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0973U -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0973U
CN216610973U CN202122549286.7U CN202122549286U CN216610973U CN 216610973 U CN216610973 U CN 216610973U CN 202122549286 U CN202122549286 U CN 202122549286U CN 216610973 U CN216610973 U CN 216610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locking
connecting rod
armres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92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窦
陈贝毅
谢真奇
刘丹
白洋
姜永
丁宝华
王少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92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0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0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0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解锁扣手组件、纵向传动组件、横向传动组件及转动锁定组件,其中横向传动组件包括能够在传动作用下向外伸出且在伸出端上设有解锁斜面的解锁连杆;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块、锁定转动块及锁定复位弹簧;锁定块固定设于扶手转轴上,锁定转动块转动设于扶手内支撑板上,并在转动中心两侧分别设有锁定端与转动传动端,转动传动端上设有解锁配合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省力、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不但需要保证后排中间位置乘坐乘客时有支撑作用,还需要具有锁止功能。锁止机构不但不能裸露在外而且还要易于后排乘客操作,满足人机舒适性的要求。
现有的扶手解锁机构主要包括:拉带+扶手内部机构解锁结构、扣手槽+外部两侧机构解锁结构。中国专利CN211442056U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手柄、驱动臂和两组解锁组件,解锁手柄的一端与驱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驱动臂另一端两侧设置有第一齿部,两组解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部,通过第二齿部与第一齿部啮合,使得两组解锁组件分别连接在驱动臂另一端的两侧,两组解锁组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转动解锁手柄时,驱动臂沿水平方向运动,带动两侧解锁组件向内转动,使得两组解锁组件向内运动,实现解锁状态。该专利将驱动臂的一端和联动曲柄的一侧设置齿部,并彼此互相啮合,使得驱动臂水平运动并联动解锁两侧解锁杆,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在汽车座椅上。但是这种座椅后排扶手解锁机构还存在解锁操作不便,以及解锁机构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占用空间较小的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设于座椅扶手内,所述的座椅扶手包括扶手转轴、固定设于扶手转轴两端的扶手固定座、转动设于扶手转轴上的座椅扶手本体,以及转动套设于扶手转轴上且并列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两侧内壁上的扶手内支撑板;其中,所述的解锁机构包括
解锁扣手组件,设于座椅扶手本体上远离扶手转轴的一端;
纵向传动组件与横向传动组件,依次与解锁扣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包括能够在传动作用下分别向两侧扶手内支撑板伸缩位移的解锁连杆;所述的解锁连杆的伸出端上设有解锁斜面;
转动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扶手转轴上且外缘开设有锁定缺口的锁定块,以及转动设于扶手内支撑板上的锁定转动块,在锁定转动块的转动中心两侧分别设有锁定端与转动传动端,所述的转动传动端上设有解锁配合斜面;
所述的解锁连杆向外伸出时,能够通过滑动接触的解锁斜面与解锁配合斜面,使锁定转动块转动,并使锁定端从锁定缺口中脱离,实现座椅扶手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传动端与扶手内支撑板之间还设有锁定复位弹簧;
所述的解锁连杆向外伸出时能够通过解锁斜面与解锁配合斜面,向转动传动端施加压力,并使锁定转动块发生正向转动,从而使锁定端与锁定缺口相分离;所述的解锁连杆向内缩回时,则通过锁定复位弹簧使锁定转动块发生反向转动,锁定端嵌入锁定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扶手内支撑板上设有供解锁连杆伸出的让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斜面顶端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的解锁连杆向内缩回时,所述的限位凸台位于让位孔内缘与转动传动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包括缓冲阻尼器与缓冲连接杆,
所述的缓冲阻尼器的一端与扶手内支撑板相铰接,另一端通过缓冲连接杆与锁定块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扣手组件包括解锁扣手槽,以及转动设于解锁扣手槽内的解锁扣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纵向传动组件包括解锁铰接连杆、第一解锁连杆、摆动齿轮以及第二解锁连杆;
