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0904U - 一种固定载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0904U
CN216680904U CN202123069400.2U CN202123069400U CN216680904U CN 216680904 U CN216680904 U CN 216680904U CN 202123069400 U CN202123069400 U CN 202123069400U CN 216680904 U CN216680904 U CN 216680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ressing
rolling
welde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94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丰
张宝峰
吴斌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94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0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0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0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载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载具。固定载具包括底板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固定组件包括承载件和多个固定件,承载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承载件用于放置待焊接件,多个固定件周向环设在承载件的外侧,每个固定件均包括:抵压件,其用于抵压待焊接件;卡设件,卡设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卡设件包括滚动部和卡设部,卡设部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并靠近底板方向延伸的卡槽;滚动件,滚动件连接至抵压件并抵接至滚动部;第一弹性件,其连接至抵压件,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处于压缩状态以驱动抵压件相对于底板沿竖直向下运动。固定载具能够使待焊接件的各个零件之间不会发生偏移,以保证待焊接件的焊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载具。
背景技术
在焊接流水线上通常会涉及到对两个零件对位后形成的待焊接件的运动,以将待焊接件运动至焊接工位进行焊接。其中,使用固定载具将待焊接件固定并将其整体运动至焊接工位。
为了减少运动并二次定位两个零件的工作量,直接采用在运动至焊接工位处的固定载具上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因此,在对待焊接件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两个零件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偏移,使两个零件的对位效果较好,从而保证焊接效果较好。
目前的固定载具采用的是直接将抵压头抵压在待焊接件上,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固定载具可能会发生振动而引起抵压头晃动,使抵压头对待焊接件的固定稳定性较差,从而容易导致两个零件相互之间发生偏移,无法保证焊接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固定载具,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定载具,能够使待焊接件的各个零件之间不会发生偏移,以保证待焊接件的焊接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载具,用于固定待焊接件并带动所述待焊接件移动至焊接工位,所述待焊接件由多个零件相互对位并叠设形成;
固定载具包括底板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承载件和多个固定件,所述承载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承载件用于放置所述待焊接件,多个所述固定件周向环设在所述承载件的外侧,每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
抵压件,所述抵压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承载件的上方,所述抵压件用于抵压所述待焊接件;
卡设件,所述卡设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卡设件包括滚动部和卡设部,所述卡设部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并靠近所述底板方向延伸的卡槽;
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连接至所述抵压件并抵接至所述滚动部;
第一弹性件,其连接至所述抵压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处于压缩状态以驱动所述抵压件相对于所述底板沿竖直向下运动;
其中,所述抵压件能够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所述承载件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底板运动至所述待焊接件的上方,同时所述抵压件还能够带动所述滚动件在所述滚动部上滚动,且所述滚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至所述抵压件的弹性力驱动下沿竖直方向滚落并限位在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抵压件竖直向下抵紧至所述待焊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移动件,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并穿出所述底板,所述滚动件滚落至所述移动件上,且所述移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卡槽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带动所述滚动件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卡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滑动部和推动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抵压件之间,所述推动部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滑动部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所述承载件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以带动所述抵压件移动至所述待焊接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杆,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推动部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第二弹性件,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限位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推动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抵压件包括:
