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4887U -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4887U
CN216534887U CN202123058132.4U CN202123058132U CN216534887U CN 216534887 U CN216534887 U CN 216534887U CN 202123058132 U CN202123058132 U CN 202123058132U CN 216534887 U CN216534887 U CN 216534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cooking
clamping
cooked
foo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8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清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8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4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4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4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包括供碗装置、供料装置、第一烹饪装置及机架,所述供碗装置、供料装置及第一烹饪装置依次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供碗装置用于提供食物容器并将食物容器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内,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向食物容器内提供待烹饪食物。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供碗装置、供料装置及第一烹饪装置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利用供碗装置将食物容器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内,然后利用第一烹饪装置将食物容器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有效保证待烹饪食物口感及新鲜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制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餐饮管理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始朝向自动化领域进行革新,自动制餐设备应运而生。
现有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提供的饭食采用制备好的熟食,由自动制餐机直接加热即可供用户进行食用,简单快捷;但是,由于待烹饪食物是预先制作好再放入自动制餐设备里对外进行供应,因此待烹饪食物在口感上及新鲜度上较差,导致用户的用餐体验不好。
故而亟需提出一种适用于上述应用场景的自动制餐设备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待烹饪食物口感的自动制餐设备,结构简单,供料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包括供碗装置、供料装置、第一烹饪装置及机架,所述供碗装置、供料装置及第一烹饪装置依次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供碗装置用于提供食物容器并将食物容器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内,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向食物容器内提供待烹饪食物;
当供碗装置将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送至第一烹饪装置内后,所述第一烹饪装置用于对食物容器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带来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供碗装置、供料装置、第一烹饪装置及机架,所述供碗装置、供料装置及第一烹饪装置依次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供碗装置用于提供食物容器并将食物容器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内,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向食物容器内提供待烹饪食物;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制餐设备通过将供碗装置、供料装置及第一烹饪装置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利用供碗装置将食物容器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内,然后利用第一烹饪装置将食物容器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有效保证待烹饪食物口感及新鲜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餐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餐烹饪设备隐藏部分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碗装置隐藏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碗装置隐藏部分壳体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碗装置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碗装置隐藏部分结构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夹持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料机构与烹饪机构的结构组合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料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量斗与支架的结构组合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辅助组件的结构组合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烹饪装置隐藏第一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烹饪装置隐藏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管、喷嘴及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阅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19,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制餐设备,所述自动制餐设备包括供碗装置100、供料装置200、第一烹饪装置300及机架400,所述供碗装置100、供料装置200及第一烹饪装置300依次设置在机架400上;具体地,所述供碗装置100设置在供料装置200一侧,所述第一烹饪装置300设置在供料装置200另一侧,所述供碗装置100用于提供食物容器600并将食物容器600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200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300内,所述供料装置200用于向食物容器600内提供待烹饪食物;当供碗装置100将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600送至第一烹饪装置300内后,所述第一烹饪装置300用于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实时烹饪处理,有效保证待烹饪食物口感及新鲜度;其中,所述待烹饪食物可选用米食、粉面、玉米、豆类等食材;本实施例中,食物容器600可设置为碗体构造,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为米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根据不同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而更换为其他种类待烹饪食物。