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4486U -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4486U
CN216554486U CN202122795590.XU CN202122795590U CN216554486U CN 216554486 U CN216554486 U CN 216554486U CN 202122795590 U CN202122795590 U CN 202122795590U CN 216554486 U CN216554486 U CN 216554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hock absorber
inner shell
wall surfac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55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王新
乔君正
石亚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Creditfan Ventil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Creditfan Ventil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Creditfan Ventil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Creditfan Ventil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55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4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4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4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内壳位于外壳中,且所述外壳前壁面和内壳前壁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连接固定,所述外壳上壁面和内壳上壁面之间通所述第二减震器和连接固定,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将所述内壳悬挂固定在外壳中;所述电机固定在内壳的后端面上,且电机的叶轮位于内壳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采用双层机壳结构,并且在两机壳之间特定的部位加设减震器,有效降低了风机轴向、径向、垂向的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现有的通风系统中,通常风机与箱体或支架直接刚性连接或是风机加减震后与箱体或支架连接。如风机与箱体或支架直接刚性连接,则可能存在箱体或支架上的振感大。于是有采用在风机上加减震器后再与箱体或支架连接的方式,但是加减震器后的风机的固有频率可能会与转动频率相近或相当,产生共振传递到箱体或支架上的振感更大,且只能装配到箱体或支架上运转才能发现,现场整改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该通风机采用双层机壳结构,并且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特定的部位加设减震器,使内壳悬挂固定在外壳中,有效降低了风机轴向、径向的振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内壳位于外壳中,且所述外壳前壁面和内壳前壁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连接固定,所述外壳上壁面和内壳上壁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减震器连接固定,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将所述内壳悬挂固定在外壳中。所述电机固定在内壳的后端面上,且电机的叶轮位于内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后壁面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和外壳的上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倒置的“L”形板体,其侧面固定在内壳的后壁面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下端固定在该“L”形板体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壁面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和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L”形板体,其上端焊接在所述外壳的上壁面内壁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上端固定在该“L”形板体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前壁面上、内壳的前壁面上均具有进风口,所述内壳的后壁面上具有出风口,以便于在电机驱动下进行气体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前壁面上的进风口处连接有进风筒,且所述进风筒正对风机的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机外壳的轴向、径向设置减震器,并将风机内壳悬挂固定在外壳的内腔中,可以有效降低风机运转传递到与其连接的箱体或支架的振感,且可在风机出厂前检测到减震器是否与风机匹配,及时调整风机或减震器选型设计,避免装配到箱体或支架上可能存在的共振现象。
(2)本实用新型在内壳的后壁面上设置了支撑板,在外壳的上壁面内壁上设置了位于支撑板上方的连接板,并将竖向设置的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和连接板上,不仅有助于降低风机在径向方向上振动的传递,而且避免了直接将第二减震器连接在外壳的上壁面上时影响通风机与其他设备连接时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中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的右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代表:1-外壳、2-内壳、3-第一减震器、4-第二减震器、5-电机、6-支撑板、7-连接板、8-进风筒、9-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示例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包括:外壳1、内壳2、第一减震器3、第二减震器4和电机5,其中:
所述外壳1为水平设置的筒状结构,其前端口通过壁板封闭形成前壁面,而后端口为开口状。所述内壳2水平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外壳1的前壁面上、内壳2的前壁面上均具有进风口,所述内壳2的后壁面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内壳2的前壁面上的进风口处连接有进风筒8,且所述进风筒8正对电机5的叶轮9,以便于在电机5驱动下进行气体流通。
所述外壳1前壁面和内壳2前壁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3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减震器3为两组,对称设置在内壳2前壁面的两侧,以更好地将内壳2悬挂固定在外壳1的前壁面上。所述外壳1上壁面和内壳2上壁面之间通所述第二减震器4和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减震器4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内壳2的上壁面两侧,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3、第二减震器4将所述内壳2悬挂固定在外壳1中。所述电机5固定在内壳2的后端面上,且电机5的叶轮位于内壳2中。通过在风机外壳1的轴向、径向设置减震器,并将内壳2悬挂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中,可以有效降低风机运转传递到与其连接的箱体或支架的振感,且可在风机出厂前检测到减震器是否与风机匹配,及时调整风机或减震器选型设计,避免装配到箱体或支架上可能存在的共振现象。
参考图1和图2,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壳2的后壁面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为倒置的“L”形板体,其侧面固定在内壳2的后壁面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减震器4的下端固定在该“L”形板体的上表面上。所述外壳1的上壁面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位于支撑板6的上方。所述连接板7为“L”形板体,其上端焊接在所述外壳1的上壁面内壁上,所述第二减震器4的上端固定在该“L”形板体的下表面上。
通过在风机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器4,不仅有助于降低风机在径向方向上振动的传递,而且避免了直接将第二减震器4连接在外壳1的上壁面上时造成的影响,因为需要在外壳1的上壁面上打孔后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实现第二减震器4与外壳1的上壁面之间的连接,而位于外壳1的上壁面外表面上的所述紧固件会造成外壳1的外表面不平整,影响本实用新型通风机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装配,而通过支撑板6和连接板7的配合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内壳位于外壳中,且所述外壳前壁面和内壳前壁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连接固定,所述外壳上壁面和内壳上壁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减震器连接固定,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将所述内壳悬挂固定在外壳中;所述电机固定在内壳的后端面上,且电机的叶轮位于内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后壁面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和外壳的上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倒置的“L”形板体,其侧面固定在内壳的后壁面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下端固定在该“L”形板体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壁面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和连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L”形板体,其上端焊接在所述外壳的上壁面内壁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上端固定在该“L”形板体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壁面上、内壳的前壁面上均具有进风口,所述内壳的后壁面上具有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前壁面上的进风口处连接有进风筒,且所述进风筒正对风机的叶轮。
CN202122795590.X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Active CN216554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5590.XU CN216554486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5590.XU CN216554486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4486U true CN21655448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5590.XU Active CN216554486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4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67869U (zh) 一种改进的抽油烟机
CN216554486U (zh) 一种双层机壳离心通风机
CN111456946A (zh) 离心风机及油烟净化装置
CN116892526A (zh) 离心风机及电器设备
CN113202794A (zh) 一种紧凑式悬浮鼓风机和紧凑式悬浮鼓风机的空气自冷方法
CN205297959U (zh) 单电机多风机机组
CN2094590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4036201U (zh) 一种立式单进风风机
CN218599865U (zh) 风机及风管机
CN216518716U (zh) 一种轴流式离心通风机
CN212157626U (zh)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CN215830757U (zh) 一种燃气锅炉节能鼓风机
CN211625364U (zh) 一种蜗壳及应用有该蜗壳的吸油烟机
CN218102844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493853U (zh) 一种高效轴流风机
CN219875327U (zh)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CN213063796U (zh) 新型高频进气消声器
CN212130835U (zh) 离心风机及油烟净化装置
CN220828898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设备
CN214664623U (zh) 一种带有磁悬浮电机的集成灶
CN221103740U (zh) 一种噪音小的电动压缩机变频控制器
CN209926475U (zh) 一种便于缓冲的圆形空调外机
CN115500714A (zh) 一种优化降噪的食品加工机
CN215601125U (zh) 一种便于后盖扣合拆装的小型电机
CN217303133U (zh) 一种适配风幕机安装的电机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