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6328U - 移动辅助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辅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6328U
CN216676328U CN202122458606.8U CN202122458606U CN216676328U CN 216676328 U CN216676328 U CN 216676328U CN 202122458606 U CN202122458606 U CN 202122458606U CN 216676328 U CN216676328 U CN 216676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iece
state
chassis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586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徐畅
李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baih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baih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baih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baih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586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6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6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6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辅助设备,该移动辅助设备包括底盘组件、座椅组件和支撑组件,底盘组件设有收容空间,座椅组件设置在底盘组件的上方,座椅组件设置成供用户乘坐,座椅组件通过支撑组件连接于底盘组件,支撑组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时,座椅组件与底盘组件间隔设置,在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座椅组件收容于收容空间。通过控制支撑组件的状态切换,以实现移动辅助设备的展开或折叠:当支撑组件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移动辅助设备被折叠,用户可将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进行携带和收纳。由于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的体积被减小,提高了用户携带和收纳移动辅助设备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辅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行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诸如轮椅、行走辅助装置或者有轮助走器或者婴儿车或者其它的提高移动性的设备和器械等作为一种移动辅助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具有行走障碍的用户。移动辅助设备通常包括底盘组件、支撑组件和座椅组件,座椅组件通过支撑组件设置在底盘组件上,底盘组件设置成具有行走功能。
现有技术中,移动辅助设备不可折叠,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收纳,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移动辅助设备不可折叠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辅助设备,所述移动辅助设备包括:
底盘组件,所述底盘组件设有收容空间;
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的上方,所述座椅组件设置成供用户乘坐;
支撑组件,所述座椅组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底盘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座椅组件与所述底盘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座椅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辅助设备,支撑组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通过控制支撑组件的状态切换,以实现移动辅助设备的展开或折叠,当支撑组件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移动辅助设备被展开,展开后的移动辅助设备可供用户乘坐,当支撑组件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移动辅助设备被折叠,用户可将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进行携带和收纳,由于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的体积被减小,从而提高了用户携带和收纳移动辅助设备的便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辅助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可折叠机构,所述可折叠机构具有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座椅组件通过所述可折叠机构与所述底盘组件连接;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可折叠机构配合,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可折叠机构的当前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臂;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座椅组件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臂可以相对所述座椅组件转动;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底盘组件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臂可以相对所述底盘组件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机构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配合;所述同步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辅助设备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同步组件用于保持所述座椅组件和所述底盘组件平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组件包括:
主动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配合且随所述第一连接轴同步运动;
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配合且随所述第二连接轴同步转动;
传动模块,所述主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从动件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包括:
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
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轴;
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保持件以可转动的方式配合,所述转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保持件以可转动的方式配合;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固接于所述转杆上且与所述主动件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固接于所述转杆上且与所述从动件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的一端与所述转杆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一保持件或第二保持件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具有驱动所述可折叠机构展开的趋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组件和所述底盘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交叉铰接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
