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8271U - 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8271U CN216518271U CN202220125533.2U CN202220125533U CN216518271U CN 216518271 U CN216518271 U CN 216518271U CN 202220125533 U CN202220125533 U CN 202220125533U CN 216518271 U CN216518271 U CN 216518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return
- return pipe
- oil
- assembly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其中回油管总成包括: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一回油管的一端通过卡箍连接,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与第一回油管的硬度不同;第三回油管,第三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第三回油管的硬度与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均与第二回油管通过卡箍连接,即回油管总成为分体式管路,工作人员能够对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涡轮增压器,有利于提高其通用性,回油管总成可批量用于增压器产品或各项增压器实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油管总成、一种涡轮增压器、一种发动机和一种工程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回油管路100’为一体式管路,通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油管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回油管总成的涡轮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回油管总成或上述涡轮增压器或上述发动机的工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油管总成,包括: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一回油管的一端通过卡箍连接,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与第一回油管的硬度不同;第三回油管,第三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第三回油管的硬度与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油管总成的实施例,第一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均与第二回油管通过卡箍连接,即回油管总成为分体式管路,工作人员能够对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涡轮增压器,有利于提高其通用性,回油管总成可批量用于增压器产品或各项增压器实验。
具体而言,回油管总成包括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其中,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一回油管的一端通过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三回油管的一端通过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换言之,第一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均与第二回油管通过卡箍连接,即回油管总成为分体式管路,工作人员能够对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涡轮增压器,有利于提高其通用性,回油管总成可批量用于增压器产品或各项增压器实验。
进一步地,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与第一回油管的硬度不同,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与第三回油管的硬度不同。可以理解为,三个回油管分为较硬管和较软管。通过弯折较软管,能够改变回油管总成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优选地,第二回油管为较软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为较硬管。
涡轮增压器是影响发动机性能以及排放的关键零件,需进行各种试验,然而试验时涡轮增压器的安装尺寸多种多样,若为每一种涡轮增压器均对应设计、制作回油管,周期长,流程复杂。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走向能够灵活调整,降低由于增压器回油管设计不合理,出现回油不畅导致增压器机油泄漏故障的可能性,还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另外,由于第二回油管与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第三回油管均通过卡箍连接,相对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而言,不需要加工螺纹口,可以随时缩短或增长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更加快捷。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回油管为透明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回油管设置为透明管,即第二回油管采用透明材质,工作人员能够看到涡轮增压器的回油状态,由此直观地初步判断流体在回油管内是否流动通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回油管为硅橡胶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回油管设置为硅橡胶管,可以理解为,第二回油管为软管,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二回油管进行弯折,以改变回油管总成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由于第二回油管为硅橡胶管,第二回油管可耐机油温度,有效避免机油温度过高导致第二回油管变形,且第二回油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另外,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对第二回油管进行裁剪或加长,以对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进行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回油管的周向侧壁设有隔热阻燃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回油管的周向侧壁设置隔热阻燃层,即在第二回油管的外层包裹隔热阻燃材料,确保第二回油管可耐机油温度120℃以上,防止第二回油管高温变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部分第一回油管穿设于第二回油管,回油管总成还包括:第一卡箍,套设于第一回油管,第一卡箍用于连接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和/或至少部分第三回油管穿设于第二回油管,回油管总成还包括:第二卡箍,套设于第三回油管,第二卡箍用于连接第二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油管总成还包括第一卡箍。具体地,至少部分第一回油管穿设于第二回油管,即在第一回油管中至少存在一部分穿设于第二回油管。第一卡箍套设于第一回油管,第一卡箍用于连接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换言之,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通过第一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回油管总成还包括第二卡箍。具体地,至少部分第三回油管穿设于第二回油管,即在第三回油管中至少存在一部分穿设于第二回油管。