放筒的内部侧壁竖直摩擦滑动连接,所述滑柱的上端与圆形惯性重块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下半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柱转动,支撑柱带动润滑脂盛放筒转动,润滑脂盛放筒带动连接塞,连接塞带动圆形密封盖,圆形密封盖带动滑柱,使得圆形惯性重块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滑柱向下滑动,滑柱带动挤压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板将润滑脂通过传输圆管挤出到外部,从而进行润滑,使得润滑脂被挤出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加强单元包含弧形结构加强肋,所述下半球与上半球的内部侧壁上分别等角度均匀设置有六个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加强肋。弧形结构加强肋增强了下半球与上半球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加强单元还包含弹性结构支撑环,六个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加强肋的上端侧面分别与弹性结构支撑环的外部侧面固定连接。弹性结构支撑环增强了下半球与上半球被挤压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半球形耐磨套,所述下半球与上半球的外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半球形耐磨套。半球形耐磨套可以增强下半球与上半球的耐磨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氮化硅陶瓷球,具有以下好处:
1、本氮化硅陶瓷球设置的可拆卸润滑单元使得可以对运动中的下半球与上半球的外部自主的进行润滑,从而减小了磨损,其中的防滑纹防止在转动圆形密封盖时手滑。
2、本氮化硅陶瓷球设置的结构加强单元使得下半球与上半球的结构被加强,使得在减轻陶瓷球质量的同时,不会降低陶瓷球的强度,同时减小了陶瓷球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
3、本氮化硅陶瓷球在采用空心结构降低重量的同时,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加强,以使得强度不会降低,运动的离心力减小,能对陶瓷球的内部储存润滑脂,以使得陶瓷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润滑,减小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半球、2上半球、3半球形耐磨套、4连接筒、5可拆卸润滑单元、51润滑脂盛放筒、52挤压板、53防滑纹、54圆形密封盖、55滑柱、56 圆形惯性重块、57支撑柱、58连接塞、59传输圆管、6结构加强单元、61弧形结构加强肋、62弹性结构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包括下半球1、可拆卸润滑单元5和结构加强单元6;
下半球1:上端与连接筒4的下端固定连接,上半球2的下端内部侧面与连接筒4的外部侧面螺纹连接;
可拆卸润滑单元5:包含润滑脂盛放筒51、圆形密封盖54、支撑柱57、连接塞58和传输圆管59,下半球1的内部侧面上端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57 的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柱57的中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下端外部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传输圆管59的上端固定连接,传输圆管59的下端与下半球1的下端开设的油孔固定连接,圆形密封盖54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连接塞5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塞58的一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上端内部侧壁螺纹连接。
可拆卸润滑单元5还包含防滑纹53,圆形密封盖54的一周侧面等角度均匀设置有防滑纹53。防滑纹53防止在转动圆形密封盖54时手滑。
可拆卸润滑单元5还包含挤压板52、滑柱55和圆形惯性重块56,圆形密封盖5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与滑柱55的中部侧面竖直滑动连接,滑柱55的下端与挤压板5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挤压板52与润滑脂盛放筒51 的内部侧壁竖直摩擦滑动连接,滑柱55的上端与圆形惯性重块56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下半球1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柱57转动,支撑柱 57带动润滑脂盛放筒51转动,润滑脂盛放筒51带动连接塞58,连接塞58 带动圆形密封盖54,圆形密封盖54带动滑柱55,使得圆形惯性重块56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滑柱55向下滑动,滑柱55带动挤压板5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板52将润滑脂通过传输圆管59挤出到外部,从而进行润滑,使得润滑脂被挤出的效果更好。
结构加强单元6:安装在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内部侧壁上。
结构加强单元6包含弧形结构加强肋61,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内部侧壁上分别等角度均匀设置有六个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加强肋61。弧形结构加强肋61增强了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结构强度。
结构加强单元6还包含弹性结构支撑环62,六个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加强肋61的上端侧面分别与弹性结构支撑环62的外部侧面固定连接。弹性结构支撑环62增强了下半球1与上半球2被挤压时的结构强度。
下半球1与上半球2通过连接筒4连接在一块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陶瓷球体,当需要对内部进行存放润滑脂时,将润滑脂放入到润滑脂盛放筒51内,将连接塞58对准润滑脂盛放筒51,转动圆形密封盖54带动连接塞58转动,使得连接塞58沿着润滑脂盛放筒51向下移动,连接塞58带动圆形密封盖54 向下移动,当圆形密封盖54移动到一定程度后,圆形密封盖54的下表面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上端接触,从而进行密封,下半球1在运动的过程中,润滑脂在惯性的作用下通过传输圆管59去到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表面,从而进行润滑,支撑柱57用于支撑固定润滑脂盛放筒51,结构加强单元6使得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结构被加强,使得在减轻陶瓷球质量的同时,不会降低陶瓷球的强度,同时减小了陶瓷球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
