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7949U - 一种笼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笼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7949U
CN216467949U CN202123302414.4U CN202123302414U CN216467949U CN 216467949 U CN216467949 U CN 216467949U CN 202123302414 U CN202123302414 U CN 202123302414U CN 216467949 U CN216467949 U CN 216467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frame
bottom plate
enclose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24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24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7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7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7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笼车。该笼车包括:底板,底板用于承载待运输货物;围框,垂直设置于底板上并围设于底板的四周,围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活动门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围框转动,用于活动门的启闭和折叠。通过在围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活动门关闭,围框和活动门共同用于待运输货物的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活动门的数量,当活动门相对于围框转动,实现活动门的开启,至少两个活动门能够同时装卸待运输货物,提高装卸的生产效率,且至少两个活动门不局限于特定的物流环境,适用范围较广,通用性强。同时,利用活动门可旋转的功能,达到开门和折叠的目的,便于整个笼车的收纳,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笼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笼车。
背景技术
笼车还可以称之为物流台车或者载货台车,笼车是一种常用运送与储存物料的移动集装设备,用于大型超市的物流配送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流周转。
现有笼车包括底框和四个侧框,四个侧框分别围设于底框的四周,底框和四个侧框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待运输货物。四个侧框为网格式结构,在对待运输货物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同时,还能保证待运输货物陈列醒目,避免使已分拣配备好的待运输货物出现混乱的情况。
笼车的其中一个侧框相当于活动门,在待运输货物放入或者取出时,该侧框能够开启;在待运输货物需要运输时,该侧框能够关闭。采用这种方式,笼车在装卸待运输货物时,待运输货物只能从其中一个侧框进出,即笼车单侧展开,影响待运输货物的装卸生产效率,且只适用于特定的周转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车,装卸生产效率高,通用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笼车,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承载待运输货物;
围框,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围设于所述底板的四周,所述围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所述活动门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围框转动,用于所述活动门的启闭和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框包括:
两个侧框,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框,两个所述活动门中其中一个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上,另一个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框中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框转动并能够贴合于所述固定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和所述固定框之间通过夹片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门包括第一门和第二门,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彼此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围框并能够贴合于所述围框,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彼此靠近的一侧相互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中其中一个设置有卡凸,另一个设置有卡扣,所述卡凸选择性卡接于所述卡扣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靠近所述第二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所述第二门的限位,和/或所述第二门靠近所述第一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所述第一门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中间隔板,在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有套环,所述第一门和所述第二门中其中一个滑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选择性穿设于所述套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设置于所述围框内,所述中间隔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围框,所述中间隔板被配置为选择性与所述围框相垂直或与所述围框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围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笼车,围框垂直设置于底板上并围设于底板的四周,即在底板的四个侧边立设有围框,围框用于对待运输货物的侧面进行限位。通过在围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活动门关闭,围框和活动门共同用于待运输货物的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活动门的数量,当活动门相对于围框转动,实现活动门的开启,至少两个活动门能够同时装卸待运输货物,提高装卸的生产效率,且至少两个活动门不局限于特定的物流环境,适用范围较广,通用性强。同时,利用活动门可旋转的功能,达到开门和折叠的目的,便于整个笼车的收纳,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笼车在活动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笼车在活动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笼车在活动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围框;3、活动门;4、中间隔板;5、脚轮;
11、套环;
21、侧框;22、固定框;23、夹片;
31、第一门;32、第二门;
311、卡凸;321、卡扣;322、第二限位件;323、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笼车,如图1所示,该笼车包括底板1、围框2及脚轮5,底板1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底板1用于承载待运输货物。围框2垂直设置于底板1上并围设于底板1的四周,即在底板1的四个侧边立设有围框2,围框2用于对待运输货物的侧面进行限位。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脚轮5,脚轮5转动连接于围框2,便于整个笼车的移动。脚轮5的数量具体为四个,四个脚轮5分别设置于底板1的四角处,四个脚轮5中可以是四个均为万向脚轮,便于操作人员对笼车进行各个角度方向的移动;四个脚轮5中还可以是其中两个为万向脚轮,另外两个为定向脚轮,用于保证笼车在转弯时的准确性。
现有笼车在装卸待运输货物时,待运输货物只能从其中一个开口进出,即笼车单侧展开,影响待运输货物的装卸生产效率,且只适用于特定的周转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灵活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围框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3,活动门3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围框2转动,用于活动门3的启闭和折叠。
