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361U - 一种减振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361U
CN216580361U CN202220111245.1U CN202220111245U CN216580361U CN 216580361 U CN216580361 U CN 216580361U CN 202220111245 U CN202220111245 U CN 202220111245U CN 216580361 U CN216580361 U CN 216580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connecting plate
damping
vibration damping
vertic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12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浩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uanp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uanp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uanp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uanp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12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底座,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包括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振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一连接板,第一减振组件用于连接设备仪器且第一减振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二减振组件顶部,第二减振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且第一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具有至少一个握持部和/或至少一个行走装置,各握持部用于人员握持搬运,各行走装置用于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通过设置第一减振组件和第二减振组件,实现对高低频的振动均有减振效果的减振底座,且第一连接板底部设置的移动装置,方便人员对车载仪器进行搬运和滑动。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底座。
背景技术
源于环保、消防、公共安全等领域对在事发地点进行现场检测的要求,分析仪器必须能够安装在各种车辆上,随车到达事发地点进行快速检验分析,甚至要求仪器能够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工作。所有这些都对仪器的抗震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目前,现有的车载仪器只使用刚弹簧类型减振,只能针对低频振动,减振效果不好,且现有的车载仪器的减振底座只考虑了减振功能,没有搬运和移动的功能,使车载仪器搬运及移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底座,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减振底座减振效果好,且搬运移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底座,包括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减振组件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振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用于连接设备仪器且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减振组件顶部,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具有至少一个握持部和/或至少一个行走装置,各所述握持部用于人员握持搬运,各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各所述真空吸盘能够吸附在工作平面上且各所述真空吸盘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高低频振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一个橡胶减振柱组,各所述橡胶减振柱组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各所述橡胶减振柱组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震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钢丝绳减振器,各所述钢丝绳减振器顶部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且各所述钢丝绳减振器底部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钢丝绳减振器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
优选的,各所述行走装置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当各所述行走装置保持与工作台面接触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在工作台面上运动时,各所述行走装置能够使各所述真空吸盘保持脱离工作台面的状态,当各所述行走装置脱离与工作台面接触时,各所述行走装置能够使各所述真空吸盘保持吸附在工作台面的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各所述搬运杆能够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且两端分别延伸出该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形成所述握持部,人员能够通过握持各所述握持部实现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搬运。
优选的,各所述行走装置均包括固定连接板和至少一个万向轮,各所述固定连接板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上,各所述固定连接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万向轮。
优选的,还包括设备台面板,所述设备台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组件顶部,且所述设备台面板用于与车载仪器连接。
优选的,各所述固定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各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道,各所述搬运杆能够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和一个所述固定连接板上的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并使该所述固定连接板上的各所述万向轮均保持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且各所述万向轮能够使各所述真空吸盘保持脱离工作台面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底座,通过设置有能够缓冲竖直方向高频振动及侧向低频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和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实现对高低频的振动均有减振效果的减振底座,且第一连接板底部设置的移动装置,方便人员对车载仪器进行搬运和滑动。
进一步的,最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吸盘能够使减振底座稳定吸附在工作平面上,且吸盘也能够适当缓冲一部分的高低频振动,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减振组件采用的是橡胶减振柱组,橡胶材质的减振柱能够对竖直方向的高频振动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且其也能够对侧向的低频振动起作用。
