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021U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021U
CN211880021U CN202020939408.6U CN202020939408U CN211880021U CN 211880021 U CN211880021 U CN 211880021U CN 202020939408 U CN202020939408 U CN 202020939408U CN 211880021 U CN211880021 U CN 211880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able fixing
bracket
accommodating space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94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霄
周晓坤
刘彩运
徐春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94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0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该线缆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横梁;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下凹形成容线空间,且其两侧竖板的上端分别形成用于与车体底架适配的固定部;所述横梁内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容线空间中,并分隔形成上部容线空间和下部容线空间,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凹容线空间两侧的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其中,多个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和/或所述横梁上。通过结构优化,本方案可有效隔离布线空间,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自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铁路车辆电气布线使用线缆固定支架对线缆进行固定,通常,在支架上分布安装孔用于安装线缆夹具或用来穿扎带。
请参见图3,该图为现有一种典型的轻型线缆固定支架的示意图。该支架为钢制或铝制的U形冲压件,两侧连接位置通过安装孔固定支架本身,在走线的中部区域开有大量圆孔或长圆孔,以安装线缆夹具或者穿扎带捆扎线缆。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支架强度较低,不适用于货车底架裸露且震动较大的使用环境;
2、支架只有单层布线空间,不适用于多种电压等级的线缆需要隔离的情况。
请参见图4,该图为现有另一种典型的重型线缆固定支架的示意图。该支架为铝制的组装件,由底板1、侧梁2和圆管3焊接组装而成,其中,每块底板1有两个安装孔用于固定支架本身,使用多根圆管3用于固定大电流线缆。同样,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支架结构复杂,需要单独采购圆管,工艺相对复杂;
2、支架无线缆夹具安装孔,只能采用扎带捆扎,耐久性以及美观性较差;
3、由于支架较大,为减重通常使用铝材料制造,耐候性一般,且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线缆固定支架进行优化设计,以在有效兼顾空间隔离布线和自体强度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通过结构优化可有效隔离布线空间,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自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横梁;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下凹形成容线空间,且其两侧竖板的上端分别形成用于与车体底架适配的固定部;所述横梁内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容线空间中,并分隔形成上部容线空间和下部容线空间,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凹容线空间两侧的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其中,多个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和/或所述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采用板材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自相应侧所述竖板的上端向旁侧弯折形成。
优选地,所述横梁采用板材弯折形成,包括立板面和横板面,所述立板面的底沿与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板面上开设的穿装通道形成所述下部容线空间;所述横板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穿装通道自所述立板面的本体延伸至底沿形成,且所述穿装通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横板面上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上的所述安装孔均位于所述立板面的同侧。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筋板,分别与所述固定部的下表面和相应侧所述竖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架主体焊接固定,所述筋板与所述支架主体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底架和固定于所述车体底架上的如前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
优选地,所述轨道车辆为货运棚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针对线缆固定支架提出了改进方案,具体地,其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下凹形成容线空间,内置于该容线空间中的横梁将容线空间分隔为上部容线空间和下部容线空间,可根据布线需要分别铺设相应的线缆,例如但不限于,在上部容线空间铺设大电流线缆,在下部容线空间穿装较细的线缆;且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开设多个安装孔,可在固定架下方铺设信号线缆等。同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下凹容线空间两侧的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在有效增加隔离布线空间的基础上,兼具增强整体强度的作用。应用本方案,可同时排布大电流线缆以及小电流信号线缆等,利用不同布线空间减小相互干扰,结构简单可靠,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支架主体和横梁采用板材弯折形成,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横梁立板面的底沿与支架主体的中部底部固定连接,形成更为稳定的强度支撑结构,且利用立板面上开设的穿装通道形成上述下部容线空间,在兼顾布线空间增加及强度需求的同时,可进一步减重,降低整车负重,为保障整车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线缆固定支架的正视图;
图3为现有一种典型的轻型线缆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另一种典型的重型线缆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
支架主体1、底板11、竖板12、固定部13、横梁2、立板面21、穿装通道211、横板面22、筋板3、安装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支架作为描述主体,详细说明线缆固定支架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图中所示支架构成的尺寸比例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且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线缆固定支架未构成实质性限制。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该线缆固定支架以支架主体1作为承载基础,其中部底板11下凹形成容线空间,且其两侧竖板12的上端分别形成用于与车体底架(图中未示出)适配的固定部13。图中所示,支架主体1大致呈“U”型折弯状。
