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7626U -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7626U
CN212157626U CN202020718982.9U CN202020718982U CN212157626U CN 212157626 U CN212157626 U CN 212157626U CN 202020718982 U CN202020718982 U CN 202020718982U CN 212157626 U CN212157626 U CN 212157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dyseism
support
air curtain
cushioning
curtai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8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建柱
解博超
谭坚裘
李清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dfon Indoor Air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dfon Indoor Air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dfon Indoor Air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dfon Indoor Air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8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7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7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一种实施例的缓震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通过的弧形开口,所述支架主体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若干缓震件,所述缓震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孔处并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边沿所述缓震支架安装在风幕机的内部,所述缓震支架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与所述风幕的内壁进行连接,所述缓震支架减少所述风幕机在工作过程中对所述风幕机的壳体造成的振动,减少所述风幕机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和一种风幕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背景技术
风幕机是通过高速电机带动贯流或离心叶轮产生的强大气流,以形成一面“无形的门帘”空气净化设备。风幕机被称风帘机、空气幕、空气风幕机、风闸、空气门,一般安装在需要制冷、防尘、隔热的商场、剧院、饭店、会议厅等门口的上方,能把室内外空气隔开,既方便出入,又能防止室内外冷热空气交换,同时,有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虫的功效。
现有技术的风幕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述风幕机的内部支架和电机之间产生振动,也会造成所述风幕机的壳体发生振动,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缓震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通过的弧形开口,所述支架主体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若干缓震件,所述缓震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孔处并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边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设置有供所述缓震件通过的开口;
所述缓震件包括缓震螺栓、缓震套和缓震螺母,所述缓震套套设在所述缓震螺栓上,所述缓震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缓震螺母与所述缓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缓震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缓震螺母限制所述缓震套的位置。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均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同一侧。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开口的边沿设置有若干电机装配孔。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由钣金塑形而成。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风幕机,包括:
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
面板,所述面板盖合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面板设置有进风口;
若干如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震支架,所述缓震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缓震支架上;
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缓震支架,所述电机与所述缓震支架螺栓连接。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风幕机还包括若干蜗壳,所述蜗壳分别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蜗壳的输出口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连接。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架装配孔,所述缓震支架通过所述支架装配孔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缓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缓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风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的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的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风幕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图例:1、支架主体;11、弧形开口;12、安装孔;2、缓震件;21、缓震螺栓;22、缓震套;221、凹槽;23、缓震螺母;3、壳体;31、出风口; 32、支架装配孔;4、面板;41、进风口;5、缓震支架;6、电机;7、叶轮;8、蜗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缓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震支架,其包括支架主体1和若干缓震件2,所述缓震件2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的边沿。
所述支架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通过的弧形开口11,具体地,所述弧形开口11的边沿设置有若干电机装配孔,优选地,所述弧形开口11与待安装电机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所述弧形开口11也能为所述待安装的电机提供足够的散热空间,防止所述待安装电机局部发热过大,所述待安装电机可以通过螺栓、拉钉等连接方式配合所述电机装配孔安装在所述支架主体1上。所述支架主体1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2。优选地,所述安装孔12设置有供所述缓震件2通过的开口,使用者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12的开口将所述缓震件2卡设在所述安装孔12中。更优选地,若干所述安装孔12的开口均朝向所述支架主体1的同一侧,方便使用者在安装和拆卸所述缓震件2 时的单侧操作,也能方便使用者检查所述缓震件2的安装情况,减少漏装、错装等安装漏洞的发生。所述支架主体1由钣金塑形而成,在钣金制作时,往所述钣金的边沿切割出所述弧形开口11、所述安装孔12和所述安装孔12的开口,然后将所述钣金的边沿往同一侧弯折塑形,从而完成支架主体1的塑形。所述支架主体1的表面采用烤漆覆盖,防止所述支架主体1的老化和增强所述支架主体1的美观。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缓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缓震件2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的安装孔12处并位于所述支架主体1 的外边沿。所述缓震件2包括缓震螺栓21、缓震套22和缓震螺母23,所述缓震套22套设在所述缓震螺栓21上,所述缓震套22可以由柔性材料制造而成,如橡胶等。所述缓震套22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与所述安装孔12相匹配,所述凹槽221与所述安装孔12的边沿嵌合,所述缓震螺母23与所述缓震螺栓21螺纹连接,所述缓震螺栓21的头部和所述缓震螺母23限制所述缓震套22的位置。在安装所述缓震件2时,将所述缓震套22的凹槽221与所述安装孔12的边沿嵌合,旋扭所述缓震螺母23,所述缓震螺母23和所述缓震螺栓21的头部一同挤压所述缓震套22。所述缓震件2能够缓解所述支架主体 1的振动,同时减少所述振动带来的噪音。
