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4998U - 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4998U
CN216684998U CN202123139638.8U CN202123139638U CN216684998U CN 216684998 U CN216684998 U CN 216684998U CN 202123139638 U CN202123139638 U CN 202123139638U CN 216684998 U CN216684998 U CN 216684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uide roller
protective film
air blowing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96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清世
范文辉
许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Glas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Glas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Glas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Glas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96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4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4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4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贴膜装置。贴膜装置,包括机座、贴膜组件及吹气部,其中贴膜组件设置于机座,贴膜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保护膜搭设在第一导向辊的外表面,保护膜的起始端具有下垂以使保护膜能够贴在待贴玻璃上的贴膜位置,以及避让玻璃的避让位置;吹气部设置于机座,吹气部具有吹气口,吹气口能够朝向保护膜的起始端吹气,以使保护膜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操作,不仅可以降低保护膜在被挑起之后再被放下的贴膜方式下在待贴膜玻璃上产生褶皱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减少手工挑起保护膜的工作量,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在出厂之前需要贴膜,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玻璃表面发生划伤,对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通常一部分玻璃会贴膜,一部分玻璃不会贴膜,当需要贴膜的玻璃贴膜处理完成后,需要手工将保护膜向上挑起,以使不需要贴膜的玻璃能够通过贴膜装置进入下一道工序,待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贴膜位置后,再将保护膜放下,这种操作方式易使保护膜在玻璃上产生很多褶皱,影响外观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膜在被挑起之后再放下的贴膜方式下容易在待贴膜玻璃上产生褶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包括机座、贴膜组件及吹气部,其中贴膜组件设置于机座,贴膜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保护膜搭设在第一导向辊的外表面,保护膜的起始端具有下垂以使保护膜能够贴在待贴玻璃上的贴膜位置,以及避让玻璃的避让位置;
吹气部设置于机座,吹气部具有吹气口,吹气口能够朝向保护膜的起始端吹气,以使保护膜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
可选地,吹气部包括吹气管和供气件,供气件的输出端与吹气管连通,吹气口设置在吹气管上,吹气口设置于保护膜起始端远离第一导向辊的一侧,以向保护膜的起始端吹气。
可选地,吹气部还包括控制件,控制件与供气件电连接。
可选地,贴膜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位于第一导向辊的下方,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形成有贴膜通道;
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均转动设置在机座上;
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分别设置于贴膜通道相对的两侧,玻璃从第一传送部出发,经过贴膜通道运送至第二传送部;吹气口位于第一传送部的上部。
可选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机座,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第一导向辊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导向辊靠近或远离第二导向辊。
可选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机座,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与第二导向辊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导向辊转动。
可选地,贴膜装置还包括抚平件,抚平件设置于第二传送部的上方,抚平件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辊的长度方向平行;抚平件与第二传送部之间形成有抚平间隙,抚平间隙等于玻璃和保护膜的总厚度,以抚平贴附在玻璃上的保护膜。
可选地,贴膜装置还包括放膜组件,放膜组件包括放膜件,放膜件可转动的安装于机座,保护膜成卷的套设在放膜件上。
可选地,放膜件包括放膜辊,保护膜成卷的套设在放膜辊的中部;
放膜组件还包括承载件,承载件包括本体及转动轮,本体安装于机座;
转动轮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轮均转动设置在本体上,两个转动轮之间形成有滚动凹部;承载件设置有两个,放膜辊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滚动凹部的外表面。
可选地,放膜组件还包括制动部,制动部包括第一驱动件及制动件,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放膜件的上方,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朝向放膜件设置;制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制动件靠近放膜件的一侧设置有制动凹槽,制动凹槽的内表面与放膜辊端部的侧壁相适配,以压靠在放膜辊端部的侧壁制动放膜辊。
