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1000U -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1000U
CN216511000U CN202123390274.0U CN202123390274U CN216511000U CN 216511000 U CN216511000 U CN 216511000U CN 202123390274 U CN202123390274 U CN 202123390274U CN 216511000 U CN216511000 U CN 216511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form
belt
circulating
conveying mechanism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02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雨坡
穆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ing Cadi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ing Cadi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ing Cadi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ing Cadim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02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1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1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1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包括机架,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平行,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换向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机架具有便检通道,所述便检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第一提升平台和第二提升平台,均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分别位于所述便检通道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方向改变的输送机限制了操作人员的检查行进路程,使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带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是用来输送物料的一种装置,按运作方式可以分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等,其方向可以灵活改变,且有的输送机也可以多个单元联接使用,安装方便,伸缩自如;
现有技术在利用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一般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都是将输送机靠近排列设置;其中在输送机需要改变方向的部位,一般由两个输送带平行设置,再通过方向改变的输送机将平行设置的两个输送机连接起来,达到物料连续不断的输送的目的,进而方便物料在输送带上进行加工操作;有时需要操作人员对上述部分的输送机上正在进行输送的物料进行检查,但由于方向改变的输送机限制了操作人员的检查行进路程,使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带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龙门式提升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方向改变的输送机限制了操作人员的检查行进路程,使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带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包括
机架,
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平行,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换向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所述机架具有便检通道,所述便检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之间,所述换向机构包括
第一提升平台和第二提升平台,均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分别位于所述便检通道两侧,所述第一提升平台用于提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物料,所述第二提升平台用于将物料下降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
转运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便检通道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升降后,二者均靠近或远离所述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转运至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
第一循环带,循环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第一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第一循环带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长度方向,
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循环带围成张紧空间,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还包括
第一张紧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旁,与所述第一循环带抵接,
第二张紧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张紧空间内,与所述第一循环带抵接,位于所述第一张紧件和所述第一驱动轮之间,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张紧空间内,与所述第二张紧件抵接,提供所述第二张紧件靠近所述第一循环带的力。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二循环带为两个,分别循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上,位于所述第一循环带旁,所述第二循环带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长度方向,用于承托物料提升,
第二驱动轮为两个,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上,与所述第二循环带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轮转动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循环带长度方向,
第二电机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上,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张紧轮为四个,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上均转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两侧均有所述第一张紧轮,且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均与所述第二循环带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均具有通孔,还包括两个运输组件,一个所述运输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内,所述运输组件包括,
运输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第三循环带,循环设置在所述运输台上,所述第三循环带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循环带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提升平台或所述第二提升平台升降后,所述第三循环带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二循环带,
第三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输台上,与所述第三循环带啮合,所述第三驱动轮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长度方向,