本实施例的缓震支架,所述缓震支架安装在风幕机的内部,所述缓震支架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与所述风幕的内壁进行连接,所述缓震支架减少所述风幕机在工作过程中对所述风幕机的壳体造成的振动,减少所述风幕机产生的噪音。
实施例2
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风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的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的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风幕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幕机,所述风幕机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3、面板4、实施例1所述的缓震支架5、电机6和叶轮7,所述面板4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前端,所述缓震支架5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容置腔内,所述电机6设置在所述缓震支架5上,所述叶轮7与所述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可以是通过传动齿轮、传动杆、传动皮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传动方式。
所述壳体3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31,所述壳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架装配孔32,所述缓震支架5通过所述支架装配孔32安装在所述壳体3的容置腔内。所述缓震螺栓21设置在所述支架装配孔32中,所述缓震螺栓21的头部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外侧,所述缓震螺母23将所述缓震套22以及与所述缓震套 22嵌合的缓震支架5往所述壳体3的内壁挤压固定。具体地,所述壳体3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架装配孔32,所述缓震支架5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通过所述支架装配孔32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进行连接,并且每个接触面均设置有缓震件2,保证了所述缓震支架5每端都具备缓震功能。
所述面板4设置有进风口41,所述进风口41是所述风幕机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壳体3的入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叶轮7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电机6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缓震支架5,所述电机6与所述缓震支架5螺栓连接。具体地,所述电机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缓震支架5的电机装配孔进行固定,增加所述电机6的稳定性。两个所述电机6将所述壳体3的容置腔分隔成三个叶轮安装空间,三个所述叶轮7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叶轮安装空间中,其中一个所述电机6为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叶轮7直联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电机6为单轴电机,类似地,所述单轴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叶轮7直联连接。
所述风幕机还包括若干蜗壳8,所述蜗壳8分别设置在所述叶轮7的外侧,所述蜗壳8的输出口与所述壳体3的出风口31连接,所述蜗壳8使得所述壳体 3内部的气流更加规律和符合空气流体力学,使得所述风幕机输出的气流更加平稳,风量更大。
本实施例的风幕机安装有缓震支架,所述缓震支架安装在风幕机的内部,所述缓震支架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与所述风幕的内壁进行连接,所述缓震支架减少所述风幕机在工作过程中对所述风幕机的壳体造成的振动,减少所述风幕机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缓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设置有供电机输出轴通过的弧形开口,所述支架主体的后端、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若干缓震件,所述缓震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安装孔处并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设置有供所述缓震件通过的开口;
所述缓震件包括缓震螺栓、缓震套和缓震螺母,所述缓震套套设在所述缓震螺栓上,所述缓震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缓震螺母与所述缓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缓震螺栓的头部和所述缓震螺母限制所述缓震套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均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开口的边沿设置有若干电机装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由钣金塑形而成。
6.一种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
面板,所述面板盖合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面板设置有进风口;
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震支架,所述缓震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缓震支架上;
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缓震支架,所述电机与所述缓震支架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幕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若干蜗壳,所述蜗壳分别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蜗壳的输出口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架装配孔,所述缓震支架通过所述支架装配孔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
CN202020718982.9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Active CN21215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982.9U CN212157626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982.9U CN212157626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7626U true CN212157626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8982.9U Active CN212157626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7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4566B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EP4130587A1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2157626U (zh) 一种缓震支架和一种风幕机
CN211953173U (zh) 一种风幕机
JP318808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057831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动机软启动柜
KR100749061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1451175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35712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953174U (zh) 一种面板支架及风幕机
CN210128495U (zh) 一种隐藏式进风口风幕机
CN211874814U (zh) 换气扇壳体结构
CN210484040U (zh) 新型机械密封双螺杆泵用固定底座
CN214949403U (zh)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0633611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4536835U (zh) 台卧式暖风机
CN215295175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269527U (zh) 进风格栅及空调室内机
CN2173571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103466U (zh) 循环式冷库门口用防溢风幕机
CN210178608U (zh) 一种离心抽风机
CN220506916U (zh) 支撑部件、内机外壳及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
CN218410086U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215597462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7235799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