本申请提供的贴膜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申请中,保护膜起始端的贴膜位置指的是保护膜的起始端自然下垂,保护膜起始端的避让位置指的是保护膜的起始端与第一导向辊的外表面相贴合。待贴膜玻璃需贴膜时,吹气部停止吹气,保护膜的起始端切换至贴膜位置,以实现贴膜处理;当有的玻璃不需贴膜时,吹气部朝向保护膜的起始端吹气,使保护膜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避免保护膜自然下垂;待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保护膜起始端位置时,吹气部停止吹气,保护膜的起始端再次切换至贴膜位置,以实现贴膜处理,重复上述操作完成贴膜工序。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操作,不仅可以降低保护膜在被挑起之后再被放下的贴膜方式下在待贴膜玻璃上产生褶皱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外观品质,同时还能够减少手工挑起保护膜的工作量,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膜件、承载件以及制动部三者连接关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机座;2、贴膜组件;21、第一导向辊;22、第二导向辊;3、吹气管;31、吹气口;4、第一驱动部;5、第二驱动部;51、第二驱动件;52、链条;6、放膜件;7、承载件;71、本体;72、转动轮;8、制动部;81、第一驱动件;82、制动件;83、支撑架;9、张紧件;10、保护膜;11、第一传送部;12、第二传送部;13、抚平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玻璃在出厂之前需要贴膜,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玻璃表面发生划伤,对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通常一部分玻璃会贴膜,一部分玻璃不会贴膜,当需要贴膜的玻璃贴膜处理完成后,需要手工将保护膜向上挑起,以使不需要贴膜的玻璃能够通过贴膜装置进入下一道工序,待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贴膜位置后,再将保护膜放下,这种操作方式易使保护膜在玻璃上产生很多褶皱,影响外观品质。
参照图1、图2及图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包括机座1、贴膜组件2及吹气部,其中贴膜组件2设置于机座1,贴膜组件2包括第一导向辊21,保护膜10搭设在第一导向辊21的外表面,保护膜10的起始端具有下垂以使保护膜10能够贴在待贴玻璃上的贴膜位置,以及避让玻璃的避让位置。吹气部设置于机座1,吹气部具有吹气口31,吹气口31能够朝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以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
具体的,第一导向辊21水平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膜10采用PE静电保护膜。保护膜10起始端的贴膜位置指的是保护膜10的起始端自然下垂,保护膜10起始端的避让位置指的是保护膜10的起始端与第一导向辊21的外表面相贴合。
具体应用中,玻璃需贴膜时,吹气部停止吹气,保护膜10的起始端切换至贴膜位置,以实现贴膜处理;当有的玻璃不需贴膜时,吹气部朝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避免保护膜10自然下垂;待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保护膜10起始端位置时,吹气部停止吹气,保护膜10的起始端再次切换至贴膜位置,以实现贴膜处理,重复上述操作完成贴膜工序。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操作,不仅可以降低保护膜10在被挑起之后再被放下的贴膜方式下在待贴膜玻璃上产生褶皱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减少手工挑起保护膜的工作量,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3,吹气部包括吹气管3和供气件,供气件的输出端与吹气管3连通,吹气口31设置在吹气管3上,吹气口31设置于保护膜10起始端远离第一导向辊21的一侧,以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
具体的,吹气管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辊21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吹气管3设置在保护膜10起始端远离第一导向辊21的一侧,且与机座1固定连接;吹气管3的一端敞口,一端密封,敞口的一端与供气件的输出端连通;吹气口31设置有多个,多个吹气口31不仅沿吹气管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同时朝向保护膜10起始端的方向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供气件采用气泵,当然在其他实例中,供气件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加气的部件。
具体应用中,当有的玻璃不需贴膜时,启动供气件,供气件向吹气管3内注射空气,空气通过吹气口31将其自身的冲击力施加给保护膜10的起始端,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为避让位置;待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保护膜10起始端位置时,供气件停止运转,保护膜10的起始端切换至贴膜位置,以实现贴膜处理。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吹气部还包括控制件,控制件与供气件电连接。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件采用手动开关,当然在其他实例中,控制件还可以采用能够控制供气件的控制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吹气管3敞口的端口一体成型有快换接口。
参照图2,贴膜组件2还包括第二导向辊22,第二导向辊22位于第一导向辊21的下方,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之间形成有贴膜通道;同时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均转动设置在机座1上。
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部11和第二传送部12,第一传送部11和第二传送部12分别设置于贴膜通道相对的两侧,玻璃从第一传送部11出发,经过贴膜通道运送至第二传送部12;吹气口31位于第一传送部11的上部。