抵压本体,所述抵压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部的顶端,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抵压本体连接;
抵压头,其悬设在所述抵压本体上并位于所述承载件的上方,所述抵压头用于抵压所述待焊接件,且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抵压本体内并向所述抵压头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部的顶端,另一端位于所述抵压本体的上方;
第二连接杆,其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穿设至所述抵压本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至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限位至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抵压本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被配置为抵压所述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在所述滚动部上的滚动长度与所述抵压头至所述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本体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以使所述抵压件相对于所述底板沿竖直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组件并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滑动设置在传输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使抵压件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的方向相对于底板运动,以使抵压件移动至待焊接件的正上方;且抵压件在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带动滚动件在滚动部上滚动,当滚动件滚动至卡槽的边缘时,此时由于第一弹性件能够提供至抵压件弹性力,以使抵压件能够驱动滚动件沿竖直方向滚落并限位在卡槽内,从而使抵压件竖直向下移动以抵紧至待焊接件,实现了对待焊接件的固定功能;由于滚动件限位在卡槽内,即当滚动件滚落在卡槽内之后,滚动件不能在卡槽内移动或滚动,从而使抵压件不能进行运动,以能够在固定载具可能会发生振动时而抵压件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使抵压件对待焊接件的固定稳定性较好,从而使待焊接件的各个零件之间不会发生偏移,能够保证待焊接件的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板;11-第一滑轨;2-固定组件;
21-固定件;211-抵压件;2111-抵压本体;2112-抵压头;212-第一弹性件;213-第一连接件;2131-滑动部;2132-推动部;214-第一连接杆;215-第二弹性件;216-第一滑块;217-第二连接件;2171-第二滑轨;218-第二滑块;219-卡设件;2191-滚动部;2192-卡槽;2110-移动件;2113-滚动件;
22-承载件;22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目前,在对待焊接件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两个零件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偏移,使两个零件的对位效果较好,从而保证焊接效果较好;然而由于,固定载具采用的是直接将抵压头抵压在待焊接件上,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固定载具可能会发生振动而引起抵压头晃动,使抵压头对待焊接件的固定稳定性较差,从而容易导致两个零件相互之间发生偏移,无法保证焊接效果。
为此,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固定载具,该固定载具用于固定待焊接件并带动待焊接件移动至焊接工位,待焊接件由多个零件相互对位并叠设形成;固定载具能够对待焊接件的固定稳定性较好,从而使待焊接件的各个零件之间不会发生偏移,能够保证待焊接件的焊接效果。本实施例中,待焊接件由两个零件相互对位并叠设形成。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待焊接件由三个或者四个零件相互对位并叠设形成。对于待焊接件的零件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固定载具包括底板1和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设置在底板1上,固定组件2用于固定待焊接件。其中,固定组件2包括承载件22和多个固定件21,承载件2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承载件22用于放置待焊接件,多个固定件21周向环设在承载件22的外侧。其中,在承载件22上设置有固定槽221,待焊接件固定放置在固定槽221内,以对待焊接件进行定位,以便于对待焊接件进行抵紧,从而实现对待焊接件的固定功能。
通过将多个固定件21周向环设在承载件22的外侧,以能够通过多个固定件21对待焊接件的多个位置进行抵紧,以保证对整个待焊接件的抵紧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1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固定件21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或者五个。固定件21的具体设置数量需要根据具体工况决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每个固定件21均包括抵压件211、卡设件219、滚动件2113以及第一弹性件212。