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9241U -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 Google Patents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9241U
CN216519241U CN202123384740.4U CN202123384740U CN216519241U CN 216519241 U CN216519241 U CN 216519241U CN 202123384740 U CN202123384740 U CN 202123384740U CN 216519241 U CN216519241 U CN 216519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rease
oil
gland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47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先
李林义
郑强
张才
杨延龙
赵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uanneng Separation And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Hebei Gn Solids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uanneng Separation And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Hebei Gn Solids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uanneng Separation And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Hebei Gn Solids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uanneng Separation And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47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9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9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9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脂润滑轴承座,用于与转轴连接的轴承配合,包括座体、两个甩油环、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分别设置在座体轴向方向的两侧以围合形成润滑空间;两个甩油环位于润滑空间,且甩油环能够位于轴承两侧,用于套设在转轴上以相对座体转动而搅动润滑脂甩到轴承上。其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对轴承的润滑,从而确保转轴的高速稳定地旋转。

Description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背景技术
卧螺离心机是通过转鼓在收集箱中旋转,通过离心运动,将物料进行干湿分离的设置。采用脂润滑的离心机,其轴承座组件的设计一般采用轴承装在轴承座中间,两侧用压盖将轴承压住;密封才有在轴承座压盖上开迷宫槽进行密封。然而采用上述密封方式的轴承座具有以下缺点:
1、离心机高速运行时轴承温升更高,严重时会烧到轴承;
2、旧油不易排出;
3、油脂大部分粘在压盖上,没有起到润滑的作用,浪费油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其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对轴承的润滑,从而确保转轴的高速稳定地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脂润滑轴承座,用于与转轴连接的轴承配合,包括:
座体、两个甩油环、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
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轴向方向的两侧以围合形成润滑空间;
两个所述甩油环位于所述润滑空间,且所述甩油环能够位于轴承两侧,用于套设在转轴上以相对所述座体转动而搅动润滑脂甩到轴承上。
这样的脂润滑轴承座具有分置在轴承两侧的甩油环,因为甩油环是套设在转轴上的,因此甩油环能够随着转轴的转动而旋转。当转轴带动甩油环转动时,甩油环能够灵活地将润滑空间(包括粘连在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上)中的润滑剂搅动;并随着甩油环的旋转,将润滑剂带动做离心运动以抛射出去并溅射到轴承的滚动体部位,以提高了滚动体润滑剂的效果,从而增加轴承的润滑效果,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油脂大部分粘在压盖上而没有起到润滑的作用、浪费油脂的技术问题。
两个甩油环分别设置在轴承的两侧,如此能够相互配合地实现对轴承滚动体两侧同时进行抛射润滑剂,如此两个对称设置的甩油环协同配合,保证了轴承两侧均能够得到充分的润滑,保证了轴承工作时具有充分的润滑效果,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离心机高速运行时轴承温升更高、引润滑效果不佳导致烧损轴承的情况。
综上,这样的脂润滑轴承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基于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因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盖的底部设置有卸油通道;
所述卸油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润滑空间,所述卸油通道的另一端贯穿至外界并形成卸油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卸油通道朝向所述润滑空间的端口正对所述轴承的滚动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盖的设置有导油槽;
所述导油槽的出口正对所述轴承的滚动体,以用于将新的润滑剂注入到轴承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加油槽,所述加油槽的一端在所述座体的表面形成加油口,所述加油槽的另一端正对所述导油槽的进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脂润滑轴承座还包括直通式压注油杯;
