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327U -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327U
CN219875327U CN202320877998.8U CN202320877998U CN219875327U CN 219875327 U CN219875327 U CN 219875327U CN 202320877998 U CN202320877998 U CN 202320877998U CN 219875327 U CN219875327 U CN 219875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vibration
fan motor
bracke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79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龙
陈运东
郝建领
张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79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阻尼器组。其中,支架本体,包括电机安装座和与电机安装座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支脚;阻尼器组,嵌入设置于支架本体的背侧,且分别遮挡电机安装座上的孔槽以及连接支脚上的孔槽。这样能有效衰减支架振动的变形量,提高支架整体的扭转刚度,减少发生共振的情况,从而避免产生振动辐射噪声,优化送风质量。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

Description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一般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设置于室外,其内设置有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风机等实现空调制冷循环的核心部件。现有的风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室外机壳体内,在空调运行过程中,通过风机的运转实现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环境的快速换热。
相关技术中风机包括风扇和电机,其中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钉与在室外机壳体的底座和前面板固定。其中,支架位于室外机壳体的风道腔体中,由于安装空间受限且支架结构尺寸较大,会影响送风性能,因此,通过减薄支架结构的结构,使得扭转刚度较弱,导致风扇、电机与支架构成的支架系统模态频率较低。此外,电机与风扇在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支架振动,主要以绕垂向轴的扭转振动为主。由于支架与底座和和前面板通过螺钉硬连接,产生的振动会传递至座板和前面板,使室外机壳体产生结构振动辐射噪声。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支架的扭转刚度较弱,在风机运行时,风扇的压力脉动和动不平衡会造成支架振动变形大,因此极易发生共振,从而产生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另一方面,支架的振动还会影响风扇的流场,从而恶化风扇的气动噪声,进而影响送风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能有效衰减支架振动的变形量,提高支架整体的扭转刚度,减少发生共振的情况,从而避免产生振动辐射噪声,优化送风质量。
所述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阻尼器组。其中,支架本体,包括电机安装座和与电机安装座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支脚;阻尼器组,嵌入设置于支架本体的背侧,且分别遮挡电机安装座上的孔槽以及连接支脚上的孔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器组包括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第一阻尼器,嵌入设置于电机安装座的背侧;第二阻尼器,每个连接支脚的背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二阻尼器,且第二阻尼器与第一阻尼器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座的背侧构造有由多个侧壁围合成的第一限定空间,第一阻尼器固定设置于第一限定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座上开设有供风扇电机安装的固定孔,第一阻尼器上开设有通孔;其中,在安装风扇电机的情况下,风扇电机的安装部朝向通孔,第一阻尼器遮挡风扇电机与固定孔的安装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器包括:第一壳体,其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其内部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填充有阻尼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支脚的背侧构造有由相对侧壁围合成的第二限定空间,各第二阻尼器固定设置于对应的第二限定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器沿其端部延伸出有连接部,连接部与连接支脚的侧壁和/或背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二壳体,其内部构造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填充有阻尼颗粒;其中,第二壳体的端部向外延伸有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器包括U型壳体、第一封闭板和第二封闭板。U型壳体,其两端为开口结构;第一封闭板,设置于U型壳体的第一端开口;第二封闭板,设置于U型壳体的第二端开口;通过第一封闭板和第二封闭板封堵U型壳体的两端开口,以围合成一侧面为开放结构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填充有阻尼颗粒,第二容纳腔具有开放结构的侧面扣设在连接支脚的背侧;其中,连接部位于第一封闭板侧或第二封闭板侧。
