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7907U - 辅助组装治具 - Google Patents
辅助组装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07907U CN216607907U CN202122637674.0U CN202122637674U CN216607907U CN 216607907 U CN216607907 U CN 216607907U CN 202122637674 U CN202122637674 U CN 202122637674U CN 216607907 U CN216607907 U CN 2166079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connecting rod
- assembly
- jig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辅助组装治具,用于将内核组装至壳体。所述辅助组装治具包括治具底板、盖板组件、连杆机构及安装于连杆机构上的两个支撑组件,壳体安装至治具底板,内核安装至盖板组件,所述治具底板包括安装面,所述连杆机构设于安装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下压把手,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下压把手连接,其相对的一端固设于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安装面上,其相对的一端与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悬臂,所述悬臂设于盖板组件两侧并与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组件与连杆机构之间通过支撑组件调节相对角度,以调节内核与壳体之间的相对角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线路板的辅助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控部分的模块一般可以包括电子线路板(以下简称为内核)和金属散热壳体(以下简称为壳体),内核密封于壳体的内部,壳体上具有若干的电器接口,通过电器接口实现内核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壳体与内核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将内核的线路与壳体的电器接口进行连接,即需要将连接线插入到电器接口处。然而,在组装内核时,由于内核和壳体内部的间距较小,内核与壳体在相对翻转时二者之间极易发生干涉和碰撞,导致损害产品。而且,所述电器接口往往设置在内核的侧面或者底部,并且对连接线长度有一定要求,导致内核的接线难度较大,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极易产生作业疲劳。此外,内核与壳体组装后的螺丝锁紧过程需要进行对位操作,操作过程不便利,影响后续工序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线路板的辅助组装治具,其不但解决了内核与壳体在相对翻转时二者之间发生干涉和碰撞的问题,而且降低了接线难度和作业强度,同时又保证了对位精度。
一种辅助组装治具,用于将内核组装至壳体,所述辅助组装治具包括治具底板、盖板组件、连杆机构及安装于所述连杆机构上的两个支撑组件,所述壳体安装至所述治具底板,所述内核安装至所述盖板组件,所述治具底板包括安装面,所述连杆机构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下压把手,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压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相对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在各自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悬臂,所述悬臂设于所述盖板组件两侧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连杆机构之间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调节相对角度,以调节所述内核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相对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底板包括两个第一边框、两个第二边框、阻挡块以及底板定位件,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和两个所述第二边框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弯曲段,所述阻挡块可拆卸连接于弯曲段中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销钉和定位板,其中,所述底板定位件位于所述治具底板远离所述阻挡块的一端,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弯曲段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销钉布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前端。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二定位销钉、所述悬臂、盖板以及翻转把手,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销钉与所述内核的定位孔配合用于所述内核与所述盖板组件的安装和定位,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侧壁和夹装面,所述夹装面与所述盖板侧壁连接,用于夹装所述内核,所述悬臂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翻转把手凸设于所述盖板远离与所述悬臂连接的一端,且背离所述盖板的夹装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对挂钩,一对挂钩分别设于所述盖板的两个所述盖板侧壁上,用于将所述内核锁紧固定在所述盖板的夹装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挂钩包括活动部、固定部、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盖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旋转轴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盖板阻挡销、调节螺丝和第二旋转轴,其中,所述盖板阻挡销包括支撑销,所述支撑销在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外露,以使所述内核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设定夹角,所述盖板组件带动所述内核绕所述第二旋转轴向靠近所述壳体方向翻转,并转动至与所述壳体形成设定夹角位置处,所述调节螺丝位于所述支撑组件背离所述连杆机构的一侧,所述调节螺丝用于改变所述支撑销相对于接触点的距离,其中,所述接触点为所述悬臂在翻转后与所述支撑销接触