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自动制餐设备还包括第二烹饪装置500,所述第二烹饪装置500用于对码子进行加热;具体地,所述第二烹饪装置500设置在第一烹饪装置300下方,所述机架400上设置有容置腔401,所述第二烹饪装置500放置在容置腔401内;当用户从外部码子存放装置内取出码子后,放置于第二烹饪装置500内进行加热处理,配合第一烹饪装置300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烹饪完成后,使得用户能同时食用到烹饪处理好的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及码子,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用餐体验;其中,所述第二烹饪装置500可为微波炉构造,通过微波炉实现对码子进行微波加热处理,以方便用户食用。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供碗装置100包括供碗机构110及推送机构120,所述供碗机构110上放置有多个食物容器600,所述供碗机构110包括第一架体111,所述第一架体111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112及第二夹持机构113,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112下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2及第二夹持机构113均用于对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使得多个食物容器600能有序地进行叠放;供碗装置工作时,第二夹持机构113对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第一夹持机构112对供碗机构110上的其他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第二夹持机构113将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送至推送机构120上。
具体地,初始状态下,供碗机构110上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置于第一夹持机构112上,使得第一夹持机构112对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及其他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当第一夹持机构112释放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后,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会掉至第二夹持机构113上,使得第一夹持机构112对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形成支撑的效果;同时,第一夹持机构112进入夹持状态,对供碗机构110上的其他食物容器600形成支撑的效果,进而实现对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的分离操作,分离后的食物容器600掉落至推送机构120上,并在推送机构120的带动下移送至下一工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111上设置有限位柱1111,所述限位柱1111围设在食物容器600周侧,从而对供碗机构110上放置的食物容器600进行限位,方便多个食物容器600能稳稳地叠放在供碗机构110上。
请参阅图4至图7,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2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113,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用于对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当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从第一夹持机构112上掉落至第二夹持机构113上后,第二夹持机构113对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第一夹持机构112对供碗机构110上的其他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第二夹持机构113将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送至推送机构120上,从而完成对供碗机构110上食物容器600的逐个分离操作,有效地实现了自动供碗的操作,提高用户用餐体验,下碗顺利,不会出现多个食物容器600重叠掉落的情况。
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2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121及第一驱动组件1122,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121用于对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使得食物容器600能平稳放置在供碗机构110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122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121运作,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以方便使得食物容器600下落至第二夹持机构113上。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121包括第一夹持爪11211及第二夹持爪1121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122用于带动第一夹持爪11211及第二夹持爪11212相互远离或靠拢,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12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爪11211一端的第一驱动齿轮11221及设置在第二夹持爪11212一端的第二驱动齿轮1122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122利用第一驱动齿轮11221和/或第二驱动齿轮11222转动来实现第一夹持爪11211与第二夹持爪112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1221与第二驱动齿轮11222啮合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1221转动带动第二驱动齿轮11222转动,进而实现第一夹持爪11211与第二夹持爪112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也可根据需要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1222转动带动第一驱动齿轮11221转动,来实现第一夹持爪11211与第二夹持爪112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7,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包括第二夹持组件1131及第二驱动组件1132,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131用于对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使得食物容器600平稳地放置在供碗机构110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32带动第二夹持组件1131运作,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以方便使得食物容器600下落至推送机构120上。