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将阻尼器组嵌入设置于支架本体的背侧,能有效衰减支架振动的变形量,还提高了支架整体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了支架组成的模态频率,降低支架振动并减少支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以避免产生振动辐射噪声。此外,阻尼器组分别遮挡电机安装座上的孔槽以及连接支脚上的孔槽,这样,能封闭支架与电机周围的众多凹槽,对风扇流场进行了整流,改善了流场与气动噪声性能,进而优化送风质量。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的背示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二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第二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振支架与风扇电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振支架与风扇电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振支架与风扇电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振支架与风扇电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0:支架本体;11:电机安装座;12:连接支脚;13:第一限定空间;14:固定孔;15:第二限定空间;
20:阻尼器组;
21:第一阻尼器;211:第一壳体;212:通孔;213:第一容纳腔;
22:第二阻尼器;221:连接部;222:第二壳体;223:第二容纳腔;224:U型壳体;225:第一封闭板;226:第二封闭板;
100:风扇电机;2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和阻尼器组20。其中,支架本体10,包括电机安装座11和与电机安装座11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支脚12;阻尼器组20,嵌入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背侧,且分别遮挡电机安装座11上的孔槽以及连接支脚12上的孔槽。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通过将阻尼器组20嵌入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背侧,能有效衰减支架振动的变形量,还提高了支架整体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了支架组成的模态频率,降低支架振动并减少支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以避免产生振动辐射噪声。此外,阻尼器组20分别遮挡电机安装座11上的孔槽以及连接支脚上的孔槽,这样,能封闭支架与电机周围的众多凹槽,对风扇流场进行了整流,改善了流场与气动噪声性能,进而优化送风质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0包括电机安装座11和连接支脚12。其中电机安装座11是用于安装风扇电机100,连接支脚12是连接在电机安装座11上,并与空调室外机的座板和/或前面板连接。这里,由于不同的安装空间,支架本体10的结构不同。为此,连接支脚12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均可。可选地,连接支脚12也可以与电机安装座11为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均可。
结合图1所示,连接支脚12设置有四个,并且连接支脚12还是与电机安装座11一体成型结构。四个连接支脚12分别与空调室外机的座板和前面板连接,保证风扇电机100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阻尼能有助于减小机械结构的共振振幅,从而避免结构因动应力达到极限造成结构破坏等特性,阻尼器组20嵌入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背侧。阻尼器组20能有效衰减支架振动的变形量。此外,阻尼器组20是位于支架本体10的背侧位置,这样,也不会影响风扇电机100和风扇200的运行。在此基础上,将阻尼器组20以嵌入的方式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背侧,阻尼器组20能对支架本体10的背侧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而提高支架整体的扭转刚度。相应地提高了支架组成的模态频率,降低支架振动并减少支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以避免产生振动辐射噪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影响风扇200送风质量和气动噪声的因素除震动外,在风扇200转动的过程中,支架本体10上的孔洞也会影响送风质量和气动噪声,比如支架本体10上的螺纹孔或销孔等孔洞。这里,阻尼器组20分别遮挡电机安装座11上的孔槽以及连接支脚12上的孔槽,使得支架本体10为导流板的作用,将风扇200的气流进行整流,从而进一步的提升送风质量,降低气动噪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器组20包括第一阻尼器21和第二阻尼器22。其中,第一阻尼器21,嵌入设置于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第二阻尼器22,每个连接支脚12的背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二阻尼器22,且第二阻尼器22与第一阻尼器21相邻设置。通过第一阻尼器21和第二阻尼器22的双重使用,能大幅度的效衰减支架振动的变形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器21嵌入设置于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用于抑制风扇电机100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这样,能大幅度的降低风扇电机100产生的振动,减少传递至每个连接支脚12的振动幅值。
为了方便安装第一阻尼器21并充分发挥第一阻尼器21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构造有由多个侧壁围合成的第一限定空间13,第一阻尼器21固定设置于第一限定空间13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构造有第一限定空间13,第一限定空间13与第一阻尼器21的形状相匹配,以使第一限定空间13能限定第一阻尼器21。这里,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设置有与背板以设定角度设置的至少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相对或者相邻设置。在第一阻尼器21固定设置于第一限定空间13内的情况下,第一阻尼器21的侧面与两个侧壁相抵接,以保证第一阻尼器21能稳固的设置在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进一步的,可在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阻尼器21固定连接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将侧壁与第一阻尼器21固定连接。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座11上开设有供风扇电机100安装的固定孔14,第一阻尼器21上开设有通孔212;其中,在安装风扇电机100的情况下,风扇电机100的安装部朝向通孔212,第一阻尼器21遮挡风扇电机100与固定孔14的安装间隙。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风扇电机100固定设置在固定孔14上,将第一阻尼器21固定设置于第一限定空间13内。此时,第一阻尼器21上开设有通孔212,风扇电机100的安装部朝向通孔212,该通孔212方便为风扇电机100进行散热。其中风扇电机100的安装部的完全遮挡通孔212,保证气流不会从通孔212侧流向固定孔14侧。并且第一阻尼器21能遮挡风扇电机100与固定孔14的安装间隙,从而使支架本体10能起到导流板的作用,将风扇200的气流进行整流,从而进一步的提升送风质量,降低气动噪声。