第二卡箍套设于第三回油管,第二卡箍用于连接第二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换言之,第二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通过第二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低于第一回油管的硬度;和/或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低于第三回油管的硬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低于第一回油管的硬度,在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中,第一回油管为较硬管,第二回油管为较软管。通过弯折较软管,能够改变回油管总成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第二回油管的硬度低于第三回油管的硬度。在第二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中,第三回油管为较硬管,第二回油管为较软管。通过弯折较软管,能够改变回油管总成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回油管与第三回油管中,可以仅有一个其硬度大于第二回油管的硬度。相对于在第一回油管或第三回油管上设置波纹管来改变管路走向的方式而言,工作人员通过弯折较软的第二回油管,便可以改变回油管总成的管路走向,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法兰盘,与第一回油管远离第二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和/或第二法兰盘,与第三回油管远离第二回油管的一端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油管总成还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与第一回油管远离第二回油管的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一法兰盘与第一回油管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对固定,相对于螺纹或其它连接方式而言,易于加工且成本低。第一回油管通过第一法兰盘与其它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回油管总成还包括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与第三回油管远离第二回油管的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二法兰盘与第三回油管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对固定,相对于螺纹或其它连接方式而言,易于加工且成本低。第三回油管通过第二法兰盘与其它部件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回油管总成可以仅包括第一法兰盘或仅包括第二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增压器本体;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油管总成,与增压器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的实施例,涡轮增压器包括增压器本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油管总成。回油管总成与增压器本体连接。涡轮增压器是影响发动机性能以及排放的关键零件,需进行各种试验,然而试验时涡轮增压器的安装尺寸多种多样,若为每一种涡轮增压器均对应设计、制作回油管,周期长,流程复杂。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走向能够灵活调整,降低由于增压器回油管设计不合理,出现回油不畅导致增压器机油泄漏故障的可能性,还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另外,由于第二回油管与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第三回油管均通过卡箍连接,相对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而言,不需要加工螺纹口,可以随时缩短或增长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更加快捷。
其中,由于涡轮增压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回油管总成,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第一架体;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设于第一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实施例,发动机包括第一架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设置在第一架体上。涡轮增压器实际为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架体;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油管总成,设于第二架体;或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设于第二架体;或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设于第二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设备的实施例,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架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油管总成,回油管总成设于第二架体。或者,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架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设于第二架体。又或者是,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架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发动机设于第二架体。
值得说明的是,工程设备可以为重卡、泵车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回油管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回油管总成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回油管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涡轮增压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第一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第二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第三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回油管路。
图2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回油管总成;110:第一回油管;120:第二回油管;130:第三回油管;140:隔热阻燃层;151:第一卡箍;152:第二卡箍;161:第一法兰盘;162:第二法兰盘;200:涡轮增压器;210:增压器本体;300:发动机;310:第一架体;400:工程设备;410:第二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回油管总成100、涡轮增压器200、发动机300和工程设备400。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回油管总成100,包括第一回油管110、第二回油管120和第三回油管130。其中,第二回油管120的一端与第一回油管110的一端通过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二回油管120的另一端与第三回油管130的一端通过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换言之,第一回油管110和第三回油管130均与第二回油管120通过卡箍连接,即回油管总成100为分体式管路,工作人员能够对回油管总成100的总体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涡轮增压器200,有利于提高其通用性,回油管总成100可批量用于增压器产品或各项增压器实验。
