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4717U - 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4717U
CN216674717U CN202122720538.8U CN202122720538U CN216674717U CN 216674717 U CN216674717 U CN 216674717U CN 202122720538 U CN202122720538 U CN 202122720538U CN 216674717 U CN216674717 U CN 21667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placing platform
soft
soft materia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05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葭传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05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4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4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物料上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包括:治具放置平台,用于承载软性物料治具;第一驱动部件,与治具放置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治具放置平台沿第一方向往返移动;顶料组件,用于在治具放置平台移动且使其承载的软性物料治具移动至与顶料组件相对应的位置时将软性物料从软性物料治具中顶出;支撑框架,用于支撑第一驱动部件和顶料组件。在此上料机构中,可通过软性物料治具装载多个软性物料,并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固定有软性物料治具的治具放置平台移动至与顶料组件对应,此时即可由顶料组件将软性物料从软性物料治具中顶出,从而高效自动地将例如吸油棉的软性物料提供在预期位置,为下一步的取料操作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性物料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烟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会涉及将吸油棉装入产品的工序。相应地,需要在适当工位提供吸油棉,以便将其组装到电子烟产品中。
然而,由于吸油棉是一种软弹性物料,其无法采用常规技术中的震动盘实现自动上料。因此,目前的实现方案中多以人工用镊子夹取散装的吸油棉装入产品中;这存在效率低、浪费人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上料机构,其能够自动对例如吸油棉的软性物料进行上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机构,其用于对软性物料的转移,并且包括:治具放置平台,所述治具放置平台用于承载软性物料治具;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沿第一方向往返移动;顶料组件,所述顶料组件用于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移动且使其承载的软性物料治具移动至与所述顶料组件相对应的位置时将软性物料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中顶出;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顶料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物料治具包括:软性物料治具板,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具有多个第一通槽;压料板,所述压料板具有多个第二通槽。其中,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上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片状材料,所述片状材料包括多个软性物料,一个所述软性物料与一个所述第一通槽对应;所述压料板设置在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上,并且将所述片状材料压在所述压料板和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之间;一个所述第二通槽、一个所述软性物料与一个所述第一通槽对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具放置平台具有多个第三通槽,所述顶料组件包括多个冲料头;所述冲料头用于穿过所述第三通槽,并将所述软性物料治具中的软性物料顶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第三通槽成行列布置,所述多个冲料头呈一行布置,所述多个冲料头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冲料头固定板、冲料头顶升板和多个冲料头,所述多个冲料头固定在所述冲料头固定板上,所述冲料头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冲料头顶升板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冲料头顶升板沿着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垂直的第二方向往返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料组件还包括支撑件和导引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导引件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冲料头顶升板连接,用于导引所述冲料头顶升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顶料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往返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用于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往返移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单轴机械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安全光栅组件;所述安全光栅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对所述治具放置平台的活动区域进行安全检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为吸油棉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构中,可通过软性物料治具装载多个软性物料,并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固定有软性物料治具的治具放置平台移动至与所述顶料组件对应,此时即可由所述顶料组件将多个软性物料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中顶出,从而高效自动地将例如吸油棉的多个软性物料提供在预期位置,为下一步的取料操作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上料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用于图1所示上料机构的软性物料治具和片状材料的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其中所述片状材料包括多个软性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他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他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100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和立体分解示意图。该上料机构100用于对软性物料201(参见图3)的转移,并且包括治具放置平台10、第一驱动部件30、顶料组件40和支撑框架50。