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座椅组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
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组件铰接,在所述折叠状态,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重叠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中至少一者的当前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组件包括:
座板,所述座板供用户乘坐;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座板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支撑件铰接;
背板,所述背板供用户倚靠;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背板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且形成第一铰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且形成第二铰接位置,所述第二铰接位置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位置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
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背板与所述连接件的当前状态;
操控件,所述操控件以可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背板;
传动部件,所述操控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成承托用户的手臂;
立柱件,所述立柱件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承托件以可活动的方式与所述立柱件的另一端配合;
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承托件和至少部分所述立柱件凸出于所述座板;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承托件和所述立柱件重叠设置在所述座板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组件包括:
底盘本体,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盘本体配合;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辅助设备移动,部分所述行走机构在所述底盘板本体的顶部合围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组件还包括防翻机构,所述防翻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所述防翻机构被配置为具有防翻状态和支撑状态;
部分所述行走机构和部分所述防翻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状态时分别与承载面相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翻机构包括: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
切换件,所述切换件分别与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底盘本体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撑臂在所述防翻状态和所述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防翻轮,所述防翻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移动辅助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移动辅助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移动辅助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水平放置,防翻机构处于防翻状态);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移动辅助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竖直放置,防翻机构处于支撑状态);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移动辅助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移动辅助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移动辅助设备;
10为座椅组件;
11为背板,111为板体,112为框架,113为连接结构,12为连接件,13为支撑件, 131为支撑部,132为连接部,14为座板,15为扶手机构,151为承托件,152为立柱件;
20为支撑组件;
21为第一连接臂,22为第二连接臂,221为第一连接段,222为第二连接段,223为第三连接段,23为锁止机构,231为第二锁止件,232为第一锁止件,24为同步组件,241 为主动件,2411为第一扇形齿轮,2412为第一锥形齿轮,242为从动件,2421为第二扇形齿轮,2422为第二锥形齿轮,243为传动模块,2431为第一保持件,2432为第二保持件,2433为第一传动件,2434为第二传动件,2435为弹性件,2436为转杆,25为第一连接轴;
30为底盘组件;
31为底盘本体,32为行走机构,33为防翻机构,331为支撑臂,332为防翻轮,34 为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移动辅助设备100,该移动辅助设备100包括底盘组件30、座椅组件10和支撑组件20,底盘组件30设有收容空间34,座椅组件10设置在底盘组件30的上方,座椅组件10设置成供用户乘坐,座椅组件10通过支撑组件20连接于底盘组件30,支撑组件20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时,座椅组件10与底盘组件30间隔设置;在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座椅组件10 收容于收容空间34。
具体地,支撑组件20具有展开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和折叠状态(如图3和图4 所示),通过控制支撑组件20的状态切换,以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的展开或折叠。当支撑组件20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移动辅助设备100被展开,展开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可供用户乘坐;当支撑组件20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移动辅助设备100被折叠,用户可将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携带和收纳,由于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体积被减小,提高了用户携带和收纳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当支撑组件20处于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座椅组件10收容于底盘组件30的收容空间34内,减小了处于折叠状态的移动辅助设备100的高度(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水平放置状态,可参考图3),进一步减小了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体积,使得携带和收纳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便捷性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当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座椅组件10位于底盘组件30的上方,两者之间通过支撑组件20连接;当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组件20自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座椅组件10逐渐向底盘组件30的方向移动,当支撑组件20切换至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座椅组件10进入到收容空间34内,从而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底盘组件30包括底盘本体31和设于底盘本体31上的行走机构32,支撑组件20与所述底盘本体31配合,其中,底盘本体31 为近似的矩形结构,行走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后轮和至少一个前轮,例如,可以包括两个后轮和两个前轮,两个前轮分别设置在底盘本体31垂直于移动辅助设备移动辅助设备 100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靠近底盘本体31的前侧(位于行走方向的前端)设置,两个后轮也分别设置在底盘本体31垂直于移动辅助设备移动辅助设备100行进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靠近底盘本体31的后侧(位于行走方向的后端)设置。