本实施例提供的笼车,通过在围框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3,活动门3关闭,围框2和活动门3共同用于待运输货物的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活动门3的数量,当活动门3相对于围框2转动,实现活动门3的开启,至少两个活动门3能够同时装卸待运输货物,提高装卸的生产效率,且至少两个活动门3不局限于特定的物流环境,适用范围较广,通用性强。同时,利用活动门3可旋转的功能,达到开门和折叠的目的,便于整个笼车的收纳,提高空间利用率。
下面对底板1、围框2及活动门3分别一一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底板1包括底框,底框为矩形框架结构,围框2的内侧分别向内延伸有侧边,侧边用于支撑底框,为了保证良好的固定效果,侧边和底框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连接件具体为螺栓,螺栓分别穿设于侧边和底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利于笼车在展开和折叠模式的切换。具体地,当笼车在装卸待运输货物时,底框通过螺栓安装于围框2的侧边上,底框用于承载待运输货物;当笼车空载时,拧松螺栓,使底框能围框2的侧边上拆卸下来,底框解除对围框2的束缚,为围框2和活动门3提供折叠的可能性。
在底框内平衡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梁,横梁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承载待运输货物并封堵于横梁之间的镂空区域,避免尺寸较小的待运输货物从镂空区域漏出的情况。
如图1所示,围框2包括固定框22和两个侧框21,两个侧框21平行间隔设置于底板1上,固定框22设置于底板1上并连接于两个侧框21。换而言之,在底板1的其中一组对边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框21,根据如图1所示的视角,两个侧框21也可以分别称之为左侧框和右侧框。在左侧框和右侧框之间设置有固定框22,固定框22为中空结构的管梁,满足轻量化的需求,固定框22具体为倒U形结构,固定框22分别连接于两个侧框21和底板1,即固定框22的两个侧壁连接于左侧框、右侧框,固定框22的端部连接于底板1。
其中,侧框21和固定框22之间通过夹片23相连接,夹片23起到中间连接的作用,保证侧框21和固定框22之间连接效果,从而保证整个围框2的结构强度。
由于围框2在需要与底板1连接的同时,还需要与两个活动门3进行连接,为此,两个活动门3中其中一个转动设置于固定框22上,另一个转动设置于侧框21上。换而言之,在底板1的另外一组对边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活动门3,根据如图1所示的视角,两个活动门3也可以称之为后门和前门,在固定框22上增加了后门,前门尺寸和后门尺寸相同,在前门、后门都打开时,可同时装卸货物,提高效率。后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固定框22的侧臂,从而实现旋转,达到后门开门和折叠的目的。前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侧框21,从而实现旋转,达到前门开门和折叠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侧框21中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固定框22转动并能够贴合于固定框22。具体地,右侧框可旋转,将右侧框向靠近固定框22的方向旋转并能够与其相贴合,实现右侧框的折叠。左侧框可以选择是否旋转,如果左侧框不能进行旋转,那么左侧框和固定框22相互垂直,形成L形结构;如果左侧框可以旋转,左侧框和有侧框21分别贴合于固定框22的两侧,在减少占地空间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左侧眶和右侧框两个侧框21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活动门3为整体式结构,活动门3的一侧转动连接于固定框22或者侧框21,整扇活动门3同时开启或者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活动门3为分体式结构,具体地,活动门3包括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彼此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围框2并能够贴合于围框2,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彼此靠近的一侧相互可拆卸连接。
对于后门而言,后门的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彼此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固定框22的两个侧臂。第一门31、第二门32与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为0°或90°。
对于前门而言,前门的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彼此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侧框21。第一门31和与其对应的侧框21之间的夹角为0°或90°或180°或360°,第二门32和与其对应的侧框21之间的夹角为0°或90°或180°或360°。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后门关闭时,第一门31和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第二门32和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均为0°,相当于后门的第一门31、第二门32均与固定框22相贴合;当前门关闭时,第一门31和与其对应的侧框21之间的夹角、第二门32和与其对应的侧框21之间的夹角均为90°,相当于前门的第一门31、第二门32与侧框21处于垂直状态,此时整个笼车外形类似长方体的箱体结构,笼车处于满载状态,便于待运输货物的物流和运输。
如图2所示,当后门开启时,后门的第一门31和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第二门32和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均为90°;当前门开启时,前门的第一门31和与其对应的侧框21之间的夹角、第二门32和与其对应的侧框21之间的夹角均为180°,相当于前门的第一门31、左侧框及后门的第二门32处于共面状态,前门的第二门32、右侧框及后门的第一门31处于共面状态,此时整个笼车具有两侧开口呈展开状态,便于待运输货物可以进行双侧放入和取出,提高装卸效率。
如图3所示,当笼车折叠时,后门的第一门31和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后门的第二门32和固定框22之间的夹角均为0°,后门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前门的第一门31向靠近左侧框的方向并向外侧旋转,使前门的第一门31和左侧框的外侧面相贴合,实现该第一门31的折叠,与此同时,前门的第二门32向靠近右侧框的方向并向外侧旋转,使前门的第二门32和右侧框的外侧面相贴合,实现该第二门32的折叠,然后,将右侧框向靠近固定框22的方向向内侧旋转,使右侧框和前门的第二门32共同向固定框22的方向靠近,直至前门的第二门32和固定框22相贴合,实现右侧框的折叠,此时笼车折叠成类似L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门31、第二门32及侧框21的高度相同,以保证整个围框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齐状态,两个侧框21之间能够刚好容纳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的宽度尺寸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的宽度之和等于两个侧框21之间的距离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示,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中其中一个设置有卡凸311,另一个设置有卡扣321,卡凸311选择性卡接于卡扣321内,用于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活动门3需要关闭时,卡凸311卡接于卡扣321内,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彼此进行相互限位,避免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出现转动的情况;当活动门3需要开启时,卡凸311脱离卡扣321内,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彼此进行不再相互制约,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各自可以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31靠近第二门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用于第二门32的限位,和/或第二门32靠近第一门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322,第二限位件322用于第一门31的限位。