的一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销的另一端还设有销柄,所述销柄与所述支撑销连接,且所述销柄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悬臂的一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底板还包括底框和多个支撑块,其中,所述底框包括所述安装面,所述底框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安装面上,多个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底框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两个固定连杆座、两个第一滑动连杆座、两个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二弹簧以及两个第二滑动连杆座,其中,两个固定连杆座彼此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底框远离所述下压把手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彼此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且位于所述底框靠近下压把手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连杆座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彼此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框远离所述下压把手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与所述安装面相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同时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且位于所述底框远离所述下压把手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组装治具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第一压头连杆、两个第二压头连杆、压紧轮以及快速把手,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压头连杆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压头连杆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压头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压紧轮,所述快速把手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头连杆上,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压头连杆相对于盖板组件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辅助组装治具能够保证内核与壳体的精确定位与组装。另外,通过将设于治具底板上的阻挡块置于壳体上的壳体凹槽内,能够防止辅助组装治具受力后翘起。通过翻转把手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将盖板组件翻转到任意角度,提高了辅助组装治具的使用便捷性。而且,通过一对挂钩能够让内核依靠自身重力能够自动被锁紧,使得内核放置于盖板上后向壳体的方向翻转的过程中不会掉落或发生移动。所述辅助组装治具的支撑组件能够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接线线束的长短,调节内核与壳体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而方便操作人员给内核与壳体接线,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通过连杆机构改变内核在组装过程中的运动方向,解决了单一翻转内核时与壳体发生碰撞的问题,即能够保证翻转时内核与壳体的支撑柱不会发生干涉,当下压至合适距离后,保持当前下压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而且,本申请辅助组装治具还设置有解锁机构,通过解锁结构能够同时、均匀地向挂钩施加压力并使挂钩打开,能够避免操作人员用手直接给压头连杆施加压力造成挂钩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内核不能顺利被放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辅助组装治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辅助组装治具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与壳体定位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与壳体定位组装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核安装固定到辅助组装治具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将内核安装固定到盖板组件过程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核安装固定到辅助组装治具的盖板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的盖板带动内核沿着第二旋转轴相对于连杆机构做闭合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的盖板带动内核沿着第二旋转轴相对于连杆机构做闭合转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支撑组件的结构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的盖板带动内核沿着第二旋转轴相对于壳体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连杆机构中第一导轨结构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将内核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组装治具100用于组装工件,例如辅助组装治具100可以用于组装新能源汽车中的内核300与壳体200。本实施例以辅助组装治具100用于组装内核300和壳体200为例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具体阐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200可为新能源汽车电控部分的金属散热壳体,内核300可为新能源汽车电控部分的电子线路板。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组装治具100包括治具底板110、盖板组件120、连杆机构130以及安装于所述连杆机构130上的两个支撑组件140。