进一步地,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与第一回油管110的硬度不同,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与第三回油管130的硬度不同。可以理解为,三个回油管分为较硬管和较软管。通过弯折较软管,能够改变回油管总成100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优选地,第二回油管120为较软管,第一回油管110和第三回油管130为较硬管。
涡轮增压器200是影响发动机300性能以及排放的关键零件,需进行各种试验,然而试验时涡轮增压器200的安装尺寸多种多样,若为每一种涡轮增压器200均对应设计、制作回油管,周期长,流程复杂。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油管总成100的总体长度、走向能够灵活调整,降低由于增压器回油管设计不合理,出现回油不畅导致增压器机油泄漏故障的可能性,还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另外,由于第二回油管120与第一回油管110,第二回油管120第三回油管130均通过卡箍连接,相对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而言,不需要加工螺纹口,可以随时缩短或增长回油管总成100的总体长度,更加快捷。
实施例二
第二回油管120为透明管,即第二回油管120采用透明材质,工作人员能够看到涡轮增压器200的回油状态,由此直观地初步判断流体在回油管内是否流动通畅。
进一步地,第二回油管120为硅橡胶管。可以理解为,第二回油管120为软管,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二回油管120进行弯折,以改变回油管总成100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由于第二回油管120为硅橡胶管,第二回油管120可耐机油温度,有效避免机油温度过高导致第二回油管120变形,且第二回油管120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另外,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对第二回油管120进行裁剪或加长,以对回油管总成100的总体长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回油管120的周向侧壁设有隔热阻燃层140,即在第二回油管120的外层包裹隔热阻燃材料,确保第二回油管120可耐机油温度120℃以上,防止第二回油管120高温变形。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回油管总成100还包括第一卡箍151。具体地,至少部分第一回油管110穿设于第二回油管120,即在第一回油管110中至少存在一部分穿设于第二回油管120。第一卡箍151套设于第一回油管110,第一卡箍151用于连接第一回油管110和第二回油管120。换言之,第一回油管110和第二回油管120通过第一卡箍151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回油管总成100还包括第二卡箍152。具体地,至少部分第三回油管130穿设于第二回油管120,即在第三回油管130中至少存在一部分穿设于第二回油管120。第二卡箍152套设于第三回油管130,第二卡箍152用于连接第二回油管120和第三回油管130。换言之,第二回油管120和第三回油管130通过第二卡箍152实现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四
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低于第一回油管110的硬度。在第一回油管110和第二回油管120中,第一回油管110为较硬管,第二回油管120为较软管。通过弯折较软管,能够改变回油管总成100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低于第三回油管130的硬度。在第二回油管120和第三回油管130中,第三回油管130为较硬管,第二回油管120为较软管。通过弯折较软管,能够改变回油管总成100的管路走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避免管路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回油管110与第三回油管130中,可以仅有一个其硬度大于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相对于在第一回油管110或第三回油管130上设置波纹管来改变管路走向的方式而言,工作人员通过弯折较软的第二回油管120,便可以改变回油管总成100的管路走向,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回油管总成100还包括第一法兰盘161,第一法兰盘161与第一回油管110远离第二回油管120的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一法兰盘161与第一回油管110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对固定,相对于螺纹或其它连接方式而言,易于加工且成本低。第一回油管110通过第一法兰盘161与其它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回油管总成100还包括第二法兰盘162,第二法兰盘162与第三回油管130远离第二回油管120的一端焊接。优选地,第二法兰盘162与第三回油管130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对固定,相对于螺纹或其它连接方式而言,易于加工且成本低。第三回油管130通过第二法兰盘162与其它部件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回油管总成100可以仅包括第一法兰盘161或仅包括第二法兰盘162。
实施例六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200,包括增压器本体2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油管总成100。回油管总成100与增压器本体210连接。涡轮增压器200是影响发动机300性能以及排放的关键零件,需进行各种试验,然而试验时涡轮增压器200的安装尺寸多种多样,若为每一种涡轮增压器200均对应设计、制作回油管,周期长,流程复杂。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油管总成100的总体长度、走向能够灵活调整,降低由于增压器回油管设计不合理,出现回油不畅导致增压器机油泄漏故障的可能性,还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另外,由于第二回油管120与第一回油管110,第二回油管120第三回油管130均通过卡箍连接,相对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而言,不需要加工螺纹口,可以随时缩短或增长回油管总成100的总体长度,更加快捷。
实施例七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300,包括第一架体31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200,涡轮增压器200设置在第一架体310上。涡轮增压器200实际为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300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300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300的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300的输出功率。
实施例八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设备400,包括第二架体4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油管总成100,回油管总成100设于第二架体410。或者,如图7所示,工程设备400包括第二架体41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涡轮增压器200,涡轮增压器200设于第二架体410。又或者,如图8所示,工程设备400包括第二架体41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300,发动机300设于第二架体410。
值得说明的是,工程设备400可以为重卡、泵车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的实施例,第一回油管和第三回油管均与第二回油管通过卡箍连接,即回油管总成为分体式管路,工作人员能够对回油管总成的总体长度进行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涡轮增压器,有利于提高其通用性,回油管总成可批量用于增压器产品或各项增压器实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回油管(110);
