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9375U -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9375U
CN216449375U CN202122938824.1U CN202122938824U CN216449375U CN 216449375 U CN216449375 U CN 216449375U CN 202122938824 U CN202122938824 U CN 202122938824U CN 216449375 U CN216449375 U CN 216449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shaft
assembled
bi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88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练
江进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gsheng Tes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gsheng Tes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gsheng Tes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gsheng Tes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88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9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9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9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缓冲仓两端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密封台且内部为中空的缓冲腔,缓冲腔内安装有缓冲壳,缓冲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密封台密封装配,且缓冲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连通槽、缓冲壳内为能使试样框通过的缓冲通道;连通槽外、缓冲壳上安装有缓冲密封圈,缓冲密封圈与缓冲门压紧以实现对连通槽的密封,缓冲门一端通过门转轴与缓冲壳铰接,另一端为开放端,缓冲门还与拉绳的一端、弧形弹簧片的一端装配,拉绳的另一端与卷轴装配,弧形弹簧片的另一端与缓冲仓的内壁装配,弧形弹簧片具有弹性,其用于对缓冲门施加向缓冲密封圈压紧的弹力;卷轴一端穿出缓冲仓后通过切换机构驱动。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冲击试验箱,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背景技术
冲击试验箱是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行业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试样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目前冷热冲击试验箱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申请人在实际研发、客户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还存在如下缺陷:
1、试样框的升降依靠拉索进行,拉索上拉实现试样框上移,拉索释放试样框通过自重下移。这种方式十分依赖于手动,而且移动速度慢、定位精度差,无法进行连续、重新、高精度测试。
2、其缓冲仓分别连通高温仓、低温仓,在试样框移动时,高温仓、低温仓会通过缓冲仓短暂连通,这显然会造成热量中和,引起较高的能耗。而且高温仓、低温仓只能择一使用,在试样达到后才进行温度控制,显然这种方式过于迟缓,冲击效果不佳。
3、其缓冲仓无法实现自闭,也就是三箱式的冲击箱无法实现两箱式冲击箱的操作,因此三箱式的设计只能适用于特别的试验,而无法满足两箱式冲击的要求,显然这会增加采购、维护成本。
对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缓冲仓能够实现自闭、开启,从而可以实现三箱式、两箱式的随意却换,增加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仓,其两端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密封台且内部为中空的缓冲腔,缓冲腔内安装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密封台密封装配,且缓冲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连通槽、缓冲壳内为能使试样框通过的缓冲通道;所述连通槽外、缓冲壳上安装有缓冲密封圈,所述缓冲密封圈与缓冲门压紧以实现对连通槽的密封,所述缓冲门一端通过门转轴与缓冲壳铰接,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缓冲门还与拉绳的一端、弧形弹簧片的一端装配,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卷轴装配,所述弧形弹簧片的另一端与缓冲仓的内壁装配,弧形弹簧片具有弹性,其用于对缓冲门施加向缓冲密封圈压紧的弹力;所述卷轴一端穿出缓冲仓后通过切换机构驱动。