其中,所述壳体200安装至所述治具底板110,所述内核300安装至所述盖板组件120,如图14所述,所述治具底板110包括安装面1151,所述连杆机构130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31、第二连杆132以及下压把手137,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压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31相对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面1151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面1151上,所述第二连杆132相对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14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在各自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所述盖板组件120包括悬臂122,所述悬臂设于所述盖板组件两侧并与所述支撑组件140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组件120与所述连杆机构130之间通过所述支撑组件140调节相对角度,以调节所述内核300与所述壳体200之间的相对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治具底板110包括两个第一边框111、两个第二边框112、阻挡块113以及底板定位件114,在本实施例中,治具底板110的材料为AL6061,数量为一个。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边框111可以是中部镂空的长方形板,也可以是实心的长方形板,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第二边框112包括弯曲段1121,弯曲段1121为第二边框112中部凸起部分,两个第一边框111和两个第二边框112可通过卡合连接、铆接等方式依次首尾连接构成治具底板110,还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构成治具底板110,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2所示,阻挡块113可拆卸连接于弯曲段1121中部,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阻挡块113的材料可为优力胶。如图3和图4所示,底板定位件114包括第一定位销钉1141和定位板1142,其中,底板定位件114位于治具底板110远离阻挡块113的一端,定位板1142为“凹”型且通过铆接固定于弯曲段1121的两侧,第一定位销钉1141相对布置于定位板1142的前端。
图4和图5分别为辅助组装治具100与壳体200定位配合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200包括定位销孔210、壳体凹槽220以及壳体表面230,辅助组装治具100通过治具底板110安装于壳体表面230上。定位销孔210开设于壳体表面230上,用于和第一定位销钉1141配合安装,从而能够保证辅助组装治具100与壳体200的精确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定位销孔210和第一定位销钉1141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多个定位销孔210和第一定位销钉1141的配合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壳体20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孔210和第一定位销钉1141的数量为两个。阻挡块113置于壳体凹槽220内,用于防止辅助组装治具100受力后翘起。
图6至图8为内核300安装固定到盖板组件120上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内核300包括定位孔310和内核板板边320,盖板组件120包括第二定位销钉121、悬臂122、盖板123以及翻转把手126。盖板组件120的一侧与连杆机构130转动连接,具体为,盖板123包括盖板侧壁1231和夹装面1232,盖板侧壁1231为盖板123在厚度方向上的侧边,夹装面1232与盖板侧壁1231连接,用于夹装内核300。盖板123的相对两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悬臂122,悬臂122背离盖板123的一端与第二旋转轴143(请参阅图11)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143固定在连杆机构130上,通过第二旋转轴143使得盖板组件120相对于连杆机构130翻转,此处翻转指的是盖板组件120绕旋第二转轴143向远离或靠近连杆机构130的方向转动。翻转把手126凸设于盖板123远离与悬臂122连接的一端,且背离盖板123的夹装面123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操作所述翻转把手126,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将所述盖板组件120翻转到任意角度,提高了所述辅助组装治具100的使用便捷性。如图6所示,盖板组件120与连杆机构130的相对角度为一钝角,目的是方便放置内核300。
图7为图6中辅助组装治具100安装固定内核300过程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通过内核300的定位孔310与盖板组件120上的第二定位销钉121配合定位,能够确保内核300与盖板组件120精准定位,第二定位销钉121与定位孔31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销钉121与定位孔310的数量为两个,分布在盖板123的一对对角位置,确保盖板组件120对内核300的定位准确。通过盖板组件120与内核300之间的定位,盖板组件120定位安装内核300后向靠近连杆机构130的方向翻转(即闭合盖板组件120的操作),通过三维软件模拟保证翻转后内核300的定位孔310与壳体200上的螺纹孔对准,即盖板组件120与内核300之间定位,治具底板110与壳体200之间定位,从而能够确保内核300的位置相对于壳体200的位置精准,使得盖板组件120带着内核300翻转并装入壳体200后的位置是唯一的,内核300的定位孔310与壳体200上的螺纹孔能够同心、对准,使得操作人员的后续操作具有可行性。
如图7和图8所示,盖板组件120还包括至少一对挂钩124(例如两个挂钩124),一对挂钩124设于盖板123的相对两侧。具体的,每一对挂钩123中的两个挂钩分别设于盖板123的相对两个盖板侧壁1231上,挂钩123用于将内核300锁紧固定在盖板123的夹装面1232上,使得内核300放置于盖板123上后向壳体200的方向翻转(即关闭盖板组件120的操作)的过程中不会掉落或发生移动。