所述直通式压注油杯设置在所述加油口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通式压注油杯的进口处设置有黄油嘴防尘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脂润滑轴承座还包括锁紧固定件;
所述锁紧固定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座体、第一压盖或第二压盖中任一处,以抵持在所述转鼓或转轴上以锁紧轴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脂润滑轴承座还包括吊环;
所述吊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座体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收集箱、转轴、轴承、动力装置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
所述转鼓可转动地在所述收集箱中,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脂润滑轴承座中,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转鼓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旋转并带动转鼓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方案的脂润滑轴承座包括座体、两个甩油环、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因为甩油环能够位于轴承两侧,用于套设在转轴上以相对座体转动而搅动润滑脂甩到轴承上。因此当转轴旋转时,套设在转轴上的甩油环随之转动,从而将包括粘连在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在内的润滑空间内的润滑剂搅动,进而利用甩油环的离心作用力将这些润滑剂甩向四周并进入轴承内,如此既增加润滑脂的流动性,提高轴承的润滑效率,又避免润滑脂堆积固化。位于轴承两侧的两个甩油环协同配合,如此显著地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改善了现有技中因为润滑效果不佳导致轴承烧毁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脂润滑轴承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脂润滑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脂润滑轴承座沿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标:10-脂润滑轴承座;11-润滑空间;100-座体;110-加油槽;111-加油口;200-甩油环;300-第一压盖;310-卸油通道;311-卸油口;400-第二压盖;410-导油槽;500-直通式压注油杯;610-锁紧固定件;620-锁紧螺孔;700-吊环;21-转轴;22-轴承;23-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技术的离心机主轴承的一般采用脂润滑,或稀油润滑。其中采用稀油润滑对润滑油流量要求高,太大容易漏油,太小容易润滑不到位,不好调节。
而采用脂润滑的离心机,其轴承座组件的设计一般采用轴承装在轴承座中间,两侧用压盖将轴承压住;密封才有在轴承座压盖上开迷宫槽进行密封。这样会造成如下客观缺点:
1、离心机高速运行时轴承温升更高,严重时会烧到轴承;
2、旧油不易排出;
3、油脂大部分粘在压盖上,没有起到润滑的作用,浪费油脂。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脂润滑轴承座10,用于与转轴21连接的轴承22配合,包括座体100、两个甩油环200、第一压盖300和第二压盖400。
第一压盖300和第二压盖400分别设置在座体100轴向方向的两侧以围合形成润滑空间11;
两个甩油环200位于润滑空间11,且甩油环200能够位于轴承22两侧,用于套设在转轴21上以相对座体100转动而搅动润滑脂甩到轴承22上。
这样的脂润滑轴承座10具有分置在轴承22两侧的甩油环200,因为甩油环200是套设在转轴21上的,因此甩油环200能够随着转轴21的转动而旋转。当转轴21带动甩油环200转动时,甩油环200能够灵活地将润滑空间11(包括粘连在第一压盖300和第二压盖400上)中的润滑剂搅动;并随着甩油环200的旋转,将润滑剂带动做离心运动以抛射出去并溅射到轴承22的滚动体23部位,以提高了滚动体23润滑剂的效果,从而增加轴承22的润滑效果,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油脂大部分粘在压盖上而没有起到润滑的作用、浪费油脂的技术问题。
两个甩油环200分别设置在轴承22的两侧,如此能够相互配合地实现对轴承22滚动体23两侧同时进行抛射润滑剂,如此两个对称设置的甩油环200协同配合,保证了轴承22两侧均能够得到充分的润滑,保证了轴承22工作时具有充分的润滑效果,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离心机高速运行时轴承22温升更高、引润滑效果不佳导致烧损轴承22的情况。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4,以了解脂润滑轴承座10的更多结构细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压盖300和第二压盖400的外径相同,当第一压盖300的轴向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二压盖400。具体的,第一压盖300包括盘体和设置盘体两侧的凸台,而第二压盖400包括盘体和仅设置在盘体一侧的凸台。即第一压盖300为双侧凸台布局,而第二压盖400为单侧凸台布局。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盖300用于与转鼓配合,第二压盖400用于与转轴21配合。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盖300的底部设置有卸油通道310;卸油通道310的一端朝向润滑空间11,卸油通道310的另一端贯穿至外界并形成卸油口311。
可选的,卸油通道310为直通道结构,卸油通道310倾斜地贯穿第一压盖300的底部。卸油通道310的进口朝向润滑空间11的中心,卸油通道310的出口延伸至外界并朝向轴承22座方向偏斜。即沿座体100的高度方向,卸油通道310的进口位于卸油通道310的出口上方。
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利于润滑空间11内的旧油脂利用重力顺利地从卸油通道310排出到脂润滑轴承座10外。如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旧油脂不易排出,而润滑空间11内的润滑剂失效,进而轴承22润滑效果不佳导致轴承22受损的情况。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卸油通道310朝向润滑空间11的端口正对轴承22的滚动体23。即卸油通道310的进口正对轴承22的滚动体23,如此一方面能够将轴承22中的转动部件中的旧油脂能够及时排出,而有利于新油脂的进入;另一方面润滑空间11内的油脂能够经过滚动体23附近的空间再从卸油通道310排出,如此保障了滚动体23能够及时得到润滑,确保轴承22在换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润滑效果。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盖400的设置有导油槽410;导油槽410的出口正对轴承22的滚动体23,以用于将新的润滑剂注入到轴承22中。
