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8863U -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 Google Patents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8863U
CN216598863U CN202123325127.5U CN202123325127U CN216598863U CN 216598863 U CN216598863 U CN 216598863U CN 202123325127 U CN202123325127 U CN 202123325127U CN 216598863 U CN216598863 U CN 216598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rotective cover
plate
joint
distribu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251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文
许挂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251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8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8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8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出铜排接口;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铜排接口,其中,在所述防护盖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护盖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卡接部,在所述防护盖的宽度方向所述防护盖的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卡接于所述外壳。由此,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配合,能够将防护盖牢固地安装于外壳,可以防止防护盖从外壳上掉落。

Description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具有该配电盒的壳体组件的配电盒。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的配电盒包括外壳和防护盖,外壳限定出铜排接口,外接铜排安装于铜排接口后,将防护盖安装于外壳使防护盖盖设于铜排接口处,现有防护盖与外壳连接点少,由于防护盖材质为塑料材质,当防护盖长度较长时,安装时防护盖容易发生倾斜或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导致防护盖与外壳的连接点处连接不牢固,防护盖容易从外壳上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配电盒的壳体组件,该配电盒的壳体组件能够将防护盖牢固地安装于外壳,可以防止防护盖从外壳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配电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出铜排接口;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铜排接口,其中,在所述防护盖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护盖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卡接部,在所述防护盖的宽度方向所述防护盖的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卡接于所述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能够将防护盖牢固地安装于外壳,可以防止防护盖从外壳上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设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为卡接凸台和卡接槽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卡接部设为所述卡接凸台和所述卡接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接凸台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防护盖的厚度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为所述卡接凸台,所述第三卡接部设为所述卡接槽,所述第三卡接部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外壳共同限定出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凸台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防护盖的厚度方向,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外壳的端部敞开,所述卡接板从所述卡接槽的敞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板设有与所述卡接槽连通的避让缺口,所述卡接凸台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卡接板和所述防护盖之间,所述连接部适于安装于所述避让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三板体连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二板体设有所述避让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凸台与所述卡接槽之间的配合间隙为H,满足关系式:0mm<H≤0.1mm;在所述防护盖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防护盖的中部位置;所述防护盖的长度尺寸为L,满足关系式:80mm<L≤1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盒,包括上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的外壳和防护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的外壳和防护盖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组件100;
外壳10;铜排接口11;第三卡接部12;限位板13;避让缺口14;第一板体15;第二板体16;第三板体17;第四卡接部18;导向斜面19;
防护盖20;第一卡接部21;卡接孔211;减重孔212;
第二卡接部22;
卡接凸台30;卡接板31;连接部32;
卡接槽40;
配电盒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200的壳体组件100,壳体组件100安装于配电盒200,配电盒200可以为电池配电盒2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包括:外壳10和防护盖20。外壳10限定出铜排接口11,外接铜牌安装于铜排接口11处。防护盖20盖设置于铜排接口11,其中,在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防护盖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在防护盖20的宽度方向防护盖2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防护盖20的宽度方向是指图1中的前后方向,进一步地,防护盖20的后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均卡接于外壳10。
现有技术中,配电盒的防护盖和外壳只具有两个连接点,在防护盖的长度方向,防护盖的两端与外壳连接,由于防护盖材质为塑料材质,当防护盖长度较长时,按压防护盖上表面进行安装过程中,防护盖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该形变量的大小与防护盖长度成正相关,长度越长变形量越大,且会造成防护盖两端与外壳连接点处配合效果变差,导致防护盖与外壳的连接点处连接不牢固,防护盖容易从外壳上掉落。
