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1484U -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1484U
CN216681484U CN202123444305.6U CN202123444305U CN216681484U CN 216681484 U CN216681484 U CN 216681484U CN 202123444305 U CN202123444305 U CN 202123444305U CN 216681484 U CN216681484 U CN 216681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clamping assemblies
aligning
belt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43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任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u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Lu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Lu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Lu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43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1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1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1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对位装置包括底板、支撑组件、夹持组件和驱动机构,由两夹持组件的斜面的中心与台阶部的侧壁夹持校正待对位产品,且待对位产品不论为圆形、方形片状、环形或使其他形状,均可被快速夹紧校正而无需更换夹爪。倒角光边机包括安装平台及对位装置,对位装置的底板安装于安装平台上,对位装置将产品夹紧校正对位后供倒角光边机的其他机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设备行业中,现有的各种夹紧对位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如下:1) 传统的电动对位方式有:使用四边对位、八点对位、及利用一个角上的两条边对位方式等,结构较复杂、成本高、调整麻烦;不能同时兼容方形产品和圆形产品的对位,需要更换夹爪。2)传统气动对位方式(比如:三爪气动手指对夹、四爪气动手指对夹等)精度不高且兼容性有限,不能同时兼容方形产品和圆形产品的对位,需要更换夹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位装置,包括底板、支撑组件、夹持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组件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组件上形成有台阶部,待对位产品放置于所述台阶部上并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接触;
所述支撑组件的侧方布设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上形成有斜面;
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待对位产品,两所述夹持组件的斜面及所述台阶部的侧壁固定所述待对位产品。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夹持组件对所述待对位产品的施力方向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对其施力方向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对位平台和吸附组件,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对位平台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对位平台上形成所述台阶部,所述吸附组件安装于所述对位平台上以使所述待对位产品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皮带、转轴及两个带轮,所述电机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一所述带轮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另一所述带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安装在两个所述带轮上,所述夹持组件固定在所述皮带上,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皮带的固定位置分别位于两所述带轮中心连线的两侧,以使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同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待对位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皮带拉紧板,所述皮带拉紧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对所述皮带进行张紧。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光电感应件和两个光电开关,所述光电感应件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上,所述光电开关布设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光电开关位于安装所述光电感应件的所述夹持组件的同侧;两个所述光电开关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分别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滑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倒角光边机,包括安装平台及对位装置,所述对位装置的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顶块、微分头固定块、弹簧固定块、微分头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顶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微分头固定块及所述弹簧固定块分布于调节顶块两端且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固定块与调节顶块之间设有弹簧且通过弹簧抵接;所述微分头与微分头固定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微分头的输出端抵接所述调节顶块;通过调节微分头的输出量使调节顶块向微分头固定块或弹簧固定块靠近,则底板与安装平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多个对位固定块,所述底板的对角上分别布设所述对位固定块,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相应的多个凹槽,所述对位固定块插入相应的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位装置,由两夹持组件的斜面的中心与台阶部的侧壁的中心连线构成三角形,待对位产品可被夹紧固定在该三角形内,且待对位产品不论为圆形、方形片状、环形或使其他形状,均可被快速夹紧校正而无需更换夹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角光边机,包括安装平台及对位装置,对位装置的底板安装于安装平台上,对位装置将产品夹紧校正对位后供倒角光边机的其他机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板1;
支撑组件2;对位平台201;固定板202;
夹持组件3;斜面301;
驱动机构4;电机401;皮带402;转轴403;带轮404;皮带拉紧板405;
位置调节机构5;调节顶块501;微分头固定块502;弹簧固定块503;微分头504;第二导轨505;