所述的解锁铰接连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解锁扣手外缘以及第一解锁连杆前端相铰接;
所述的第一解锁连杆后端上设有第一后连接侧齿,所述的第二解锁连杆的前端上设有第二前连接侧齿,所述的第一后连接侧齿与第二前连接侧齿分别与摆动齿轮的两侧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纵向传动组件还包括分别用于将第一解锁连杆及摆动齿轮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内壁上的第一解锁连杆固定座与摆动齿轮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摆动齿轮固定座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解锁连杆后端及第二解锁连杆前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导向槽与第二限位导向槽;
所述的第一限位导向槽与第二限位导向槽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压制通孔,所述的压制通孔内缘上设有弹性压制悬臂,所述的弹性压制悬臂外端侧壁设有压制凸缘,所述的压制凸缘与相应的第一解锁连杆后端及第二解锁连杆前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解锁连杆的后端上设有第二后连接侧齿,
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后连接侧齿相啮合的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同轴设置的转动传动盘,以及两端分别与转动传动盘及相应的解锁连杆相铰接的伸缩位移传动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将转动齿轮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内壁上的转动齿轮固定座,所述的转动齿轮固定座与第二解锁连杆侧壁之间设有传动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传动组件与横向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将位于座椅扶手顶端处解锁扣手的轻微转动转化为,座椅扶手末端处解锁连杆的向外伸出位移,并通过解锁连杆上的解锁斜面与锁定转动块端部的解锁配合斜面,进而转化为锁定转动块的转动,并通过杠杆作用使锁定转动块另一侧的锁定端,从锁定块上的锁定缺口处脱离,实现座椅扶手的解锁,因而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省力、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扶手内支撑板上还设有供解锁连杆伸出的让位孔,并通过设于解锁斜面顶端的限位凸台,使得解锁连杆伸缩位移时,解锁连杆始终位于让位孔内,起到较高的伸缩位移限位及导向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座椅扶手的转动偏心设置的缓冲组件,实现在座椅扶手扳下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避免座椅扶手因碰撞而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座椅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为实施例中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一种座椅扶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断面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扶手转轴、2-扶手固定座、3-座椅扶手本体、4-扶手内支撑板、5-解锁扣手槽、6-解锁扣手、7-解锁铰接连杆、8-第一解锁连杆、9-摆动齿轮、10-第二解锁连杆、11-转动传动盘、12-解锁连杆、1201-解锁斜面、1202-限位凸台、13-伸缩位移传动连杆、14-传动复位弹簧、15-锁定块、16-锁定转动块、1601-锁定端、1602-转动传动端、1603-解锁配合斜面、17-锁定复位弹簧、18-弹性压制悬臂、19-缓冲阻尼器、20-缓冲连接杆、21-第一解锁连杆固定座、22-摆动齿轮固定座、23-第一限位导向槽、24-第二限位导向槽、25-转动齿轮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转轴1、固定设于扶手转轴1两端的扶手固定座2、转动设于扶手转轴1上的座椅扶手本体3,以及转动套设于扶手转轴1上且并列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3两侧内壁上的扶手内支撑板4。其中设有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该解锁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解锁扣手组件、纵向传动组件、横向传动组件以及转动锁定组件。
其中,解锁扣手组件设于座椅扶手本体3上远离扶手转轴1的一端,包括解锁扣手槽5以及转动设于解锁扣手槽5内的解锁扣手6。
纵向传动组件包括解锁铰接连杆7、第一解锁连杆8、摆动齿轮9以及第二解锁连杆10,以及用于将第一解锁连杆8及摆动齿轮9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3内壁上的第一解锁连杆固定座21与摆动齿轮固定座22。其中解锁铰接连杆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解锁扣手6外缘以及第一解锁连杆8前端相铰接;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上设有第一后连接侧齿,第二解锁连杆10的前后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二前连接侧齿与第二后连接侧齿,第一后连接侧齿与第二前连接侧齿分别与摆动齿轮9的两侧相啮合。摆动齿轮固定座22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及第二解锁连杆10前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导向槽23与第二限位导向槽24;第一限位导向槽23与第二限位导向槽24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压制通孔,压制通孔内缘上设有弹性压制悬臂18,弹性压制悬臂18外端侧壁设有压制凸缘,压制凸缘与相应的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及第二解锁连杆10前端相抵接。