而在本申请中,在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防护盖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均与外壳10卡接连接,并且,防护盖2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第二卡接部22位于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之间,第二卡接部22与外壳10卡接连接。通过第二卡接部22、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与外壳10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外壳10和防护盖20的连接点数量增多,能够将外壳10和防护盖20可靠地装配在一起,同时,向外壳10上安装防护盖20时,由于防护盖2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第二卡接部22具有导向和防倾斜限位作用,可保证防护盖20不会因形变或倾斜而导致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与外壳10卡接不牢问题发生,提高了防护盖20的安装稳定性和安装情况的一致性,从而防止防护盖20从外壳10上掉落。
由此,通过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配合,能够将防护盖20牢固地安装于外壳10,可以防止防护盖20从外壳10上掉落,并且,防护盖20和外壳10卡接结构简单,防护盖20和外壳10拆装简单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盖20的长度尺寸为L,满足关系式:80mm<L≤150mm,根据防护盖20的常用塑料材质的结构仿真,在防护盖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的情况下,最大可满足80mm以内长度的防护盖20卡接可靠性需求。在防护盖20同时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的情况下,最大可满足150mm长度的防护盖20卡接可靠性需求,因此,通过将防护盖20的长度尺寸设置为80mm-150mm,可以保证将防护盖20稳固地卡接于外壳10。需要说明的是,当防护盖20长度尺寸小于80mm时,本申请的防护盖20不需要设置第二卡接部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壳10设置有第三卡接部12,第三卡接部12用于与第二卡接部22卡接,其中,第三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22可拆卸地卡接在一起,通过第三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22卡接,能够将外壳10和防护盖20可靠地装配在一起,也便于第三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22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卡接部22设置为卡接凸台30和卡接槽40中的一个,第三卡接部12设置为卡接凸台30和卡接槽40中的另一个,卡接凸台30卡接于卡接槽40内。也可以理解为,当第二卡接部22设置为卡接凸台30时,第三卡接部12设置为卡接槽40,当第二卡接部22设置为卡接槽40时,第三卡接部12设置为卡接凸台30。优选地,第二卡接部22设置为卡接凸台30,第三卡接部12设置为卡接槽40,本申请以第二卡接部22设置为卡接凸台30、第三卡接部12设置为卡接槽4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通过卡接凸台30和卡接槽40卡接配合,能够简化第二卡接部22和第三卡接部12结构,便于第二卡接部22和第三卡接部12的生产制造,并且,也便于将第二卡接部22和第三卡接部12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槽40的深度方向与防护盖20的厚度方向平行,其中,卡接槽40的深度方向和防护盖20的厚度方向均为图1中的上下方向,卡接槽40的上端可以敞开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便于将卡接凸台30从卡接槽40的上端安装于卡接槽40内,可以便于卡接凸台30卡接于卡接槽40内,并且,通过卡接槽40的深度方向与防护盖20的厚度方向平行,卡接槽40能够对卡接凸台30起到导向和防倾斜限位作用,向外壳10上安装防护盖20时,可以更好地保证防护盖20不会因形变或倾斜而导致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与外壳10卡接不牢问题发生,提高了防护盖20的安装稳定性和安装情况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防止防护盖20从外壳10上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三卡接部12可以包括限位板13,限位板13和外壳10共同限定出卡接槽40,卡接凸台30包括卡接板31,卡接板31卡接于卡接槽40内,如此设置能够将卡接凸台30和卡接槽40卡接在一起,可以使第三卡接部12和第二卡接部22装配牢固。
进一步地,在防护盖20的厚度方向,卡接槽40远离外壳10的端部可以敞开设置,卡接槽40远离外壳10的端部是指图1中卡接槽40的上端,卡接板31从卡接槽40的敞开端卡接于卡接槽40内。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卡接槽40靠近外壳10的端部也可以敞开设置,卡接槽40靠近外壳10的端部是指图1中卡接槽40的下端。其中,卡接板31从卡接槽40的敞开端卡接于卡接槽40内后,限位板13可以对卡接板31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避免限位板13移出卡接槽40,保证卡接凸台30和卡接槽40卡接牢固,从而可以使外壳10和防护盖20装配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限位板13可以设置有与卡接槽40连通的避让缺口14,避让缺口14贯穿限位板13,卡接凸台30还包括连接部32,连接部32连接在卡接板31和防护盖20之间,连接部32适于安装于避让缺口14。其中,向外壳10上安装防护盖20过程中,卡接板31从卡接槽40的上端安装于卡接槽40内,同时连接部32安装于避让缺口14内,避让缺口14能够避让连接部32,可以保证卡接板31能安装于卡接槽40内,卡接板31安装于卡接槽40内后,限位板13可以对卡接板31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避免卡接板31移出卡接槽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限位板13包括第一板体15、第二板体16和第三板体17,第一板体15和第三板体17相对且间隔开设置,第一板体15连接在外壳10和第二板体16之间,第三板体17连接在外壳10和第二板体16之间。其中,第一板体15和第三板体17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相对且间隔开设置,第一板体15和第三板体17平行,第二板体16设置有避让缺口14,由于第三板体17与防护盖20的侧壁正对设置,通过将避让缺口14设置于第二板体16,便于连接部32和避让缺口14配合装配,从而可以便于将卡接板31能安装于卡接槽40内,卡接板31安装于卡接槽40内后,第二板体16可以对卡接板31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避免卡接板31移出卡接槽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凸台30与卡接槽40之间的配合间隙为H,满足关系式:0mm<H≤0.1mm,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卡接凸台30与卡接槽40之间具有间隙,可以保证卡接凸台30能安装于卡接槽40内,从而可以保证第二卡接部22和第三卡接部12能卡接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2可以设置于防护盖20的中部位置,其中,如图1所示,在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第二卡接部22可以设置在防护盖20的中间位置处,向外壳10上安装防护盖20时,可进一步保证防护盖20不会因形变或倾斜而导致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与外壳10卡接不牢问题发生,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盖20的安装稳定性和安装情况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防止防护盖20从外壳10上掉落,进而使第二卡接部22的安装位置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22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接部22在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开设置,第三卡接部12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接部22和多个第三卡接部12一一对应设置,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盖20不会因形变或倾斜而导致防护盖20两端的第一卡接部21与外壳10卡接不牢问题发生,从而进一步防止防护盖20从外壳10上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壳10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21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接部18,第一卡接部21设置为卡接凸起和弹性卡接耳中的一个,第四卡接部18设置为卡接凸起和弹性卡接耳中的另一个,弹性卡接耳设置有卡接孔211,卡接凸起适于卡接于卡接孔211内。