优选地,切换机构包括安装在卷轴上的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可与第二伞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伞齿轮套装在第一切换轴上,第一切换轴分别与切换轴板、第一切换轮架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一切换轮架上安装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拉索一侧压紧传动,第一滚轮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切换轴上。
优选地,所述拉索的另一侧与第二滚轮压紧,第二滚轮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切换轮架上,所述切换轴板、第一切换轮架、切换轮架均安装在切换架上,切换架安装在试验仓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切换架与切换光轴可轴向滑动装配,切换光轴一端与电机板装配,电机板上安装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电机轴与切换架装配;电机板安装在试验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应用有上述缓冲仓。
优选地,还包括试样框,试样框安装在试验仓内,所述试验仓内分别安装有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试样框包括上底座、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下底座之间通过试样孔架连接,所述上底座、下底座分别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四根导向轴上,四根导向轴分别穿过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且与试验仓装配;所述上底座、下底座分别与拉索的两端装配固定;拉索穿出高温仓、低温仓后分别通过多个引导轮引导,所述引导轮套装在轮轴上,轮轴与轴板可圆周转动装配,轴板安装在试验仓上;其中一根轮轴上套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部分啮合传动,蜗杆部分设置在第一电机轴上,第一电机轴装入第一电机内。
优选地,高温仓、低温仓分别进行高温、低温冲击,所述缓冲仓用于使试样停留以进行高低温切换缓冲;所述高温仓、低温仓与缓冲仓之间分别通过不同的密封台分割,所述密封台安装在试验仓内;所述密封台内侧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槽,通道槽用于便于试样框通过;上底座、下底座可与通道槽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下底座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底座腔,底座腔上设置有锁块滑槽,锁块滑槽与锁块卡合、密封且可滑动装配,所述锁块安装在锁板上,锁板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第一锁轴上,所述第一锁轴分别与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装配,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均安装在底座腔内;所述第一锁轴位于第二底座板、锁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锁板弹簧,锁板弹簧用于对锁板施加向锁块移动的弹力;
所述导向轴上设置有三个环槽,三个环槽分别对应试样框位于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内时锁块对应的位置;试样框完达到在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的预设位置后,锁块在锁板弹簧的弹力推动下进入环槽且与环槽卡合装配,以实现试样框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锁板还与第二锁轴的一端装配,第二锁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底座板后与驱动销装配,第二锁轴与第二底座板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驱动销装入斜槽内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斜槽设置在驱动盘上,且斜槽的两端与驱动盘轴线间距不同;所述驱动盘套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二中间轴与轴座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座安装在下底座上,第二中间轴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一中间轴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中间轴通过第一皮带与带轮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带轮的内壁上设置有花键,花键和带轮对应的导向轴上设置有花键槽卡合且可滑动装配,所述第一中间轴与下底座可圆周转动装配。
优选地,在试验仓内部的上下两端面上安装有缓冲套,缓冲套一端与试验仓装配、另一端上安装有冲击环,且缓冲套内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套、缓冲弹簧、冲击环均套装在导向轴上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缓冲套具有伸缩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试样框机构能够实现试样框的快速移动、定位,且能够实现试样框的自动移动,解放操作者的双手,可以实现无人化试验。
2、本实用新型联动密封机构通过两块密封板实现高温仓、低温仓与缓冲仓之间的随动密封,从而可以降低高温仓、低温仓的气温损失,降低能耗。