图9为挂钩12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挂钩124包括活动部1241和固定部1242,固定部1242与盖板侧壁1231固定连接,活动部1241与固定部124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1241与固定部1242通过旋转轴1243连接。活动部1241与固定部1242间具有弹性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装置可为第一弹簧1244,第一弹簧124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活动部1241和固定部1242。活动部1241位于夹装面1232的一侧凸设有锁紧部1245,锁紧部1245可以为卡扣结构,具体的,锁紧部1245具有挂钩导向面1246和挂钩槽1247,当挂钩导向面1246受挤压时能够带动活动部1241相对固定部1242转动,同时活动部1241压缩第一弹簧1244,使得第一弹簧1244具有弹性势能。即,当内核300放置于盖板123的夹装面1232上时,内核300的边缘压住挂钩导向面1246,内核300产生的压力(即内核300自身的重力)使得挂钩导向面1246带动活动部1241相对固定部1242转动,锁紧部1245向远离固定部1242的方向张开,使得内核300刚好滑入锁紧部1245中,此时,挂钩导向面1246停止受压,第一弹簧1244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回弹,并拉动活动部1241向靠近固定部1242的方向转动,锁紧部1245也向靠近固定部1242的方向转动,内核300锁紧在挂钩槽1247上。挂钩124的锁紧部1245使得内核300锁紧在盖板123上,可以使得盖板组件120在带动内核300向壳体200的方向翻转过程中,内核300不会移动且掉落。另外,内核300依靠自身重力能够自动被挂钩124锁紧,使得操作过程更加便利。
图10为内核300安装并锁紧于盖板组件120上后,将盖板组件120向壳体200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和图11为盖板组件120带动内核300向壳体200方向转动到设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支撑组件140的结构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0至图12所示,辅助组装治具100还包括支撑组件140,设于连杆机构130上,支撑组件140包括盖板阻挡销141、调节螺丝142和第二旋转轴143(请参阅图7),盖板阻挡销141设于支撑组件140上,还包括支撑销1411。其中,支撑销1411可以是销状的工件,且穿过支撑组件140,在靠近盖板123的一端外露一段距离,以使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形成设定夹角。具体为,当盖板组件120带动内核300绕第二旋转轴143向靠近壳体200方向翻转,并转动至与壳体200形成设定夹角时,支撑销1411与夹装面1232接触,从而阻止盖板组件120及内核300向壳体200方向继续转动,进一步使得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固定在一个设定角度,方便操作人员给内核300与壳体200接线。调节螺丝142位于支撑组件140背离连杆机构130的一侧,调节螺丝142用于改变支撑销1411相对于接触点O的距离,其中,接触点O为悬臂122在翻转后与支撑销1411接触的一点。通过改变接触点O与支撑销1411的相对距离进而改变悬臂122与壳体200的相对角度,达到改变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的角度的目的,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接线线束的长短,调节调节螺丝142的高度间接调节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的角度。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销1411与接触点O之间的相对距离越小,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的角度越大。该辅助组装治具能应对不同长度接线线束的情况,使得接线过程更加便利,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图12和图13所示,其中,图13为盖板组件120带动内核300绕着第二旋转轴143相对于壳体200水平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销1411的另一端还设有销柄1412,销柄1412与支撑销1411连接,且销柄1412相对地设置于支撑组件140背离悬臂122的一侧。当操作人员连接好线后,向远离支撑组件140的方向拉动销柄1412,同时带动支撑销1411向远离悬臂122的方向运动,即,支撑销1411向靠近支撑组件140的方向缩回,盖板组件120带动内核300继续向壳体200的方向转动。支撑组件140还包括支撑面144,当盖板组件120的悬臂122翻转至与支撑面144接触时,支撑组件140的支撑面144使盖板组件140及内核300与壳体处于相对水平位置(请参照图13所示)。
图14至图15示出了连杆机构13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为连杆机构130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4所示,治具底板110还包括底框115和多个支撑块116。其中,底框115为至少两个的长方形板块,还包括安装面1151。底框115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可拆卸连接,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位于安装面1151上,底框115的长边与第一边框111的长边平齐连接。多个支撑块116位于底框115背离安装面1151的一面,支撑块116可为柱状体,例如,圆柱体、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本申请对比不做具体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块116为四棱柱,且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块116分别安装于底框115、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的连接处,且可拆卸地安装至底框115背离安装面1151的一面上,用于为辅助组装治具100提供支撑作用。
由图14至图15所示,连杆机构130包括第一连杆131、第二连杆132、下压把手137。第一连杆131和第二连杆132为矩形杆,其数量分别为两个,即第一连杆131为两个,第二连杆132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杆131相隔一定距离地设于治具底板110上,两个第二连杆132相隔一定距离地设于治具底板110上,且两个第一连杆131之间的相对距离与两个第二连杆132之间的相对距离相等。可以理解地,两个第一连杆1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连杆座133上,两个第一连杆131的另一端分别与下压把手137的两端连接。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下压把手137为圆柱杆,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131的一端连接。可以理解的,下压把手137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和形状,例如矩形杆、弯曲杆等,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制。
所述连杆机构130还包括固定连杆座133、第一滑动连杆座134、第一导轨135、第二导轨136、第二弹簧138以及第二滑动连杆座139。其中,固定连杆座1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连杆座133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安装于安装面1151上,且分别位于两个底框115远离下压把手137的一端。