具体的,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均为水平设置;第一导向辊2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均设置于机座1,第一导向辊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轴承座的轴承内部,且与第一轴承转动连接。第二导向辊2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均固定安装于机座1,第二导向辊2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二轴承座的轴承内部,且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送部11和第二传送部12均采用传送带,第一传送部11和第二传送部12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导向辊21的长度方向保持垂直。第一传送部11和第二传送部12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传送轮,第二导向辊22的转动方向与传送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具体应用中,待贴膜的玻璃从第一传送部11出发,到达贴膜通道后,吹气管3停止吹气,保护膜10的起始端切换至贴膜位置,并贴附至玻璃上,伴随着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的转动,贴附有保护膜10的玻璃经过贴膜通道并移动至第二传送部12上,以此完成贴膜处理。
此外,保护膜10为静电保护膜,易自然下垂,设置的吹气口31朝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这种设计可以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贴附于第一导向辊21的外周,从而可避免保护膜10的起始端卷到第二导向辊22中,进而保证了贴膜处理的正常开展。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吹气口31的角度可调,当需要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时,使吹气口31朝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当需要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避让位置切换至贴膜位置时,使吹气口31不再朝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贴膜装置还包括抚平件13,抚平件13设置于第二传送部12的上方,抚平件1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辊2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抚平件13与第二传送部12之间形成有抚平间隙,抚平间隙等于玻璃和保护膜10的总厚度,以抚平贴附在玻璃上的保护膜10。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抚平件1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辊21的长度方向保持平行,抚平件13采用抚平绳,抚平件13的长度等于第二传送部12的宽度。
具体应用中,玻璃和保护膜10在贴膜通道内实现连接后,在第二传送部12的作用下,贴附有保护膜10的玻璃向靠近抚平件13的方向移动,抚平件13与贴附在玻璃上的保护膜10发生接触,以实现保护膜10的抚平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抚平处理可大大降低保护膜10在玻璃上产生褶皱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优选方式,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4,第一驱动部4设置于机座1,第一驱动部4的输出端与第一导向辊2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导向辊21靠近或远离第二导向辊22。
具体的,第一驱动部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部4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辊21的两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4采用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导向辊21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例中,第一驱动部4还可以采用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等能够带动第一导向辊21上下移动的组件,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导向辊21还可以采用卡接或者销接等连接方式实现连接。此外,机座1上开设有供第一轴承座滑动的限定槽,第一轴承座在限定槽内上下滑动。
具体应用中,玻璃需贴膜时,启动第一驱动部4,带动第一导向辊21向靠近第二导向辊22的方向移动,直至贴膜通道约等于玻璃和保护膜10的总厚度为止,然后关闭供气件,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切换至贴膜位置,以此实现贴膜处理;当有的玻璃不需贴膜时,启动供气件,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同时启动第一驱动部4,带动第一导向辊21向上移动,以此进一步避免保护膜10的起始端卷到第二导向辊22中的可能性。
参照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第二驱动部5设置于机座1,第二驱动部5的输出端与第二导向辊22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导向辊22转动。
具体的,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51及链条52,第二驱动件51安装在机座1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1采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与驱动轴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辊22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导向辊22固定连接;链条52的第一端套设在第一驱动齿轮上,且与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链条52的第二端套设在第二驱动齿轮上,且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具体应用中,启动第二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51带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带动链条52转动,链条52带动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二导向辊22实现转动。
参照图1和图2,贴膜装置还包括放膜组件,放膜组件包括放膜件6,放膜件6可转动的安装于机座1,保护膜10成卷的套设在放膜件6上。
具体的,放膜件6设置于第一导向辊21的上方,放膜件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辊21保持平行。
更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放膜组件设置有三组,三组放膜组件等间距设置。当然,在其他实例中,放膜组件还可以设置有两组、四组或者多组。
