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0041U -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0041U
CN216470041U CN202122619620.1U CN202122619620U CN216470041U CN 216470041 U CN216470041 U CN 216470041U CN 202122619620 U CN202122619620 U CN 202122619620U CN 216470041 U CN216470041 U CN 216470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avity
installation cavity
sort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96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卓亚
陈良晶
陈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ong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o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ong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o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96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0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0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0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包括壳体、收纳机构、分拣机构和控制中心,壳体设置有安装型腔,安装型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料口;收纳机构设置在安装型腔内,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箱;分拣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装载组件和识别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型腔内,装载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上,装载组件设置有开口型腔,识别组件设置在安装型腔内;控制中心设置在安装型腔内,控制中心与识别组件电性连接,控制中心与驱动组件和装载组件电性驱动连接,通过移动式的装载结构作为物料暂存载体,在识别结构识别后根据识别信息将物料转载至预设的收纳箱上,有效地降低了分类装置的整体体积,降低分类收纳装置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类垃圾桶可以在解决识别各种垃圾成分的同时,还能抗油污、水垢等损坏,腐蚀,并保证使用质量以及容易清洗。另外,自动分类垃圾桶的机械结构和控制部分均具备可靠性,并增加回收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除此之外,自动分类垃圾桶还需满足大部分居民的消费实力,所以定价不会太高,性价比也是很多人选择自动分类垃圾桶的一个原因。
传统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大多数都是通过在垃圾桶内设置分拣机械手,分拣机械手的输出端设置多个用于装载不同类别的垃圾的收纳箱,以及连通垃圾桶的垃圾投放口的暂存腔,具体的,当人们将垃圾从投放口投入暂存腔后,分拣机械手将垃圾识别并转送至预设收纳箱内。
然而,分拣机械手空间占用率高,导致整体垃圾桶的体积庞大,实用性较低,同时,分拣机械手的成本高,导致垃圾桶的制作成本增加,而且,采用暂存腔的结构,当垃圾物料堆积时,分拣机械手的识别难度增加,容易分拣错误,影响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效果,不利于企业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存在的体积庞大,分拣机械手的成本高,导致垃圾桶的制作成本增加,当垃圾物料堆积时,分拣机械手的识别难度增加,容易分拣错误,影响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效果,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包括壳体、收纳机构、分拣机构和控制中心,所述壳体设置有安装型腔,所述安装型腔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壳体外侧的进料口;所述收纳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多个分别用于装载不同类别的物料的收纳箱;所述分拣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装载组件和识别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收纳机构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移动行程延伸至所有所述收纳箱的上方,所述装载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装载组件设置有开口型腔,所述开口型腔能够连通所述进料口且用于装载待分类物料,所述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位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方,所述识别组件用于识别装载于所述开口型腔内的物料类别;所述控制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所述识别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装载组件电性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和直线部件,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上方,所述直线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直线部件的输出端移动行程沿所述安装框架的延伸方向设置并经过所述安装型腔的上方,所述装载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部件的输出端,所述装载组件经所述直线部件驱动能够在所述安装型腔内直线移动。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进料口位置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料口开闭的移动门体组件,所述移动门体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移动挡板,所述驱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移动挡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进料口一侧,所述移动挡板受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能够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移动挡板能够覆盖所述进料口。
可选地,所述移动门体组件还包括位置感应单元,所述位置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移动路径经过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驱动部件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摄像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上方,所述摄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单元内,所述摄像单元用于获取位于所述开口型腔内的物料图像,所述处理单元对物料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有所述收纳箱并列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装载组件的移动路径下方,所有所述收纳箱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装载组件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能够移动至对应所述收纳箱上方,并将物料投放至所述收纳箱内。
可选地,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暂存部件和翻转落料部件,所述开口型腔成型于所述暂存部件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设置在所述暂存部件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的输出端能够作为所述开口型腔的底壁支撑位于所述开口型腔内的物料,所述翻转落料部件的输出端能够翻转活动将物料释放至所述收纳箱内,从垃圾桶投放口进入所述安装型腔内的物料可以通过所述进料槽进入所述开口型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装载组件移动至安装型腔内靠近进料口的一侧,物料落入装载组件的开口型腔内,识别组件将开口型腔内的物料的信息获取物料类别信息后,将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识别结果驱动装载组件移动至预设收纳箱的上方,装载组件将物料释放至收纳箱内,实现物料分类回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存在的体积庞大,分拣机械手的成本高,导致垃圾桶的制作成本增加,当垃圾物料堆积时,分拣机械手的识别难度增加,容易分拣错误,影响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效果,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识别分类收纳装置,通过移动式的装载结构作为物料暂存载体,在识别结构识别后根据识别信息将物料转载至预设的收纳箱上,实现分类智能化,有效地降低了分类装置的整体体积,实用性增加,同时,降低分类收纳装置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拣机构和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分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落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壳体 20—收纳机构 30—分拣机构