所述第一滑动连杆座13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135上。其中,第一导轨1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轨135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地固定安装于安装面1151上,且位于底框115靠近下压把手的一端。
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13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滑动连杆座139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地设置于底框115上,且位于底框115远离下压把手137的一端。其中,第二滑动连杆座139面对安装面115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32转动连接,且与第二弹簧138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1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面1151上且位于底框115远离下压把手137的一端。另外,第二滑动连杆座139远离安装面1151的一端与支撑组件140连接,且远离下压把手137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136。
所述第二连杆13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连杆座134转动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连杆座139转动连接。
另外,第一连杆131与第二连杆132的在各自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因此,当向下压动下压把手137时,第一连杆131和第二连杆132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具体为,当向下压动下压把手137时,第一连杆131绕固定连杆座133向靠近安装面1151的方向转动,也就是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连杆131与第二连杆132在各自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可使得第二连杆132绕铰接点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一滑动连杆座134沿着第一导轨135向远离下压把手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动连杆座139沿着第二导轨136向靠近安装面1151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二滑动连杆座139安装有支撑组件140、且第二滑动连杆座139的一端与第二弹簧138连接,因此,在第二连杆座139沿第二导轨136向靠近安装面115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连杆座139将压缩第二弹簧138做竖直向下的运动,同时带动盖板组件120及内核300整体竖直向下运动,解决了单一翻转内核300时与壳体200发生碰撞的问题,即能够保证翻转时内核300与壳体200的支撑柱不会发生干涉,当下压至合适距离后,保持当前下压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图16所示,辅助组装治具100还包括解锁机构150,解锁机构150位于盖板组件120背离夹装面1232的一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解锁机构150包括第一压头连杆151、第二压头连杆152、压紧轮153以及快速把手154,第一压头连杆151与第二压头连杆152均为长方形杆。其中,第一压头连杆151的布置方向与下压把手137平行,第二压头连杆15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与第一压头连杆151垂直的方向上,两个第二压头连杆152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压头连杆151的相对两端。压紧轮15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轮15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压紧轮151两两一组,两组压紧轮151分别安装在第二压头连杆152的相对两端,且分别与挂钩124的挂钩导向面1246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快速把手154安装于第一压头连杆151上,可用于调节第一压头连杆151相对于盖板组件120的高度。具体为,当快速把手154在盖板123所在平面上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快速把手154均匀地向第一压头连杆151和第二压头连杆152施加压力,使得第一压头连杆151与第二压头连杆152同时向靠近盖板123的方向运动,进一步使压紧轮153向挂钩导向面1246施加压力,使得挂钩124的锁紧部1245向远离盖板侧壁1231的方向转动,从而将内核300解锁,防止内核300从挂钩槽1247内脱离并置于壳体200中,之后便可以取走辅助组装治具100,完成内核300与壳体200的组装。快速把手154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压头连杆151和第二压头连杆152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操作人员用手直接给压头连杆施加压力造成挂钩124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内核300不能顺利被放下。完成组装后,将快速把手154在盖板123所在平面上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快速把手154处于初始状态,方便下一次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6所示,使用该辅助组装治具100的操作过程如下:辅助组装治具100的治具底板110上的第一定位销钉1141与壳体200的定位孔210配合,保证辅助组装治具100与壳体200的精准定位。打开辅助组装治具100的盖板组件120,使盖板组件120与壳体200之间为一合适角度方便放置内核300于盖板组件120。将内核300放置于盖板组件120的夹装面1232上,盖板组件120的定位销121与内核300的定位孔310配合,确保定位准确,同时,内核300被至少一对的挂钩124锁紧,使得内核300固定到位,在翻转过程中不会移动或脱落。利用翻转把手126带动盖板组件120及内核300向靠近壳体200的方向翻转,当盖板组件120的悬臂122与支撑组件140的支撑销1412接触时,停止翻转。进行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的接线。接线完毕,拉动盖板阻挡销141的销柄1411,支撑销1412拉入支撑组件140中,盖板组件120及内核300继续向壳体200的方向翻转,当盖板组件120的悬臂122与支撑组件140的支撑面144接触时,盖板组件120及内核300与壳体200处于相互平行状态。向下压动下压把手137,使得盖板组件120及内核300整体竖直向下运动至一定高度。在盖板123所在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快速把手154,使得挂钩124的锁紧部1245打开,内核300自然的从挂钩槽1247中脱离,落入壳体200中,直接向上拔取辅助组装治具100,进行后续的内核300与壳体200的装配。