2、本实用新型缓冲仓可以通过开闭缓冲门实现缓冲通道与缓冲腔的连通、断开,在只使用缓冲通道时,可以大大降低高温仓、低温仓的气温损失,同时可以模拟两箱冲击试验,此时只需要上底座、下底座分别与缓冲通道密封、可滑动装配即可。而缓冲门打开后,缓冲仓作为独立的仓,可以实现独立的缓冲冲击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9是试验仓1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是第二联动轴472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图6是图5中F1处放大图,图7是导向轴45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10-图11是试样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下底座620位于环槽451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13-图14是下底座6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联动密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切换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16,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包括控制箱210、试验仓110,所述试验仓110一侧上安装有试验门120,试验门120将试验仓110此侧密封;所述试验仓110内分别安装有高温仓130、缓冲仓140、低温仓150,高温仓130、低温仓150分别进行高温、低温冲击,所述缓冲仓140用于使试样停留以进行高低温切换缓冲。
所述高温仓130、低温仓150与缓冲仓140之间分别通过不同的密封台170 分割,所述密封台170安装在试验仓110内;所述密封台170内侧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槽171,通道槽171用于便于试样框通过。
试样框包括上底座610、下底座620,所述上底座610、下底座620之间通过试样孔架611连接,所述上底座610、下底座620分别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四根导向轴450上,四根导向轴450分别穿过高温仓130、缓冲仓140、低温仓150 且与试验仓110装配;所述上底座610、下底座620分别与拉索310的两端装配固定,拉索310穿出高温仓130、低温仓150后分别通过多个引导轮311引导,所述引导轮311套装在轮轴410上,轮轴410与轴板111可圆周转动装配,轴板111安装在试验仓110上;其中一根轮轴410上套装有蜗轮322,蜗轮与蜗杆部分321啮合传动,蜗杆部分321设置在第一电机轴221上,第一电机轴221 装入第一电机220内。使用时第一电机220启动,从而驱动蜗轮322转动,蜗轮通过对应的轮轴410带动对应的引导轮转动,从而带动拉索运行,类似于皮带传动,拉索运行时可以带动试样框同步移动。上底座610、下底座620可与通道槽171密封配合。此轮轴410还与编码器240的输入轴连接,编码器用于探测此轮轴410的转动角度以推测试样框的位置。
所述下底座620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底座腔621,底座腔621上设置有锁块滑槽6211,锁块滑槽6211与锁块641卡合、密封且可滑动装配,所述锁块641安装在锁板640上,锁板640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第一锁轴471上,所述第一锁轴471分别与第一底座板631、第二底座板632装配,第一底座板631、第二底座板632均安装在底座腔621内;所述第一锁轴471位于第二底座板632、锁板 640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锁板弹簧780,锁板弹簧780用于对锁板施加向锁块移动的弹力。
所述锁板还与第二锁轴472的一端装配,第二锁轴47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底座板632后与驱动销4721装配,第二锁轴472与第二底座板632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驱动销4721装入斜槽651内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斜槽651 设置在驱动盘650上,且斜槽651的两端与驱动盘650轴线间距不同;所述驱动盘650套装在第二中间轴482上,第二中间轴482与轴座660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座660安装在下底座620上,第二中间轴482通过第二皮带350与第一中间轴481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中间轴481通过第一皮带370与带轮360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带轮360的内壁上设置有花键361,花键 361和带轮对应的导向轴450上设置有花键槽452卡合且可滑动装配,从而实现带轮360与导向轴450的不可相对圆周装配装配且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第一中间轴481与下底座620可圆周转动装配。
所述第二中间轴482与驱动盘650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装配,驱动盘650转动驱动锁块641缩进锁块滑槽6211时,单向轴承处于锁止方向,反之单向轴承处于转动方向。这就使得初始状态时,锁板可沿着第一锁轴471滑动,而带轮 360转动时,会驱动驱动盘650转动,从而通过斜槽651带动锁板向驱动盘移动,以将锁块拉出环槽,实现解锁。
与带轮360装配的导向轴450底部与隔热套701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隔热套701还与第二电机轴231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第二电机轴231装入第二电机230内。第二电机230启动后能够驱动对应的导向轴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盘650转动,也就能够实现锁块在锁块滑槽6211内的往复滑动。