其中,横梁2内置于支架主体1的容线空间中,并分隔形成上部容线空间和下部容线空间,且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下凹容线空间两侧的竖板12固定连接,在有效增加隔离布线空间的基础上,兼具增强整体强度的作用。这里,多个安装孔4设置在横梁2上和/或支架主体1的中部底板11上。本方案结构简单可靠,且制造成本较低。
请一并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图1所示线缆固定支架的正视图。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布线需要分别铺设相应的线缆,例如但不限于,图2中所示(虚线所示为线缆)的优选示例。
图中所示,在横梁2上方的上部容线空间可铺设大电流线缆,并可基于横梁2上的安装孔4,使用管卡或扎带固定线缆,并且横梁2可以进一步托住线缆;在横梁2与底板11之间的下部容线空间可穿装较细的线缆;基于支架主体2的中部底板22上开设多个安装孔4,利用线卡可在固定架下方铺设信号线缆。
为了更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支架主体1和横梁2采用板材弯折形成.如图所示,支架主体1的固定部13自相应侧竖板12的上端向旁侧弯折形成。弯折形成的横梁2包括立板面21和横板面22。
其中,横梁2的立板面21底沿与支架主体1的中部底板11固定连接,形成更为稳定的强度支撑结构;且立板面21上开设的穿装通道211形成下部容线空间,利用立板面21上开设的穿装通道211形成上述下部容线空间,可进一步减重,符合整车减重指标要求。
图中所示的两个穿装通道211均自立板面21的本体延伸至底沿形成,且两个穿装通道21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者间的立板面21底沿与中部底板11固定连接,整体强度得以进一步保障。当然,穿装通道211的设置数量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两个,具体可根据需要设定为一个或者其他复数个,只要能够兼顾增加强度及减重功能均可。
为了更好地适应恶劣使用环境,还可在固定部13的下表面和相应侧竖板12的外表面之间增设筋板3,图中所示,两个筋板3分别配置在两侧固定部13的下方,且与固定板面分别大致垂直设置。具体地,筋板3与支架主体1采用焊接工艺固定,同样地,横梁2与支架主体1也采用焊接工艺,整体工艺上,支架主体1和横梁2分别冲压成型后,焊接固定即可。
另外,多个安装孔4在横梁2的横板面2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安装孔4支架主体1的中部底板1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管卡或扎带的安装位置精确固定,确保规律布线达成良好外观效果。
此外,在水平投影面内,横板面22上的安装孔4和支架主体1的中部底板11上的安装孔4均位于立板面21的同侧。也就是说,操作者可以同一侧完成各层布线空间线缆的管卡或扎带等紧固件的固定,可方便快捷完成相应组装,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除前述线缆固定支架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底架(图中未示出)和固定于该车体底架上的前述线缆固定支架。应当理解,该轨道车辆的其他功能构成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线缆固定支架可适用于不同轨道车辆,例如但不限于货运棚车。可以确定的是,该线缆固定支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架进行布线,只要应用本申请的核心发明构思,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其中部底板下凹形成容线空间,且其两侧竖板的上端分别形成用于与车体底架适配的固定部;
横梁,内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容线空间中,并分隔形成上部容线空间和下部容线空间,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凹容线空间两侧的所述竖板固定连接;
其中,多个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和/或所述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采用板材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自相应侧所述竖板的上端向旁侧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采用板材弯折形成,包括立板面和横板面,所述立板面的底沿与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板面上开设的穿装通道形成所述下部容线空间;所述横板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装通道自所述立板面的本体延伸至底沿形成,且所述穿装通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横板面上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底板上的所述安装孔均位于所述立板面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筋板,分别与所述固定部的下表面和相应侧所述竖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架主体焊接固定,所述筋板与所述支架主体焊接固定。
9.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底架和固定于所述车体底架上的线缆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支架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为货运棚车。
CN202020939408.6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Active CN211880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9408.6U CN211880021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9408.6U CN211880021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021U true CN211880021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5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9408.6U Active CN211880021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0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6816B (zh) 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03309368U (zh) 卡固式汽车管束固定支架
JP2012006461A (ja) 軌条車両
CN109109892B (zh) 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
CN211880021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线缆固定支架
CN111917074A (zh) 电力车辆用布线槽
CN203580539U (zh) 一种车身拖曳臂支架安装结构
CN215921866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的机舱横梁结构以及电动车辆
CN213008127U (zh) 车体底架、轨道车辆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0517656U (zh) 快速货运动车组及其车下电线槽
CN213565857U (zh) 载重汽车及其制动管束导向支架
CN216002588U (zh) 一种智轨电车车体的底架结构
CN211018152U (zh) 一种车下接线箱
CN218386609U (zh) 有轨电车车辆车底线槽安装结构
CN217672491U (zh) 一种车用高压线束固定支架
CN113859293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枕梁
CN211442478U (zh) 一种管横梁装置
CN211252479U (zh) 线路保护装置及汽车
CN217672595U (zh) 一种abs固定支架
CN213649570U (zh) 一种无中梁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车架
CN216424312U (zh) 电动汽车三电支架总成
CN220234046U (zh) 汽车线束槽
CN21199558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上线安装结构
CN206718941U (zh) 一种便于电动物流车加装液压尾板的底盘结构
CN217388086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线槽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