具体地,抵压件211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承载件22的上方,抵压件211用于抵压待焊接件;卡设件219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卡设件219包括滚动部2191和卡设部,在卡设部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并靠近底板1方向延伸的卡槽2192;滚动件2113连接至抵压件211并抵接至滚动部2191;第一弹性件212连接至抵压件211,第一弹性件212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以使第一弹性件212的弹性力能够驱动抵压件211相对于底板1沿竖直向下运动;其中,抵压件211能够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22的方向相对于底板1运动至待焊接件的上方,同时抵压件211还能够带动滚动件2113在滚动部2191上滚动,且滚动件2113能够在第一弹性件212提供至抵压件211的弹性力驱动下沿竖直方向滚落并限位在卡槽2192内,以使抵压件211竖直向下抵紧至待焊接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12具体为压缩弹簧。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载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了使滚动件2113滚落并限位在卡槽2192内的方式;先使抵压件211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22的方向相对于底板1运动,以使抵压件211移动至待焊接件的正上方;且抵压件211在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带动滚动件2113在滚动部2191上滚动,当滚动件2113滚动至卡槽2192的边缘时,此时由于第一弹性件212能够提供至抵压件211弹性力,以使抵压件211能够驱动滚动件2113沿竖直方向滚落并限位在卡槽2192内,从而使抵压件211竖直向下移动以抵紧至待焊接件,实现了对待焊接件的固定功能;由于滚动件2113限位在卡槽2192内,即当滚动件2113滚落在卡槽2192内之后,滚动件2113不能在卡槽2192内移动或滚动,从而使抵压件211不能进行运动,以能够在固定载具可能会发生振动时而抵压件211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使抵压件211对待焊接件的固定稳定性较好,从而使待焊接件的各个零件之间不会发生偏移,能够保证待焊接件的焊接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使滚动件2113沿竖直方向滚落并限位在卡槽2192内具体指的是,滚动件2113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能够在卡槽2192内沿竖直方向移动,而不能在卡槽2192内发生转动;因此在固定载具出现振动的情况下,由于振动作用力较小,不足以推动滚动件2113在卡槽2192内沿竖直方向移动。
同时,由于通过第一弹性件212的弹性力和卡槽2192的设置高度即可实现滚动件2113滚落并限位在卡槽2192内,不需要再额外设置用于驱动滚动件2113的驱动源,以使整个固定载具的结构较为简单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滚动件2113受到第一弹性件212施加于抵压件211上的弹性力,以使滚动件2113以与滚动部2191之间为抵压状态在滚动部2191上滚动,通过采用滚动件2113在滚动部2191上滚动的方式,能够增加滚动部2191与滚动件2113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滚动件2113与滚动部2191之间的滚动能够较为顺畅,从而能够保证滚动件2113在滚动部2191上顺利滚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固定件21还包括移动件2110,移动件2110设置在卡槽2192内并穿出底板1,滚动件2113直接滚落在移动件2110上,且移动件2110能够相对于卡槽2192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带动滚动件2113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卡槽2192移动。
通过设置移动件2110,能够调节移动件2110在卡槽2192内的移动速率,以使移动件2110能够带动滚动件2113缓慢地滚落至卡槽2192的底端,以避免使滚动件2113直接滚落至卡槽2192的底端会使抵压件211在抵紧待焊接件时对待焊接件产生冲击,以能够较好地保护待焊接件,以提高对待焊接件的固定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移动件2110,还能够便于通过移动件2110的运动带动滚动件2113竖直向上移动,以使移动件2110的顶端面与滚动部2191的顶端面齐平,以便于滚动件2113滚回至滚动部2191,便于滚动件2113的复位。本实施例中,移动件2110的结构具体可以为杆状结构。
具体地,固定件21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移动件2110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移动件2110相对于卡槽2192沿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为直线气缸。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的设置位置可以不设置在底板1上,而设置在底板1之外的位置,从而使底板1上的结构较为紧凑且底板1承载的重量较轻;同时,将底板1滑动设置在传输件上,以能够便于底板1在传输件上滑动,从而将底板1上的固定组件2及待焊接件移动至焊接工位进行焊接;且将第一驱动件的位置设置在底板1之外的位置,不会出现第一驱动件影响底板1的运动过程,使固定载具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焊接流水线上。本实施例中,滚动件2113具体可以为导向轴承。本实施例中,传输件具体可以为输送带。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件2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13,第一连接件213包括滑动部2131和推动部2132,滑动部2131位于底板1与抵压件211之间,推动部2132被配置为带动滑动部2131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22的方向相对于底板1移动,以带动抵压件211移动至待焊接件的上方。
其中,如图4所示,在底板1与滑动部2131两者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16,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1,第一滑块216能够在第一滑轨11上滑动,以使滑动部2131能够在底板1上滑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1,在滑动部213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16。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底板1上设置第一滑块216,在滑动部2131上设置第一滑轨11。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固定件21还包括第一连接杆214和第二弹性件215;其中,第一连接杆214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且推动部2132沿第一连接杆214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14上;第二弹性件215套设在第一连接杆214上,第二弹性件215限位在第一连接杆214的端部与推动部2132之间。