另外,部分行走机构32(例如行走机构32的前轮以及后轮等)凸出于底盘本体31的顶部,行走机构32凸出于底盘本体31的顶部的部分与底盘本体31的顶部合围形成收容空间34,该收容空间34在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对至少部分座椅组件10进行收容。同时,在底盘本体31上设有容置孔,当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支撑组件20收容于容置孔内,以防止支撑组件20影响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后的体积。
此外,移动辅助设备100可以为电驱动结构,也可以为人为驱动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移动辅助设备100示例性的为电驱动结构,两个后轮均为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两个前轮均为从动轮,并且为了保证移动辅助设备100转向的需求,两个前轮均为全向轮。为了满足控制的需求,移动辅助设备100还包括操控模块,该操控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控杆、操控按键),操控模块设置在座椅组件10上(例如设置在座椅组件10 的扶手机构15上),用户乘坐座椅组件10时可以通过操作操控模块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 的行走等动作,从而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支撑组件20包括可折叠机构和锁止机构23,可折叠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座椅组件10通过可折叠机构与底盘组件30连接,锁止机构23 与可折叠机构配合,用于保持或解除可折叠机构的当前状态。具体地,可折叠机构将座椅组件10和底盘组件30连接,锁止机构23与折叠机构配合且作用于可折叠机构。当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锁止机构23与可折叠机构配合,使得可折叠机构的当前状态进行保持,从而为座椅组件10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保证了用户乘坐座椅组件10时的稳定性;当移动辅助设备100需要折叠时,解除锁止机构 23对可折叠机构的作用,此时可折叠机构能够进行折叠操作,利用可折叠机构的折叠操作实现对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折叠操作,当可折叠机构折叠到位后,移动辅助设备100完成折叠操作,此时将锁止机构23对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机构进行锁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锁止机构23也可以不对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机构进行锁止,仅需保证座椅组件10 位于底盘组件30上方的放置方式即可),以防止移动辅助设备100在携带的过程中自动展开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折叠机构可以为剪式支架机构,该剪式支架机构包括剪式支架(通过多个连杆形成),剪式支架分别与座椅组件10和底盘组件30连接,利用剪式支架的打开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的展开,利用剪式支架的收起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折叠。另外,剪式支架机构还可以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剪式支架传动连接,通过控制驱动件实现对剪式支架状态的自动切换,即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的自动展开或折叠,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折叠机构为伸缩缸机构(气缸或油缸),伸缩缸机构包括支撑主臂和伸缩缸,支撑主臂的两端分别与座椅组件10和底盘组件30铰接,伸缩缸的缸体与底盘组件30铰接,伸缩缸的缸杆与支撑主臂铰接,通过驱动伸缩缸的缸杆的伸出或缩回,实现对支撑主臂的升起或落下(类似于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升起和落下动作)。将可折叠机构设置为伸缩缸机构,能够简化可折叠机构的结构,进一步减小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状态时的体积,从而节省了折叠状态时的移动辅助设备100所需的空间,以便于携带或收纳移动辅助设备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可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25、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臂21,第一连接轴25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臂21和座椅组件10,并使得第一连接臂21可以相对座椅组件10转动;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轴25可以固接在座椅组件10上。第二连接轴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臂21和底盘组件30并使得第一连接臂21可以相对底盘组件30转动;示例性的,第二连接轴可以固接在底盘组件30上。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21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轴25配合,第一连接臂21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轴配合,第一连接臂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25和第二连接轴铰接设置。当支撑组件20处于展开状态时,在锁止机构23的作用下第一连接臂21保持在展开状态(第一连接臂21无法相对第一连接轴25和第二连接轴相对转动),此时用户可乘坐在座椅组件10上使用移动辅助设备100;当需要将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时,解除锁止机构23的限制,第一连接臂21分别相对第一连接轴25和第二连接轴转动,直至至少部分座椅组件10收容到收容空间34内,以满足用户携带和收纳移动辅助设备100 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连接臂21设置在收容空间34内,以防止第一连接臂21对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体积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少了折叠后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体积,使得用户携带和收纳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示例性的,可折叠机构包括同步组件24,同步组件24分别与第一连接轴25和第二连接轴配合。移动辅助设备100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同步组件24用于保持座椅组件10和底盘组件30平行移动。具体地,当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时,座椅组件10向靠近底盘组件30的方向运动,座椅组件10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轴25与座椅组件10同步运动,运动的第一连接轴25驱动同步组件24与第二连接轴配合,实现第一连接轴25与第二连接轴的同步运动,从而实现了座椅组件10相对于底盘组件30的平行运动,从而保证了座椅组件10能够有效进入底盘组件30的收容空间34内,进而保证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操作的顺利实施。