其中,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用于承载软性物料治具20。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用于装载多个软性物料,所述多个软性物料例如可为吸油棉,并且可呈行列布置。在装载了多个软性物料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可被固定设置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上。例如,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可通过卡扣、磁吸、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上,并且可在完成上料后取下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沿第一方向A1往返移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可为输出直线运动的机构,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可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的活动部分上,以便随着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的驱动而直线往返移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对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的驱动以可控的方式进行,例如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可先以较大的第一距离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一次,再以较小的第二距离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多次。
所述顶料组件40用于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移动至预定位置时将与所述顶料组件40相对应的将软性物料201(参见图3)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中顶出。例如,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以较大的第一距离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后,可使得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承载的软性物料治具20移动至与所述顶料组件40对应,尤其是使软性物料治具20中最靠前的一行软性物料201移动至位于所述顶料组件40的正上方,此时可通过所述顶料组件40将这一行的软性物料201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中顶出。然后,可以较小的第二距离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第一次,使软性物料治具20中与最靠前的一行软性物料相邻的第二行软性物料移动至位于所述顶料组件40的正上方,此时可通过所述顶料组件40将这第二行的软性物料201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中顶出;以此类推,即可将所有的软性物料201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中顶出。
所述支撑框架5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和所述顶料组件40。所述支撑框架50可包括多个结构件,其可构造成供上料机构100直立在某一表面上,并且同时对上料机构100中的动作机构进行支撑。
在此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中,可通过软性物料治具20装载多个软性物料201,并通过第一驱动部件30驱动固定有软性物料治具20的治具放置平台10移动至与所述顶料组件40对应,此时即可由所述顶料组件40将多个软性物料201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中顶出,从而高效自动地将例如吸油棉的多个软性物料201提供在预期位置,为下一步的取料操作提供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3为适用于图1所示上料机构100的软性物料治具20和片状材料200的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并且所述片状材料200包括多个软性物料201。所述上料机构100可包括前述的软性物料治具20。其中,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可包括软性物料治具板21和压料板23。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21具有多个第一通槽22,所述压料板23具有多个第二通槽24。所述多个第一通槽22可为彼此隔开的通孔,亦可在与第一方向A1平行的各列上彼此连通;所述多个第二通槽24可为彼此隔开的通孔,亦可在与第一方向A1平行的各列上彼此连通。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21上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片状材料200,所述片状材料200包括多个软性物料201,一个所述软性物料201与一个所述第一通槽22对应。在此指出,多个软性物料201可通过冲切工艺在所述片状材料200中形成;也就是说,所述片状材料200与所述多个软性物料201彼此分离,仅通过片状材料200的弹性将所述多个软性物料201保持在其中。各软性物料201可为非规则形状,例如可呈两端较宽、中间较窄的形状。所述压料板23设置在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21上,并且将所述片状材料200压在所述压料板23和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21之间;一个所述第二通槽24、一个所述软性物料201与一个所述第一通槽22对齐。以此方式,所述片状材料200除了所述多个软性物料201之外的部分可被夹持固定,从而为下一步将各个软性物料201从片状材料200和软性物料治具20中顶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具有多个第三通槽11,所述顶料组件40包括多个冲料头41。各个冲料头41的横截面可具有与软性物料201相同或类似的形状。所述冲料头41用于穿过所述第三通槽11,并将所述软性物料治具20中的软性物料201顶出。多个所述第三通槽11可为彼此隔开的通孔,亦可在与第一方向A1平行的各列上彼此连通。以此方式,所述顶料组件40可驱动冲料头41移动并依次通过第三通槽11和第一通槽22,并且在接触片状材料200中的软性物料201后将其顶出第二通槽24。然后,所述顶料组件40可驱动冲料头41返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多个第三通槽11成行列布置,所述多个冲料头41呈一行布置,所述多个冲料头4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A1垂直。以此方式,所述多个冲料头41可在一次顶出操作中将一行的软性物料201顶出,进而提高上料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顶料组件40可包括第二驱动部件42、冲料头固定板43、冲料头顶升板44和多个冲料头41,所述多个冲料头41固定在所述冲料头固定板43上,所述冲料头固定板43安装在所述冲料头顶升板44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2用于驱动所述冲料头顶升板44沿着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垂直的第二方向A2往返移动。以此方式,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2一致性地驱动所述多个冲料头41往返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顶料组件40还包括支撑件45和导引件46。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2安装在所述支撑件45上;所述导引件46与所述支撑件45和所述冲料头顶升板44连接,用于导引所述冲料头顶升板44沿着所述第二方向A2移动。所述支撑件45可直接或间接地由所述支撑框架50支撑。所述导引件46可包括导引套筒和导引杆,所述导引套筒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45上,所述导引杆可滑动地插设在导引套筒中,进而为所述冲料头顶升板44的提供导引。以此方式,所述冲料头顶升板44的往返移动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三驱动部件60。所述第三驱动部件60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50上,用于驱动所述顶料组件4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A1和所述第二方向A2垂直的第三方向A3往返移动。所述第三驱动部件60可用于微调所述顶料组件40在第三方向A3上的位置,以便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中的多个第三通槽11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导轨70;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与所述第一导轨70滑动连接,用于沿着所述第一导轨70往返移动。例如,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可通过滑块71与所述第一导轨70连接。以此方式,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的两端都能够稳定地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为单轴机械手。例如,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可为以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为驱动的单轴机械臂为基本工作单元,以滚珠丝杆、同步皮带、齿轮齿条为传动方式所架构起来的机器人系统,可以完成在第一方向A1上任意一点的到达,并且能够遵循可控的运动轨迹。