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669U -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669U
CN216636669U CN202123354238.9U CN202123354238U CN216636669U CN 216636669 U CN216636669 U CN 216636669U CN 202123354238 U CN202123354238 U CN 202123354238U CN 216636669 U CN216636669 U CN 216636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s
roof
main part
block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42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德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s Robo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s Robo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s Robo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s Robo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42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搬运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包括车本体,车本体顶端的中部设有主体杆,主体杆的正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位于车本体的上方,顶板以及主体杆侧端的连接处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外螺纹,外螺纹位于主体杆侧边的外壁,且主体杆侧边的外壁通过外螺纹螺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臂,限位臂底端的外侧设有滑槽,滑槽开设于车本体顶端的中部。通过设置的两组升降机构,能够利用其内部所设外螺纹、活动块、限位臂、滑槽、力臂、第一底块、固定轴、第二底块的共同作用下,起到对主体板与顶板两侧连接处有效承接的同时,实现对顶板高度的良好抬升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搬运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AGV是一种无人搬运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者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栽功能的运输车,AGV从形式上分可分为牵引式和背负式,牵引式AGV是通过牵引载重物料的小车来实现运输物料的目的,而背负式AGV则可以自己载重和运输物料,背负式AGV潜伏到物料或者物料架下面,通过举升物料或者物料架来实现物料的运输。
在现有技术对于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中,由于整体搬运车承载面高度较低,使得难以实现整体搬运车承接顶面高度有效调整的同时,导致整体搬运车运送货物过程中需要配合人工对货物的上下搬运工作,降低整体使用性的同时,造成人工劳动强度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顶端的中部设有主体杆,所述主体杆的正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车本体的上方,所述顶板以及主体杆侧端的连接处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主体杆侧边的外壁,且主体杆侧边的外壁通过外螺纹螺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底端的外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车本体顶端的中部,所述活动块的上方设有力臂,所述力臂底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底块,两组所述第一底块的底部与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底块相对一端的连接处通过转动杆与力臂底端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力臂顶端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顶板侧边的下方,且固定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块,两组所述第二底块的顶部均与顶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车本体,便于对其上所设结构有效承接的同时,实现其上承接货物的移动搬运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在顶板以及主体杆连接处的两侧呈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外螺纹的螺纹方向呈相对反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两组升降机构,起到对顶板在主体杆上方的良好升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杆的两端均设有支承块,两组所述支承块相对一端的内腔分别通过轴承与主体杆两端的外壁活动连接,且两组支承块分别位于两组升降机构底端相背离的一侧边,两组所述支承块的底部均与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支承块,起到对主体杆两端的有效承接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杆中部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主动齿,所述主动齿位于外螺纹的侧边,且主动齿的侧端啮合有从动齿,所述从动齿的一侧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主体杆的一侧边,且电机的驱动端通过转轴与从动齿侧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通过底垫与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主动齿、从动齿以及电机,起到对主体杆旋转的有效稳定驱动效益。