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罐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罐车无法将移动筒仓放置到指定位置或从指定位置运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罐车,用于装卸并运输筒仓,所述背罐车包括底盘和车头,所述筒仓沿所述底盘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筒仓的出料口背离所述车头,所述背罐车还包括:
回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盘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筒仓自由旋转;
翻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筒仓翻转以完成筒仓的竖立和放倒;
移动叉,用于驱动所述筒仓沿所述翻转机构的内沟槽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筒仓的回转平台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筒仓的底部与副车架连接,所述副车架位于所述回转平台和所述筒仓之间,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副车架和所述筒仓同时水平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件为液压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和倾斜布置的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架与所述副车架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铰接,所述翻转油缸铰接于所述翻转架和所述副车架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油缸的缸体端部与所述副车架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所述翻转油缸的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翻转架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架以及所述副车架共同形成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沟槽开设于所述翻转架内壁上并供所述移动叉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举升油缸,所述移动叉安装在所述翻转架的内沟槽内,所述举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叉与所述筒仓沿所述翻转架的内沟槽方向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罐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车架的一端底部的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油缸能够沿竖向伸缩并支撑或远离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罐车还包括插销总成,所述插销总成用于在车辆运输作业时,对所述副车架的运动进行限制,防止意外动作造成危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罐车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底盘上安装回转驱动机构,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筒仓沿水平方向旋转到指定的位置,然后翻转机构驱动筒仓由水平方向翻转到竖直方向,再驱动移动叉带动筒仓沿翻转机构的内沟槽方向向下滑动将筒仓放置到指定地面位置;反之则可以将筒仓从指定位置搬运回底盘上进行运输。本实用新型中的背罐车可以利用背罐车结构安全高效地完成筒仓的放倒、竖立以及运输固定,又同时可以利用回转驱动机构在复杂工地环境下将筒仓放置到指定工位或者从指定工位运走,可以实现降低作业成本,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罐车。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背罐车,用于装卸并运输筒仓30,背罐车包括底盘10和车头20,筒仓30沿底盘10长度方向布置于底盘10上,且筒仓30的出料口背离车头20,该背罐车还包括移动叉60、回转驱动机构以及翻转机构;筒仓30上开设由与移动叉60对应的安装槽,移动叉60后部还设置有托枕,移动叉60安装在翻转机构的内沟槽内并通过举升油缸可以沿内沟槽方向移动,从而完成插入筒仓60的安装槽的动作,再通过托枕靠紧筒仓30侧壁可以将筒仓30完全举起;翻转机构可以将移动叉60和筒仓30一起翻转,实现筒仓30的竖立和放倒;回转驱动机构安装于底盘10和副车架41之间用于驱动副车架41、翻转机构、移动叉60和筒仓30一起水平自由旋转。
具体地,在底盘10上安装回转驱动机构,在对筒仓30卸载时,启动回转驱动机构驱动上部整体结构沿水平方向旋转到指定的装卸位置,然后翻转机构驱动筒仓30由水平方向翻转到竖直方向,再由移动叉60驱动筒仓30下移放到地面指定位置。在对筒仓30需要装载时,启动回转驱动机构驱动上部整体结构沿水平方向旋转到移动叉60与筒仓30安装槽方向基本对齐,然后翻转机构驱动移动叉60翻转到筒仓30安装槽正下部位置,再启动举升油缸将移动叉插入筒仓30安装槽并将筒仓30举离地面,接着翻转机构将移动叉60和筒仓30翻转回副车架41上,最后启动回转驱动机构沿水平方向旋转到与底盘10方向相同,插好插销总成80就完成了筒仓30装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盘10上设置回转驱动机构以驱动筒仓30进行水平旋转,可以利用此种背罐车的旋转结构安全高效地完成筒仓30的放倒、竖立以及运输固定,并且,同时可以利用回转驱动机构在复杂工地环境下将筒仓30放置到指定工位或者从指定工位运走,可以实现降低作业成本,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转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筒仓30的回转平台40和旋转驱动件,筒仓30的底部连接有副车架41,副车架41位于回转平台40和筒仓30之间,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副车架41和筒仓30同时水平旋转。