第二回油管(120),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油管(110)的一端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与所述第一回油管(110)的硬度不同;
第三回油管(130),所述第三回油管(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另一端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第三回油管(130)的硬度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为透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为硅橡胶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周向侧壁设有隔热阻燃层(14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回油管(110)穿设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所述回油管总成(100)还包括:
第一卡箍(151),套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110),所述第一卡箍(15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回油管(110)和所述第二回油管(120);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回油管(130)穿设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所述回油管总成(100)还包括:
第二卡箍(152),套设于所述第三回油管(130),所述第二卡箍(15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120)和所述第三回油管(13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一回油管(110)的硬度;和/或
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三回油管(130)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法兰盘(161),与所述第一回油管(110)远离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一端连接;和/或
第二法兰盘(162),与所述第三回油管(130)远离所述第二回油管(120)的一端连接。
8.一种涡轮增压器(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压器本体(210);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与所述增压器本体(210)连接。
9.一种发动机(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架体(3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增压器(200),设于所述第一架体(310)。
10.一种工程设备(4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架体(410);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油管总成(100),设于所述第二架体(410);或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增压器(200),设于所述第二架体(410);或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300),设于所述第二架体(4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25533.2U CN216518271U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25533.2U CN216518271U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8271U true CN216518271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1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25533.2U Active CN216518271U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82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1590A (zh) * | 2023-07-07 | 2023-10-10 | 上海优耐特斯压缩机有限公司 | 法兰式二次回油管的设计方法 |
-
2022
- 2022-01-18 CN CN202220125533.2U patent/CN2165182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1590A (zh) * | 2023-07-07 | 2023-10-10 | 上海优耐特斯压缩机有限公司 | 法兰式二次回油管的设计方法 |
CN116861590B (zh) * | 2023-07-07 | 2024-01-26 | 上海优耐特斯压缩机有限公司 | 法兰式二次回油管的设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518271U (zh) | 回油管总成、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 |
JP4387411B2 (ja) | 回転軸が事実上同軸の二つの直列に配置したターボユニットを有する内燃エンジンのためのターボコンプレッサシステム | |
JPH08226333A (ja) |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装置 | |
CN113123854B (zh) | 一种增压系统及其串联式两级涡轮增压结构 | |
CN111287850A (zh) | 一种燃气轮机润滑系统 | |
CN101182805B (zh) | 内燃机废气涡轮电动压气机系统 | |
CN214661066U (zh) | 一种两级压缩的高速离心空压机连接管结构 | |
JPH05231326A (ja) | 圧縮機アセンブリ | |
CN215213678U (zh) | 一种增压系统及其串联式两级涡轮增压结构 | |
CN20935424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中冷气管 | |
CN212250157U (zh) | 一种用于相继增压方式的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密封结构 | |
CN212614988U (zh) | 一种船用发动机 | |
CN114017135A (zh) | 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 | |
CN111594285A (zh) | 用于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导叶的并联式冷却循环系统 | |
CN207178158U (zh) | 一种带高压自紧式法兰的压缩机 | |
CN220434866U (zh) | 用于高温气冷堆柴油发电机上部烟道的减震工具 | |
CN219159059U (zh) | 涡轮增压器中间体与涡轮机的散热连接结构 | |
CN216518266U (zh) | 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可拆卸油管 | |
CN217735599U (zh) | 一种基于膜吸收法的内燃机用二氧化碳补集结构 | |
CN114576134B (zh) | 一种纯无油高压空压机 | |
CN216841988U (zh) | 一种发动机及其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路 | |
CN218151163U (zh) | 燃气轮机排气扩压器结构 | |
CN215672718U (zh) | 一种设有气体回流装置的罗茨鼓风机 | |
CN210106108U (zh) | 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 |
US3112607A (en) | Turbocharged free piston power package uni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