在第一限位件和/或第二限位件322的作用下,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能够相互对齐,避免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转动角度过大,导致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不能相互搭接而影响卡凸311和卡扣321的卡接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启闭的准确性,在底板1的边缘设置有套环11,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中其中一个滑动设置有插杆323,插杆323选择性穿设于套环11。在卡凸311卡接于卡扣321之后,通过插杆323和套环11的相互配合,起到了双重锁定的作用,避免在满载时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出现开启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笼车还包括中间隔板4,中间隔板4设置于围框2内,中间隔板4可拆卸连接于围框2,中间隔板4被配置为选择性与围框2相垂直或与围框2相贴合。中间隔板4和围框2之间不是固定设置,而是可拆卸连接,目的在于,第一,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以自由选择安装中间隔板4;第二,在待运输货物装卸时,通过在围框2内设置有中间隔板4,中间隔板4可以承载待运输货物,使待运输货物分类清晰,一目了然,查找方便;在空载时,中间隔板4与围框2相贴合,中间隔板4夹设于固定框22和侧框21之间,便于折叠和收纳,占地空间小,提高空间利用率。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笼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用于承载待运输货物;
围框(2),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并围设于所述底板(1)的四周,所述围框(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门(3),所述活动门(3)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围框(2)转动,用于所述活动门(3)的启闭和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2)包括:
两个侧框(21),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
固定框(22),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并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框(21),两个所述活动门(3)中其中一个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22)上,另一个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框(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框(21)中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框(22)转动并能够贴合于所述固定框(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21)和所述固定框(22)之间通过夹片(2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3)包括第一门(31)和第二门(32),所述第一门(31)和所述第二门(32)彼此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围框(2)并能够贴合于所述围框(2),所述第一门(31)和所述第二门(32)彼此靠近的一侧相互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31)和所述第二门(32)中其中一个设置有卡凸(311),另一个设置有卡扣(321),所述卡凸(311)选择性卡接于所述卡扣(3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31)靠近所述第二门(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所述第二门(32)的限位,和/或所述第二门(32)靠近所述第一门(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322),所述第二限位件(322)用于所述第一门(31)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设置有套环(11),所述第一门(31)和所述第二门(32)中其中一个滑动设置有插杆(323),所述插杆(323)选择性穿设于所述套环(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隔板(4),所述中间隔板(4)设置于所述围框(2)内,所述中间隔板(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围框(2),所述中间隔板(4)被配置为选择性与所述围框(2)相垂直或与所述围框(2)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轮(5),所述脚轮(5)位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围框(2)。
CN202123302414.4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笼车 Active CN216467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2414.4U CN216467949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笼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2414.4U CN216467949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笼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7949U true CN216467949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2414.4U Active CN216467949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笼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7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6250B2 (en) 2019-03-04 2024-01-09 Goodpack Ibc (Singapore) Pte Ltd Cargo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6250B2 (en) 2019-03-04 2024-01-09 Goodpack Ibc (Singapore) Pte Ltd Cargo un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08160B2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US2761581A (en) Cargo container
US20040247422A1 (en) Cargo roller system for cargo handling
CN216467949U (zh) 一种笼车
WO2007073069A1 (en) Container for shipping vehicles
CA1209929A (en) Collapsible shipping container
US10138017B2 (en) Loaded pallet container
CN104334471A (zh) 用于运输尤其呈线圈的形状的产品的集装箱
CN209921829U (zh) 可折叠容器
CN103764521A (zh) 符合iso标准的集装箱
US9440769B2 (en) Platform for use in a logistic system
CN210653201U (zh) 一种笼车
CN204822704U (zh) 集装箱
US20060016807A1 (en) Foldable freight container
ES2778459T3 (es) Cabina sanitaria química
US3211493A (en) Bulkhead structure
JP3338945B2 (ja) 運搬用台車
CN218892609U (zh) 一种物流运输车架
KR102664073B1 (ko) 롤테이너
KR101473974B1 (ko) 코일 운송용 컨테이너
KR101404050B1 (ko) 무동력 회전장치를 이용한 환적 시스템
WO2018154423A1 (en) Multi-box assembly
CN210761939U (zh) 车辆转运架
KR200348362Y1 (ko) 소금운반대차구조
WO2019022683A1 (en) DETACHABLE TROLL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