11—安装型腔 12—进料口 31—驱动组件
32—装载组件 33—识别组件 321—开口型腔
311—安装框架 312—直线部件 40—移动门体组件
41—驱动部件 42—移动挡板 411—安装座
412—驱动马达 413—皮带传动结构 331—安装支架
332—摄像单元 322—暂存部件 323—翻转落料部件
324—暂存框 325—导轨副 326—连接板
327—翻转连接板 328—旋转驱动部 324a—第一侧板
324b—第二侧板 324c—连接侧板 328a—连接座
328b—连接轴 328c—旋转驱动源 327a—水平板
327b—立板 328e—角度控制感应组 328d—感应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7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一种分拣收纳装置,包括壳体10、收纳机构20、分拣机构30和控制中心,所述壳体10设置有安装型腔11,所述安装型腔1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壳体10外侧的进料口12;所述收纳机构20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11内,所述收纳机构20包括多个分别用于装载不同类别的物料的收纳箱21;所述分拣机构30包括驱动组件31、装载组件32和识别组件33,所述驱动组件31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11内且位于所述收纳机构20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31的输出端移动行程延伸至所有所述收纳箱21的上方,所述装载组件32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31的输出端,装载组件32设置有开口型腔321,所述开口型腔321能够连通所述进料口12且用于装载待分类物料,所述识别组件33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11内位于所述驱动组件31上方,所述识别组件33用于识别装载于所述开口型腔321内的物料类别;所述控制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11内,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所述识别组件3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1和所述装载组件32电性驱动连接,所述控制中心为数字控制系统。
具体的,载组件移动至安装型腔11内靠近进料口12的一侧,物料落入装载组件32的开口型腔321内,识别组件33将开口型腔321内的物料的信息获取物料类别信息后,将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识别结果驱动装载组件32移动至预设收纳箱21的上方,装载组件32将物料释放至收纳箱21内,实现物料分类回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存在的体积庞大,分拣机械手的成本高,导致垃圾桶的制作成本增加,当垃圾物料堆积时,分拣机械手的识别难度增加,容易分拣错误,影响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效果,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识别分类收纳装置,通过移动式的装载结构作为物料暂存载体,在识别结构识别后根据识别信息将物料转载至预设的收纳箱21上,实现分类智能化,有效地降低了分类装置的整体体积,实用性增加,同时,降低分类收纳装置的制作成本。
如图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1包括安装框架311和直线部件312,所述安装框架3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11的上方,所述直线部件312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311上,所述直线部件312的输出端移动行程沿所述安装框架31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经过所述安装型腔11的上方,所述装载组件32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部件312的输出端,所述装载组件32 经所述直线部件312驱动能够在所述安装型腔11内直线移动。
所有所述收纳箱21并列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11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装载组件32的移动路径下方,所有所述收纳箱21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装载组件32经所述驱动组件31驱动能够移动至对应所述收纳箱21上方,并将物料投放至所述收纳箱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架311设置呈环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直线部件 31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直线部件312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311两端,其中,所述直线部件312为皮带输送器,所述装载组件32通过皮带夹与所述直线部件312的皮带固定连接,所述直线部件312的延伸方向沿所述收纳箱21的排列方向设置,两组所述直线部件312的驱动源为同一电机驱动源,具体的,该电机驱动源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箱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传动齿轮箱的输出端有两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箱驱动两组所述传动轴分别带动所述直线部件312运作。
如图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进料口12 位置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料口12开闭的移动门体组件40,所述移动门体组件 40包括驱动部件41和移动挡板42,所述驱动部件4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 11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挡板42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41的输出端且所述移动挡板42滑动连接在所述进料口12一侧,所述移动挡板42受所述驱动部件41 驱动能够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移动挡板42覆盖所述进料口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41包括安装座411、驱动马达412和皮带传动结构413,所述安装座4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311上,所述驱动马达 412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311上,所述皮带传动结构413为皮带输送器,所述皮带传动结构413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12的上方,所述移动挡板42通过皮带夹与所述皮带传动结构413的皮带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进料口12的边沿设置有用于防止该移动挡板42夹手的光电传感器,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驱动马达412驱动连接。
如图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门体组件40还包括位置感应单元,所述位置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部件41的输出端移动路径经过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驱动部件41 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感应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感应单元为U型光电传感器,两组所述感应单元位于所述进料口12的两侧,所述移动挡板42的顶端设置有感应挡片,所述感应单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具体的,两组感应单元分别对应进料口12的开启和闭合状态,在需要开启进料口12时,控制中心通过驱动马达412驱动移动挡板42往对应的感应单元移动,感应挡片与感应单元的感应端接触,控制中心收到感应单元的信号制动移动挡板42,实现进料口12开启。