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131包括第三夹持爪11311及第四夹持爪1131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32带动第三夹持爪11311及第四夹持爪11312相互远离或靠拢,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3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夹持爪11311一端的第三驱动齿轮11321及设置在第四夹持爪11312一端的第四驱动齿轮1132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32利用第三驱动齿轮11321和/或第四驱动齿轮11322转动来实现第三夹持爪11311与第四夹持爪113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齿轮11321与第四驱动齿轮11322啮合设置,所述第三驱动齿轮11321转动带动第四驱动齿轮11322转动,进而实现第三夹持爪11311与第四夹持爪113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也可根据需要通过第四驱动齿轮11322转动带动第三驱动齿轮11321转动,来实现第三夹持爪11311与第四夹持爪113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物容器600边缘设置有凸出部410,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131及第一夹持组件1121的间距与相邻两食物容器600的凸出部410的高度差一致,从而使得第一夹持组件1121在释放食物容器600后,供碗机构110上的最下方的食物容器600会掉落至第二夹持组件1131上,不会对第二夹持组件1131造成较大冲击而影响第二夹持组件1131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下方设置有第三夹持机构114,所述第三夹持机构114配合第二夹持机构113对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避免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过重对第二夹持机构113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具体地,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对食物容器600的上端部进行夹持,所述第三夹持机构114对食物容器600的下端部进行夹持,当第一夹持机构112释放食物容器600后,食物容器600会下落至第二夹持机构113及第三夹持机构114上,食物容器600的上端部会被第二夹持机构113进行支撑,食物容器600的下端部会被第三夹持机构114进行支撑。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7,所述第三夹持机构114包括第三夹持组件1141及第三驱动组件1142,所述第三夹持组件1141用于对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使得食物容器600平稳地放置在供碗机构110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142带动第三夹持组件1141运作,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使得食物容器600能下落至推送机构120上。
所述第三夹持组件1141包括第五夹持爪11411及第六夹持爪11412,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142带动第五夹持爪11411及第六夹持爪11412相互远离或靠拢,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14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五夹持爪11411一端的第五驱动齿轮11421及设置在第四夹持爪11312一端的第六驱动齿轮11422,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142利用第五驱动齿轮11421和/或第六驱动齿轮11422转动来实现第五夹持爪11411与第六夹持爪114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驱动齿轮11421与第六夹持爪11412驱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五夹持爪11411驱动齿轮转动带动第六夹持爪11412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第五夹持爪11411与第六夹持爪11412夹持爪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也可根据需要通过第六夹持爪11412驱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五夹持爪11411驱动齿轮转动,来实现第五夹持爪11411与第六夹持爪11412夹持爪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连接有移送机构115,所述移送机构115用于带动第二夹持机构113上下运作,进而实现对供碗机构110上最下方的食物容器600的上下移动操作,从而将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移送至推送机构120上。
所述移送机构115包括第四驱动组件1151及驱动杆1152,所述第四驱动组件1151带动驱动杆1152上下运作,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固定在驱动杆1152下端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13随着驱动杆1152的上下运作而上下移动,进而将供碗机构110上最下方的食物容器600移送至推送机构12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115可替换地通过机械手的方式来带动第二夹持机构113沿X轴、Y轴及Z轴方向运动,实现对第二夹持机构113的移送操作。
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推送机构120设置在供碗机构110下方,所述推送机构120包括推送架121及支撑架122,所述支撑架122设置在推送架121上,所述支撑架122用于支撑从供碗机构110上掉落下来的食物容器600,所述推送架121用于带动支撑架122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将食物容器600移送至下一工位。