光电感应件6;光电开关7;第一导轨8;第一滑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相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上”、“下”是指图1的上下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位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组件2、夹持组件3和驱动机构4,所述支撑组件2架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支撑组件2上形成有台阶部,待对位产品放置于所述台阶部上并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接触;所述支撑组件2的侧方布设所述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上形成有斜面 301,该斜面301与台阶部的侧壁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驱动机构4分别与两所述夹持组件3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待对位产品,两所述夹持组件3的斜面301及所述台阶部的侧壁固定所述待对位产品;当两所述夹持组件3相互靠近移动(即两侧的夹持组件均向支撑组件的方向移动),待对位产品可被夹紧校正在两斜面301与侧壁之间,两夹持组件3的斜面301的中心与台阶部的侧壁的中心连线构成三角形,且待对位产品不论为圆形、方形片状、环形或使其他形状,均可被快速夹紧校正而无需更换夹爪。对于支撑组件2单侧一边的斜面301与侧面夹角角度范围,可依据待对位产品外形大小调整。
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夹持组件 3对所述待对位产品的施力(两夹持组件对待对位产品的合力)方向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对其施力方向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可使支撑组件具有吸附功能,以增加待对位产品放置在对位平台201的稳定性,如球形物体在对位平台201可能会因整体设备振动而滚动;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固定板202、对位平台201和吸附组件,所述固定板202 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对位平台201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02上,所述对位平台201上形成所述台阶部,所述吸附组件安装于所述对位平台201上以使所述待对位产品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抵接;吸附组件包括气管接头等零件,气管接头与外部的真空系统连接,真空系统工作时带动吸附组件内的空气快速流动,吸附组件用来吸附产品的一面具有负压,从而将产品吸住。
所述驱动机构4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包括电机401、皮带402、转轴403 及两个带轮404,所述电机401架设在所述底板1上,为节约空间将驱动机构的主要组成设置在与支撑组件2相对的一面;所述转轴403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一所述带轮404安装在所述转轴403上,另一所述带轮404安装于所述电机401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402安装在两个所述带轮404上,所述夹持组件3固定在所述皮带402上,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与所述皮带402的固定位置分别位于两所述带轮404中心连线的两侧,当电机401带动皮带402转动时,被固定在皮带402上的夹持组件3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同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待对位产品,相互靠近则夹紧,远离则释放产品;电机401最佳选择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的位置、速度、力矩更加精准可控,可快速切换正反转,以实现夹持组件3快速准确地夹紧和张开。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4还包括皮带拉紧板405,所述皮带拉紧板405 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用于对所述皮带402进行张紧,以防皮带与电机之间摩擦力不够而出现打滑现象,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装置可设置感应装置以获取夹持组件3的位置信号,以便于精确掌握对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控制系统、光电感应件6和两个光电开关7,所述光电感应件6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3上,所述光电开关7布设在所述底板1上,两个所述光电开关7位于安装所述光电感应件 6的所述夹持组件3的同侧;两个所述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光电开关7 设有凹陷的缺口结构,光电感应件6则设有向光电开关7缺口内的延伸部,当夹持组件3移动时,光电开关7的延伸部在光电感应件6缺口结构内经过,则光电感应件6捕捉到相关信号,控制系统可对该信号进行获取、分析、处理。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3的移动可通过导轨与滑块的组合来实现;具体包括两个第一导轨8和两个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导轨8分别铺设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滑块9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8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9上。
实施例2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倒角光边机,包括安装平台及上述的对位装置,所述对位装置的所述底板1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对位装置将产品夹紧校正对位后供倒角光边机的其他机构加工。
进一步地,为便于对位装置在安装平台上微量调节位置,可设置位置调节机构5,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顶块501、微分头固定块502、弹簧固定块 503、微分头504及第二导轨505,所述第二导轨505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底板1与所述第二导轨505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顶块501固定于所述底板 1上,所述微分头固定块502及所述弹簧固定块503分布于调节顶块501两端且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固定块503与调节顶块501之间设有弹簧且通过弹簧抵接,该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微分头是常见标准件,其输出量的精确可控,且精度高;微分头504与微分头固定块502固定连接,且微分头504的输出端抵接调节顶块501;微分头504与微分头固定块502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固定,或是通过标准连接件将其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微分头504使调节顶块501向微分头固定块502或弹簧固定块503靠近,则底板1与安装平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以弹簧固定块503与调节顶块501之间设置压缩弹簧为例,压缩弹簧对调节顶块501施加向微分头固定块502方向的力,旋转调节微分头504使其输出端输出,增大输出量可使调节顶块501向弹簧固定块503靠近,减小则相反,通过控制微分头504输出量从而控制对位装置在安装平台移动。弹簧固定块503与调节顶块501之间设置弹簧目的是使调节顶块501、微分头固定块502、弹簧固定块503以及微分头504之间相互抵接受力,避免微分头504旋转调节的虚位。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多个对位固定块,所述底板1的对角上分别布设所述对位固定块,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相应的多个凹槽,所述对位固定块插入相应的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底板1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组件(2)、夹持组件(3)和驱动机构(4),所述支撑组件(2)架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支撑组件(2)上形成有台阶部,待对位产品放置于所述台阶部上并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接触;