结合图1、图3和图6所示,第一阻尼器21包括:第一壳体211,其中部开设有通孔212,且其内部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一容纳腔213,第一容纳腔21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211中部开设有通孔212且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一容纳腔213。由于第一容纳腔21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多个阻尼颗粒能与第一容纳腔213的内壁碰撞和摩擦,以及多个阻尼颗粒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消耗和转移风扇电机100的振动能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阻尼颗粒的填充率为70%-95%,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容纳腔213的空间,使第一容纳腔213内的各阻尼颗粒之间、阻尼颗粒与第一容纳腔213的内壁之间得到充分的碰撞和摩擦,从而消耗更多的振动能量。这里填充率为第一容纳腔213内的所有阻尼颗粒的体积与第一容纳腔213的体积之比。可选地,阻尼颗粒的填充率可以根据风扇电机100的振动频率来选择。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阻尼颗粒的直径小于或等于6mm。其中阻尼颗粒应当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以获得较大的阻尼比系数,进而提高第一阻尼器21的减振效果。可选地,阻尼颗粒的直径也可以根据风扇电机100的振动频率以及第一阻尼器21的体积来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器22每个连接支脚12的背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二阻尼器22,且第二阻尼器22与第一阻尼器21相邻设置。这样,第二阻尼器22能减少每个连接支脚12传递至底座和前面板的振动幅值。
为了方便安装第二阻尼器22并充分发挥第二阻尼器22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每个连接支脚12的背侧构造有由相对侧壁围合成的第二限定空间15,各第二阻尼器22固定设置于对应的第二限定空间15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连接支脚12的背侧构造有第二限定空间15,第二限定空间15与第二阻尼器22的形状相匹配,以使第二限定空间15能限定第二阻尼器22。这里,连接支脚12的背侧设置有与背板以设定角度设置的至少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相对设置。在第二阻尼器22固定设置于第二限定空间15内的情况下,第二阻尼器22的侧面与两个侧壁相抵接,以保证第二阻尼器22能稳固的设置在连接支脚12的背侧。
进一步的,为保证第二阻尼器22在连接支脚12背侧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二阻尼器22沿其端部延伸出有连接部221,连接部221与连接支脚12的侧壁和/或背部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连接支脚12的侧壁和/或背部设置有连接孔,第二阻尼器22沿其端部延伸出有连接部221,该连接部221可以与连接支脚12的侧壁和/或背部有的连接孔连接。可选地,该连接部221也为连接孔,通过螺钉将连接支脚12的连接孔与第二阻尼器22的连接孔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二阻尼器22包括:第二壳体222,其内部构造有第二容纳腔223,第二容纳腔22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其中,第二壳体222的端部向外延伸有连接部22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2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二容纳腔223。由于第二容纳腔22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多个阻尼颗粒能与第二容纳腔223的内壁碰撞和摩擦,以及多个阻尼颗粒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消耗和转移从电机安装座11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2中的阻尼颗粒与第一壳体211的结构和填充率相同或相近,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二阻尼器22包括U型壳体224、第一封闭板225和第二封闭板226。U型壳体224,其两端为开口结构;第一封闭板225,设置于U型壳体224的第一端开口;第二封闭板226,设置于U型壳体224的第二端开口;通过第一封闭板225和第二封闭板226封堵U型壳体224的两端开口,以围合成一侧面为开放结构的第二容纳腔223;第二容纳腔22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第二容纳腔223具有开放结构的侧面扣设在连接支脚12的背侧;其中,连接部221位于第一封闭板225侧或第二封闭板226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器22由U型壳体224、第一封闭板225和第二封闭板226组成一面为开放结构的第二容纳腔223,该第二容纳腔22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第二容纳腔223具有开放结构的侧面扣设在连接支脚12的背侧,这样通过连接支脚12的背部将第二容纳腔223封闭,能减少第二阻尼器22的厚度,并且还能起到减振作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至图10所示,空调室外机内设置有风扇电机100和风扇200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将风扇电机100安装到减振支架上,再将风扇200安装到风扇电机100上。这样该空调室外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本体(10),包括电机安装座(11)和与所述电机安装座(11)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支脚(12);