具体地,所述推送机构120还包括第五驱动组件123,所述第五驱动组件123可为直线导轨,所述推送架121设置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驱动推送架121沿直线导轨方向来回运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驱动组件123还可设置为驱动电机构造,驱动电机一端连接有推送丝杆,推送架121与推送丝杆连接设置,驱动电机带动推送丝杆进行转动,推送丝杆转动进而带动推送架121沿推送丝杆方向来回运作,支撑架122随着推送架121的移动同步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将食物容器600移送至下一工位的操作。
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支撑架122上设置有第四夹持机构124,所述第四夹持机构124包括第四夹持组件1241及第六驱动组件1242,所述第四夹持组件1241用于对食物容器600进行支撑,使得食物容器600平稳地放置在支撑架122上,所述第六驱动组件1242带动第四夹持组件1241运作,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使得食物容器600能下落至烹饪装置内。
所述第四夹持组件1241包括第七夹持爪12411及第八夹持爪12412,所述第六驱动组件1242带动第七夹持爪12411及第八夹持爪12412相互远离或靠拢,从而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释放或夹持操作;所述第六驱动组件124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七夹持爪12411一端的第七驱动齿轮12421及设置在第八夹持爪12412一端的第八驱动齿轮12422,所述第六驱动组件12421142利用第七驱动齿轮12421和/或第八驱动齿轮12422转动来实现第七夹持爪12411与第八夹持爪124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七驱动齿轮12421与第八驱动齿轮12422啮合设置,所述第七驱动齿轮12421转动带动第八驱动齿轮12422转动,进而实现第七夹持爪12411与第八夹持爪124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也可根据需要通过第八驱动齿轮12422转动带动第七驱动齿轮12421转动,来实现第七夹持爪12411与第八夹持爪12412的相互远离或靠拢的操作。
请参阅图8,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四夹持组件1241包括第一夹持板12411及第二夹持板12412,所述第一夹持板12411及第二夹持板12412围设形成夹持孔,食物容器600从供碗机构110上脱离掉落至夹持孔处,实现支撑架122对食物容器600的支撑操作;通过第六驱动组件1242带动第一夹持板12411及第二夹持板12412相互靠拢或远离,实现对食物容器600的夹持及释放操作;具体地,第六驱动组件1242可替换地通过螺杆传动带动第一夹持板12411及第二夹持板12412相互靠拢或远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121或第二夹持组件1131均可设置成如上述第四夹持组件1241的相同结构构造,在此不必赘述。
本实用新型供碗装置100具体工作时,供碗机构110上相邻食物容器600的凸出部410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以方便第一夹持组件1121对食物容器600进行夹持;初始状态下,第一夹持爪11211及第二夹持爪11212相互靠拢,达到对供碗机构110上食物容器600的夹持固定效果;此时,第二夹持组件1131的第三夹持爪11311及第四夹持爪11312也处于相互靠拢状态,当第一驱动组件1122的第一驱动齿轮11221逆时针开始转动,同时,带动第二驱动齿轮11222瞬时针进行转动,第一夹持爪11211及第二夹持爪11212相互远离,供碗机构110上的食物容器600会下移一个高度;此时,处于供碗机构110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被第二夹持机构113的第三夹持爪11311及第四夹持爪11312进行夹持,并且达到对供碗机构110上所有食物容器600的固定效果;当第二驱动组件1132的第三驱动齿轮11321逆时针开始转动,同时,带动第四驱动齿轮11322瞬时针进行转动,第三夹持爪11311及第四夹持爪11312相互靠拢,达到对供碗机构110最下方的第二个食物容器600的支撑效果,将供碗机构110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与其他食物容器600分隔开来;最后,在第二驱动组件1132的带动下第三夹持爪11311及第四夹持爪11312相互远离,进而将供碗机构110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600送至移送机构115上,最后将供碗机构110上最下方的食物容器600移送至推送机构120上,有效地实现了自动供碗的操作,提高用户用餐体验。
请参阅图9至图14,所述供料装置200包括供料箱210、计量斗220、第一分料机构230及第二分料机构240,所述供料箱210内装有淘洗好的米或免淘米等待烹饪食物,所述供料箱210下端部设置有供料口211,所述计量斗220设置在供料箱210下方,所述计量斗220为圆筒状构造,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计量斗220还可根据需要设计为中空的长方体、圆锥体等构造,在此不必赘述;所述计量斗220第一端开设置有进料口221,所述计量斗220第二端开设有出料口222,所述进料口221与供料口211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分料机构230设置在计量斗220第一端,用于开启或关闭供料口211,以使得供料口211与进料口221进行连通或隔开,方便对计量斗220进行供料操作;所述第二分料机构240设置在计量斗220的第二端,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料口222,以使得定量的待烹饪食物从计量斗220内掉落出来;供料口211与进料口221连通后,供料箱210内的待烹饪食物会落至计量斗220内,供料口211关闭,出料口222开启后,待烹饪食物从计量斗220内掉落,从而达到定量供料的效果。
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计量斗220上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250,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50用于对计量斗220内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操作,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预热后掉落至食物容器600内,从而使得待烹饪食物能更快地完成烹饪操作,大大提高用户的用餐体验;同时,也能保证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存放环境更为干燥,有效提升待烹饪食物的保质期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斗220为导热材质构造,如铁、铝或其他导热塑料材质等,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50可为加热片构造,所述加热片围设在计量斗220周侧,利用外部电源对加热片进行加热处理后将热量经由计量斗220传至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上,实现对待烹饪待烹饪食物的预热处理,从而加大后续待烹饪食物的烹饪效率,大大提高用户的用餐体验;同时,也能保证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存放环境更为干燥,有效提升待烹饪食物的保质期限。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50也可为涡流加热装置、电热管等构造,以实现对计量斗220内待烹饪食物的预热处理。