如图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组件33包括安装支架331、摄像单元332和处理单元,所述安装支架331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 11的上方,所述摄像单元332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331上,所述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单元332内,所述摄像单元332用于获取位于所述开口型腔321内的物料图像,所述处理单元对物料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单元332为CCD工业相机,所述安装支架331包括水平架和固定座,所述水平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311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安装框架311靠近所述进料口12的一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水平架上,所述摄像单元33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摄像单元332的输出摄影端朝下设置。
具体的,所述摄像单元332将物料图像获取后,将图像信息发送至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将图像信息转化成信号发送至云端数据中心进行AI深度学习识别或比对,云端数据中心将识别到的物料类别信息发送至处理中心,控制中心根据类别信息驱动装载组件32移动至预设的收纳箱21上。
如图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载组件32包括暂存部件322和翻转落料部件323,所述开口型腔321成型于所述暂存部件322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323设置在所述暂存部件322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323的输出端能够作为所述开口型腔321的底壁支撑位于所述开口型腔321内的物料,所述翻转落料部件323的输出端能够翻转活动将物料释放至所述收纳箱21内,从垃圾桶投放口进入所述安装型腔11内的物料可以通过所述进料槽进入所述开口型腔321内。
所述暂存部件322包括暂存框324、导轨副325和连接板326,所述连接板 326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开口型腔321成型于所述暂存框32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暂存框324呈套筒状结构设置,所述翻转落料部件323固定该设置在所述暂存框324的内孔靠近所述收纳箱21的端部,两组所述连接板326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暂存框324的上端边沿位置,所述导轨副325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311上,所述连接板326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副325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26的端部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端部直线部件312的皮带夹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落料部件323包括翻转支撑板327和旋转驱动部328,所述旋转驱动部328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支撑板327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部328的输出端,其中,所述旋转驱动部328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支撑板327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支撑板327与所述暂存框324的内腔形状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有所述收纳箱21均分为两列,所述翻转支撑板327与所述旋转驱动部 328连接位置位于两列所述收纳箱21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收纳箱21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收纳箱21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型腔11的底壁上,四组所述收纳箱21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类别。
在控制中心获悉物料的类别信息后,驱动部件41通过连接板326沿导轨副325的方向驱动暂存框324移动至预设的两组收纳箱21之间后,所述旋转驱动部328驱动翻转支撑板327往对应的收纳箱21的方向倾斜,使物料沿翻转支撑板327侧倾方向流动坠入收纳箱21中,完成收纳,相对于传统的物料分类装置中的分拣下料单元大多数都是昂贵的分拣机械手或偏摆型移载座结构,实用性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直线单元和翻转单元的结合,实现物料分类的二轴定位投放,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分类效果显著,有利于企业发展。
如图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暂存框324包括第一侧板324a、第二侧板324b和连接侧板324c,所述连接侧板324c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侧板324a和所述第二侧板324b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侧板324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24a位于所述连接侧板324c靠近所述进料口12的一侧,所述进料槽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324a上,所述连接板326设置在所述连接侧板 324c的顶端,所述第一侧板324a、所述第二侧板324b和所述连接侧板324c之间形成所述开口型腔321,所述旋转驱动部328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324a和所述第二侧板324b的底部,所述旋转驱动部328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开口型腔321 的底壁。
如图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部328包括连接座328a、连接轴328b和旋转驱动源328c,所述连接座328a固定设置在开口型腔321的下端开口边沿,所述连接轴328b转动连接在连接座328a上且所述连接轴328b的一端往所述开口型腔321的内侧延伸,整个所述连接轴328b 横跨在开口型腔321的下方中间位置,所述翻转支撑板327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轴328b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源328c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28a上且与所述连接轴328b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源328c为伺服电机,所述连接座328a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侧板324c的底部,所述连接轴328b 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组所述连接侧板324c上,其中,所述连接轴328b与所述连接侧板324c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
如图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支撑板327包括水平板327a和立板327b,所述立板327b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立板327b分别竖直成型于所述水平板327a的两端且往所述开口型腔321的内侧延伸,所述立板327b与所述连接轴328b互相垂直,所述水平板327a与所述连接轴328b固定连接,当所述水平板327a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立板327b的端面能够贴合所述连接侧板324c以阻挡物料往旋转驱动源328c和连接座328a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板327b远离所述连接轴328b的方向设置有用于避空开口型腔321的开口棱边的倾斜倒角,以防止所述立板327b 的端部在旋转时与所述第一侧板324a或所述第二侧板324b的底部干涉。
