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2434U -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2434U
CN216672434U CN202122539629.1U CN202122539629U CN216672434U CN 216672434 U CN216672434 U CN 216672434U CN 202122539629 U CN202122539629 U CN 202122539629U CN 216672434 U CN216672434 U CN 21667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base
groove
sliding block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96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尹
李波
柴高磊
赵俊杰
何海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96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2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线束调整模块包括:基座,沿左右方向延伸,基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栓孔;第一滑块,沿左右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上;第二滑块,沿前后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背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线束安装槽;基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左、右限位部用于对第一滑块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基座或第一滑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前、后限位部用于对第二滑块在前后方向上限位。使得高压线束被两个线束调整模块固定后,能够补偿振动源振动过程中对高压线束带来的动态位移量,以释放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背景技术
高压线束是新能源客车高压元件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因其高电压、大载流、粗线径的特点,对线束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能源汽车高压元件在实车的运行工况,分为振动源(如驱动电机、电动空压机等)与非振动源(如电除霜器、电暖风、PDU等),与振动源连接的高压线束会受到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
目前,高压线束一般采用线夹、线卡、抱箍等刚性固定,导致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无法释放,进而导致线束磨损断丝、线束绝缘皮撕裂及振动源高压接口损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线束刚性固定,而导致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无法释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调整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线束调整模块的技术方案是:
线束调整模块,包括基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基座沿左右方向延伸,基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栓孔;第一滑块沿左右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上;第二滑块沿前后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背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线束安装槽;基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左、右限位部用于对第一滑块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基座或第一滑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前、后限位部用于对第二滑块在前后方向上限位。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调整模块通过设置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滑动副,使得高压线束被两个线束调整模块固定后,能够补偿振动源振动过程中对高压线束带来的动态位移量,以释放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降低线束磨损断丝、线束绝缘皮撕裂及振动源高压接口损伤的风险。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束安装槽为半圆槽,半圆槽沿第二滑块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各高压线束独立固定,避免相互干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束安装槽内设有凸楞。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线束固定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束安装槽的槽沿上设有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两个第二滑块连接在一起,以保证两个第二滑块同步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缩口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缩口槽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块,第二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槽,L型滑槽与L型滑块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和第一滑块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矩形凸起,基座和第二滑块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矩形槽,第一滑块通过矩形凸起和矩形槽导向配合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上;第一滑块上设有卡钩,基座上设有卡槽,第一滑块卡接在基座上,卡槽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滑块在基座上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行程。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不仅便于将第一滑块安装在基座上,而其能够保证第一滑块在基座上滑动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为U型结构,基座的左端内侧设有左缓冲块,基座的右端内侧设有右缓冲块,左缓冲块构成所述的左限位部,右缓冲块构成所述的右限位部。
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缓冲块,有利于对第一滑块进行缓冲,以降低对基座的冲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滑块安装槽,滑块安装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块滑动装配在滑块安装槽内,第一滑块朝向第二滑块的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槽,第二滑块朝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在通槽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滑块安装槽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用于与限位凸起限位配合,滑块安装槽的前槽壁构成所述的前限位部,滑块安装槽的后槽壁构成所述的后限位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技术方案是:
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线束调整模块,线束调整模块包括基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基座沿左右方向延伸,基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栓孔;第一滑块沿左右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上;第二滑块沿前后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背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线束安装槽;基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左、右限位部用于对第一滑块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基座或第一滑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前、后限位部用于对第二滑块在前后方向上限位;两个线束调整模块的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调整模块通过设置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滑动副,使得高压线束被两个线束调整模块固定后,能够补偿振动源振动过程中对高压线束带来的动态位移量,以释放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降低线束磨损断丝、线束绝缘皮撕裂及振动源高压接口损伤的风险。