进一步的,第二减振组件采用钢丝绳减振器,其部件常见,且为标准件,易获取,且其能够对竖直方向的低频振动缓冲减振效果好。
进一步的,行走装置能够处于两种状态不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分别能实现减振底座不移动时的固定和实现快速移动的作用,使减振底座更符合使用场景需求。
进一步的,搬运杆穿插在第一安装通道内,延伸出的部分形成握持部,其结构简单,易加工制作。
进一步的,行走装置是采用的固定连接板和多个万向轮组成,万向轮能够满足水平方向各个位置的移动需求,使其移动更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设备台面板方便车载仪器与减振底座的连接,使连接结构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搬运杆插入在固定连接板上的第二通道时就能够锁止使其保持万向轮均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其固定结构简单方便且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底座中钢丝绳减振器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底座中万向轮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底座中万向轮非移动状态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减振底座;1-第一减振组件;11-第二连接板;12-橡胶减振柱组;2-第二减振组件;21-钢丝绳减振器;3-第一连接板;31-第一安装部;4-真空吸盘;5-移动装置;6-搬运杆;61-握持部;7-行走装置;71-固定连接板;711-第二安装部;72-万向轮;8-设备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减振底座减振效果好,且搬运移动方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底座100,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减振组件1、第二减振组件2和第一连接板3,第一减振组件1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振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第二减振组件2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高低频振动的定义同物理振动中的高低频振动定义相同,第一减振组件1用于连接设备仪器且第一减振组件1固定设置在第二减振组件2顶部,第二减振组件2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上,且第一连接板3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5,移动装置5上具有至少一个握持部61和/或至少一个行走装置7,各握持部61用于人员握持搬运,各行走装置7用于带动第一连接板3移动。通过设置有能够缓冲竖直方向高频振动及侧向低频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1和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2,实现对高低频的振动均有减振效果的减振底座100,且第一连接板3底部设置的移动装置5,方便人员对车载仪器进行搬运和滑动,具体的,减振底座100满足机车车辆设备振动标准。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第一连接板3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4,如图3所示,具体的,第一连接板3底部设置四个真空吸盘4,各真空吸盘4能够吸附在工作平面上且各真空吸盘4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高低频振动。最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4,吸盘能够使减振底座100稳定吸附在工作平面上,且吸盘也能够适当缓冲一部分的高低频振动,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第一减振组件1包括第二连接板11和至少一个橡胶减振柱组12,如图1所示,具体的,每个橡胶减振柱组12包括四个VD型减振柱,每组橡胶减振柱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1四个角位置,各橡胶减振柱组12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1上,第二减振组件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1底部,各橡胶减振柱组12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震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第一减振组件1采用的是橡胶减振柱组12,橡胶材质的减振柱能够对竖直方向的高频振动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且其也能够对侧向的低频振动起作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如图2所示,第二减振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钢丝绳减振器21,各钢丝绳减振器21顶部均与第二连接板11固定连接且各钢丝绳减振器21底部均与第一连接板3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板11四个角及中央位置均设置有一个钢丝绳减振器21,各钢丝绳减振器21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第二减振组件2采用钢丝绳减振器21,其部件常见,且为标准件,易获取,且其能够对竖直方向的低频振动缓冲减振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各行走装置7均与第一连接板3转动连接,如图4及图5所示,当各行走装置7保持与工作台面接触并带动第一连接板3在工作台面上运动时,各行走装置7能够使各真空吸盘4保持脱离工作台面的状态,当各行走装置7脱离与工作台面接触时,各行走装置7能够使各真空吸盘4保持吸附在工作台面的状态。行走装置7能够处于两种状态不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分别能实现减振底座100不移动时的固定和实现快速移动的作用,使减振底座100更符合使用场景需求。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杆6,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3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31,具体的,第一安装部31采用两个具有通孔的固定块组成,两个固定块的轴线重合且具有一定间隔距离,每个固定块上的通孔共同形成第一安装通道,第一安装部3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各搬运杆6能够穿设在一个第一安装通道内且两端分别延伸出该第一安装通道形成握持部61,人员能够通过握持各握持部61实现对第一连接板3的搬运。搬运杆6穿插在第一安装通道内,延伸出的部分形成握持部61,其结构简单,易加工制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各行走装置7均包括固定连接板71和至少一个万向轮72,如图3-图5所示,各固定连接板71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侧壁上,各固定连接板7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万向轮72,具体的,各固定连接板71均通过3个可拆卸铰链与第一连接板3相连,且固定连接板71沿自身长度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万向轮72。行走装置7是采用的固定连接板71和多个万向轮72组成,万向轮72能够满足水平方向各个位置的移动需求,使其移动更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还包括设备台面板8,如图1所示,设备台面板8固定设置在第一减振组件1顶部,且设备台面板8用于与车载仪器连接。设备台面板8方便车载仪器与减振底座100的连接,使连接结构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的,各固定连接板7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711,如图3-图5所示,各第二安装部71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道,具体的,第二安装部711也采用和第一安装部31相同结构的一个具有通孔的固定块,固定块上的通孔形成第二安装通道,各搬运杆6能够穿设在一个第一安装通道和一个固定连接板71上的一个第二安装通道内并使该固定连接板71上的各万向轮72均保持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且各万向轮72能够使各真空吸盘4保持脱离工作台面的状态。