本申请辅助组装治具100包括治具底板110、盖板组件120和连杆机构130。通过辅助组装治具100能够保证内核300与壳体200的精确定位与组装。另外,通过将设于治具底板110上的阻挡块113置于壳体200上的壳体凹槽220内,能够防止辅助组装治具100受力后翘起。盖板组件120包括翻转把手126,通过翻转把手126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将盖板组件120翻转到任意角度,提高了辅助组装治具100的使用便捷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20还包括一对挂钩124,通过一对挂钩124能够让内核300依靠自身重力能够自动被锁紧,使得内核300放置于盖板123上后向壳体200的方向翻转(即关闭盖板组件120的操作)的过程中不会掉落或发生移动。
在内核300与壳体200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将内核300的线路与壳体200的电器接口进行连接,即需要将连接线插入到电器接口处。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将连接线插入到电器接口处,本申请辅助组装治具100还包括支撑组件140,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接线线束的长短,调节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而方便操作人员给内核300与壳体200接线。通过支撑组件140,使得接线过程更加便利,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组装内核300时,由于内核300与壳体200内部的间距较小,内核300与壳体200在相对翻转时二者之间极易发生干涉和碰撞,导致损害产品。因此,通过连杆机构130改变内核300在组装过程中的运动方向,可以理解的,当内核300在翻转180度后,通过连杆机构130使内核300做竖直向下的运动,即,内核300由单一翻转运动变为竖直向下运动。解决了单一翻转内核300时与壳体200发生碰撞的问题,即能够保证翻转时内核300与壳体200的支撑柱不会发生干涉,当下压至合适距离后,保持当前下压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本申请辅助组装治具100还设置有解锁机构150,通过解锁结构150能够同时、均匀地向挂钩124施加压力并使挂钩124打开,即使挂钩124处于非锁紧状态。通过解锁结构150避免了操作人员用手直接给压头连杆施加压力造成挂钩124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内核300不能顺利被放下。
通过本申请辅助组装治具100能够实现内核300与壳体200之间的精准定位,同时避免内核300与壳体200的组装过程中的干涉和碰撞,同时方便操作人员对内核300与壳体200接线。进一步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操作人员作业疲劳,简化了操作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辅助组装治具,用于将内核组装至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装治具包括治具底板、盖板组件、连杆机构及安装于所述连杆机构上的两个支撑组件,所述壳体安装至所述治具底板,所述内核安装至所述盖板组件,所述治具底板包括安装面,所述连杆机构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下压把手,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压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相对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在各自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悬臂,所述悬臂设于所述盖板组件两侧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连杆机构之间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调节相对角度,以调节所述内核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相对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底板包括两个第一边框、两个第二边框、阻挡块以及底板定位件,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和两个所述第二边框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弯曲段,所述阻挡块可拆卸连接于弯曲段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销钉和定位板,其中,所述底板定位件位于所述治具底板远离所述阻挡块的一端,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弯曲段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销钉布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销钉、盖板以及翻转把手,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销钉与所述内核的定位孔配合用于所述内核与所述盖板组件的安装和定位,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侧壁和夹装面,所述夹装面与所述盖板侧壁连接,用于夹装所述内核,所述悬臂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翻转把手凸设于所述盖板远离与所述悬臂连接的一端,且背离所述盖板的夹装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对挂钩,一对挂钩分别设于所述盖板的两个所述盖板侧壁上,用于将所述内核锁紧固定在所述盖板的夹装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挂钩包括活动部、固定部、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盖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旋转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盖板阻挡销、调节螺丝和第二旋转轴,其中,所述盖板阻挡销包括支撑销,所述支撑销在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外露,以使所述内核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设定夹角,所述盖板组件带动所述内核绕所述第二旋转轴向靠近所述壳体方向翻转,并转动至与所述