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运输台上,驱动所述第三驱动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组件还包括
第二张紧轮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输台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驱动轮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三循环带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转运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之间,且位于所述便检通道上方,
第四循环带,循环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上,所述第四循环带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循环带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升降后,所述第二循环带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循环带,
第四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上,与所述第四循环带啮合,所述第四驱动轮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四循环带长度方向,
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上,驱动所述第四驱动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三张紧轮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上,分别位于所述第四驱动轮两侧,且均与所述第四循环带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驱动机构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均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升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丝母,所述第一提升平台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均通过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杆啮合,
第五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是用来输送物料的一种装置,按运作方式可以分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等,其方向可以灵活改变,且有的输送机也可以多个单元联接使用,安装方便,伸缩自如;现有技术在利用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一般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都是将输送机靠近排列设置;其中在输送机需要改变方向的部位,一般由两个输送带平行设置,再通过方向改变的输送机将平行设置的两个输送机连接起来,达到物料连续不断的输送的目的,进而方便物料在输送带上进行加工操作;有时需要操作人员对上述部分的输送机上正在进行输送的物料进行检查,但由于方向改变的输送机限制了操作人员的检查行进路程,使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带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两个输送机构平行设计,再通过换向机构将二者连接起来,起到物料不间断输送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达到降低空间利用率的目的;而换向机构的使用,有时会妨碍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的输送机构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所以发明人设计机架具有便检通道,其位于两个输送机构之间,通过提升平台,将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提升转运,使物料绕过便检通道,从而方便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便检通道到达两个平行的输送机构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进而提高了检查效率;转运组件位于便检通道上方,且位于两个提升平台之间,是为了将其中一个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转运至另一个提升平台上,方便将物料由一个输送机构转运至另一个平行的输送机构上,使物料可以不间断输送的同时,还方便通过便检通道对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检查;
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平行,且均设置在机架上,换向机构连接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机架的使用起到支撑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换向机构的作用;为了方便检查输送机构上的物料,机架具有便检通道,其位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换向机构包括第一提升平台、第二提升平台和转运组件;转运组件位于便检通道上方,且位于第一提升平台和第二提升平台之间,实现两个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转运,提升平台将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提升,使得操作人员方便绕过换向机构,直接通过便检通道对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检查;第一提升平台和第二提升平台均升降设置在机架上,分别位于便检通道两侧,第一提升平台用于提升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物料,第二提升平台用于将物料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龙门式提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龙门式提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提升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输送机构,3、第二输送机构,4、换向机构,5、便检通道,6、第一提升平台,7、第二提升平台,8、转运组件,9、第一循环带,10、第一驱动轮,11、第一电机,12、张紧空间,13、第一张紧件,14、第二张紧件,15、弹性件,16、第二循环带,17、第二驱动轮,18、第二电机,19、第一张紧轮,20、通孔,21、运输组件,22、运输台,23、第三循环带,24、第三驱动轮,25、第三电机,26、第二张紧轮,27、转运平台,28、第四循环带,29、第四驱动轮,30、第四电机,31、第三张紧轮,32、驱动机构,33、丝杆,34、丝母,35、第五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包括
机架1,
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平行,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换向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
所述机架1具有便检通道5,所述便检通道5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之间,所述换向机构4包括
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均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分别位于所述便检通道5两侧,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用于提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上的物料,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用于将物料下降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上,
