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6912U - 一种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6912U
CN216506912U CN202122411328.0U CN202122411328U CN216506912U CN 216506912 U CN216506912 U CN 216506912U CN 202122411328 U CN202122411328 U CN 202122411328U CN 216506912 U CN216506912 U CN 216506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locking
buffer
hea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13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宇
姜滔
陈进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 Components Engineering Dongguan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13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6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6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6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头、弹性垫及锁固结构,所述弹性垫能够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所述弹性垫包覆于压合头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用于将弹性垫的两端锁固于压合头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释放对产品的压合时,弹性垫发生弹性形变而打破产品与弹性垫之间的真空状态,产品不会跟随弹性垫上移,避免因压合头与产品之间存在负压而导致压合头吸附产品上移,保证了产品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另外,弹性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压合产品时,能够对产品进行缓冲保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不同产品所涉及到的加工工艺不相同,部分产品需要进行压合组装或者压合后进行加工,一般是采用压合装置对其进行压合。现有的压合装置对产品进行压合后,当需要释放对产品的压合力时,产品容易因真空而吸附在压合装置上或者跟随压合装置移动(将产品带起),导致产品发生位置偏移,难以保证产品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合装置,其包括压合头、弹性垫及锁固结构,所述弹性垫能够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所述弹性垫包覆于压合头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用于将弹性垫的两端锁固于压合头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头包括安装板及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面的压合板,所述弹性垫包覆于压合板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用于将弹性垫的两端锁固于压合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结构包括两个锁固组件,两个锁固组件分别与弹性垫的两端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组件包括凹设于压合头的锁固槽、嵌装于锁固槽的锁固块及用于将锁固块锁紧于压合头的锁固件,所述弹性垫的一端夹设于锁固槽的内壁与锁固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驱动机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压合头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架,所述压合驱动机构装设于压合架。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与压合头连接,所述导杆与压合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位于压合头或锁固结构的一侧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缓冲面与压合头的底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座、缓冲头、滑动件、限位帽及弹性件,所述缓冲座设置于压合头的一侧,所述滑动件与缓冲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顶端与限位帽连接,所述限位帽位于缓冲座的上方并用于与缓冲座抵触,所述滑动件的底端与缓冲头连接,所述弹性件夹设于缓冲座与缓冲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缓冲调节机构,所述缓冲调节机构包括装设于压合头的升降驱动器及装设于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缓冲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释放对产品的压合时,弹性垫发生弹性形变而打破产品与弹性垫之间的真空状态,产品不会跟随弹性垫上移,避免因压合头与产品之间存在负压而导致压合头吸附产品上移,保证了产品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另外,弹性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压合产品时,能够对产品进行缓冲保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压合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性垫处于向下鼓起的弹性形变状态。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压合头;111、安装板;112、压合板;12、弹性垫;13、锁固结构;131、锁固件;132、锁固槽;133、锁固块;14、压合驱动机构;15、压合架;151、升降限位传感器;16、导杆;17、缓冲结构;171、缓冲座;172、缓冲头;173、滑动件;174、限位帽;175、弹性件;18、缓冲调节机构;181、升降驱动器;182、升降板;19、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合装置,其包括压合头11、弹性垫12及锁固结构13,所述弹性垫12能够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所述弹性垫12包覆于压合头11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13设置于压合头11,所述锁固结构13用于将弹性垫12的两端锁固于压合头11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以本实用新型压合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电池放置在载台19上,压合装置将电池压合在载台19上,以便于对电池进行加工;压合装置的压合头11经由弹性垫12将电池压合在载台19上,此时弹性垫12与电池的顶面贴合,且弹性垫12与电池之间会形成真空状态,当需要释放对电池的压合力时,压合头11连带弹性垫12逐渐上升,使得弹性垫12逐渐与电池分离,虽然弹性垫12与电池之间形成真空状态,但是由于弹性垫12能够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且锁固结构13用于将弹性垫12的两端锁固于压合头11的两端,所以在弹性垫12上升的过程中,弹性垫12的中部会发生向下鼓起的弹性形变,弹性垫12的两端被固定在压合头11上而先与电池的两端分离,以打破弹性垫12与电池之间的真空状态,实现破真空,直至弹性垫12完全与电池分离,弹性垫12会恢复原状,以便于对下一个电池进行压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释放对产品的压合时,弹性垫12发生弹性形变而打破产品与弹性垫12之间的真空状态,产品不会跟随弹性垫12上移,避免因压合头11与产品之间存在负压而导致压合头11吸附产品上移,保证了产品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另外,弹性垫1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压合产品时,能够对产品进行缓冲保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具体地,所述弹性垫12为PET膜或铁氟龙膜。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头11包括安装板111及连接于安装板111的底面的压合板112,所述弹性垫12包覆于压合板112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13用于将弹性垫12的两端锁固于压合板112的两端。该结构设计,实现了压合头11的模块化组装,拆装和维护便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固结构13包括两个锁固组件,两个锁固组件分别与弹性垫12的两端一一对应设置。