当推动推动部2132时,推动部2132沿第一连接杆214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滑动部2131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22的方向滑动,滑动部2131带动抵压件211移动,以使抵压件211移动至放置在承载件22上的待焊接件的正上方;同时,在推动部2132移动的过程中,推动部2132压缩第一连接杆214上的第二弹性件215,以便于在推动部2132上的推动力解除时,第二弹性件215的弹性力能够推动推动部2132自动复位。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15具体为压缩弹簧。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第二弹性件215的数量设置有两个,第一个第二弹性件215限位在第一连接杆214的一端部与推动部2132之间,第二个第二弹性件215限位在第一连接杆214的另一端部与推动部2132之间,且第二个第二弹性件215固定在第一连接杆214的另一端部。第一个第二弹性件215用于在推动推动部2132时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在推动部2132上的推力被解除时,第一个第二弹性件215的弹性力能够驱动推动部2132弹性抵接至第二个第二弹性件215,以使推动部2132的复位运动较为平缓,从而使抵压件211的运动较为平稳。
具体地,固定件21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推动部2132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推动部2132在第一连接杆214上沿第一连接杆214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为直线气缸。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驱动件的设置位置可以不设置在底板1上,而设置在底板1之外的位置,从而使底板1上的结构较为紧凑且底板1承载的重量较轻,以能够便于底板1在传输件上滑动,从而将底板1上的固定组件2及待焊接件移动至焊接工位进行焊接,且将第二驱动件的位置设置在底板1之外的位置,不会出现第二驱动件影响底板1的运动过程,使固定载具能够更好地适用于焊接流水线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固定件21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抵压件211包括抵压本体2111和抵压头2112;其中,抵压本体2111固定设置在滑动部2131的顶端,第一弹性件212与抵压本体2111连接;抵压头2112悬设在抵压本体2111上并位于承载件22的上方,抵压头2112用于抵压待焊接件,且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抵压本体2111内并向抵压头2112延伸。其中,滚动件2113在滚动部2191上的滚动长度与抵压头2112至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以能够在滚动件2113滚落至移动件2110上时,抵压头2112能够刚好位于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的正上方,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不会对待焊接件的焊接工作造成影响。
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能够在抵压头2112的一端部抵接待焊接件时,抵压头2112的另一端部抵接并压缩第三弹性件,以使第三弹性件能够提供缓冲力,以使抵压头2112能够较为平缓地抵压至待焊接件,不会出现抵压头2112直接抵压至待焊接件而对待焊接件产生冲击的问题,以能够较好地保护待焊接件。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具体可以为压缩弹簧。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固定件21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17和第二连接杆;其中,第二连接件21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动部2131的顶端,第二连接件217的另一端位于抵压本体2111的上方;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连接件217,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至抵压本体2111内,第一弹性件212套设至第二连接杆,且第一弹性件212的两端分别限位至第二连接件217与抵压本体2111,第二连接件217用于抵压第一弹性件212,以使第一弹性件212能够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抵压本体2111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17滑动,以在滚动件2113滚落至移动件2110上时,抵压件211能够相对于底板1沿竖直方向滑动。具体地,在抵压本体2111与第二连接件217两者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滑轨2171,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18,第二滑块218能够在第二滑轨2171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抵压本体2111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18,在第二连接件217上设置有第二滑轨2171。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抵压本体211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2171,在第二连接件217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18。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组件2并列设置在底板1上,以能够在同一个固定载具中同时对多个待焊接件进行固定并移动焊接工位,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固定组件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或者四个,对于固定组件2的具体设置数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载具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固定载具对待焊接件的固定过程:
首先,将两个零件对位并叠设形成待焊接件,将待焊接件放置在承载件22上的固定槽221内。