请参阅图11和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斗220内设置有隔片223,以将计量斗220内部分割成多个小空间,从而减小计量斗220内待烹饪食物掉落的速度,使得待烹饪食物能缓缓地落至食物容器600内,实现计量斗220的平稳、定量的供料操作;另外,计量斗220外部的第一加热机构250产生的热量可独立地对小空间内的待烹饪食物单独进行加热处理,有效提高了计量斗220内待烹饪食物的预热效果。
具体地,第一分料机构230开启供料口211,第二分料机构240关闭出料口222,待烹饪食物从供料箱210的供料口211掉落出并经由进料口221进入到计量斗220内,在隔片223的分离下慢慢填满计量斗220,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均匀地分布在隔片223与计量斗220围设而成的各个小空间内;第一分料机构230关闭供料口211,第二分料机构240开启出料口222,隔片223与计量斗220围设而成的各个小空间内的待烹饪食物逐步地从出料口222掉落至食物容器600内,进而实现计量斗220的平稳、定量的供料操作;同时,从供料箱210内落入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由于隔片223的分割,配合第一加热机构250的加热作用,使得计量斗220内的待烹饪食物能均匀地受热,有效提高计量斗220内待烹饪食物的预热效果。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料机构230包括第一分料板231及第一驱动组件232,所述第一分料板231在第一驱动组件232带动下来回移动,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2包括第一驱动器2321及第一驱动杆2322,所述第一分料板231与第一驱动杆232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2321带动第一驱动杆2322来回运作,进而通过第一驱动杆2322带动第一分料板231来回运作,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2321可为电机构造,所述第一驱动杆2322可为丝杆构造。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一驱动器2321可为驱动气缸构造,所述第一驱动杆232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件2323,以方便第一驱动器2321带动第一驱动杆2322回位时,第一弹簧件2323降低第一分料板231对第一驱动组件232的冲击力,有效提高第一驱动组件232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1和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料板23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11及第一挡料部2312,所述第一连接部2311与第一驱动杆2322连接,所述第一挡料部2312与第一连接部23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2322带动第一连接部2311来回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挡料部2312从供料口211下方移走或使得第一挡料部2312移动至供料口211下方,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
请参阅图1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2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组件233,所述第一辅助组件233包括第二驱动器2331及第二驱动杆2332,所述第一分料板231与第二驱动杆2332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311呈Z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2311延伸至第二驱动杆2332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2331带动第二驱动杆2332来回运作,进而通过第二驱动杆2332带动第一分料板231来回运作,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杆2322设置在第一驱动器2321右侧,所述第二驱动杆2332设置在第二驱动器2331左侧,此时,第二驱动器2331带动第二驱动杆2332向右运动时,第一驱动器2321也同步带动第一驱动杆2322向右运动,共同实现对第一分料板231的移动操作,进而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使得第一分料板231的移动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器2331可为电机构造,所述第二驱动杆2332可为丝杆构造。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二驱动器2331可为驱动气缸构造,所述第二驱动杆233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件2333,以方便第二驱动器2331带动第二驱动杆2332回位时,第二弹簧件2333降低第一分料板231对第一辅助组件233的冲击力,有效提高第一辅助组件233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0和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料机构240包括第二分料板241及第二驱动组件242,所述第二分料板241在第二驱动组件242带动下来回移动,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2包括第三驱动器2421及第三驱动杆2422,所述第二分料板241与第三驱动杆2422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2421带动第三驱动杆2422来回运作,进而通过第三驱动杆2422带动第二分料板241来回运作,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器2421可为电机构造,所述第三驱动杆2422可为丝杆构造。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三驱动器2421可为驱动气缸构造,所述第三驱动杆2422上套设有第三弹簧件2423,以方便第三驱动器2421带动第三驱动杆2422回位时,第三弹簧件2423降低第二分料板241对第二驱动组件242的冲击力,有效提高第二驱动组件242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料板241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411及第二挡料部2412,所述第二连接部2411与第三驱动杆2422连接,所述第二挡料部2412与第二连接部24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三驱动杆2422带动第二连接部2411来回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挡料部2412从供料口211下方移走或使得第一挡料部2312移动至供料口211下方,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2一侧还可设置有第二辅助组件(图未示),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第四驱动器及第四驱动杆,所述第二分料板241与第四驱动杆连接,所述第四驱动器带动第四驱动杆来回运作,进而通过第四驱动杆带动第二分料板241来回运作,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杆2322设置在第一驱动器2321右侧,所述第四驱动杆设置在第四驱动器左侧,此时,第四驱动器带动第四驱动杆向右运动时,第一驱动器2321也同步带动第一驱动杆2322向右运动,共同实现对第二分料板241的移动操作,进而实现对供料口211的开启或关闭操作,使得第二分料板241的移动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驱动器可为电机构造,所述第四驱动杆可为丝杆构造。