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7487U -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 Google Patents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7487U
CN216467487U CN202121169025.6U CN202121169025U CN216467487U CN 216467487 U CN216467487 U CN 216467487U CN 202121169025 U CN202121169025 U CN 202121169025U CN 216467487 U CN216467487 U CN 21646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self
unloading
shelter
unload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90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同臻
殷海清
史文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long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Beijing Anl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l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l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l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690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7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包括:车辆本体;方舱,其滑动设于车辆本体的底盘上;方舱的底部设有两个纵梁;装卸设备,其包括驱动方舱滑动的卸载机构以及设于一对导向轮,一个纵梁对应设置一个导向轮;导向轮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台结构的第一部分和圆柱结构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顶部可用于对相对应的纵梁进行支撑导向。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设备有效辅助人员进行方舱的快速便捷的装卸作业,进而实现装备的快速装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卸作业过程中人员操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装备输送车,为运输特殊装备的车辆。其运输装备的种类和数量差异化很大。装备在装卸过程比较繁琐,装卸时间长,装卸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人员在装卸装备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地面到车辆方舱平面之间进行上下搬运,这个过程几乎全靠人力搬运,人员操作强度大。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自装卸的装备输送车,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当装备在装卸过程中,装卸设备可以有效的辅助人员进行快速便捷的实现装卸作业,降低人员操作强度,提高装卸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包括:
车辆本体;
方舱,其滑动设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底盘上;所述方舱的底部设有两个纵梁,任一纵梁沿所述车辆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装卸设备,其包括驱动所述方舱滑动的卸载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底盘上的一对导向轮,一个纵梁对应设置一个导向轮,任一导向轮位于所述底盘的后端;导向轮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结构的第一部分和圆台结构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顶部可用于对相对应的纵梁进行支撑导向。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卸载机构包括与所述车辆本体的底盘铰接的支撑臂、驱动所述支撑臂转动的支撑油缸以及设于所述支撑臂端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设于所述方舱后端的吊耳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方舱的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行走轮。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车辆本体的后端的底部铰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转动由液压缸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支撑臂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的其中一直边的端部与所述底盘铰接,另外一直边的端部上设有所述连接环,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其中一直边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装卸设备还包括副车架,其设于所述底盘的大梁上且位于任一一对行走轮之间,所述支撑油缸设于所述副车架的前端,所述支撑臂的其中一直边的端部与所述副车架的中部铰接,任一导向轮设于所述副车架的后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任一导向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圆周侧面上均设有耐磨棉。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方舱的后端设有对开门,侧部设有翼开门。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方舱的内部设有装备架,所述装备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方舱的内底面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底盘的大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设备有效辅助人员进行方舱的快速便捷的装卸作业,进而实现装备的快速装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卸作业过程中人员操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2、在方舱的装卸过程中,导向轮不仅起到了对方舱底部支撑的作用,还可对方舱的滑动进行导向,避免方舱滑动过程中发生横向偏移,导致方舱不能够很好的装车,同时提高方舱装卸的作业效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将导向轮设置侧部具有限位部件(第二部分)的结构,能够更好的对方舱进行导向,避免方舱底部的纵梁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位移,一对纵梁在两个第二部分的限位作用下,只能沿着纵向移动,不会出现横向的移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任一导向轮的第二部分位于远离另一导向轮的一侧,进而能够将一对纵梁限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同时,在方舱与导向轮接触过程中,第二部分的圆周斜面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一对纵梁能够更加快速、顺利的与两个第一部分接触,进而达到提高装卸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本体2-方舱21-纵梁22-行走轮23-对开门24-翼开门3-装卸设备31-支撑油缸32-支撑臂33-连接环34-导向轮341-第一部分342-第二部分35-副车架4-支撑脚5-装备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包括:
车辆本体1;
方舱2,其滑动设于所述车辆本体1的底盘上,方舱2沿车辆本体1的长度方向(图一中左右方向)滑动,方舱2从底盘的后端滑落至地面,或从地面向上滑动至底盘上;所述方舱2的底部设有两个纵梁21,任一纵梁21沿所述车辆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装备放置于方舱2内;
装卸设备3,其包括驱动所述方舱2滑动的卸载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底盘上的一对导向轮34,一个纵梁21对应设置一个导向轮34,任一导向轮34位于所述底盘的后端;导向轮34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结构的第一部分341和圆台结构的第二部分342,第一部分341的顶部可用于对相对应的纵梁21进行支撑导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设备3有效辅助人员进行方舱2的快速便捷的装卸作业,进而实现装备的快速装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卸作业过程中人员操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舱2装卸的过程具体为:当需要将方舱2从车辆本体1的底盘上卸至地面时,启动卸载机构驱动方舱2沿车辆本体1的长度方向、朝着远离车辆本体1的前端的方向滑动,方舱2底部的一对纵梁21分别与两个导向轮34的第一部分341的顶部接触,在卸载机构的驱动作用、导向轮34的导向作用以及方舱2自身重力作用下,方舱2的后端先着地,在卸载机构的作用下方舱2继续滑动直至完全滑落至地面上,完成方舱2的卸下作业;当需要将置于地面上的方舱2装于车辆本体1的底盘上时,启动卸载机构驱动方舱2沿车辆本体1的长度方向朝着靠近车辆本体1的前端的方向滑动,在卸载机构的作用下,方舱2的前端被吊起,并将方舱2底部的一对纵梁21分别搁置在两个导向轮34上,对方舱2的移动进行导向,在卸载机构的作用下,方舱2(以前高后低的状态)继续朝着靠近车辆本体1的前端滑动,直至完全滑动至车辆本体1的底盘上,完成方舱2的装车作业;
在方舱2的装卸过程中,导向轮34不仅起到了对方舱2底部支撑的作用,还可对方舱2的滑动进行导向,避免方舱2滑动过程中发生横向偏移,导致方舱2不能够很好的装车,同时提高方舱2装卸的作业效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将导向轮34设置侧部具有限位部件(第二部分342)的结构,能够更好的对方舱2进行导向,避免方舱2底部的纵梁21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位移,一对纵梁21在两个第二部分342的限位作用下,只能沿着纵向移动,不会出现横向的移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任一导向轮34的第二部分342位于远离另一导向轮34的一侧,进而能够将一对纵梁21限位于两个第二部分342之间,同时,在方舱2与导向轮34接触过程中,第二部分342的圆周斜面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一对纵梁21能够更加快速、顺利的与两个第一部分341接触,进而达到提高装卸效率的目的。
如图4所示,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卸载机构包括与所述车辆本体1的底盘铰接的支撑臂32、驱动所述支撑臂32转动的支撑油缸3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臂32端部的连接环33,所述连接环33与设于所述方舱2后端的吊耳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油缸31的活塞杆的伸缩,驱动支撑臂32绕支撑臂32与底盘的铰接点的转动,进而为方舱2沿车辆本体1长度方向的滑动提供驱动力,当方舱2装于车辆底盘上时,支撑油缸31为收缩状态,支撑臂32收拢于底盘的前端,当需要将方舱2卸于地面上时,驱动支撑油缸31伸长,进而带动支撑臂32朝着远离车辆本体1的前端的方向转动,从而将方舱2朝着远离车辆本体1的前端推动直至方舱2滑落至地面上;当需要将置于地面上的方舱2装车于车辆底盘上时,驱动支撑油缸31从伸长状态慢慢收缩,进而带动支撑臂32朝着靠近车辆本体1的前端的方向转动,从而将方舱2朝着靠近车辆本体1的前端的方向拉动直至方舱2完全移动至底盘上。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方舱2的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行走轮22。位于前端的一对行走轮22可设置为万向轮,后端的一对行走轮22可设置为定向轮,方舱2在支撑臂32转动的推拉作用下滑动,设置行走轮22保证方舱2滑动的顺畅性,提高装卸的作业效率。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车辆本体1的后端的底部铰接有支撑脚4,所述支撑脚4的转动由液压缸驱动。当需要方舱2的装卸作业时,启动液压缸驱动支撑脚4转动至竖直状态,支撑脚4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为车辆本体1的后端提供支撑,避免方舱2装卸过程中车辆本体1发生倾翻;当方舱2装卸作业完成后,启动液压缸驱动支撑脚4转动至车辆本体1底盘的下方,将支撑脚4进行收纳。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支撑臂32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32的其中一直边的端部与所述底盘铰接,另外一直边的端部上设有所述连接环33,所述支撑油缸31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臂32的其中一直边铰接。L形结构的支撑臂32,在保证支撑臂32的转动能够带动方舱2在底盘与地面两个位置上来回移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设备占用空间,结构设计紧凑。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装卸设备3还包括副车架35,其设于所述底盘的大梁上且位于任一一对行走轮22之间,所述支撑油缸31设于所述副车架35的前端,所述支撑臂32的其中一直边的端部与所述副车架35的中部铰接,任一导向轮34设于所述副车架35的后端。通过副车架35实现装卸设备3与底盘的连接。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任一导向轮34的第一部分341和第二部分342的圆周侧面上均设有耐磨棉。提高导向轮34的耐磨性,进而延长导向轮34的使用寿命。
如图5~6所示,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方舱2的后端设有对开门23,侧部设有翼开门24。当需要装载装备时,将置于地面上的方舱2的翼开门24或/和对开门23打开,之后人员即可将装备装载于方舱2内部,完成装载后,关闭翼开门24或/和对开门23,然后通过装卸设备3将方舱2移动至车辆本体1的底盘上,(启动支撑油缸31驱动其活塞杆伸长,带动支撑臂32转动至展开的状态,将支撑臂32上的连接环33与方舱2上的吊耳连接,然后启动支撑油缸31驱动其活塞杆收缩,带动支撑臂32转动至收拢状态,进而带动方舱2向上提升至前高后低,然后滑动至底盘上)。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方舱2的内部设有装备架5,所述装备架5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方舱2的内底面连接。装备可装载于装备架5上,螺栓和铆钉的结构简单,易操作。