转运组件8,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便检通道5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之间,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升降后,二者均靠近或远离所述转运组件8,所述转运组件8用于将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上的物料转运至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是用来输送物料的一种装置,按运作方式可以分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等,其方向可以灵活改变,且有的输送机也可以多个单元联接使用,安装方便,伸缩自如;现有技术在利用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一般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都是将输送机靠近排列设置;其中在输送机需要改变方向的部位,一般由两个输送带平行设置,再通过方向改变的输送机将平行设置的两个输送机连接起来,达到物料连续不断的输送的目的,进而方便物料在输送带上进行加工操作;有时需要操作人员对上述部分的输送机上正在进行输送的物料进行检查,但由于方向改变的输送机限制了操作人员的检查行进路程,使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带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两个输送机构平行设计,再通过换向机构4将二者连接起来,起到物料不间断输送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达到降低空间利用率的目的;而换向机构4的使用,有时会妨碍操作人员无法方便到达两个平行的输送机构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所以发明人设计机架1具有便检通道5,其位于两个输送机构之间,通过提升平台,将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提升转运,使物料绕过便检通道5,从而方便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便检通道5到达两个平行的输送机构之间对其上的物料进行检查,进而提高了检查效率;转运组件8位于便检通道5上方,且位于两个提升平台之间,是为了将其中一个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转运至另一个提升平台上,方便将物料由一个输送机构转运至另一个平行的输送机构上,使物料可以不间断输送的同时,还方便通过便检通道5对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检查;
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平行,且均设置在机架1上,换向机构4连接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机架1的使用起到支撑第一输送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3和换向机构4的作用;为了方便检查输送机构上的物料,机架1具有便检通道5,其位于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之间,换向机构4包括第一提升平台6、第二提升平台7和转运组件8;转运组件8位于便检通道5上方,且位于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之间,实现两个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转运,提升平台将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提升,使得操作人员方便绕过换向机构4,直接通过便检通道5对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检查;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均升降设置在机架1上,分别位于便检通道5两侧,第一提升平台6用于提升第一输送机构2上的物料,第二提升平台7用于将物料下降至第二输送机构3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均包括
第一循环带9,循环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第一驱动轮10,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与所述第一循环带9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10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
第一电机1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10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均包括第一循环带9、第一驱动轮10和第一电机11,第一循环带9循环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输送物料;第一驱动轮10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其与第一循环带9啮合,方便第一驱动轮10转动带动第一循环带9在机架1上循环,从而实现物料输送,且第一驱动轮10转动轴向垂直于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是为了方便带动第一循环带9循环,防止第一驱动轮10无法与第一循环带9啮合;第一电机11设置在机架1上,提供第一驱动轮10转动所需的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循环带9围成张紧空间1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均还包括
第一张紧件1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10旁,与所述第一循环带9抵接,
第二张紧件14,滑动设置在所述张紧空间12内,与所述第一循环带9抵接,位于所述第一张紧件13和所述第一驱动轮10之间,
弹性件15,设置在所述张紧空间12内,与所述第二张紧件14抵接,提供所述第二张紧件14靠近所述第一循环带9的力。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循环带9的张紧,防止其松弛无法很好的输送物料,发明人设计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均还包括第一张紧件13、第二张紧件14和弹性件15,且第一循环带9围成张紧空间12;第一张紧件13设置在机架1上,由于第一张紧件13增大了第一循环带9循环的形成,从而提高了张紧力,其位于第一驱动轮10旁,并与第一循环带9抵接;第二张紧件14滑动设置在张紧空间12内,其与第一循环带9抵接,且位于第一张紧件13和第一驱动轮10之间,并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由于弹性件15一直提供第二张紧件14靠近第一循环带9的力,使得第一循环带9的张紧力进一步提高,从而第一循环带9能够更好的输送物料。
进一步,还包括
第二循环带16为两个,分别循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位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旁,所述第二循环带16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用于承托物料提升,
第二驱动轮17为两个,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与所述第二循环带16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轮17转动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
第二电机18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轮17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转运至转运组件8上,发明人加入了第二循环带16、第二驱动轮17和第二电机18,两个第二循环带16分别循环设置在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上,其位于第一循环带9旁,是为了方便承托由第一循环带9输送来的物料,并通过提升平台对其进行提升,绕过便检通道5,第二循环带16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用于承托物料提升,两个第二驱动轮17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上,其与第二循环带16啮合,方便第二驱动轮17转动带动第二循环带16在机架1上循环,进而承托物料,且第二驱动轮17转动轴向垂直于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是为了方便带动第二循环带16循环,防止第二驱动轮17无法与第二循环带16啮合;第二电机18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上,是为了提供第二驱动轮17转动所需的力。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张紧轮19为四个,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均转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19,所述第二驱动轮17两侧均有所述第一张紧轮19,且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19均与所述第二循环带16抵接。
本实施例中,加入了四个第一张紧轮19,是为了提高第二循环带16的张紧力,从而更好的将第一循环带9上的物料承托后,将其转运至转运组件8上;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上均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张紧轮19,第二驱动轮17两侧均有第一张紧轮19,且两个第一张紧轮19均与第二循环带16抵接,使得第二循环带16在通过第二驱动轮17驱动的过程中,防止第二驱动轮17无法稳定与第二循环带16啮合,导致第二循环带16无法正常工作;第二循环带16可以先绕过第一张紧轮19再与第二循环带16抵接,从而提高第二循环带16的张紧力,更好的转运物料。