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第四驱动器可为驱动气缸构造,所述第四驱动杆上套设有第四弹簧件,以方便第四驱动器带动第四驱动杆回位时,第四弹簧件降低第二分料板对第二辅助组件的冲击力,有效提高第二辅助组件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0至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料装置200还包括支架260,所述第一分料机构230及第二分料机构240固定在支架260上;具体地,所述支架260包括第一支撑板261及第二支撑板262,所述第一支撑板261设置在计量斗220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板262设置在计量斗220下方,所述第一分料机构230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61上,所述第二分料机构240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6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61及第二支撑板262上分别开设有匹配计量斗220的进料口221及出料口222的开槽,从而方便待烹饪食物从供料箱210掉落到计量斗220内以及从计量斗220内掉落至食物容器600内。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61于开槽两侧设置有限位部2611,所述第一分料板231卡持在限位部2611内,当第一驱动组件232带动第一分料板231来回移动时,第一分料板231在限位部2611的作用下始终置于供料口211正下方,避免第一分料板231在移动过程中偏离供料口211正下方而导致供料箱210内待烹饪食物漏出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料箱210上端部开设有加料口212,所述加料口212上设置有防护盖213,所述防护盖213用于将供料箱210内部待烹饪食物与外部环境隔开,以提高供料箱210内待烹饪食物的保质期限。
下面对供料装置2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供料箱210内放置好足量的淘洗干净的米或免淘米;初始状态下,第一分料板231处于供料口211正下方以挡住供料口211,第二分料板241处于出料口222正下方以挡住出料口222,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将计量斗220内放满米,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232带动第一分料板231从供料箱210下方的供料口211移开,米从供料箱210的供料口211掉落至计量斗220内,提前将计量斗220内填满米,然后第一驱动组件232带动第一分料板231回复至供料口211下方将供料口211重新挡住;当需要进行供料时,第二驱动组件242带动第二分料板241从计量斗220的出料口222下方移开,米从计量斗220的出料口222掉落至下方的食物容器600内,然后第二驱动组件242带动第二分料板241回复至出料口222将出料口222重新挡住,计量斗220内盛放的米量即为供料量,可有效保证待烹饪食物精准供应量,结构简单,供料方便。
进一步地,当需要进行供料时,可同时对计量斗220进行加热处理,具体地,计量斗220上的第一加热机构250开始工作,第一加热机构250产生的热量通过计量斗220侧壁导送至计量斗220内的米上,使得计量斗220内的米处于预热状态,在开启出料口222后,计量斗220内的预热的米会掉落至下方的食物容器600内,食物容器600在外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移送至烹饪装置200内进行烹饪处理,有效加快了后续工序的烹饪效率,降低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也提高了用户的用餐体验度。
请参阅图1、图2、图15至图18,所述第一烹饪装置300包括烹饪机构310及位于烹饪机构310下方的升降机构320,所述烹饪机构310可为微波加热装置或蒸汽加热装置等,所述烹饪机构310内部设有用于烹饪待烹饪食物的烹饪腔3101,所述烹饪机构310下方开设有开口3102,所述升降机构320设置有支撑台321及驱动机构322,所述支撑台321在驱动机构322的带动下上来回运作,所述支撑台321上用于放置食物容器600,食物容器600内用于放置待烹饪食物。
当所述驱动机构322带动支撑台321移动至与烹饪机构310贴合后,所述烹饪机构310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操作;具体地,所述支撑台321与烹饪机构310对接,支撑台321上放置的食物容器600置于烹饪机构310的烹饪腔3101内,进而通过烹饪机构310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待烹饪食物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会附着在烹饪机构310内,当支撑台321与烹饪机构310脱离贴合后,水分由于重力作用会沿着烹饪机构310下方的开口3102处掉落,进而实现对烹饪机构310内部快速干燥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烹饪机构31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321上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图未示),当驱动机构322将支撑台321移动至与烹饪机构310贴合后,支撑台321上的第二加热机构对烹饪腔3101内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实现对食物容器600内待烹饪食物的烹饪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22包括电机及螺杆,所述支撑台321与螺杆一端连接,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得支撑台321沿螺杆方向上下来回移动,进而实现支撑台321与烹饪机构310的贴合或分离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所述驱动机构322包括气缸及驱动杆,所述支撑台321与驱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气缸带动驱动杆进行伸缩,进而带动支撑带沿驱动杆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实现支撑台321与烹饪机构310的贴合或分离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322本身不涉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
请参阅图15、图17及图18,所述烹饪机构310包括第一壳体311,所述烹饪腔3101设置在第一壳体311内;具体地,所述开口3102开设在第一壳体311下方,所述第一壳体311一侧设置有微波发生器312,所述微波发生器312通过发射微波实现对第一壳体311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