阻尼器组(20),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背侧,且分别遮挡所述电机安装座(11)上的孔槽以及所述连接支脚(12)上的孔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组(20)包括:
第一阻尼器(21),嵌入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
第二阻尼器(22),每个所述连接支脚(12)的背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二阻尼器(22),且所述第二阻尼器(22)与所述第一阻尼器(21)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1)的背侧构造有由多个侧壁围合成的第一限定空间(13),所述第一阻尼器(2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限定空间(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11)上开设有供风扇电机(100)安装的固定孔(14),所述第一阻尼器(21)上开设有通孔(212);其中,在安装风扇电机(100)的情况下,所述风扇电机(100)的安装部朝向所述通孔(212),所述第一阻尼器(21)遮挡风扇电机(100)与所述固定孔(14)的安装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21)包括:
第一壳体(211),其中部开设有所述通孔(212),且其内部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一容纳腔(213),所述第一容纳腔(21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支脚(12)的背侧构造有由相对侧壁围合成的第二限定空间(15),各所述第二阻尼器(22)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定空间(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22)沿其端部延伸出有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与所述连接支脚(12)的侧壁和/或背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22)包括:
第二壳体(222),其内部构造有第二容纳腔(223),所述第二容纳腔(22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其中,所述第二壳体(222)的端部向外延伸有所述连接部(2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22)包括:
U型壳体(224),其两端为开口结构;
第一封闭板(225),设置于所述U型壳体(224)的第一端开口;
第二封闭板(226),设置于所述U型壳体(224)的第二端开口;
通过所述第一封闭板(225)和所述第二封闭板(226)封堵所述U型壳体(224)的两端开口,以围合成一侧面为开放结构的第二容纳腔(223);所述第二容纳腔(223)内填充有阻尼颗粒,所述第二容纳腔(223)具有开放结构的侧面扣设在所述连接支脚(12)的背侧;其中,所述连接部(221)位于所述第一封闭板(225)侧或所述第二封闭板(226)侧。
10.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
CN202320877998.8U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9875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7998.8U CN2198753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7998.8U CN2198753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327U true CN21987532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7998.8U Active CN2198753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9639B2 (en)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742876B (zh) 组合式风扇框架
CN219875327U (zh) 用于风扇电机的减振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KR101426047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WO2020184060A1 (en) Heat source unit for a heat pump
CN111981616A (zh) 一种基于粒子阻尼的低振动与噪声新风机组
CN105571012A (zh) 压缩机组件、降噪箱、压缩机、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0688519U (zh) 一种螺杆式冷风冷热泵的消音装置
CN212619158U (zh) 涡环发生装置及空调器
CN212967362U (zh) 一种方便储存铁芯的变压器
CN205721567U (zh) 一种智能化防尘、防震计算机
CN220506991U (zh) 用于嵌入式空调器的底盘及嵌入式空调器
CN106766084B (zh) 消音结构、风机盘管组件及风柜机组
CN216519373U (zh) 一种电力设备低噪声箱体结构
CN218548182U (zh) 一种低噪干式变压器
CN220124566U (zh) 一种降噪的食品加工机
CN216163095U (zh) 一种具有显示信号强度功能的无线通讯箱
CN220929666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减少噪音结构
CN215490088U (zh) 使用寿命长的空气调节器
CN219713546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521325U (zh) 一种高速静音的散热风扇
CN220908758U (zh) 一种机房声音降噪装置
CN21937028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微型服务器
CN219062031U (zh) 一种蜗壳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9197743U (zh) 一种减震冷柜风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