横向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后连接侧齿相啮合的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同轴设置的转动传动盘11、分别向两侧扶手内支撑板4伸缩位移的解锁连杆12、两端分别与转动传动盘11及相应的解锁连杆12相铰接的伸缩位移传动连杆13,以及用于将转动齿轮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3内壁上的转动齿轮固定座25,转动齿轮固定座25与第二解锁连杆10侧壁之间设有传动复位弹簧14。解锁连杆12的伸出端上设有解锁斜面1201。
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块15、锁定转动块16及锁定复位弹簧17;锁定块15固定设于扶手转轴1上,并在外缘上开设有锁定缺口;如图5所示,锁定转动块16转动设于扶手内支撑板4上,并在转动中心两侧分别设有锁定端1601与转动传动端1602,锁定端1601与锁定缺口相适配,转动传动端1602上设有与解锁斜面1201相适配的解锁配合斜面1603(如图5及图7所示),锁定复位弹簧17两端与转动传动端1602及扶手内支撑板4相连接。
锁定状态下,锁定复位弹簧17向后拉动第二解锁连杆10,传动复位弹簧14向上拉动转动传动端1602,使位于锁定转动块16转动中心相对一侧的锁定端1601牢牢嵌入锁定块15的锁定缺口处,从而使得扶手内支撑板4与锁定块15相对固定,维持锁定状态。解锁时,通过转动解锁扣手6来向前拉动第一解锁连杆8,并通过与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相啮合的摆动齿轮9转换为第二解锁连杆10的向后推动作用,并带动转动齿轮与转动传动盘11同步发生转动,进而通过伸缩位移传动连杆13使解锁连杆12横向向外伸出。此时,通过解锁连杆12伸出端上的解锁斜面1201,与锁定转动块16的转动传动端1602上的解锁配合斜面1603之间的滑动接触,将解锁连杆12向外伸出的力转换为对转动传动端1602的向下压力,进而使得锁定转动块16发生正向转动,锁定端1601与锁定缺口相分离,座椅扶手实现解锁,可绕扶手转轴1自由转动。
当解锁扣手6失去转动外力时,解锁连杆12在传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向内回缩位移,锁定转动块16则在锁定复位弹簧17作用下发生反向转动,锁定端1601向锁定块15施加压力,直至随着座椅扶手本体3的转动,嵌入锁定缺口内,恢复锁定状态。
同时,在扶手内支撑板4上还设有供解锁连杆12伸出的让位孔,解锁斜面1201顶端处设有限位凸台1202,解锁连杆12向内缩回时,限位凸台1202位于让位孔内缘与转动传动端1602之间,此时让位孔主要起到对解锁连杆12伸缩位移限位及导向作用。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解锁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具体包括缓冲阻尼器19与缓冲连接杆20,缓冲阻尼器19的一端与扶手内支撑板4相铰接,另一端则通过缓冲连接杆20与锁定块15相铰接,从而缓冲组件与座椅扶手本体3的转动偏心设置,在座椅扶手扳下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该解锁机构设于座椅扶手内,所述的座椅扶手包括扶手转轴(1)、转动设于扶手转轴(1)上的座椅扶手本体(3),以及转动设于扶手转轴(1)上且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3)内的扶手内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机构包括
解锁扣手组件,设于座椅扶手本体(3)上远离扶手转轴(1)的一端;
纵向传动组件与横向传动组件,依次与解锁扣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包括能够在传动作用下向扶手内支撑板(4)伸缩位移的解锁连杆(12);所述的解锁连杆(12)的伸出端上设有解锁斜面(1201);
转动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扶手转轴(1)上且外缘开设有锁定缺口的锁定块(15),以及转动设于扶手内支撑板(4)上的锁定转动块(16),在锁定转动块(16)的转动中心两侧分别设有锁定端(1601)与转动传动端(1602),所述的转动传动端(1602)上设有解锁配合斜面(1603);
所述的解锁连杆(12)向外伸出时,能够通过滑动接触的解锁斜面(1201)与解锁配合斜面(1603),使锁定转动块(16)转动,并使锁定端(1601)从锁定缺口中脱离,实现座椅扶手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传动端(1602)与扶手内支撑板(4)之间还设有锁定复位弹簧(17);
所述的解锁连杆(12)向外伸出时能够通过解锁斜面(1201)与解锁配合斜面(1603),向转动传动端(1602)施加压力,并使锁定转动块(16)发生正向转动,从而使锁定端(1601)与锁定缺口相分离;所述的解锁连杆(12)向内缩回时,则通过锁定复位弹簧(17)使锁定转动块(16)发生反向转动,锁定端(1601)嵌入锁定缺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内支撑板(4)上设有供解锁连杆(12)伸出的让位孔;
所述的解锁斜面(1201)顶端处设有限位凸台(1202),所述的解锁连杆(12)向内缩回时,所述的限位凸台(1202)位于让位孔内缘与转动传动端(16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包括缓冲阻尼器(19)与缓冲连接杆(20),