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框,所述侧框呈“U”字形框板体结构,且侧框分布于顶板顶部的三侧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侧框,能够不妨碍货物在顶板上安置的同时,起到对货物位置的有效限制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位于侧框开口端的一侧,且嵌入槽的内侧设有内置块,所述内置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立杆,两组所述立杆的顶端均与顶板侧端的内腔活动套接,且两组立杆的底部均与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内置块以及立杆,起到对货物的有效限位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的车本体,能够通过本体运动作用下进行货物运输的同时,利用所设的两组支承块,起到对主体杆的有效活动承接作用,通过设置的两组升降机构,能够利用其内部所设外螺纹、活动块、限位臂、滑槽、力臂、第一底块、固定轴、第二底块的共同作用下,起到对主体板与顶板两侧连接处有效承接的同时,实现对顶板高度的良好抬升效益,从而使得顶板有效顶升作用下,起到对货物放置面的对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主体杆侧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顶板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主体杆中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车本体;2、主体杆;3、顶板;4、升降机构;5、外螺纹;6、活动块;7、限位臂;8、滑槽;9、力臂;10、第一底块;11、固定轴;12、第二底块;13、支承块;14、主动齿;15、从动齿;16、电机;17、侧框;18、嵌入槽;19、内置块;20、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请参阅图1和图2、3,包括车本体1,车本体1顶端的中部设有主体杆2,主体杆2的正上方设有顶板3,顶板3位于车本体1的上方,顶板3以及主体杆2侧端的连接处设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包括外螺纹5,外螺纹5位于主体杆2侧边的外壁,且主体杆2侧边的外壁通过外螺纹5螺接有活动块6,活动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臂7,限位臂7底端的外侧设有滑槽8,滑槽8开设于车本体1顶端的中部,活动块6的上方设有力臂9,力臂9底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底块10,两组第一底块10的底部与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底块10相对一端的连接处通过转动杆与力臂9底端的内腔活动套接,力臂9顶端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位于顶板3侧边的下方,且固定轴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块12,两组第二底块12的顶部均与顶板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升降机构4设有两组,两组升降机构4分别在顶板3以及主体杆2连接处的两侧呈对称设置,两组外螺纹5的螺纹方向呈相对反向设置,主体杆2的两端均设有支承块13,两组支承块13相对一端的内腔分别通过轴承与主体杆2两端的外壁活动连接,且两组支承块13分别位于两组升降机构4底端相背离的一侧边,两组支承块13的底部均与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两组支承块13,有利于通过对车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作用下,使得二者相对一端内腔配合轴承的共同作用,起到对主体杆2两端的良好活动承接效益,从而得以不妨碍主体杆2进行旋转运动的同时,起到对主体杆2在车本体1顶端的良好定位抬升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4,主体杆2中部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主动齿14,主动齿14位于外螺纹5的侧边,且主动齿14的侧端啮合有从动齿15,从动齿15的一侧边设有电机16,电机16位于主体杆2的一侧边,且电机16的驱动端通过转轴与从动齿15侧壁的中心固定连接,电机16外壳的底部通过底垫与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框17,侧框17呈“U”字形框板体结构,且侧框17分布于顶板3顶部的三侧端,顶板3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嵌入槽18,嵌入槽18位于侧框17开口端的一侧,且嵌入槽18的内侧设有内置块19,内置块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立杆20,两组立杆20的顶端均与顶板3侧端的内腔活动套接,且两组立杆20的底部均与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嵌入槽18,能够对内置块19有效套接设置的同时,利用所设的内置块19以及两组立杆20共同作用下,当顶板3处于抬升状态时,内置块19位于嵌入槽18的内侧,从而得以不妨碍货物在顶板3顶部的推动放置工作,且当顶板3处于下降复位状态时,内置块19得以位于嵌入槽18上方的同时,使得内置块19以及两组立杆20起到对货物的良好限位效益,并且内置块19以及两组立杆20的设置,能够起到对顶板3水平位置的良好限位效果,防止两组力臂9对顶板3活动承接下产生顶板3的侧向倾倒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的使用性以及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整体处于完整装配状态,当整体搬运车进行货物运输工作时,启动电机16驱动从动齿15旋转的同时,利用主动齿14的配合下间接使得主体杆2进行旋转,从而两组活动块6相背离移动下,使得两组力臂9朝向竖直状态摆动的同时带动顶板3向上抬升,此时顶板3得以提升至与货物放置平面相持平,且使得侧框17的开口一端面向货物,当顶板3抬升至最大限度时,内置块19位于嵌入槽18的内侧,并与此同时可将货物直接推动至顶板3顶部,且货物位于侧框17的内侧,而后可利用电机16的反转作用下,使得主体杆2反向旋转的同时,间接使得两组活动块6相靠拢并带动顶板3向下运动,且顶板3向下移动的同时,由于两组立杆20的作用使得内置块19逆向抬升至嵌入槽18的上方,并且内置块19与两组立杆20的共同作用下,起到对顶板3上货物的限位作用,此时可利用车本体1的运动作