进一步的,即沿座体100的高度方向,导油槽410位于第二压盖400的上方。如此便于新油脂利用重力通过导油槽410进入润滑空间11,以对轴承22进行持续的润滑。
这里导油槽410和卸油通道310分别位于轴承22的两侧,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润滑脂必须经过轴承22后才能排出,防止了润滑脂没经使用直接排出造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旧油长期不能排出,油脂老化,变干,影响润滑效果,甚至造成轴承22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导油槽410还可以是开设在第二压盖400中部、底部等其他位置,既可以利用重力注入新油脂,又能够通过加压的方式注入新油脂,这里仅仅是一个示例,只有导油槽410能够注入新油脂即可,这里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座体100上设置有加油槽110,加油槽110的一端在座体100的表面形成加油口111,加油槽110的另一端正对导油槽410的进口。如此,脂润滑轴承座10采用通过座体100上的加油槽110与导油槽410配合进行加油,如此避免了直接在第二压盖400上开贯通孔、而轴承22座轴向空间小导致加油不便的问题。因为轴承22座的上方的空间较大,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便于加油操作、增加脂润滑轴承座10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的,加油槽110位于座体100靠近第二压盖400的一侧,且沿座体100的高度方向,加油槽110与导油槽410位于同一直线。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脂润滑轴承座10还包括直通式压注油杯500;直通式压注油杯500设置在加油口111上。
因为直通式压注油杯500的通用性和适用性,直通式压注油杯500的设置能够便于与润滑脂加注设备的设备匹配,从而提高脂润滑轴承座10油脂更换的效率。
可选的,直通式压注油杯500可拆卸地设置在加油口111上。在本实施例中,加油口11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直通式压注油杯500与加油口111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直通式压注油杯500的进口处设置有黄油嘴防尘帽。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脂润滑轴承座10还包括吊环700;吊环700可拆卸地设置在座体100的顶部上。可选的,吊环700与座体100螺纹连接。
吊环700的设置能够便于脂润滑轴承座10的移动和运输,如此保障了脂润滑轴承座10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脂润滑轴承座10还包括锁紧固定件610;锁紧固定件610可活动地设置在座体100、第一压盖300或第二压盖400中任一处,以抵持在转鼓或转轴21上以锁紧轴承22。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锁紧固定件610设置在第一压盖300的侧面。当离心机需要运输时,可将轴承22座压盖上的锁紧固定件610拧紧,使其顶住轴,从而使轴承22不会产生滑动和窜动,从而保护轴承22避免在运输时造成磕碰摩擦来损坏轴承22滚道。
可以理解的是,锁紧固定件610还可以设置在座体100或第二压盖400上,只要锁紧固定件610能够锁紧轴承22即可,这里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锁紧固定件610与第一压盖300螺纹连接。具体的,第一压盖300上设置有锁紧螺孔620,该螺孔沿第一压盘的径向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压盘。螺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来,第一压盘上设置有两个锁紧螺孔620,两个锁紧螺孔620对称地位于第一压盘的盘面中心的两侧。且每个锁紧螺孔620上均设置有一个锁紧固定件610。
锁紧固定件610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以使锁紧固定件610与锁紧螺孔620螺纹配合。可选的,锁紧固定件610为螺钉。
使用时,当离心机加润滑脂时,润滑脂从直通式压注油杯500注入,新油脂经过轴承22后,将旧油脂在第一压盖300底部的卸油口311排出。
当离心机在正常运转时,甩油环200随着转轴21旋转,会搅动粘在轴承22压盖(第一压盖300和第二压盖400)上的润滑脂,并会有一部甩到轴承22上,从容改善轴承22的润滑效果。
当离心机需要运输时,可将第一压盖300上的锁紧固定件610的螺钉拧紧,使其顶住转轴21,从而使轴承22不会产生滑动和窜动,从而保护轴承22避免在运输时造成磕碰摩擦来损坏轴承22滚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机,包括转鼓、收集箱、转轴21、轴承22、动力装置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脂润滑轴承座10;
转鼓可转动地在收集箱中,转轴21通过轴承22可转动地设置在脂润滑轴承座10中,转轴21的端部与转鼓连接;动力装置与转轴21传动连接,以驱动转轴21旋转并带动转鼓转动。
相较于现有采用采用稀油润滑对润滑油流量要求高,太大容易漏油,太小容易润滑不到位,不好调节的问题,本方案通过脂润滑轴承座10能够采用脂润滑确保轴承22得到充分地润滑,保障转轴21高速转动的过程不会因为轴承22温升更高,严重时会烧到轴承22的情况。还能够便于旧油排出,改善现有技术因为油脂大部分粘在压盖上没有起到润滑的作用、浪费油脂的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脂润滑轴承座10和离心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加油口111与卸油口311分布在轴承22两侧,这样使润滑脂必须经过轴承22后才能排出,防止了润滑脂没经使用直接排出造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旧油长期不能排出,油脂老化,变干,影响润滑效果,甚至造成轴承22损坏。
2、卸油孔可以将使用过的老化油排出,可以减少轴承22座内油脂的堆积,降低轴承22温度,提高使用寿命;
3、甩油环200可以将润滑脂直接甩向四周,增加润滑脂的流动性,提高润滑效率,避免润滑脂堆积固化;