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21设置为弹性卡接耳,第四卡接部18设置为卡接凸起。进一步地,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卡接凸起的上端面构造为导向斜面19,向外壳10上安装防护盖20时,导向斜面19能够对弹性卡接耳起到导向作用,使弹性卡接耳发生形变,从而将卡接凸起卡接于卡接孔211内,使第一卡接部21和第四卡接部18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弹性卡接耳设置有减重孔212,减重孔212至少设置一个,优选地,减重孔212设置两个,两个减重孔212分别位于卡接孔211两侧,且两个减重孔212均与卡接孔211间隔开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一卡接部21结构强度情况下便于第一卡接部21发生形变,可以便于第一卡接部21和第四卡接部18卡接或这拆卸。并且,减重孔212能够起到减重作用,可以减小防护盖20重量,有利于配电盒200的轻量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2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能够将防护盖20牢固地安装于外壳10,可以防止防护盖20从外壳10上掉落,从而可以保证配电盒200的装配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限定出铜排接口(11);
防护盖(20),所述防护盖(20)盖设于所述铜排接口(11),其中,在所述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护盖(2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卡接部(21),在所述防护盖(20)的宽度方向所述防护盖(20)的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22),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2)均卡接于所述外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设有第三卡接部(12),所述第三卡接部(12)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2)设为卡接凸台(30)和卡接槽(40)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卡接部(12)设为所述卡接凸台(30)和所述卡接槽(40)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接凸台(30)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40)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防护盖(20)的厚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2)设为所述卡接凸台(30),所述第三卡接部(12)设为所述卡接槽(40),所述第三卡接部(12)包括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和所述外壳(10)共同限定出所述卡接槽(40),所述卡接凸台(30)包括卡接板(31),所述卡接板(31)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盖(20)的厚度方向,所述卡接槽(40)远离所述外壳(10)的端部敞开,所述卡接板(31)从所述卡接槽(40)的敞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设有与所述卡接槽(40)连通的避让缺口(14),所述卡接凸台(30)还包括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连接在所述卡接板(31)和所述防护盖(20)之间,所述连接部(32)适于安装于所述避让缺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包括第一板体(15)、第二板体(16)和第三板体(17),所述第一板体(15) 和所述第三板体(17)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板体(15)连接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第二板体(16)之间,所述第三板体(17)连接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第二板体(16)之间,所述第二板体(16)设有所述避让缺口(1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盒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台(30)与所述卡接槽(40)之间的配合间隙为H,满足关系式:0mm<H≤0.1mm;
在所述防护盖(2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卡接部(22)设于所述防护盖(20)的中部位置;
所述防护盖(20)的长度尺寸为L,满足关系式:80mm<L≤150mm。
10.一种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盒(200)的壳体组件(100)。
CN202123325127.5U 2021-12-27 2021-12-27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Active CN216598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5127.5U CN216598863U (zh) 2021-12-27 2021-12-27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5127.5U CN216598863U (zh) 2021-12-27 2021-12-27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8863U true CN216598863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25127.5U Active CN216598863U (zh) 2021-12-27 2021-12-27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8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98863U (zh) 配电盒的壳体组件以及配电盒
CN107040838B (zh) 头戴耳机支架固定结构及头戴
CN213602022U (zh) 一种高速传输线对板连接器
CN213602023U (zh) 一种高速传输背板连接器
CN210838179U (zh) 电连接器
CN210092384U (zh) 一种并联插线连接器
CN114122572A (zh) 单体电池与电池模组
CN209897483U (zh) Pcba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分体式车载显示屏主机
CN110187450B (zh) 设备箱及其箱体
CN219833098U (zh) 一种绝缘件和电性连接件卡接结构
CN210052777U (zh) 一种电池包及线槽
CN111864454A (zh) 一种防水穿墙连接器
CN107421090B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514416U (zh) 一种机壳密封件、电气设备机壳及电气设备
CN216491160U (zh) 一种组合型防松抗静电膜
CN218877096U (zh) 雷达总成及自动驾驶车辆
CN215347624U (zh) 一种简易金属柜
CN215681053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1605493U (zh) 射频端子
CN213125781U (zh) 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
CN221035884U (zh) 油杯挂耳及吸油烟机
CN221080494U (zh) 一种lvds连接器
CN218071738U (zh) 电路板装配结构及耳机
CN213146021U (zh) 无人车的摄像机支架以及无人车
CN215896812U (zh) 铝合金型材组合插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