如图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部328还包括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所述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 328a的侧壁上,所述连接轴328b的靠近所述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的端部设置有感应挡板328d,所述感应挡板328d的端部背向,所述感应挡板328d与所述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感应挡板328d和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 的信号通过旋转驱动部328驱动翻转支撑板327的旋转或制动翻转支撑板32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感应组328e包括多组光电感应器,多组所述光电感应器沿弧形路径间隔分布在所述连接座328a的侧壁上,所述连接轴328b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感应挡板328d经过所述光电感应器的感应端。
具体的,所述光电感应器的数量为三组,所述光电感应器为U型光电感应器,所述感应挡板328d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板327a互为垂直,三组光电感应器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座328a上,其中,一组所述光电感应器位于所述连接轴328b的正下方,其余两组所述光电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328b的两侧,两组所述光电感应器的光栅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板327a之间的夹角分别为 45°和1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安装型腔,所述安装型腔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壳体外侧的进料口;
收纳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多个分别用于装载不同类别的物料的收纳箱;
分拣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装载组件和识别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收纳机构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移动行程延伸至所有所述收纳箱的上方,所述装载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装载组件设置有开口型腔,所述开口型腔能够连通所述进料口且用于装载待分类物料,所述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位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方,所述识别组件用于识别装载于所述开口型腔内的物料类别;
控制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所述识别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装载组件电性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和直线部件,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上方,所述直线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直线部件的输出端移动行程沿所述安装框架的延伸方向设置并经过所述安装型腔的上方,所述装载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部件的输出端,所述装载组件经所述直线部件驱动能够在所述安装型腔内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料口位置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料口开闭的移动门体组件,所述移动门体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移动挡板,所述驱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移动挡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进料口一侧,所述移动挡板受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能够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移动挡板能够覆盖所述进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体组件还包括位置感应单元,所述位置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移动路径经过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驱动部件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摄像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上方,所述摄像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单元内,所述摄像单元用于获取位于所述开口型腔内的物料图像,所述处理单元对物料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收纳箱并列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装载组件的移动路径下方,所有所述收纳箱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装载组件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能够移动至对应所述收纳箱上方,并将物料投放至所述收纳箱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暂存部件和翻转落料部件,所述开口型腔成型于所述暂存部件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设置在所述暂存部件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的输出端能够作为所述开口型腔的底壁支撑位于所述开口型腔内的物料,所述翻转落料部件的输出端能够翻转活动将物料释放至所述收纳箱内,所述翻转落料部件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暂存部件的侧壁开设有进料槽,从垃圾桶投放口进入所述安装型腔内的物料可以通过所述进料槽进入所述开口型腔内。
CN202122619620.1U 2021-10-28 2021-10-28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Active CN216470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9620.1U CN216470041U (zh) 2021-10-28 2021-10-28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9620.1U CN216470041U (zh) 2021-10-28 2021-10-28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0041U true CN21647004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5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9620.1U Active CN216470041U (zh) 2021-10-28 2021-10-28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0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7432B (zh) 分拣装置及种子自动切片采样设备
US5744322A (en) Automated incubating and imaging system for a disposable microorganism cul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216470011U (zh) 双向翻转下料机构及分拣收纳装置
JP6403387B2 (ja) 容器の分別回収装置
CN109590236A (zh) 一种用于校园垃圾分类的分拣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211662480U (zh) 手套脱模装置
CN216470041U (zh) 智能识别分拣收纳装置
CN108481656A (zh) 立式管状注肩自动化设备
CN1007184B (zh) X线胶片自动换片装置
GB2185463A (en) Sorter
CN212306526U (zh) 一种基于ai视觉识别的活鱼分拣机
CN111186620B (zh) 一种采样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9533720A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34561U (zh) 一种垃圾分选装置
CN209922088U (zh) 智能垃圾桶
CN114255553A (zh) 发票回收装置及车道缴费机
JPH09202452A (ja) ブランク材整列装置
CN210701224U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蔬果分拣装置
CN106530492A (zh) 纸币分类装置
JPH06107302A (ja) 空缶回収機
CN210428619U (zh) 票据发放装置
CN112644911A (zh) 生活垃圾分类机
CN218191105U (zh) 一种橡胶产品检测分类机构及自动橡胶硫化生产线
CN216262078U (zh) 电容检测机
CN216051779U (zh) 一种分拣推送装置及免疫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