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4908U - 新型电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电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4908U
CN216534908U CN202120511920.5U CN202120511920U CN216534908U CN 216534908 U CN216534908 U CN 216534908U CN 202120511920 U CN202120511920 U CN 202120511920U CN 216534908 U CN216534908 U CN 216534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kettle body
heating element
electric heating
novel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19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月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19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4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4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4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电加热容器,包括形成有加热腔的壶体,壶体上设有一侧位于加热腔内用于水体加热的加热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侧位于加热腔内的加热件直接与水体接触加热,有效降低热损失提升热效率,且发热均匀,加热效果佳。其中,加热件包括基材和附着在基材位于加热腔一侧上的纳米发热膜,基材优选为玻璃,其中,纳米发热膜发热时会产生远红外光,有软化水质的效果,使消费者在养生中体验烧水泡茶的乐趣,同时,纳米发热膜发热避免了金属发热材料发热氧化的问题,使用更干净、更安全。

Description

新型电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电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茶炉或电热壶的加热件由五金底盘和发热管组成,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与其钎焊的五金底盘导入壶内,热量损耗大,同时,由于发热管的形状具有局限性,导致发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电热壶的发热元件不与水体直接接触导热,热量损耗大、发热不均的问题作出改进,提供新型电加热容器,包括形成有加热腔的壶体,所述壶体上设有一侧位于所述加热腔内用于水体加热的加热件。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件包括基材和附着在所述基材位于所述加热腔一侧上的纳米发热膜。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壶体底部并延伸固设在所述壶体周侧。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壶体上设有绕其周侧延伸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的定位条,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定位条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件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壶体的上连接部。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件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壶体的温控探头,所述温控探头与所述上连接部同侧设置。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件上电连接有干烧保护装置。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件背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设有隔热组件。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云母和隔热棉。
作为上述新型电加热容器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与所述壶体可分离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壳体、外露于所述壳体用于与所述上连接部电连接的下连接部以及与所述下连接部电连接的控制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电加热容器,其通过一侧位于加热腔内的加热件直接与水体接触加热,有效降低热损失提升热效率,且发热均匀,加热效果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新型电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新型电加热容器中加热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新型电加热容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4所示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包括形成有加热腔100的壶体1,所述壶体1的轴向一侧设有与所述加热腔100连通的壶口和用于启闭所述壶口的壶盖,所述壶体1上设有一侧位于所述加热腔100内用于水体加热的加热件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侧位于所述加热腔100内的所述加热件2直接与水体接触加热,有效降低热损失提升热效率,且发热均匀,加热效果佳。其中,所述加热件2包括基材和附着在所述基材位于所述加热腔100一侧上的纳米发热膜,所述基材可以为玻璃或陶瓷,优选为玻璃,其中,纳米发热膜发热时会产生远红外光,有软化水质的效果,使消费者在养生中体验烧水泡茶的乐趣,同时,纳米发热膜发热避免了金属发热材料发热氧化的问题,使用更干净、更安全。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加热件2可以设置在所述壶体1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壶体1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加热件2设置在所述壶体1底部并延伸固定在所述壶体1周侧。此设置便于安装的同时,加热面大且平,加热均匀。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壶体1上设有绕其周侧延伸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2的定位条3,所述加热件2与所述定位条3间设有密封圈4。此结构实现了所述加热件2与所述壶体1的固定,且结构简单,密封效果佳。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加热件2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壶体1的上连接部5。具体地,所述加热件2背对所述加热腔100的一侧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电极片,通过所述电极片引出线的端子插入所述上连接部5的端子片上实现电连接。通过此结构可实现所述加热件2与供电底座的电连接,实现对所述加热件2的温度控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加热件2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壶体1的温控探头6,所述温控探头6用于检测温度,所述温控探头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根据产品保护需求而定。优选地,所述温控探头6与所述上连接部5外露于所述壶体1底部。此设置便于与现有的供电底座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加热件2上电连接有干烧保护装置7。其中,所述干烧保护装置7为现有的干烧保护装置。此设置可防止干烧引起的损坏。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加热件2背向所述加热腔100的一侧设有隔热组件8,具体地,所述隔热组件8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云母81和隔热棉82。此设置避免所述加热件2产生的热量影响壶体内的其他元件,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还包括与所述壶体1可分离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2的底座200,所述底座200包括壳体9和设于所述壳体9内的电源板10,所述电源板10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壳体9用于与所述上连接部5电连接的下连接部11以及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2的控制组件12。此结构可实现所述加热件2的启闭与温度控制,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控制组件12包括电连接在所述电源板10上的控制板和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上的按键,其中所述按键的周侧设有透光的按键环,所述控制板在所述按键环的相对位置上设有灯珠。此设置可实现不同的加热模式下,呈现不同的发光效果,便于直观观察。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加热腔(100)的壶体(1),所述壶体(1)上设有一侧位于所述加热腔(100)内用于水体加热的加热件(2),所述加热件(2)包括基材和附着在所述基材位于所述加热腔(100)一侧上的纳米发热膜,还包括与所述壶体(1)可分离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2)的底座(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设于所述壶体(1)底部并延伸固设在所述壶体(1)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上设有绕其周侧延伸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2)的定位条(3),所述加热件(2)与所述定位条(3)间设有密封圈(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壶体(1)的上连接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上电连接有外露于所述壶体(1)的温控探头(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上电连接有干烧保护装置(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背向所述加热腔(100)的一侧设有隔热组件(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8)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云母(81)和隔热棉(8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0)包括壳体(9)、外露于所述壳体(9)用于与所述上连接部(5)电连接的下连接部(11)以及与所述下连接部(11)电连接的控制组件(12)。
CN202120511920.5U 2021-03-10 2021-03-10 新型电加热容器 Active CN216534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1920.5U CN216534908U (zh) 2021-03-10 2021-03-10 新型电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1920.5U CN216534908U (zh) 2021-03-10 2021-03-10 新型电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4908U true CN216534908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1920.5U Active CN216534908U (zh) 2021-03-10 2021-03-10 新型电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4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10050005A1 (en) Electric fryer
CN201082114Y (zh) 电热壶
CN216534908U (zh) 新型电加热容器
CN208491699U (zh) 养生壶
CN216293743U (zh) 一种电炒锅
CN215892463U (zh) 一种超薄电陶炉
CN209488833U (zh) 一种蚀刻发热片
CN111839186A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分体式智能炊具
CN215777227U (zh) 电磁加热锅具组件
CN205921774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218415074U (zh) 一种耦合器
CN211533983U (zh) 防溢结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5686666U (zh) 烹饪器具
CN219014403U (zh) 一种炉架及燃气灶
CN212281003U (zh) 液体加热器具
CN103040351B (zh) 一种带有护罩的电热内锅及其制造方法
CN2525762Y (zh) 半球形底盘式电发热器及装有该发热器的电热水壶
CN215305004U (zh) 一种聚热安全型全玻璃壶
CN219877944U (zh) 电热火锅
CN211911282U (zh) 一种铸铁电锅
CN21412804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路连接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7827550U (zh) 一种炊具
CN216874705U (zh) 一种智能电蚊香
CN218009382U (zh) 一种便携式暖奶器
TWI792859B (zh) 多功能電磁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