搬运杆6插入在固定连接板71上的第二通道时就能够锁止使其保持万向轮72均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其固定结构简单方便且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减振组件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振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用于连接设备仪器且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减振组件顶部,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具有至少一个握持部和/或至少一个行走装置,各所述握持部用于人员握持搬运,各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各所述真空吸盘能够吸附在工作平面上且各所述真空吸盘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高低频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一个橡胶减振柱组,各所述橡胶减振柱组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各所述橡胶减振柱组能够缓冲竖直方向的高频震动及侧向的低频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钢丝绳减振器,各所述钢丝绳减振器顶部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且各所述钢丝绳减振器底部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钢丝绳减振器能够缓冲竖直方向和侧向的低频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行走装置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当各所述行走装置保持与工作台面接触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在工作台面上运动时,各所述行走装置能够使各所述真空吸盘保持脱离工作台面的状态,当各所述行走装置脱离与工作台面接触时,各所述行走装置能够使各所述真空吸盘保持吸附在工作台面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各所述搬运杆能够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且两端分别延伸出该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形成所述握持部,人员能够通过握持各所述握持部实现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搬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行走装置均包括固定连接板和至少一个万向轮,各所述固定连接板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上,各所述固定连接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万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台面板,所述设备台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组件顶部,且所述设备台面板用于与车载仪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各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通道,各所述搬运杆能够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和一个所述固定连接板上的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内并使该所述固定连接板上的各所述万向轮均保持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且各所述万向轮能够使各所述真空吸盘保持脱离工作台面的状态。
CN202220111245.1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减振底座 Active CN216580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1245.1U CN216580361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减振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1245.1U CN216580361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减振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361U true CN216580361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1245.1U Active CN216580361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减振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32748A (zh) * 2023-12-21 2024-01-23 无锡奥维达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气象仪减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32748A (zh) * 2023-12-21 2024-01-23 无锡奥维达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气象仪减震装置
CN117432748B (zh) * 2023-12-21 2024-03-01 无锡奥维达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气象仪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80361U (zh) 一种减振底座
CN1843819A (zh) 车辆结构体
CN205468848U (zh) 一种含三角形分支的四自由度串并混联调姿隔振平台
CN104527817A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CN112357067A (zh) 一种无人机防震起落架
CN215793546U (zh) 一种汽车音响减震安装座
CN204383614U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CN212400809U (zh) 一种加强汽车减震效果的汽车支架
CN210371781U (zh) 减震器及移动车载质谱仪的减震设备及运输车辆
CN111874133A (zh) 平衡车用座椅减震装置
CN211995716U (zh)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用套筒的运输装置
CN212194985U (zh) 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结构
CN115009366B (zh) 一种基于四麦轮平衡车底盘的辅助系统
CN207917010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避震巡检车
CN219821335U (zh) 一种用于智能车载定位的防震装置
CN208107038U (zh) 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减震装置
CN216300698U (zh) 一种拖拉机用减震结构
CN220134512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二级刚度减振器
CN218112364U (zh) 一种汽车车身对接件的固定结构
CN206841249U (zh) 一种可稳定放置水杯的汽车杯座
CN218287843U (zh) 一种具有减震的搪瓷板移动车
CN219339523U (zh) 一种喷漆转运拖车
CN214524153U (zh) 一种越野全挂车
CN217374049U (zh) 一种行走底盘
CN209948035U (zh) 一种通讯车的卫星天线用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