壳体形成设定夹角位置处,所述调节螺丝位于所述支撑组件背离所述连杆机构的一侧,所述调节螺丝用于改变所述支撑销相对于接触点的距离,其中,所述接触点为所述悬臂在翻转后与所述支撑销接触的一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销的另一端还设有销柄,所述销柄与所述支撑销连接,且所述销柄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悬臂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底板还包括底框和多个支撑块,其中,所述底框包括所述安装面,所述底框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安装面上,多个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底框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两个固定连杆座、两个第一滑动连杆座、两个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二弹簧以及两个第二滑动连杆座,其中,两个固定连杆座彼此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底框远离所述下压把手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彼此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且位于所述底框靠近下压把手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连杆座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彼此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框远离所述下压把手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与所述安装面相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同时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且位于所述底框远离所述下压把手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连杆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辅助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装治具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第一压头连杆、两个第二压头连杆、压紧轮以及快速把手,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压头连杆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压头连杆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压头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压紧轮,所述快速把手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头连杆上,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压头连杆相对于盖板组件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37674.0U CN216607907U (zh) | 2021-10-30 | 2021-10-30 | 辅助组装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37674.0U CN216607907U (zh) | 2021-10-30 | 2021-10-30 | 辅助组装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07907U true CN216607907U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9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37674.0U Active CN216607907U (zh) | 2021-10-30 | 2021-10-30 | 辅助组装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07907U (zh) |
-
2021
- 2021-10-30 CN CN202122637674.0U patent/CN2166079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44200B2 (en) | Probe apparatus | |
JP4786408B2 (ja) |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 |
JP2001185313A (ja) | ソケット | |
JP3798651B2 (ja) |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 |
JP3259109B2 (ja) | ソケット | |
WO1999019945A1 (fr)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 |
CN216607907U (zh) | 辅助组装治具 | |
US6644981B2 (en) |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having horizontal guide portion | |
US6546618B1 (en) | Rivet coupling device | |
JPH06310233A (ja) | ソケット | |
US20080280478A1 (en) | IC socket | |
CN214979409U (zh) | 一种夹持机构 | |
US6514097B1 (en) | Test and burn-in socket clamping mechanism | |
CN210281327U (zh) | 有轨电车传动单元装配工装 | |
CN108761141B (zh) | 一种测试装置 | |
US6860742B2 (en) |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having spacer | |
CN109521233A (zh) | 飞针测试机 | |
CN221516680U (zh) | 一种通用焊接压紧治具及一种焊接机 | |
JP3671705B2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CN207380194U (zh) | 飞针测试机 | |
KR100935409B1 (ko) | 메모리 모듈 성능 시험장치 | |
CN221018514U (zh) | 一种铆接工装 | |
KR200219802Y1 (ko) | 인쇄회로기판 앗세이 검사용 지그의 누름판 고정구 개폐장치 | |
JP3450874B2 (ja) | 断熱キャビネットの発泡装置 | |
CN210497091U (zh) | 一种点胶贴片机用物料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