以此方式,可实现对治具放置平台10的精确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安全光栅组件80。所述安全光栅组件80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50上,用于对所述治具放置平台10的活动区域进行安全检测。所述安全光栅组件80也就是光电安全保护装置(也称安全保护器、冲床保护器、红外线安全保护装置等),一般来说可包括为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安全光栅组件80是避免人员接近移动构件的一种光电设备,可以避免人员伤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100为吸油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100可应用于电子烟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便为电子烟产品进行吸油棉的上料。由于吸油棉是一种软弹性物料,其无法用震动盘实现自动上料,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可以实现高效自动上棉,大大提升取棉与装棉效率,从而大量节省了人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框架50可包括支撑侧板51、支撑底板52、防护罩53等结构。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机构100的一种操作方式进行简要说明。首先,可采用人工将例如面料的片状材料200装入软性物料治具板21上;其次,将压料板23盖在装有片状材料200的软性物料治具板21上,从而将片状材料200压住;接着,将夹持了片状材料200的软性物料治具20放置于治具放置平台10上;然后,在例如单轴机械手的第一驱动部件30的驱动下,使治具放置平台10移动到上料位置;最后,顶料组件40将片状材料200中的多个例如吸油棉的软性物料201顶出。此外,多个例如吸油棉的软性物料201可直接被顶出到取棉机构上,以便由取棉机构拾取这些软性物料201,并最终组装到例如电子烟的产品中。
结合上述说明能够明白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100可通过例如机械手的第一驱动部件30与顶料组件40的配合而同时顶出多个例如吸油棉的软性物料20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他变化,为了简明,他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料机构,用于对软性物料的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治具放置平台,所述治具放置平台用于承载软性物料治具;
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沿第一方向往返移动;
顶料组件,所述顶料组件用于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移动且使其承载的软性物料治具移动至与所述顶料组件相对应的位置时将软性物料从所述软性物料治具中顶出;和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所述顶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物料治具包括:
软性物料治具板,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具有多个第一通槽;和
压料板,所述压料板具有多个第二通槽;
其中,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上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片状材料,所述片状材料包括多个软性物料,一个所述软性物料与一个所述第一通槽对应;所述压料板设置在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上,并且将所述片状材料压在所述压料板和所述软性物料治具板之间;一个所述第二通槽、一个所述软性物料与一个所述第一通槽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具放置平台具有多个第三通槽,所述顶料组件包括多个冲料头;所述冲料头用于穿过所述第三通槽,并将所述软性物料治具中的软性物料顶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三通槽成行列布置,所述多个冲料头呈一行布置,所述多个冲料头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冲料头固定板、冲料头顶升板和多个冲料头,所述多个冲料头固定在所述冲料头固定板上,所述冲料头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冲料头顶升板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冲料头顶升板沿着与所述治具放置平台垂直的第二方向往返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料组件还包括支撑件和导引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导引件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冲料头顶升板连接,用于导引所述冲料头顶升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驱动所述顶料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往返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特征:
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治具放置平台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用于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往返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单轴机械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安全光栅组件,所述安全光栅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对所述治具放置平台的活动区域进行安全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机构为吸油棉上料机构。
CN202122720538.8U 2021-11-08 2021-11-08 上料机构 Active CN216674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0538.8U CN216674717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0538.8U CN216674717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4717U true CN21667471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0538.8U Active CN216674717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4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5003830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la fabricacion de ensambles.
CN110788535A (zh) 手机马达自动组装设备
CN216674717U (zh) 上料机构
KR0147460B1 (ko) 흡착식 이송다이
KR200388646Y1 (ko) 자동 임펠러 조립기
KR102299699B1 (ko) 커넥터 조립용 터미널단자의 스티칭장치
CN116835240A (zh) 一种转盘系统
CN111716448A (zh) 一种中空型编码器组装设备
CN116252432A (zh) 植入五金配件式tws耳机用支架注塑生产设备
CN109794766A (zh) 一种电话机及其自动化组装生产方法和系统
CN106944632B (zh) 一种管弯头自动加工装置
CN213679003U (zh) 一种料斗取膜装置
CN213737162U (zh) 一种销钉上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座椅托盘销钉铆接机
CN209407840U (zh) 一种料板压胶钉设备
CN110789993A (zh) 自动化物料供给装置
CN213568334U (zh) 治具收料上料机
CN211088725U (zh) 一种电路板排针自动组装机构
CN110549411B (zh) 顶出顶网装置
CN217529917U (zh) 一种四组弹簧同时压缩组装装置
CN219053491U (zh) 一种拉杆和拉杆套装配装置
CN110480336B (zh) 一种徽章全自动装配装置
CN218113124U (zh) 一种拭子投料机构
CN215885413U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210413356U (zh) 一种自动冲芯机的定位圈组装机构
CN211465238U (zh) 手机马达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