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束安装槽为半圆槽,半圆槽沿第二滑块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各高压线束独立固定,避免相互干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束安装槽内设有凸楞。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线束固定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束安装槽的槽沿上设有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两个第二滑块连接在一起,以保证两个第二滑块同步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缩口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缩口槽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块,第二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槽,L型滑槽与L型滑块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和第一滑块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矩形凸起,基座和第二滑块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矩形槽,第一滑块通过矩形凸起和矩形槽导向配合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上;第一滑块上设有卡钩,基座上设有卡槽,第一滑块卡接在基座上,卡槽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滑块在基座上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行程。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不仅便于将第一滑块安装在基座上,而其能够保证第一滑块在基座上滑动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为U型结构,基座的左端内侧设有左缓冲块,基座的右端内侧设有右缓冲块,左缓冲块构成所述的左限位部,右缓冲块构成所述的右限位部。
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缓冲块,有利于对第一滑块进行缓冲,以降低对基座的冲击。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滑块安装槽,滑块安装槽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块滑动装配在滑块安装槽内,第一滑块朝向第二滑块的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槽,第二滑块朝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在通槽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滑块安装槽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用于与限位凸起限位配合,滑块安装槽的前槽壁构成所述的前限位部,滑块安装槽的后槽壁构成所述的后限位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基座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安装缓冲块和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高压线束与线束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基座;111、卡槽;112、螺栓孔;113、竖向安装槽;114、滑块安装槽;115、矩形凸起;21、第一滑块;211、矩形槽;212、卡钩;213、导向凸起;214、通槽;215、L型滑块;31、第二滑块;311、限位凸起;312、L型滑槽;313、凸楞;314、线束安装槽;315、燕尾槽;316、定位凸起;317、定位凹槽;41、缓冲块;411、竖向凸起;412、水平凸起;51、高压线束;52、波谷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术语“前”、“后”、“上”、“下”、“左”、“右”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线束调整模块101,两个线束调整模块101的结构完全相同,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其中,线束调整模块由绝缘材料制成。
以上方的线束调整模块为例,线束调整模块101包括基座11、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31,基座11沿左右方向延伸,基座11的两端均设有螺栓孔112,基座11固定在车身上;第一滑块21沿左右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11上,第二滑块31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在第一滑块21上。其中,第一滑块21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行程以及第二滑块31沿前后方向的滑动行程大于振动源的最大振动位移量。
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31背向第一滑块21的一侧设有线束安装槽314,优选的,线束安装槽314为半圆槽,半圆槽沿第二滑块31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半圆槽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滑块31上相对布置的两个线束安装槽314围成线束固定孔,线束固定孔用于固定高压线束51,其中,线束固定孔的中心线沿前后方向;为了保证高压线束51固定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4所示,线束安装槽314内设有凸楞313,凸楞313用于卡接在高压线束51的波纹管的波谷槽52内,避免高压线束51沿其自身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左边的线束安装槽314和中间的线束安装槽314之间的槽沿上设有定位凸起316,右边的线束安装槽314和中间的线束安装槽314之间的槽沿上设有定位凹槽317;通过两个第二滑块31上的定位凸起316和定位凹槽317定位配合,保证两个第二滑块31同步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31朝向第一滑块21的一侧设有燕尾槽315,燕尾槽315沿前后方向延伸;燕尾槽315设置有两个,且燕尾槽315处于相应的两个线束安装槽314之间。第一滑块21朝向第二滑块31的一侧设有导向凸起213,导向凸起213沿前后方向延伸;导向凸起213设置有两个,导向凸起213与燕尾槽315对应且适配。其中,燕尾槽315构成缩口槽。在其他实施例中,燕尾槽为T型槽。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块215,第二滑块3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槽312,L型滑槽312与L型滑块215适配,以保证第二滑块31在第一滑块21上滑动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11上设有滑块安装槽114,滑块安装槽114沿左右方向延伸,滑块安装槽114内设有矩形凸起115,矩形凸起115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块21上设有矩形槽211,第一滑块21通过矩形凸起115和矩形槽211导向配合导向滑动装配在滑动安装槽114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1上设有卡钩212,卡钩212设置有四个;基座11上设有卡槽111,卡槽111设置有四个,卡槽111与卡钩212一一对应布置,第一滑块21通过卡钩212和卡槽11配合卡接在基座11上,以保证第一滑块21在基座11上滑动的稳定性。其中,卡槽1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滑块21在基座11上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行程。
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11为U型结构,基座11的左端内侧和右端内侧均设有缓冲块41,左端的缓冲块41构成左限位部,右端的缓冲块41构成右限位部,两个缓冲块41用于对第一滑块21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同时对第一滑块21起到缓冲作用。其中,缓冲块41为橡胶块。
本实施例中,缓冲块41上设有竖向凸起411和水平凸起412,基座11的端部内侧设有竖向安装槽113;缓冲块41安装到基座11上后,竖向凸起411处于竖向安装槽113内,水平凸起412处于滑块安装槽114内,以保证缓冲块41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1沉入滑块安装槽114内,第一滑块21朝向第二滑块31的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槽214,第二滑块31朝向第一滑块2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311,限位凸起311在通槽214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滑块安装槽114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用于与限位凸起311限位配合,滑块安装槽114的前槽壁构成前限位部,滑块安装槽114的后槽壁构成后限位部,滑块安装槽114的前、后槽壁用于对第二滑块31在前后方向上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调整模块通过设置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滑动副,使得高压线束被两个线束调整模块固定后,能够补偿振动源振动过程中对高压线束带来的动态位移量,以释放振动源振动带来的应力,降低线束磨损断丝、线束绝缘皮撕裂及振动源高压接口损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线束安装槽314为半圆槽,半圆槽沿第二滑块31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三个。本实施例中,线束安装槽为授权公告号CN105429066B中公开的绝缘线码上的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滑块31上设有燕尾槽315,第一滑块21上设有导向凸起213,导向凸起213与燕尾槽315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上设有矩形槽,第一滑块上设有矩形凸起,矩形凸起与矩形槽适配。