参照图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放膜件6包括放膜辊,保护膜10成卷的套设在放膜辊的中部。
放膜组件还包括承载件7,承载件7包括本体71及转动轮72,本体71安装于机座1;转动轮72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轮72均转动设置在本体71上,两个转动轮72之间形成有滚动凹部;承载件7设置有两个,放膜辊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滚动凹部的外表面。
具体的,放膜件6的两端分别在两个滚动凹部内转动,以实现转动释放保护膜10,从而保证贴膜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照图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放膜组件还包括制动部8,制动部8包括第一驱动件81及制动件82,第一驱动件81设置于放膜件6的上方,第一驱动件81的输出端朝向放膜件6设置;制动件82与第一驱动件81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制动件82靠近放膜件6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凹槽,制动凹槽的内表面与放膜辊端部的侧壁相适配,以压靠在放膜辊端部的侧壁制动放膜辊。
具体的,制动部8还包括支撑架83,支撑架83固定安装在本体71上方,第一驱动件81安装在支撑架83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81采用电动推杆,制动件82采用弧板,当然在其他实例中,第一驱动件81还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液压缸等能够带动制动件82上下移动的组件。
具体应用中,当不需贴膜时,启动第一驱动件81,第一驱动件81带动制动件82向靠近放膜辊的方向移动,直至制动件82与放膜辊端部的侧壁相贴合为止,以此实现制动放膜辊。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放膜组件还包括限定件,限定件包括限定环及抵紧螺栓,限定环套设在放膜辊上,抵紧螺栓用于将限定环固定至预定位置。
具体的,限定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成卷的保护膜10的两端。待成卷的保护膜10套在放膜辊上后,将限定环套在放膜辊上,带动限定环向靠近成卷保护膜10的方向移动,直至限定环与成卷保护膜10相抵接为止,然后旋拧抵紧螺栓,直至抵紧螺栓与放膜辊的外表面相抵接为止,以实现成卷保护膜10在放膜辊上的固定。
参照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贴膜装置还包括张紧件9,张紧件9安装在机座1上,张紧件9设置在放膜件6和贴膜组件2之间,保护膜10部分搭设在张紧件9的外周。
具体的,张紧件9设置在第一导向辊21和放膜辊之间;张紧件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辊2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张紧件9采用长辊。
具体应用中,保护膜10从放膜辊上延伸至张紧件9上,保护膜10可只搭设在张紧件9的外表面,也可以绕张紧件9的外表面缠绕几圈,然后将保护膜10延伸至第一导向辊21的外表面,从而使保护膜10搭设在第一导向辊21的外表面。设置的张紧件9既为保护膜10承担了过渡支撑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保护膜10的张紧程度,从而降低了贴膜过程中褶皱的产生。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优选方式,张紧件9与机座1转动连接。这种设计便于更好的释放保护膜10,降低了保护膜10在放卷过程中发生破损的可能。
具体的,张紧件9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轴承座,两个第三轴承座均设置于机座1,张紧件9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三轴承座的轴承内部,且与第三轴承转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贴膜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需贴膜时,吹气部停止吹气,保护膜10的起始端切换至贴膜位置自然下垂并贴附在玻璃上,以实现贴膜处理;当有的玻璃不需贴膜时,由于贴膜装置上的进料停留区的大小有限,因此在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保护膜10起始端的这一期间,吹气部朝向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使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贴膜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从而避免保护膜10自然下垂;待下一波待贴膜玻璃移动至保护膜10起始端位置时,吹气部停止吹气,保护膜10的起始端再次切换至贴膜位置自然下垂并贴附到玻璃上,以实现贴膜处理,重复上述操作完成贴膜工序。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操作,不仅可以降低保护膜10在被挑起之后再被放下的贴膜方式下在待贴膜玻璃上产生褶皱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减少手工挑起保护膜10的工作量,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贴膜组件(2)及吹气部,其中所述贴膜组件(2)设置于所述机座(1),所述贴膜组件(2)包括第一导向辊(21),保护膜(10)搭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辊(21)的外表面,所述保护膜(10)的起始端具有下垂以使所述保护膜(10)能够贴在待贴玻璃上的贴膜位置,以及避让所述玻璃的避让位置;
所述吹气部设置于所述机座(1),所述吹气部具有吹气口(31),所述吹气口(31)能够朝向所述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以使所述保护膜(10)的起始端从所述贴膜位置切换至所述避让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部包括吹气管(3)和供气件,所述供气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吹气管(3)连通,所述吹气口(31)设置在所述吹气管(3)上,所述吹气口(31)设置于所述保护膜(10)起始端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辊(21)的一侧,以向所述保护膜(10)的起始端吹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部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供气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组件(2)还包括第二导向辊(22),所述第二导向辊(2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辊(21)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向辊(21)和所述第二导向辊(22)之间形成有贴膜通道;