该结构设计,便于将弹性垫12的两端分别锁固在压合头1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固组件包括凹设于压合头11的锁固槽132、嵌装于锁固槽132的锁固块133及用于将锁固块133锁紧于压合头11的锁固件131,所述弹性垫12的一端夹设于锁固槽132的内壁与锁固块133之间。具体地,锁固槽132设置于压合板112,所述锁固件131为螺栓,所述螺栓贯穿锁固块133后与压合头11螺纹连接。该结构设计,便于对弹性垫12进行拆装、维护和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驱动机构14,所述压合驱动机构14的输出端与压合头11的安装板111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压合驱动机构14驱动压合头11升降,使得压合头11靠近或远离产品。具体地,所述压合驱动机构14为气缸或丝杆模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架15,所述压合驱动机构14装设于压合架15,所述载台19设置于压合架15并位于压合头11的下方。该结构设计,便于对压合驱动机构14进行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导杆16,所述导杆16的底端与压合头11的安装板111连接,所述导杆16与压合架15滑动连接。在压合头11升降的过程中,导杆16与压合架15的顶部滑动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压合头11升降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位于压合头11或锁固结构13的一侧的缓冲结构17,所述缓冲结构17的缓冲面与压合头11的底面平行。在压合头11向下压合产品的过程中,缓冲结构17先与载台19或产品弹性接触,使得弹性垫12慢慢地将产品压合在载台19上,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减震降噪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缓冲结构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缓冲结构17分别位于压合头11的两端外;该结构设计,缓冲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17包括缓冲座171、缓冲头172、滑动件173、限位帽174及弹性件175,所述缓冲座171设置于压合头11的一侧,所述滑动件173与缓冲座17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173的顶端与限位帽174连接,所述限位帽174位于缓冲座171的上方并用于与缓冲座171抵触,以对滑动件173进行限位;所述滑动件173的底端与缓冲头172连接,所述弹性件175夹设于缓冲座171与缓冲头172之间;优选地,所述弹性件175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滑动件173外。该结构设计,实现了缓冲结构17的模块化组装,拆装和维护便捷,且缓冲效果好。
当缓冲头172为探头或测试头时,缓冲头172与产品电连接,以能够对产品的电性性能进行测试,从而不但起到缓冲的作用,还起到性能测试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缓冲调节机构18,所述缓冲调节机构18包括装设于压合头11的升降驱动器181及装设于升降驱动器181的输出端的升降板182,所述升降板182与缓冲结构17的缓冲座171连接;具体地,所述升降驱动器181为气缸。根据不同产品的厚度,缓冲调节机构18用于调节缓冲结构17的高度位置,从而调节缓冲力的大小,进而调节缓冲的效果;具体调节时,升降驱动器181驱动升降板182升降,升降的升降板182带动缓冲结构17升降。
具体地,所述缓冲调节机构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缓冲调节机构18分别与两个缓冲结构17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压合架15装设有升降限位传感器151,所述升降限位传感器151与压合驱动机构14电连接,所述升降限位传感器151用于控制压合驱动机构14驱动压合头11升降的行程。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头、弹性垫及锁固结构,所述弹性垫能够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所述弹性垫包覆于压合头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用于将弹性垫的两端锁固于压合头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头包括安装板及连接于安装板的底面的压合板,所述弹性垫包覆于压合板的底面,所述锁固结构用于将弹性垫的两端锁固于压合板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结构包括两个锁固组件,两个锁固组件分别与弹性垫的两端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凹设于压合头的锁固槽、嵌装于锁固槽的锁固块及用于将锁固块锁紧于压合头的锁固件,所述弹性垫的一端夹设于锁固槽的内壁与锁固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驱动机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压合头的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架,所述压合驱动机构装设于压合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与压合头连接,所述导杆与压合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位于压合头或锁固结构的一侧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缓冲面与压合头的底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座、缓冲头、滑动件、限位帽及弹性件,所述缓冲座设置于压合头的一侧,所述滑动件与缓冲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顶端与限位帽连接,所述限位帽位于缓冲座的上方并用于与缓冲座抵触,所述滑动件的底端与缓冲头连接,所述弹性件夹设于缓冲座与缓冲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缓冲调节机构,所述缓冲调节机构包括装设于压合头的升降驱动器及装设于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缓冲结构连接。
CN202122411328.0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压合装置 Active CN216506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1328.0U CN21650691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1328.0U CN21650691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6912U true CN21650691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1328.0U Active CN216506912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6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7308B (zh) 一种pcb板装配装置
US9802295B2 (en) Clamping device
CN216506912U (zh) 一种压合装置
CN213043529U (zh)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结构的开关磁阻电机
CN107139100B (zh) 一种基于压力与吸力双重作用的键盘装夹机构
CN218698178U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定位安装夹具
CN207774746U (zh) 一种浮动可调式导向装置
CN219151996U (zh) 一种钣金箱体用焊接工装
CN211858093U (zh) 一种检测压头及检测治具
CN20932490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可调式刹车保险装置
CN212109931U (zh) 一种汽车气囊支架冲压孔检测装置
CN220502347U (zh) 一种电梯试验用轿架组件
CN219101800U (zh) 保压机构及装置
CN221057821U (zh) 连接器组装设备
CN219774695U (zh) 无边框组件减振防撞垫
CN216325538U (zh) 一种后桥桥壳切割装置
CN219665265U (zh) 一种钢材锻造用钢材冲切装置
CN2480151Y (zh) 可浮动的压合辊机构
CN220154511U (zh) 一种测试带触动开关的pcba按压机构
CN218208526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减震装置
CN218928730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具有缓冲结构的压平架
CN218809776U (zh) 一种货梯用曳引机及其该货梯
CN218242085U (zh) 侧板安装组件和电池模组装配设备
CN216414788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功能的安防控制装置
CN220368555U (zh) 一种电机安装辅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