示例性的,同步组件24包括主动件241、从动件242和传动模块243,主动件241与第一连接轴25配合且随第一连接轴25同步运动,从动件242与第二连接轴配合且随第二连接轴同步转动,主动件241通过传动模块243与从动件242传动连接。具体地,当移动辅助设备100展开或折叠时,座椅组件10通过第一连接轴25驱动主动件241同步运动,主动件241通过传动模块243驱动从动件242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座椅组件10相对底盘组件30平行的展开或折叠,进而保证了座椅组件10的展开或折叠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同步组件24包括第一链轮、传动链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设置在第一连接轴25上且相对第一连接轴25固定,第二链轮设置在第二连接轴上且相对第二连接轴固定,传动链将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传动连接。当移动辅助设备100 展开或折叠时,座椅组件10通过第一连接轴25驱动第一链轮运动,第一链轮的运动通过传动链驱动第二链轮运动,以实现座椅组件10相对底盘组件30平行的展开或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模块243包括第一保持件2431、第二保持件2432、转杆2436、第一传动件2433和第二传动件2434,第一保持件2431设置在第一连接臂21上且靠近第一连接轴25,第二保持件2432设置在第一连接臂21上且靠近第二连接轴,转杆2436的一侧与第一保持件2431以可转动的方式配合,转杆2436的另一侧与第二保持件2432以可转动的方式配合,第一传动件2433固接于转杆2436上且与主动件 24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件2434固接于转杆2436上且与从动件242传动连接。具体地,当对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展开或者折叠操作时,锁止机构23解除对可折叠机构的锁止,座椅组件10相对底盘组件30运动,座椅组件10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轴25带动主动件241同步运动,主动件241通过第一传动件2433驱动转杆2436相对第一保持件2431 和第二保持件2432转动,转杆2436的转动驱动第二传动件2434以及从动件242同步运动。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传动模块243,能够有效保证座椅组件10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时刻与底盘组件30保持平行,进一步保证了座椅组件10的展开或折叠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件241包括第一扇形齿轮2411和第一锥形齿轮2412,从动件242包括第二扇形齿轮2421和第二锥形齿轮2422。示例性的,第一传动件2433包括第三锥形齿轮,第二传动件2434包括第四锥形齿轮,其中,第一扇形齿轮2411 固接于第一连接轴25上,第二扇形齿轮2421固接于第二连接轴上,第一锥形齿轮2412 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臂21上且与第一扇形齿轮2411啮合,第二锥形齿轮2422 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臂21上且与第二扇形齿轮2421啮合,第三锥形齿轮固接于转杆2436上且与第一锥形齿轮2412啮合,第四锥形齿轮固接于转杆2436上且与第二锥形齿轮2422啮合。利用齿轮机构形成同步组件24,从而保证了运动的同步性,保证了同步的效果。
示例性的,传动模块243还包括弹性件2435,弹性件2435的一端与转杆2436配合,弹性件2435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1、第一保持件2431或第二保持件2432配合,弹性件2435的弹力具有驱动可折叠机构展开的趋势。具体地,当对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操作时,在折叠的过程中,转杆2436发生转动,转杆2436转动的过程中驱动弹性件2435 发生弹性形变,弹性件2435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为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折叠提供了相应的阻尼,避免了座椅组件10快速下落撞击底盘组件30的情况发生。另外,当需要将移动辅助设备100展开时,弹性件2435(在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时发生了弹性形变)的弹性势能为移动辅助设备100的展开提供了辅助作用力,从而减少了移动辅助设备100展开过程中所需的作用力,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435示例性的可以为扭簧,扭簧套装在转杆2436上,并且扭簧的一端与转杆2436固接,扭簧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保持件2431、第二保持件2432或者第一连接臂21中的一个固接,以保证在转杆2436的转动过程中能够驱动扭簧发生弹性形变。
示例性的,可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臂22,第一连接臂21的两端分别与座椅组件 10和底盘组件30铰接,第二连接臂22的两端分别与座椅组件10和底盘组件30铰接,第二连接臂22与第一连接臂21交叉铰接设置。具体地,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呈交叉设置,并且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彼此铰接,其中,第一连接臂21与座椅组件10的铰接位置靠近座椅组件10的前侧(位于行走方向的前端),第一连接臂21与底盘组件30的铰接位置位于底盘组件30的后侧(位于行走方向的后端),第二连接臂22与座椅组件10的铰接位置靠近座椅组件10的后侧(位于行走方向的后端),第二连接臂22 与底盘组件30的铰接位置靠近底盘组件30的前侧(位于行走方向的前端)。当第一连接臂21与第二连接臂22呈交叉设置时,可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移动辅助设备100 处于展开状态,当第一连接臂21与第二连接臂22重叠设置时(在水平方向呈“一”字形设置),可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通过设置第二连接臂22,可以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以及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对座椅组件10提供支撑,从而在第一连接臂21和同步组件24实现平行折叠的效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座椅组件10支撑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臂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臂21平行间隔设置;第二连接臂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臂22平行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连接臂21和两个第二连接臂22,保证了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下对座椅组件10的支撑力,从而提高了用户乘坐移动辅助设备100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连接臂22包括第一连接段221、第二连接段222和第三连接段223,第一连接段221的一端与座椅组件10铰接,第一连接段2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1铰接,第二连接段2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1铰接,第三连接段22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222的另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段223的另一端与底盘组件30铰接。在折叠状态,至少部分第一连接段221、第二连接段222和第三连接段223重叠设置。将第二连接臂22设置成铰接的多段结构,除了能够增强对座椅组件10的支撑强度,提高稳定性之外,还可以提升可折叠机构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时的顺滑度,使得座椅组件10能够有效进入底盘组件30的收容空间34内,进而保证了移动辅助设备 100折叠操作的顺利实施。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锁止机构23包括第一锁止件232,第一锁止件232用于保持或解除第一连接段221、第二连接段222和第三连接段223中至少一者的当前状态。具体地,第一锁止件232设置在第一连接段221上,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锁止件232与第二连接段222配合,阻止第一连接段221相对第二连接段222转动,从而实现对移动辅助设备100展开状态的保持;当需要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时,解除第一锁止件232与第二连接段222的配合,此时第一连接段221可相对第二连接段222转动,以实现折叠动作的实施。