所述第一导向辊(21)和所述第二导向辊(22)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
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部(11)和第二传送部(12),所述第一传送部(11)和所述第二传送部(12)分别设置于所述贴膜通道相对的两侧,所述玻璃从所述第一传送部(11)出发,经过所述贴膜通道运送至所述第二传送部(12);所述吹气口(31)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部(11)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4),所述第一驱动部(4)设置于所述机座(1),所述第一驱动部(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向辊(2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导向辊(2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导向辊(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所述第二驱动部(5)设置于所述机座(1),所述第二驱动部(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向辊(22)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导向辊(2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抚平件(13),所述抚平件(13)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部(12)的上方,所述抚平件(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辊(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抚平件(13)与所述第二传送部(12)之间形成有抚平间隙,所述抚平间隙等于所述玻璃和所述保护膜(10)的总厚度,以抚平贴附在所述玻璃上的所述保护膜(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放膜组件,所述放膜组件包括放膜件(6),所述放膜件(6)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座(1),所述保护膜(10)成卷的套设在所述放膜件(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件(6)包括放膜辊,所述保护膜(10)成卷的套设在所述放膜辊的中部;
所述放膜组件还包括承载件(7),所述承载件(7)包括本体(71)及转动轮(72),所述本体(71)安装于所述机座(1);
所述转动轮(7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轮(72)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本体(71)上,两个所述转动轮(72)之间形成有滚动凹部;所述承载件(7)设置有两个,所述放膜辊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所述滚动凹部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组件还包括制动部(8),所述制动部(8)包括第一驱动件(81)及制动件(82),所述第一驱动件(81)设置于所述放膜件(6)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81)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放膜件(6)设置;所述制动件(8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81)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制动件(82)靠近所述放膜件(6)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凹槽,所述制动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放膜辊端部的侧壁相适配,以压靠在所述放膜辊端部的侧壁制动所述放膜辊。
CN202123139638.8U 2021-12-14 2021-12-14 贴膜装置 Active CN216684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9638.8U CN216684998U (zh) 2021-12-14 2021-12-14 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9638.8U CN216684998U (zh) 2021-12-14 2021-12-14 贴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4998U true CN216684998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0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9638.8U Active CN216684998U (zh) 2021-12-14 2021-12-14 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4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592A (zh) 超长度软质胶管收卷装置
CN216684998U (zh) 贴膜装置
WO2024036712A1 (zh) 钢卷开卷机组及钢卷开卷方法
CN103057758A (zh) 一种热缩膜布卷包装机的热吹风装置
CN216444714U (zh) 夹芯板保护膜循环利用设备
CN115198450A (zh) 一种大管径cipp无纺布内衬管制造设备
CN215325990U (zh) 一种用于涂布机的有压卷曲装置
CN104441934B (zh) 无轴摩擦式节能卷板收放卷装置
CN111644484B (zh) 一种镀锌钢板收放卷处理系统
CN210700930U (zh) 一种面料双面涂层机
CN214733044U (zh) 印刷纸张上料装置
CN210029606U (zh) 一种涂布机收卷装置
CN209334453U (zh) 一种用于带钢双面检查的磁力转向辊及检查站
CN207903640U (zh) 摊布机
CN206701973U (zh) 一种螺旋焊管机组的开卷机
CN220682942U (zh) 一种新型剥膜机
CN204506080U (zh) 无轴摩擦式节能卷板收放卷装置
CN213864621U (zh) 一种半自动卷布机
CN216583220U (zh) 一种涂布机用收放卷装置
CN219116762U (zh) 一种易拉伸薄膜主动送料装置
CN210884542U (zh) 一种涂布机用牵引设备
CN218692693U (zh) 一种气胀安全顶锥装置
CN217144983U (zh) 一种内衬胎侧贴合设备
CN211056414U (zh) 一种铝箔纸生产收卷装置
CN107790532A (zh) 滚槽机用钢管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