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所述副车架35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底盘的大梁连接。结构简单、易操作,且稳固性更佳。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车辆本体;
方舱,其滑动设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底盘上;所述方舱的底部设有两个纵梁,任一纵梁沿所述车辆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装卸设备,其包括驱动所述方舱滑动的卸载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底盘上的一对导向轮,一个纵梁对应设置一个导向轮,任一导向轮位于所述底盘的后端;导向轮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结构的第一部分和圆台结构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顶部可用于对相对应的纵梁进行支撑导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机构包括与所述车辆本体的底盘铰接的支撑臂、驱动所述支撑臂转动的支撑油缸以及设于所述支撑臂端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设于所述方舱后端的吊耳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的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行走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后端的底部铰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转动由液压缸驱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的其中一直边的端部与所述底盘铰接,另外一直边的端部上设有所述连接环,所述支撑油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其中一直边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设备还包括副车架,其设于所述底盘的大梁上且位于任一一对行走轮之间,所述支撑油缸设于所述副车架的前端,所述支撑臂的其中一直边的端部与所述副车架的中部铰接,任一导向轮设于所述副车架的后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任一导向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圆周侧面上均设有耐磨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的后端设有对开门,侧部设有翼开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的内部设有装备架,所述装备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方舱的内底面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装卸装备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底盘的大梁连接。
CN202121169025.6U 2021-05-28 2021-05-28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Active CN21646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9025.6U CN216467487U (zh) 2021-05-28 2021-05-28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9025.6U CN216467487U (zh) 2021-05-28 2021-05-28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7487U true CN216467487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39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9025.6U Active CN216467487U (zh) 2021-05-28 2021-05-28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7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042B (zh) 集装箱拖车
US9707880B2 (en) Motorcycle lift
CN109733264B (zh) 一种方便装卸货的货车车厢
US3448874A (en) Mobile crane with spaced pivotally mounted booms
CN216467487U (zh) 自装卸装备输送车
CN215944409U (zh) 背罐车
FI96404B (fi) Järjestelmä kuormalavan käsittelemiseksi sekä järjestelmässä käytettävä liitosväline
CN202294463U (zh) 四位商品车运输车上装
CN214167254U (zh) 一种随车叉车
CN210554399U (zh) 一种载物运输平台及车辆
CN207861807U (zh) 叉车控制系统及叉车
CN217676674U (zh) 高度可调的轮式运输装置
GB2236518A (en) Transport apparatus
CN113668627B (zh) 一种可伸缩式履带支架搬运车及支架搬运方法
CN110846952B (zh) 作业设备和作业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2685572U (zh) 一种车厢可升降的自卸车
CN205326885U (zh) 折臂式集装箱装卸搬运机
CN214028398U (zh) 一种管道搬运车
JP7458115B1 (ja) 貨物自動車及び荷台着地機構
CN219360903U (zh) 一种自装卸厢式运输车
CN114920172B (zh) 可变轮距的多功能转载装卸车
CN214996073U (zh) 一种背式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08407903A (zh) 一种厢体可移动可更换的厢式运输车
CN215439520U (zh) 一种液压搬运车的叉架位置调节结构
CN215439521U (zh) 一种液压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4

Address after: 100061 1-1808, building 1, Guangqumen Sou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NLO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NLONG SPECIAL VEHICLE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61 1-1808, building 1, Guangqumen Sou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NLO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