所述支撑组件(2)的侧方布设所述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上形成有斜面(301);
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驱动机构(4)分别与两所述夹持组件(3)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待对位产品,两所述夹持组件(3)的斜面(301)及所述台阶部的侧壁固定所述待对位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夹持组件(3)对所述待对位产品的施力方向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对其施力方向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固定板(202)、对位平台(201)和吸附组件,所述固定板(202)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对位平台(201)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02)上,所述对位平台(201)上形成所述台阶部,所述吸附组件安装于所述对位平台(201)上以使所述待对位产品与所述台阶部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01)、皮带(402)、转轴(403)及两个带轮(404),所述电机(401)架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转轴(403)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一所述带轮(404)安装在所述转轴(403)上,另一所述带轮(404)安装于所述电机(401)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402)安装在两个所述带轮(404)上,所述夹持组件(3)固定在所述皮带(402)上,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与所述皮带(402)的固定位置分别位于两所述带轮(404)中心连线的两侧,以使两个所述夹持组件(3)同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待对位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还包括皮带拉紧板(405),所述皮带拉紧板(405)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用于对所述皮带(402)进行张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光电感应件(6)和两个光电开关(7),所述光电感应件(6)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3)上,所述光电开关(7)布设在所述底板(1)上,两个所述光电开关(7)位于安装所述光电感应件(6)的所述夹持组件(3)的同侧;两个所述光电开关(7)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导轨(8)和两个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导轨(8)分别铺设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滑块(9)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8)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9)上。
8.一种倒角光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及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对位装置,所述对位装置的所述底板(1)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角光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5),所述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顶块(501)、微分头固定块(502)、弹簧固定块(503)、微分头(504)及第二导轨(505),所述第二导轨(505)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底板(1)与所述第二导轨(505)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顶块(501)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微分头固定块(502)及所述弹簧固定块(503)分布于调节顶块(501)两端且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固定块(503)与调节顶块(501)之间设有弹簧且通过弹簧抵接;所述微分头(504)与微分头固定块(502)固定连接,且所述微分头(504)的输出端抵接所述调节顶块(501);通过调节微分头(504)的输出量使调节顶块(501)向微分头固定块(502)或弹簧固定块(503)靠近,则底板(1)与安装平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角光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装置还包括多个对位固定块,所述底板(1)的对角上分别布设所述对位固定块,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相应的多个凹槽,所述对位固定块插入相应的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底板(1)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CN202123444305.6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Active CN216681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4305.6U CN21668148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4305.6U CN21668148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1484U true CN21668148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4305.6U Active CN21668148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1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7619B2 (ja) カンチレバーパネル移送装置
CN109384045B (zh) 背板上料机械手夹具装置
CN109061915B (zh) 一种通用lcd模组点灯自动压接机构
CN218808924U (zh) 搬运装置
CN111123025A (zh) 基板检测装置、检测机构及整板组件
CN115312828A (zh) 一种电池模组堆叠装置及堆叠方法
CN216681484U (zh) 一种对位装置及倒角光边机
CN210260310U (zh) 玻璃转运平台
WO1986007232A1 (en)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circuit panel
CN113649966B (zh) 一种产品定位装置
CN109085703B (zh) 一种镜片接合装置以及镜片组装机
CN111300166B (zh) 一种钢圈表面打磨设备及打磨方法
JP2002273631A (ja) ワーク保持・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CN113320976B (zh) 夹具、移运装置及应用该夹具的生产方法
CN114184145B (zh) 一种笔记本下脚垫检测装置
CN209954536U (zh) 定位装置
CN116354611A (zh) 一种曲面玻璃镀膜下料扭转机构及方法
CN210075451U (zh) 摄像头芯片校正机
CN215548062U (zh) 一种多功能ccd检测器用工件夹持机构
CN212008794U (zh) 基板检测装置、检测机构及整板组件
CN212892714U (zh) 基板移送装置
CN109663861A (zh) 传感器引脚套筒铆压装置
KR100562587B1 (ko) 패널 공급장치
CN21231065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引擎盖的包边系统
CN216179035U (zh) 一种轮轴位置偏差识别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