之后,驱动第二驱动件,以使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连接件213的推动部2132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22的方向在第一连接杆214上移动,推动部2132沿第一连接杆214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连接件213的滑动部2131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承载件22的方向滑动,滑动部2131能够带动抵压本体2111移动,抵压本体2111能够带动抵压头2112移动,从而使抵压头2112移动至放置在承载件22上的待焊接件的正上方,此时,抵压头2112正对位于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的正上方。
其中,在推动部2132移动的过程中,推动部2132压缩第一连接杆214上的第二弹性件215,以使第二弹性件215处于压缩状态。
同时,在抵压本体2111带动抵压头2112移动的过程中,抵压本体2111还能够带动滚动件2113在卡设件219的滚动部2191向靠近卡设部的方向滚动;当抵压本体2111带动抵压头2112移动至正对位于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的正上方时,此时,抵压本体2111带动滚动件2113滚动至滚动部2191与卡设部之间的连接边缘处。
之后,抵压本体2111带动滚动件2113继续向靠近卡设部的方向滚动,当滚动件2113滚至移动件2110的上方时,由于第一弹性件212在抵压本体2111内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性件212能够提供弹性件至抵压本体2111和滚动件2113,从而驱动滚动件2113滚落至移动件2110上。
而后,启动第一驱动件,并调节第一驱动件的运转速率,使第一驱动件驱动移动件2110相对于卡槽2192以适宜的速率竖直向下移动,直至移动件2110移动至卡槽2192的底端,此时,滚动件2113限位在卡槽2192内。
同时,在移动件2110带动滚动件2113在卡槽2192内竖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滚动件2113带动抵压本体2111向靠近待焊接件的方向沿竖直向下移动,以使抵压本体2111带动抵压头2112向靠近待焊接件的方向竖直向下移动,当移动件2110移动至卡槽2192的底端的同时,抵压头2112压紧至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从而实现了将待焊接件固定在固定载具上。
其中,在抵压头2112压紧至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的过程中,抵压头2112的一端部抵接待焊接件时,抵压头2112的另一端部抵接并压缩第三弹性件,以使第三弹性件能够提供缓冲力,以使抵压头2112能够较为平缓地抵压至待焊接件。
最后,将底板1设置在传输件上,使底板1带动底板1上的固定组件2和待焊接件在传输件上移动至焊接工位进行焊接,从而完成待焊接件的整个固定工作。
当焊接完成后,固定载具自动复位过程:
首先,启动第一驱动件,并调节第一驱动件的运转速率,使第一驱动件驱动移动件2110相对于卡槽2192以适宜的速率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件2110带动滚动件2113在卡槽2192内竖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滚动件2113带动抵压本体2111向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沿竖直向上移动,以使抵压本体2111带动抵压头2112向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竖直向上移动,以使抵压头2112不再抵压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直至移动件2110的顶端面与滚动部2191的顶端面齐平。
然后,由于在上述推动部2132移动的过程中,推动部2132压缩第一连接杆214上的第二弹性件215,以使第二弹性件21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215能够提供弹性力以驱动推动部2132沿水平方向向远离承载件22的方向在第一连接杆214上移动,推动部2132沿第一连接杆214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连接件213的滑动部2131沿水平方向向远离承载件22的方向滑动,滑动部2131能够带动抵压本体2111移动,抵压本体2111能够带动抵压头2112移动,从而使抵压头2112向远离待焊接件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待焊接件从固定槽221内取出,已完成对待焊接件的整个取下工作。
通过上述固定载具,不仅能够在对待焊接件进行抵紧时不会出现晃动,同时,还能够实现固定载具的自动复位工作,以便于对下一个待焊接件的固定工作,且整个固定载具的结构简单紧凑。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载具,用于固定待焊接件并带动所述待焊接件移动至焊接工位,所述待焊接件由多个零件相互对位并叠设形成;
其特征在于,固定载具包括底板(1)和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承载件(22)和多个固定件(21),所述承载件(2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承载件(22)用于放置所述待焊接件,多个所述固定件(21)周向环设在所述承载件(22)的外侧,每个所述固定件(21)均包括:
抵压件(211),所述抵压件(21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且位于所述承载件(22)的上方,所述抵压件(211)用于抵压所述待焊接件;
卡设件(219),所述卡设件(219)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卡设件(219)包括滚动部(2191)和卡设部,所述卡设部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并靠近所述底板(1)方向延伸的卡槽(2192);
滚动件(2113),所述滚动件(2113)连接至所述抵压件(211)并抵接至所述滚动部(2191);
第一弹性件(212),其连接至所述抵压件(211),所述第一弹性件(212)被配置为处于压缩状态以驱动所述抵压件(211)相对于所述底板(1)沿竖直向下运动;
其中,所述抵压件(211)能够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所述承载件(22)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底板(1)运动至所述待焊接件的上方,同时所述抵压件(211)还能够带动所述滚动件(2113)在所述滚动部(2191)上滚动,且所述滚动件(2113)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12)提供至所述抵压件(211)的弹性力驱动下沿竖直方向滚落并限位在所述卡槽(2192)内,以使所述抵压件(211)竖直向下抵紧至所述待焊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还包括:
移动件(2110),其设置在所述卡槽(2192)内并穿出所述底板(1),所述滚动件(2113)滚落至所述移动件(2110)上,且所述移动件(2110)能够相对于所述卡槽(2192)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带动所述滚动件(2113)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卡槽(2192)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213),所述第一连接件(213)包括滑动部(2131)和推动部(2132),所述滑动部(2131)位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抵压件(211)之间,所述推动部(2132)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滑动部(2131)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所述承载件(22)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底板(1)移动,以带动所述抵压件(211)移动至所述待焊接件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还包括:
第一连接杆(214),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推动部(2132)沿所述第一连接杆(214)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14)上;
第二弹性件(215),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14)上,所述第二弹性件(215)限位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14)的端部与所述推动部(2132)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抵压件(211)包括:
抵压本体(2111),所述抵压本体(2111)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部(2131)的顶端,所述第一弹性件(212)与所述抵压本体(2111)连接;
抵压头(2112),其悬设在所述抵压本体(2111)上并位于所述承载件(22)的上方,所述抵压头(2112)用于抵压所述待焊接件,且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抵压本体(2111)内并向所述抵压头(2112)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217),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部(2131)的顶端,另一端位于所述抵压本体(2111)的上方;
第二连接杆,其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217),另一端穿设至所述抵压本体(211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212)套设至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一弹性件(212)的两端分别限位至所述第二连接件(217)与所述抵压本体(2111),所述第二连接件(217)被配置为抵压所述第一弹性件(212),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212)为压缩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2113)在所述滚动部(2191)上的滚动长度与所述抵压头(2112)至所述待焊接件上的抵压位置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本体(2111)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17)滑动,以使所述抵压件(211)相对于所述底板(1)沿竖直方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组件(2)并列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滑动设置在传输件上。
CN202123069400.2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固定载具 Active CN216680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400.2U CN216680904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固定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400.2U CN216680904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固定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0904U true CN21668090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9400.2U Active CN216680904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固定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0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4795A (zh) 压紧工装、串焊机及焊带铺设方法
CN113458687B (zh) 分距装置、焊头、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216680904U (zh) 一种固定载具
CN104439595B (zh) 一种pcb板元器件的焊接辅助装置及方法
KR102358127B1 (ko) 이차전지 셀 이송캐리어 고정장치
CN113996999A (zh) 一种固定载具
KR102483523B1 (ko) 이차 전지용 셀 스택 제조 장치
KR102157367B1 (ko) 프로그레시브 금형의 소재 이송장치
CN112811175A (zh) 一种高效芯片烧录机
CN210477840U (zh) 一种双工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复合生产线
CN208695453U (zh) 一种镜头模组的抓取组件和镜头模组全自动点胶机
CN217806966U (zh) 一种电芯步进搬运装置
CN213864031U (zh) 一种电池步送装置及步送线
CN212197523U (zh) 卧式插片机
CN115971830A (zh)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及其治具换线工艺
CN210188890U (zh) 一种钢二柱切割、焊接装置
CN213499809U (zh) 用于木地板加工的开槽装置
CN219617035U (zh) 一种焊带压紧工装及串焊机
CN107116280B (zh) 焊带导向装置及方法
CN218169165U (zh) 一种提串装置及汇流焊接机
CN216326244U (zh) 一种插件机构
CN220881272U (zh) 半自动轴承卡簧组装机
CN218351485U (zh) 一种搬运组件、搬运装置及串焊机
CN217618791U (zh) 空心导轨的平直焊接装置
CN217776000U (zh) 一种钢制传送带用电磁式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