进一步,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均具有通孔20,还包括两个运输组件21,一个所述运输组件21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20内,所述运输组件21包括,
运输台22,设置在所述通孔20内,
第三循环带23,循环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所述第三循环带23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或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升降后,所述第三循环带23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二循环带16,
第三驱动轮24,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与所述第三循环带23啮合,所述第三驱动轮24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
第三电机25,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驱动所述第三驱动轮24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循环带9上的物料能够更好的转运至提升平台上,进而方便提升平台将物料转运至转运组件8上,发明人设计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均具有通孔20,还加入了两个运输组件21,一个运输组件21设置在一个通孔20内;运输组件21包括运输台22、第三循环带23、第三驱动轮24和第三电机25;运输台22设置在通孔20内,起到经第一循环带9输送到第二循环带16上的物料可以通过循环设置在运输台22上的第三循环带23的循环对物料进行位置调整,使得物料以合适的位置被提升平台进行提升,且由于通孔20的设计,使得提升过程中,提升平台带动第二循环带16承托物料进行提升,并不会对第三循环带23造成影响;而在提升平台还没有进行提升时,第三循环带23是高于第二循环带16的,经第一循环带9的物料先通过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三循环带23循环将物料移动至第二循环带16上方的合适位置后,在通过提升平台带动第二循环带16提升,此时第二循环带16就能够承托住物料进行提升;第三驱动轮24转动设置在运输台22上,其与所述第三循环带23啮合,第三驱动轮24转动轴向垂直于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方便第三驱动轮24转动带动第三循环带23循环;第三电机25设置在运输台22上,提供第三驱动轮24转动所需的力。
进一步,所述运输组件21还包括
第二张紧轮26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驱动轮24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三循环带23抵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三循环带23的张紧力,使其更好的调整物料的位置,发明人设计运输组件21还包括两个第二张紧轮26,均转动设置在运输台22上,其分别位于第三驱动轮24两侧,且均与第三循环带23抵接,使得第三循环带23能够先通过与第二张紧轮26的抵接,增大循环行程,再与第三驱动轮24啮合,从而提高第三循环带23的张紧力。
进一步,所述转运组件8包括
转运平台27,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之间,且位于所述便检通道5上方,
第四循环带28,循环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所述第四循环带28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循环带16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升降后,所述第二循环带16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循环带28,
第四驱动轮29,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与所述第四循环带28啮合,所述第四驱动轮29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四循环带28长度方向,
第四电机30,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驱动所述第四驱动轮29转动。
本实施例中,转运组件8包括转运平台27、第四循环带28、第四驱动轮29和第四电机30;转运平台27起到支撑第四循环带28、第四驱动轮29和第四电机30的作用,其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之间,且位于便检通道5上方,方便在通过提升平台提升物料绕过便检空间,再利用转运组件8,将两个提升平台上的物料进行转运;第四循环带28循环设置在转运平台27上,第四循环带28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循环带16长度方向,方便第二循环带16提升靠近第四循环带28后,物料转运至第四循环带28上;第四驱动轮29转动设置在转运平台27上,其与第四循环带28啮合,且第四驱动轮29转动轴向垂直于第四循环带28长度方向,防止第四驱动轮29与第四循环带28啮合不稳;第四电机30设置在转运平台27上,提供第四驱动轮29转动所需的力。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三张紧轮31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分别位于所述第四驱动轮29两侧,且均与所述第四循环带28抵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四循环带28的张紧力,加入了两个第三张紧轮31,均转动设置在转运平台27上,分别位于第四驱动轮29两侧,且均与第四循环带28抵接,使得第四循环带28能够先通过与第三张紧轮31的抵接,增大循环行程,再与第四驱动轮29啮合,从而提高第四循环带28的张紧力。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机构32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均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2升降,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
丝杆33,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丝母34,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均通过所述丝母34与所述丝杆33啮合,
第五电机3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驱动所述丝杆33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驱动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且减少使用空间,发明人加入了驱动机构32,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均通过驱动机构32升降,其包括丝杆33、丝母34和第五电机35;丝杆33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均通过丝母34与丝杆33啮合,通过丝杆33转动,带动丝母34和提升平台在其上进行升降;第五电机35设置在机架1上,提供丝杆33转动所需的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包括
机架(1),
第一输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平行,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换向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具有便检通道(5),所述便检通道(5)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之间,所述换向机构(4)包括
第一提升平台(6)和第二提升平台(7),均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分别位于所述便检通道(5)两侧,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用于提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上的物料,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用于将物料下降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上,
转运组件(8),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便检通道(5)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之间,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升降后,二者均靠近或远离所述转运组件(8),所述转运组件(8)用于将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上的物料转运至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均包括