4、转鼓固定螺栓可以对运输时的离心机轴承22进行保护,避免运输时将轴承22磕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脂润滑轴承座,用于与转轴连接的轴承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100)、两个甩油环(200)、第一压盖(300)和第二压盖(400);
所述第一压盖(300)和所述第二压盖(400)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100)轴向方向的两侧以围合形成润滑空间(11);
两个所述甩油环(200)位于所述润滑空间(11),且所述甩油环(200)能够位于轴承(22)两侧,用于套设在转轴(21)上以相对所述座体(100)转动而搅动润滑脂甩到轴承(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盖(300)的底部设置有卸油通道(310);
所述卸油通道(310)的一端朝向所述润滑空间(11),所述卸油通道(310)的另一端贯穿至外界并形成卸油口(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油通道(310)朝向所述润滑空间(11)的端口正对所述轴承(22)的滚动体(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压盖(400)的设置有导油槽(410);
所述导油槽(410)的出口正对所述轴承(22)的滚动体(23),以用于将润滑剂注入到轴承(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100)上设置有加油槽(110),所述加油槽(110)的一端在所述座体(100)的表面形成加油口(111),所述加油槽(110)的另一端正对所述导油槽(410)的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润滑轴承座还包括直通式压注油杯(500);
所述直通式压注油杯(500)设置在所述加油口(1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通式压注油杯(500)的进口处设置有黄油嘴防尘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润滑轴承座还包括锁紧固定件(610);
所述锁紧固定件(61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座体(100)、第一压盖(300)或第二压盖(400)中任一处,以抵持在转鼓或转轴(21)上以锁紧轴承(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润滑轴承座还包括吊环(700);
所述吊环(70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座体(100)上。
10.一种离心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鼓、收集箱、转轴(21)、轴承(22)、动力装置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脂润滑轴承座;
所述转鼓可转动地在所述收集箱中,所述转轴(21)通过轴承(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脂润滑轴承座中,所述转轴(21)的端部与所述转鼓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转轴(21)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21)旋转并带动转鼓转动。
CN202123384740.4U 2021-12-29 2021-12-29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Active CN216519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4740.4U CN216519241U (zh) 2021-12-29 2021-12-29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4740.4U CN216519241U (zh) 2021-12-29 2021-12-29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9241U true CN21651924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4740.4U Active CN216519241U (zh) 2021-12-29 2021-12-29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9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275B (zh) 车辆用主电动机的轴承装置
CN101761648A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216519241U (zh)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CN209494849U (zh) 一种立式安装推力轴承部件的上轴承润滑装置
CN212100642U (zh) 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
CN102392889B (zh) 一种飞溅润滑增速箱的集油和离心甩油的组合结构
CN202188103U (zh) 一种飞溅润滑增速箱的集油和离心甩油的组合结构
CN212100641U (zh) 防润滑油泄露激振器
CN210318212U (zh) 一种用于油脂润滑的轴承安装结构及卧式螺旋离心机
CN204420529U (zh) 爪形干式真空泵传动系统的自动润滑装置
CN218670259U (zh) 一种应用于离心机的轴承座及离心机
CN203935876U (zh) 行星立辊式磨机
CN215674705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润滑脂加注装置
CN210496845U (zh) 一种离心机传动总成结合件
CN214459392U (zh) 振荡轮和振荡压路机
CN111319925A (zh) 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
CN114087293A (zh) 一种带润滑油冷却和防漏油的轴承座
US2976438A (en) Electric gear-motor drive unit
CN201543480U (zh) 立式冲击破碎机的驱动轴
CN201742211U (zh) 卧式电机稀油润滑的轴承装置
CN216879515U (zh) 一种自动加注润滑脂的圆锥破碎机水平轴总成
CN212338878U (zh) 一种稀油轴承筒
CN212717973U (zh) 一种旋转密封装置
CN210919838U (zh) 一种高低速变频电机用稀油润滑滚动轴承装置
CN215215675U (zh) 一种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