所述的缓冲阻尼器(19)的一端与扶手内支撑板(4)相铰接,另一端通过缓冲连接杆(20)与锁定块(15)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扣手组件包括解锁扣手槽(5),以及转动设于解锁扣手槽(5)内的解锁扣手(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传动组件包括解锁铰接连杆(7)、第一解锁连杆(8)、摆动齿轮(9)以及第二解锁连杆(10);
所述的解锁铰接连杆(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解锁扣手(6)外缘以及第一解锁连杆(8)前端相铰接;
所述的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上设有第一后连接侧齿,所述的第二解锁连杆(10)的前端上设有第二前连接侧齿,所述的第一后连接侧齿与第二前连接侧齿分别与摆动齿轮(9)的两侧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传动组件还包括分别用于将第一解锁连杆(8)及摆动齿轮(9)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3)内壁上的第一解锁连杆固定座(21)与摆动齿轮固定座(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齿轮固定座(22)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及第二解锁连杆(10)前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导向槽(23)与第二限位导向槽(24);
所述的第一限位导向槽(23)与第二限位导向槽(24)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压制通孔,所述的压制通孔内缘上设有弹性压制悬臂(18),所述的弹性压制悬臂(18)外端侧壁设有压制凸缘,所述的压制凸缘与相应的第一解锁连杆(8)后端及第二解锁连杆(10)前端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解锁连杆(10)的后端上设有第二后连接侧齿,
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后连接侧齿相啮合的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同轴设置的转动传动盘(11),以及两端分别与转动传动盘(11)及相应的解锁连杆(12)相铰接的伸缩位移传动连杆(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将转动齿轮固定于座椅扶手本体(3)内壁上的转动齿轮固定座(25),所述的转动齿轮固定座(25)与第二解锁连杆(10)侧壁之间设有传动复位弹簧(14)。
CN202122549286.7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Active CN216610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9286.7U CN216610973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9286.7U CN216610973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0973U true CN216610973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9286.7U Active CN216610973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0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35049A1 (en) Split lift gate swing seat
CN108904161B (zh) 一种轮椅
CN20538116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折的联动解锁结构
CN216610973U (zh) 一种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CN110422121B (zh) 一种对开式双扶手锁止机构
CN213892263U (zh) 一种便于第三排上下车的汽车折叠座椅
CN110884395A (zh) 一种座椅靠背滑轨联动解锁机构及车辆
CN212555952U (zh) 一种无级调节的四向头枕调节机构
CN209274491U (zh) 汽车电动踏板
CN112550091B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
CN210149191U (zh) 一种曲柄摇杆式滑轨锁止机构
CN210502392U (zh) 汽车后排座椅辅助结构
CN102991383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多功能汽车座椅调节手柄
CN108524124B (zh) 一种折叠锁定机构、扶手装置及轮椅
CN111923802A (zh) 一种无极调节的四向头枕调节机构
CN115506663B (zh) 一种平开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及车辆
CN219133933U (zh) 一种汽车后椅背板
CN218702843U (zh) 可实现左右通用的汽车座椅滑轨机构
CN215663071U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210502424U (zh) 锁止机构、杯托及汽车
CN21762322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的锁止机构
CN112336106B (zh) 一种折叠椅及折叠轮椅
CN213262078U (zh) 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角度无级调节机构
CN216043208U (zh) 一种车门内开总成
CN218430958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