第一循环带(9),循环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第一驱动轮(10),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与所述第一循环带(9)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10)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
第一电机(1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1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围成张紧空间(1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均还包括
第一张紧件(1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10)旁,与所述第一循环带(9)抵接,
第二张紧件(14),滑动设置在所述张紧空间(12)内,与所述第一循环带(9)抵接,位于所述第一张紧件(13)和所述第一驱动轮(10)之间,
弹性件(15),设置在所述张紧空间(12)内,与所述第二张紧件(14)抵接,提供所述第二张紧件(14)靠近所述第一循环带(9)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循环带(16)为两个,分别循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位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旁,所述第二循环带(16)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用于承托物料提升,
第二驱动轮(17)为两个,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与所述第二循环带(16)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轮(17)转动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
第二电机(18)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轮(17)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张紧轮(19)为四个,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上均转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19),所述第二驱动轮(17)两侧均有所述第一张紧轮(19),且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19)均与所述第二循环带(16)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均具有通孔(20),还包括两个运输组件(21),一个所述运输组件(21)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20)内,所述运输组件(21)包括,
运输台(22),设置在所述通孔(20)内,
第三循环带(23),循环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所述第三循环带(23)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或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升降后,所述第三循环带(23)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二循环带(16),
第三驱动轮(24),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与所述第三循环带(23)啮合,所述第三驱动轮(24)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循环带(9)长度方向,
第三电机(25),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驱动所述第三驱动轮(24)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件(21)还包括
第二张紧轮(26)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输台(22)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驱动轮(24)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三循环带(23)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8)包括
转运平台(27),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之间,且位于所述便检通道(5)上方,
第四循环带(28),循环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所述第四循环带(28)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循环带(16)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升降后,所述第二循环带(16)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循环带(28),
第四驱动轮(29),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与所述第四循环带(28)啮合,所述第四驱动轮(29)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四循环带(28)长度方向,
第四电机(30),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驱动所述第四驱动轮(29)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张紧轮(31)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运平台(27)上,分别位于所述第四驱动轮(29)两侧,且均与所述第四循环带(28)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32)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均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2)升降,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
丝杆(33),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丝母(34),所述第一提升平台(6)和所述第二提升平台(7)均通过所述丝母(34)与所述丝杆(33)啮合,
第五电机(3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驱动所述丝杆(33)转动。
CN202123390274.0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Active CN216511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274.0U CN21651100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274.0U CN21651100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1000U true CN21651100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0274.0U Active CN21651100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1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85000U (zh) 多工位环形输送装置
KR100843764B1 (ko) 목재이송장치
CN208086750U (zh) 全自动叠送板一体机
CN206345321U (zh) 滚筒输送机
CN216511000U (zh) 一种龙门式提升机
CN210504329U (zh) 一种凸轮轴生产用输送装置
CN112420578B (zh) 一种晶圆自动下片用取放装置
CN210593795U (zh) 一种倍速链输送机的升降装置
CN104724486B (zh) 一种医疗电动钻锯的成品运输线
JPS5859126A (ja) 物品搬送装置
CN208086619U (zh) 一种泡菜加工用运输机
CN209701625U (zh) 一种载具回流线
CN104816947B (zh) 液晶面板传送装置
KR100678597B1 (ko) 슬라이드 포크
CN208932886U (zh) 升降输送机
KR20120006774A (ko) 물품 이송용 컨베이어장치
CN110654800A (zh) 一种船用钢板、型材的平行上料输送装置
CN112173753A (zh) 一种禽类装载抬升摇摆输送装置
CN113060524A (zh) 一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
CN214218107U (zh) 一种单头伺服旋盖机
CN219238257U (zh) 一种货物运输机
CN219168974U (zh) 一种输送线自动分拣装置
CN211732729U (zh) 一种冷却提升输送机
CN215665581U (zh) 一种自动提升机
CN214609939U (zh) 一种多层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