设置第一锁止件232,能够有效实现对移动辅助设备100当前状态的保持,从而保证了移动辅助设备100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止件232为第一卡钩,第二连接段222上设有第一卡接头,当需要对移动辅助设备100的展开状态进行保持时,将第一卡钩卡接入第一卡接头,在对移动辅助设备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时,解除第一卡钩与第一卡接头的配合即可。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座椅组件10包括座板14、支撑件13、背板11和连接件12,座板14供用户乘坐,支撑件13设于座板14的底面,第一连接臂21与支撑件 13铰接,背板11供用户倚靠,连接件12设置在支撑件13上,背板11铰接于连接件12 且形成第一铰接位置,第一连接段221的一端铰接于连接件12且形成第二铰接位置,第二铰接位置间隔设置在第一铰接位置的下方。具体地,当对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操作时,锁止机构23解除对可折叠机构的锁止,连接件12相对支撑件13转动,带动背板 11相对支撑件13转动且抵靠在座板14上,第一连接段221、第二连接段222、第三连接段223以及第一连接臂21,分别相对各自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折叠。座椅组件10的设置方式,实现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时靠背和座椅的同步折叠,进一步减小了折叠后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体积,使得用户携带或收纳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6所示,背板11包括板体111、框架112和连接结构113,板体111安装在框架112上,框架112通过连接结构113安装在连接件12上,支撑件13包括支撑部131和连接部132,座板14安装在支撑部131上,并且连接件12连接在支撑部131 上,连接部132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臂21。
另外,座椅组件10还包括靠垫和坐垫,其中,靠垫设置在背板11上,坐垫设置在座板14上,通过设置靠垫和坐垫,从而提高了用户乘坐时的舒适性。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锁止机构23还包括第二锁止件231、操控件和传动部件,第二锁止件231设于背板11与连接件12的铰接位置,用于保持或解除背板11与连接件12 的当前状态,操控件以可活动的方式设于背板11,操控件通过传动部件与第一锁止件232 和第二锁止件231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二锁止件231设置在连接件12上,并且第二锁止件231能够与第二连接臂22的第一连接段221或者背板11的连接结构113配合。例如,在移动辅助设备100展开时,第二锁止件231与背板11的连接结构113配合,从而实现对背板11相对座板14位置的保持,进而保证了背板11与座板14能够有效供用户乘坐,以满足用户使用移动辅助设备100的需求;当需要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时,操作操控件,通过传动部件分别与第一锁止件232和第二锁止件231配合,使得第一锁止件232和第二锁止件231分别解除对应位置的锁止,从而实现背板11相对座板14的折叠以及座椅组件10相对底盘组件30的折叠,进而实现了移动辅助设备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折叠操作,以便于用户与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携带或收纳。
需要理解的是,该锁止机构23与可折叠机构的配合,实现了移动辅助设备100折叠过程中的联动操作,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锁止件231为第二卡钩,座板14上设有第二卡接头,当需要对移动辅助设备100的展开状态进行保持时,将第二卡钩卡接入第二卡接头,在对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时,解除第二卡钩与第二卡接头的配合即可。
另外,操控件可以为扳手等部件,传动部件可以为拉线等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座椅组件10还包括扶手机构15,扶手机构15包括承托件151和立柱件152,承托件151设置成承托用户的手臂,立柱件152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支撑件13上,承托件151以可活动的方式与立柱件 152的另一端配合。在展开状态,承托件151和至少部分立柱件152凸出于座板14;在折叠状态,承托件151和立柱件152重叠设置在座板14的边缘。具体地,当对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折叠时,外力驱动立柱件152和承托件151转动,使得立柱件152和承托件151 重叠设置在座椅的边缘,从而避免扶手机构15占用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的高度方向上的空间(移动辅助设备100水平放置),进一步减小了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的体积,使得用户携带和收纳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4所示,底盘组件30还包括防翻机构33,防翻机构33设置在底盘本体31上,防翻机构33具有防翻状态(如图1-3所示)和支撑状态(如图4所示)。在支撑状态,部分行走机构32和部分防翻机构33分别与移动辅助设备100的承载面相抵靠。防翻机构33的设置,使得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可通过防翻机构33进行辅助支撑(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进行竖直携带或收纳时),从而确保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折叠后的移动辅助设备100侧翻或摔坏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4所示,防翻机构33包括支撑臂331、切换件和防翻轮332,支撑臂331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底盘本体31上,切换件分别与支撑臂331和底盘本体31配合,以驱动支撑臂331在防翻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防翻轮332设置在所述支撑臂331的另一端。具体地,利用切换件对支撑臂331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防翻轮332位置的调节,进而满足在移动辅助设备100展开状态时,防翻机构33 处于防翻状态;在移动辅助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防翻机构33处于支撑状态,从而保证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辅助设备包括:
底盘组件,所述底盘组件设有收容空间;
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的上方,所述座椅组件设置成供用户乘坐;
支撑组件,所述座椅组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底盘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座椅组件与所述底盘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座椅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
操控模块,所述操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座椅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可折叠机构,所述可折叠机构具有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座椅组件通过所述可折叠机构与所述底盘组件连接;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可折叠机构配合,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可折叠机构的当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臂;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座椅组件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臂可以相对所述座椅组件转动;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底盘组件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臂可以相对所述底盘组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机构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配合;所述同步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辅助设备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同步组件用于保持所述座椅组件和所述底盘组件平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包括:
主动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配合且随所述第一连接轴同步运动;
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配合且随所述第二连接轴同步转动;
传动模块,所述主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从动件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包括:
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
第二保持件,所述第二保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轴;
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保持件以可转动的方式配合,所述转杆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保持件以可转动的方式配合;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固接于所述转杆上且与所述主动件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固接于所述转杆上且与所述从动件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转杆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一保持件或第二保持件配合,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具有驱动所述可折叠机构展开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组件和所述底盘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交叉铰接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
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座椅组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
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组件铰接,在所述折叠状态,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重叠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中至少一者的当前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包括:
座板,所述座板供用户乘坐;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座板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支撑件铰接;
背板,所述背板供用户倚靠;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背板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且形成第一铰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且形成第二铰接位置,所述第二铰接位置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位置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
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背板与所述连接件的当前状态;
操控件,所述操控件以可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背板;
传动部件,所述操控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传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成承托用户的手臂;
立柱件,所述立柱件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承托件以可活动的方式与所述立柱件的另一端配合;
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承托件和至少部分所述立柱件凸出于所述座板;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承托件和所述立柱件重叠设置在所述座板的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包括:
底盘本体,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盘本体配合;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辅助设备移动,部分所述行走机构在所述底盘本体的顶部合围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还包括防翻机构,所述防翻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所述防翻机构被配置为具有防翻状态和支撑状态;
部分所述行走机构和部分所述防翻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状态时分别与承载面相抵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机构包括: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
切换件,所述切换件分别与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底盘本体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撑臂在所述防翻状态和所述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防翻轮,所述防翻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
CN202122458606.8U 2021-10-12 2021-10-12 移动辅助设备 Active CN216676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8606.8U CN216676328U (zh) 2021-10-12 2021-10-12 移动辅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8606.8U CN216676328U (zh) 2021-10-12 2021-10-12 移动辅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6328U true CN216676328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58606.8U Active CN216676328U (zh) 2021-10-12 2021-10-12 移动辅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6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7261B2 (en) Mobile object
KR101859404B1 (ko) 접이식 전동 휠체어
WO2012036131A1 (ja) 介護用車椅子
JP2000140041A (ja) 移動型リフト
KR20080066670A (ko) 절첩 가능한 좌석 승강식 휠체어
US11191683B2 (en) Electric vehicle with movable baggage base
CN209203807U (zh) 一种折叠式轮椅
JP7272178B2 (ja) 電動車両
JP2021035230A (ja) 電動車両
KR20080013858A (ko) 좌석 승강 휠체어, 좌석 승강 휠체어의 브레이크 장치, 및좌석 승강용 액츄에이터의 작동 정지 장치
AU4355000A (en) Folding wheelchair with a positioning assembly
CN108904161A (zh) 一种轮椅
CN216676328U (zh) 移动辅助设备
CA2690014C (en) Scooter with an integral lifting and loading system
CN207445134U (zh) 电动折叠轮椅
KR100971472B1 (ko) 보행 보조장치
CN106821625A (zh) 电动折叠轮椅
JP2600708Y2 (ja) 手動走行車輌
CN108524124A (zh) 一种折叠锁定机构、扶手装置及轮椅
CN209332525U (zh) 轮椅及其底盘结构
CN218529091U (zh) 一种便携式座椅及轮椅
CN214434893U (zh) 折叠电动轮椅车
CN217510729U (zh) 一种可折叠轮椅
JPH10192100A (ja) 折畳み式多連結ベッド
JP3934758B2 (ja) 昇降装置付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