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基座11上设有矩形凸起115,第一滑块21上设有矩形槽211,第一滑块21通过矩形凸起115和矩形槽211导向配合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11上,其中,第一滑块21卡接在基座11上,以保证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基座11上设有燕尾凸起,第一滑块上设有燕尾槽,第一滑块通过燕尾凸起和燕尾槽导向配合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上,同时,第一滑块通过燕尾凸起和燕尾槽配合卡接在基座上,以保证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基座11为U型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为一字型结构,此时,滑块安装槽的两端为封闭结构,通过封闭结构对第一滑块在左右方向上限位。
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滑块安装槽114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对限位凸起限位。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滑块上的通槽替换为两端封闭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对限位凸起限位。
本实用新型线束调整模块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线束调整模块与上述线束固定结构的实施例1至6中任一个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1)、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31),基座(11)沿左右方向延伸,基座(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螺栓孔(112);第一滑块(21)沿左右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11)上;第二滑块(31)沿前后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第一滑块(21)上,第二滑块(31)背向第一滑块(21)的一侧设有线束安装槽(314);基座(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左、右限位部用于对第一滑块(21)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基座(11)或第一滑块(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前、后限位部用于对第二滑块(31)在前后方向上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槽(314)为半圆槽,半圆槽沿第二滑块(31)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槽(314)内设有凸楞(3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槽(314)的槽沿上设有定位凸起(316)和定位凹槽(31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31)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缩口槽,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3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213),导向凸起(213)与缩口槽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块(215),第二滑块(3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滑槽(312),L型滑槽(312)与L型滑块(215)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和第一滑块(21)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矩形凸起(115),基座(11)和第二滑块(3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矩形槽(211),第一滑块(21)通过矩形凸起(115)和矩形槽(211)导向配合导向滑动装配在基座(11)上;第一滑块(21)上设有卡钩(212),基座(11)上设有卡槽(111),第一滑块(21)卡接在基座(11)上,卡槽(111)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滑块(21)在基座(11)上沿左右方向的滑动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为U型结构,基座(11)的左端内侧设有左缓冲块(41),基座(11)的右端内侧设有右缓冲块(41),左缓冲块(41)构成所述的左限位部,右缓冲块(41)构成所述的右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上设有滑块安装槽(114),滑块安装槽(114)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块(21)滑动装配在滑块安装槽(114)内,第一滑块(21)朝向第二滑块(31)的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槽(214),第二滑块(31)朝向第一滑块(2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311),限位凸起(311)在通槽(214)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滑块安装槽(114)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用于与限位凸起(311)限位配合,滑块安装槽(114)的前槽壁构成所述的前限位部,滑块安装槽(114)的后槽壁构成所述的后限位部。
10.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线束调整模块,线束调整模块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调整模块,两个线束调整模块的基座(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CN202122539629.1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Active CN21667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9629.1U CN216672434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9629.1U CN216672434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2434U true CN216672434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9629.1U Active CN216672434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2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5387B2 (ja) 鉄道車両の高圧機器システム及び鉄道車両
CN103026424A (zh) 线束、用设备运输线束的方法,以及用线束连接设备的方法
CN216672434U (zh)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线束调整模块
CN2175295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生产的超声波焊接装置
CN21136446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护套
CN210517656U (zh) 快速货运动车组及其车下电线槽
CN21406906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捆扎扣切断一体的装置
CN110544756A (zh) 一种固定铜排的塑料支架
CN209191848U (zh) 一种车辆及其外部车载设备的走线结构
CN212182742U (zh) 用于奔驰汽车起动机充电线束的端子方向固定装置
US20020094714A1 (e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module
CN212875309U (zh) 一种具有导向夹持结构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线束
CN211252479U (zh) 线路保护装置及汽车
CN109572590B (zh) 线卡、线码及使用该线卡的车辆
CN218386609U (zh) 有轨电车车辆车底线槽安装结构
CN218770243U (zh) 一体式支架线束组件
CN219687238U (zh) 一种驾驶室主线束结构
CN211151411U (zh) 一种多功能线槽支架
CN214523659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线束固定管夹
CN220234046U (zh) 汽车线束槽
CN211349033U (zh)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电气控制屏柜生产的辅助装置
JP4257631B2 (ja) ブロー成形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中空筒状体の製造方法
CN214626150U (zh) 汽车线束固定夹
CN214823064U (zh)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CN211880021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