当所述驱动机构322带动支撑台321运动至与第一壳体311贴合后,所述烹饪机构310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操作;具体地,所述支撑台321与第一壳体311对接,支撑台321上放置的食物容器600置于第一壳体311的烹饪腔3101内,进而通过微波发生器312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待烹饪食物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会附着在烹饪机构310内,当支撑台321与第一壳体311脱离贴合后,水分由于重力作用会从开口3102处掉落至烹饪机构310,进而实现对烹饪机构310内部快速干燥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烹饪机构3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机构310内设置有供水管313,所述供水管313延伸出第一壳体311外,所述供水管313用于连接外部供水箱,以给第一壳体311内的食物容器600提供水源,使得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被水浸润后方便进行烹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313一端可根据需要装设有热水产生装置,以将通过供水管313提供给食物容器600内待烹饪食物的水提前进行预热处理,使得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能更好地进行烹饪处理,进而提高烹饪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产生装置是即热式电热水器,当供给水流过即热式电热水器时随即升温成热水,此种加热设备能够快速、即时产生连续的热水,产生的热水随即通过供水管313提供给烹饪腔3101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
可替换地,所述热水产生装置可以是储存式热水器,该储存式热水器可储存定量待加热的水;工作时,储存式热水器的发热电路通电将水进行加热,然后热水产生装置内加热后的水通过供水管313提供给烹饪腔3101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313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供水管313的通断,进而控制从供水管313进入到烹饪腔3101内的水量,以更精细地调控食物容器600内待烹饪食物的烹饪过程。
请参阅图17及图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313末端设置有喷嘴314,所述喷嘴314用于缓冲供水管313内的水流速度,使得从供水管313流出的水能均匀地洒落在食物容器600的待烹饪食物上,也能更好地使得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被水浸润;具体地,所述供水管313末端套设有中空管套315,所述管套315第一端通过紧配合连接方式与供水管313进行连接,所述喷嘴31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管套315第二端。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机构310及升降机构320固定在机架400上,所述机架400一侧开设有第一窗口402,用户通过第一窗口402将经烹饪处理后的待烹饪食物取出,也可根据需要将放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600通过第一窗口402放置在升降机构320的支撑台32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400上设置有盖板403,所述盖板403通过合页机构固定在机架400上,所述盖板403用于对第一窗口402进行封闭,当第一烹饪装置300不使用时,可将第一烹饪装置300内部与外部环境隔开,避免外部环境粉尘等杂质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烹饪装置3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03上设置有电磁锁,所述盖板403通过电磁锁实现锁定功能,当烹饪机构310内食物容器600的待烹饪食物未烹饪完成时,盖板403不可被打开,以避免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盖板403导致被蒸汽烫伤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400内一侧开设有第二窗口404,所述第二窗口404匹配供碗装置100设置,供碗装置100用于将食物容器600从第二窗口404移送至升降机构320上,进而方便后续升降机构320将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600送至烹饪机构310内进行烹饪处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机构310还设置有第二壳体316,所述第二壳体316置于第一壳体311内,所述第二壳体316为圆柱体状构造,所述第二壳体316的横截面直径略大于食物容器600口径,当食物容器600随着升降机构320贴合至第二壳体316时,食物容器600能刚好容置在第二壳体316内且能在第二壳体316内无障碍移动,从而使得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在第二壳体316内部空间内进行烹饪处理,通过降低待烹饪食物所在的烹饪空间,使得热量能更好地被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吸收,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313设置在第二壳体316内,所述供水管313用于连接外部蒸汽发生装置,以给第二壳体316内的食物容器600提供蒸汽,通过蒸汽加热方式对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有效提高加热效率,确保烹饪后的待烹饪食物具有良好的口感。
下面对第一烹饪装置3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升降机构320与烹饪机构310存在一定间距,方便供碗装置100或用户将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600送至烹饪机构310下方的支撑台321上,支撑台321在驱动机构322的带动下移动至与第一壳体311贴合,此时,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600置于烹饪腔3101内,通过开启微波发生器312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微波加热,从而实现对待烹饪食物的烹饪处理,烹饪完成后,在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会附着在烹饪机构310内侧壁,由于重力作用,水分会逐渐滑落并从开口3102处掉落,实现对烹饪机构310内部快速干燥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烹饪机构31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自动制餐设备开始工作时,通过供碗装置100的供碗机构110将食物容器600移送至推送机构120的支撑架122上,再由推送架121带动支撑架122上的食物容器600移动至供料装置200下方,待烹饪食物从供料装置200的计量斗220内掉落至食物容器600内,推送架121继续带动支撑架122上的食物容器600移动至第一烹饪装置300内,此时,第六驱动组件1242带动第四夹持组件1241运作使得食物容器600释放在第一烹饪装置300的升降机构320上,进而由升降机构320将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600移送至烹饪机构310内,使得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在烹饪机构310内进行烹饪处理,烹饪处理完成后食物容器600随着升降机构320下落至第一开窗402处,用户开启盖板403后将烹饪好的待烹饪食物取出,有效保证待烹饪食物口感及新鲜度;另外,配合设置第二烹饪装置500对码子进行加热处理,使得用户能同时食用到烹饪处理好的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及码子,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用餐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制餐设备通过将供碗装置100、供料装置200及第一烹饪装置300依次设置在机架400上,利用供碗装置100将食物容器600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200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300内,然后利用第一烹饪装置300将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有效保证待烹饪食物口感及新鲜度;另外,配合设置第二烹饪装置500对码子进行加热处理,使得用户能同时食用到烹饪处理好的食物容器600内的待烹饪食物及码子,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用餐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阅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碗装置、供料装置、第一烹饪装置及机架,所述供碗装置、供料装置及第一烹饪装置依次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供碗装置用于提供食物容器并将食物容器依次推送至供料装置下方及第一烹饪装置内,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向食物容器内提供待烹饪食物;