用实现对货物的搬运工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包括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1)顶端的中部设有主体杆(2),所述主体杆(2)的正上方设有顶板(3),所述顶板(3)位于车本体(1)的上方,所述顶板(3)以及主体杆(2)侧端的连接处设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外螺纹(5),所述外螺纹(5)位于主体杆(2)侧边的外壁,且主体杆(2)侧边的外壁通过外螺纹(5)螺接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臂(7),所述限位臂(7)底端的外侧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开设于车本体(1)顶端的中部,所述活动块(6)的上方设有力臂(9),所述力臂(9)底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底块(10),两组所述第一底块(10)的底部与活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底块(10)相对一端的连接处通过转动杆与力臂(9)底端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力臂(9)顶端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位于顶板(3)侧边的下方,且固定轴(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块(12),两组所述第二底块(12)的顶部均与顶板(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4)分别在顶板(3)以及主体杆(2)连接处的两侧呈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外螺纹(5)的螺纹方向呈相对反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2)的两端均设有支承块(13),两组所述支承块(13)相对一端的内腔分别通过轴承与主体杆(2)两端的外壁活动连接,且两组支承块(13)分别位于两组升降机构(4)底端相背离的一侧边,两组所述支承块(13)的底部均与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2)中部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主动齿(14),所述主动齿(14)位于外螺纹(5)的侧边,且主动齿(14)的侧端啮合有从动齿(15),所述从动齿(15)的一侧边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位于主体杆(2)的一侧边,且电机(16)的驱动端通过转轴与从动齿(15)侧壁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6)外壳的底部通过底垫与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框(17),所述侧框(17)呈“U”字形框板体结构,且侧框(17)分布于顶板(3)顶部的三侧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嵌入槽(18),所述嵌入槽(18)位于侧框(17)开口端的一侧,且嵌入槽(18)的内侧设有内置块(19),所述内置块(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立杆(20),两组所述立杆(20)的顶端均与顶板(3)侧端的内腔活动套接,且两组立杆(20)的底部均与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CN202123354238.9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Active CN216636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4238.9U CN21663666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4238.9U CN21663666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669U true CN216636669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6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4238.9U Active CN21663666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2353A (zh) 一种救援搬运机器人
CN216636669U (zh) 一种超薄潜入顶升式agv搬运车顶升机构
CN114906744A (zh) 一种特殊环境使用的门式起重机
CN114014203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提升机
CN210260981U (zh) 一种用于自导航agv小车的升降装置
CN218231512U (zh) 一种普通水泵移动式一体化检修平台
CN217297174U (zh) 一种液压升降油桶车
CN209872174U (zh) 一种压缩机组维修用起吊装置
CN112265269A (zh) 一种自动调平的3d打印移动平台
CN212249864U (zh) 一种地质勘探钻塔起塔架
CN112249897A (zh) 一种防风稳定型起重装置
CN217627268U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
JPH05106358A (ja) 立体駐車設備
CN218698862U (zh) 一种救火机器人的移动底座
CN112093051A (zh) 一种无人机流浪猫救助设备
CN112079113A (zh) 一种智能港口装卸输送设备
CN214192166U (zh) 一种安全节能施工升降机装置
CN114038653B (zh) 一种低压电缆变压台安装方法
CN218261567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
CN219058428U (zh) 一种船舶制造加工使用的升降装置
CN216764178U (zh) 一种稳定型防晃动升降机
CN219737383U (zh) 一种防倾倒液相色谱仪
CN220520057U (zh) 一种升降型重载agv小车
CN215101528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吊运装置
CN219874666U (zh) 一种便捷移动的变电站支架及其移动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