还包括半球形耐磨套3,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外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半球形耐磨套3。半球形耐磨套3可以增强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耐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氮化硅陶瓷球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内部进行存放润滑脂时,将润滑脂放入到润滑脂盛放筒51内,将连接塞58对准润滑脂盛放筒51,转动圆形密封盖54带动连接塞58转动,使得连接塞58沿着润滑脂盛放筒51向下移动,连接塞58带动圆形密封盖54 向下移动,当圆形密封盖54移动到一定程度后,圆形密封盖54的下表面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上端接触,从而进行密封,下半球1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柱57转动,支撑柱57带动润滑脂盛放筒51转动,润滑脂盛放筒51 带动连接塞58,连接塞58带动圆形密封盖54,圆形密封盖54带动滑柱55,使得圆形惯性重块56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滑柱55向下滑动,滑柱55带动挤压板5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板52将润滑脂通过传输圆管59 挤出到外部,从而进行润滑,下半球1与上半球2通过连接筒4连接在一块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陶瓷球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球(1)、可拆卸润滑单元(5)和结构加强单元(6);
下半球(1):上端与连接筒(4)的下端固定连接,上半球(2)的下端内部侧面与连接筒(4)的外部侧面螺纹连接;
可拆卸润滑单元(5):包含润滑脂盛放筒(51)、圆形密封盖(54)、支撑柱(57)、连接塞(58)和传输圆管(59),所述下半球(1)的内部侧面上端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57)的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7)的中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下端外部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传输圆管(5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圆管(59)的下端与下半球(1)的下端开设的油孔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密封盖(54)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连接塞(5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塞(58)的一周侧面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上端内部侧壁螺纹连接,结构加强单元(6):安装在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内部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润滑单元(5)还包含防滑纹(53),所述圆形密封盖(54)的一周侧面等角度均匀设置有防滑纹(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润滑单元(5)还包含挤压板(52)、滑柱(55)和圆形惯性重块(56),所述圆形密封盖(5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与滑柱(55)的中部侧面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滑柱(55)的下端与挤压板(5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52)与润滑脂盛放筒(51)的内部侧壁竖直摩擦滑动连接,所述滑柱(55)的上端与圆形惯性重块(56)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单元(6)包含弧形结构加强肋(61),所述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内部侧壁上分别等角度均匀设置有六个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加强肋(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单元(6)还包含弹性结构支撑环(62),六个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加强肋(61)的上端侧面分别与弹性结构支撑环(62)的外部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球形耐磨套(3),所述下半球(1)与上半球(2)的外部侧面分别设置有半球形耐磨套(3)。
CN202220087560.5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Active CN216693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7560.5U CN216693011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7560.5U CN216693011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3011U true CN216693011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0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7560.5U Active CN216693011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3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3163U (zh) 一种具有储油润滑功能的轴承
CN206754173U (zh) 自润滑轴承
CN109305299B (zh) 一种具有缆绳养护功能的滚轮导缆器
CN216693011U (zh)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
CN208845574U (zh) 一种回转支承
CN214948112U (zh) 一种保持轴承润滑效果减低磨损的装置
CN108716510A (zh) 一种球轴承
CN217898538U (zh)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
CN201448366U (zh) 回转支承轴承
CN211623972U (zh) 旋挖钻机动力头回转支承的润滑结构
CN212272820U (zh) 一种长寿命密封回转支承
CN204755872U (zh) 一种起重机驱动装置轴承自动润滑装置
CN211343928U (zh) 一种运动自给油齿轮
CN211820380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滚珠轴承
CN216555296U (zh)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齿轮传动轴
CN210265535U (zh) 加长圆锥滚子轴承
CN207393740U (zh) 一种耐高承压耐紫外线辐照聚偏二氟乙烯轴承
CN219116152U (zh) 一种伸缩式润滑油瓶
CN210371627U (zh) 一种基于汽车轮毂单元的高强度推力轴承
CN218454903U (zh) 一种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CN220791803U (zh) 一种转向器用整体式三点接触球轴承
CN108980210B (zh) 一种混合支撑轻载高速滚动轴承
CN117128245B (zh) 具有防尘润滑结构的万吨窑托轮轴承总成
CN220890808U (zh) 一种轴上带注脂油杯及密封圈的轴承
CN220682054U (zh) 一种用于钢丝绳爬行机器人的轮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1

Address after: No. 107, Light Industry Park, Shangcheng County,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64000

Patentee after: Henan Honkong Nitri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6000 No. 1 Xihu Road, Qinhua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RINIC CRYS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