当供碗装置将放置有待烹饪食物的食物容器送至第一烹饪装置内后,所述第一烹饪装置用于对食物容器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烹饪装置,所述第二烹饪装置用于对码子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碗装置包括供碗机构及推送机构,所述供碗机构上放置有多个食物容器,供碗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均用于对所述供碗机构上的所述食物容器进行支撑;
供碗装置工作时,第二夹持机构对供碗机构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进行支撑,第一夹持机构对供碗机构上的其他食物容器进行支撑,第二夹持机构将供碗机构上的最下方的第一个食物容器送至推送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对食物容器进行支撑;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夹持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对食物容器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设置在供碗机构下方,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架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推送架上,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从架体上掉落下来的食物容器,所述推送架用于带动支撑架进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箱、计量斗、第一分料机构及第二分料机构,所述供料箱下端部设置有供料口,所述计量斗第一端开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计量斗第二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供料口匹配设置,所述第一分料机构设置在计量斗第一端,用于开启或关闭供料口,所述第二分料机构设置在计量斗的第二端,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斗上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用于对计量斗内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烹饪机构及位于所述烹饪机构下方的升降机构,所述烹饪机构内部设有用于烹饪待烹饪食物的烹饪腔,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支撑台及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台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来回运作,所述支撑台上用于放置食物容器;
当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台运动至与所述烹饪机构贴合后,所述烹饪机构对所述食物容器内的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烹饪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置有微波发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制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机构还包括供水管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供水管设置在第二壳体内,所述供水管用于连接外部蒸汽发生装置。
CN202123058132.4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Active CN216534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132.4U CN216534887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132.4U CN216534887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4887U true CN216534887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8132.4U Active CN216534887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4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9634A1 (zh) 智能自动化烹饪及定量出料的装置
CN113924032A (zh) 自动化烹饪系统
CN214484208U (zh) 投料装置、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534887U (zh) 一种自动制餐设备
CN210902562U (zh) 一种炒菜机
KR101385651B1 (ko) 인스턴트 푸드 자판기용 조리공급장치
CN210582229U (zh) 流水线式烹饪平台
CN111297179A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14180060U (zh) 一种便于分料的烹饪装置
CN210540922U (zh) 家用炒菜机
AU2021246427B2 (en) Modular cooking appliance
CN211186817U (zh) 一种调味料配料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CN213428163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蒸饭设备
CN212391838U (zh) 自动售卖设备
CN109846330B (zh) 烹饪装置
CN216511580U (zh) 一种供料装置
CN218279300U (zh) 一种具有储菜功能的烹饪装置
EP4125510A1 (en) Modular cooking appliance having a grease shield
CN216534898U (zh) 一种烹饪设备及自动制餐机
CN220588057U (zh) 烹饪电器
CN215103080U (zh) 一种油菜籽翻炒设备
CN216494791U (zh) 烹煮装置
CN116416735B (zh) 一种自动贩卖机的控制方法
CN217565655U (zh) 烹饪器具
CN104605415A (zh) 一种用于炒制瓜子的自动配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