对于工地路况环境复杂不能直接装卸移动筒仓30的情况,该新型背罐车可以通过底盘10和副车架41之间设置的回转平台40来实现筒仓30的水平转动,可以调整移动筒仓30装卸的位置和方向,比传统背罐车更加灵活实用。在旋转时,旋转驱动件驱动回转平台40旋转以带动副车架41旋转,由于副车架41尾部与翻转机构铰接,前部有翻转油缸52连接,翻转机构的内沟槽安装有移动叉60并通过举升油缸控制位置,筒仓30通过自重压在移动叉60上。这样副车架41的转动就能够带动筒仓30的水平旋转。因此,该背罐车可以解决目前市场上随车起重机运输方案,不需要挂绳、放倒等复杂作业,更加安全高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为液压马达。该新型背罐车在底盘10和副车架41之间布置有回转平台40;通过液压马达可以控制副车架41等上装部件进行水平转动,可以调整移动筒仓30放置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的移动筒仓30装卸运输。相比于随车起重机运输方案操作更加简单,也更加高效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51和翻转油缸52,翻转架51与副车架41远离车头20的一端铰接,翻转油缸52铰接于翻转架51和副车架41之间并用于驱动翻转架51翻转。
本实用新型中的背罐车的翻转机构的翻转功能沿用了传统背罐车的现有翻转结构,使该背罐车在具有传统背罐车的优势和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各个方向的装卸功能。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在翻转架51上设置转轴或转台来实现翻转架51的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油缸52的缸体端部与副车架41靠近车头20的一端铰接,翻转油缸52的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翻转架51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油缸52、翻转架51以及副车架41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其中,翻转架51的一端为自由端,翻转架51的另一端与副车架41远离车头20的一端铰接;翻转油缸52倾斜设置,且翻转油缸52的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翻转架51靠近铰接端的一端铰接,翻转油缸52的另一端与副车架41铰接,以使得翻转油缸52、翻转架51以及副车架41之间形成三角形框架结构,在翻转的过程中,翻转油缸52的伸缩杆伸出缸体外并朝向远离副车架41的方向对翻转架51的底部施加推动力,翻转架51带动筒仓30在推动力的作用下逐渐由水平方向翻转到竖直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机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翻转架51上的移动叉60和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用于驱动移动叉60与筒仓30的安装槽插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筒仓30上的安装槽可以采用吊耳代替,以实现与移动叉60之间的插接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架51内壁开设有内沟槽,移动叉60能够沿内沟槽移动。
当翻转架51带动筒仓30进行翻转的过程中,同时滑动安装于翻转架51上的移动叉60插入筒仓30表面的安装槽中,以加强翻转架51和筒仓30之间的连接,防止在翻转的过程中筒仓30脱离翻转架5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罐车还包括设置于副车架41的一端底部的支腿油缸70,支腿油缸70能够沿竖向伸缩并支撑或远离地面。由于筒仓30的重量很大,支腿油缸70对副车架41和筒仓30起到支撑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筒仓30装载过程为:移动装有筒仓30的背罐车使之靠近指定的移动筒仓30基础;接着打开插销总成80的插销,启动液压马达驱动回转平台40旋转,以驱动副车架41带动翻转机构和移动叉60旋转到筒仓30安装槽位置进行对齐。接着,启动支腿油缸70使得支腿油缸70的伸缩杆支撑到地面,再启动翻转油缸52翻转对翻转架51施加朝竖直方向翻转的推动力,启动举升油缸以驱动移动叉60正对筒仓30的安装槽内并插入安装槽内,直到筒仓30离开地面,然后依次收回翻转架51、支腿油缸70,回转复位并插上插销总成80的插销,就完成了筒仓30的装载过程。
具体地,筒仓30的卸载过程为:将带有移动筒仓30的背罐车靠近指定的基础位置;接着打开插销总成80的插销,启动液压马达驱动回转平台40旋转,以驱动副车架41带动翻转机构、移动叉60及筒仓30一起旋转到指定的基础位置;接着,启动支腿油缸70使得支腿油缸70的伸缩杆支撑到地面,再启动翻转油缸52翻转对翻转架51施加朝竖直方向翻转的推动力,启动举升油缸以驱动移动叉60带着筒仓30下落到基础位置,直到移动叉60完全从筒仓30的安装槽内脱离,然后依次收回翻转架51、支腿油缸70,回转复位并插上插销总成80的插销,就完成了筒仓30的卸载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罐车还包括插销总成80,插销总成80用于在车辆运输作业时,对所述副车架41进行限位,防止意外动作造成危险。该背罐车的液压控制系统配合插销总成80的遥控技术,可以单人完成全部作业,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