所述导向轴450上设置有三个环槽451,三个环槽451分别对应试样框位于高温仓130、缓冲仓140、低温仓150内时锁块641对应的位置。这就使得试样框完达到在高温仓130、缓冲仓140、低温仓150的预设位置后,锁块641在锁板弹簧的弹力推动下进入环槽且与环槽卡合装配,以实现试样框的定位。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在锁块与环槽卡合后,第一电机的瞬间功率回增加,电流会增加,此时通过监测功率变化或电流变化既能够判断试样框是否上锁,如果上锁,则第一电机220停止运行。这是现有技术,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汽车尾门的防夹技术实现。
对于定位后的试样框需要移动时,第二电机230启动,驱动对应的导向轴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盘650转动将锁块拉出环槽即可。本实施例中,只需要设置第二电机的转动角度,其转动至预设角度即可视为解锁成功,然后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试样框移动。
优选地,为了防止上底座610、下底座620与试验仓内壁进行冲击,本实施例还分别在试验仓内部的上下两端面上安装有缓冲套750,缓冲套750一端与试验仓装配、另一端上安装有冲击环751,且缓冲套750内安装有缓冲弹簧752,所述缓冲套750、缓冲弹簧752、冲击环751均套装在导向轴450上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缓冲套750具有伸缩弹性。使用时,利用缓冲套750、缓冲弹簧即可防止上底座610、下底座620直接与试验仓撞击。
为了在试样框移动时实现缓冲仓140与高温仓140、低温仓150之间的密封,本实施例还增加了联动密封机构,所述联动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510、密封环 711,所述密封台710背离缓冲仓140的端面上安装密封环711,密封板510可与密封环711压紧实现对通道槽171的密封。所述密封板510上设置有贯穿的解锁通槽511,所述密封台710上安装有解锁块760,解锁块760上设置有解锁斜面761;密封板510与密封环711压紧时解锁块760穿过解锁通槽511且解锁斜面761与联动斜面521贴紧配合,所述联动斜面521设置在联动块520上,所述联动块520安装在联动板530上,联动板530上设置有联动槽531且联动板530上还安装有联动滑板532,联动滑板532上安装有联动滑座533,所述联动滑座533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第一联动轴581上,所述第一联动轴581分别与第一联动轴板571、第二联动轴板572装配,所述第一联动轴板571、第二联动轴板572分别安装在密封板510上,所述联动滑板532还与第二联动轴582 的一端装配,第二联动轴582的另一端套装联动弹簧770后与第一联动轴板571 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第一联动轴581位于第一联动轴板571和联动滑座533 之间的部分上还套装有其它联动弹簧770,联动弹簧770用于对联动板530施加向联动块520推动的弹力。
所述密封板510上还分别安装有拉索座560、保持座540,所述联动板530 穿过保持座540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保持座540安装在密封板510上;拉索310穿过拉索座560、联动槽531,且可与密封板510相对滑动。在解锁块 760与联动块520贴紧配合时为解锁状态,此时拉索310与联动槽531可滑动,也就是拉索不能带动密封板移动。而初始状态时,解锁块760与联动块520分离,联动弹簧770驱动联动板530向联动块520移动,使得联动槽531的内壁与拉索310卡紧,此时拉索310不能与密封板相对滑动,从而带动密封板移动。
所述密封台170内安装有永磁铁,所述密封板510采用能与磁铁吸附的材料制成,这就使得密封板510与密封环之间可通过磁吸力吸紧,实现密封。
图7展示的时试样框位于高温仓130内的状态,此时位于高温仓130内的密封板510上移至最大位移点、下底座620与高温仓下方的通道槽171密封,位移低温仓150内的密封板510上移至于位于低温仓上方的密封环711压紧密封。试样框下移时,由于拉索与位于高温仓内的密封板不能相对移动,因此此密封板会随着试样框的下移而同步移动,直到此密封板和与之对应的密封环711 压紧,此时联动槽531解除对拉索的卡紧,从而使得密封板不能随着拉索移动。以实现高温仓与缓冲仓之间的密封。
然后试样框下移,直到与位于低温仓的密封板接触,随着下底座620的下移,下底座会推动此密封板下移,使得此直到此密封板与解锁块760分离,此时下方的联动槽531将拉索卡紧,从而使得此密封板与试样框同步下移,直到上底座610与通道槽171密封。试样框需要上移时,拉索驱动试样框、下方的密封板上移,直到下方的密封板与下方的密封环711压紧密封,而上底座装入上方的通道槽171内且与上方的密封板贴合,然后试样框带动上方的密封板上移达到图7状态即可。在试样框的移动过程中缓冲仓与高温仓、低温仓的连通时间很短,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气温中和量,从而降低能耗。而试样框位移缓冲仓内时,两个密封板均保持将对应的通道槽171密封,从而可以使得缓冲仓独立使用。
优选地,所述上底座610、下底座620上分别安装有缓冲套750、缓冲弹簧 752、冲击环751。使用时,利用冲击环751先接触对应的密封板510,从而防止上底座610、下底座620和与之对应的密封板直接冲击。
所述缓冲仓140内为中空的缓冲腔141,缓冲腔141内安装有缓冲壳180,所述缓冲壳180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密封台170密封装配,且缓冲壳 180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连通槽181、缓冲壳180内为能使试样框通过的缓冲通道182;所述连通槽181外、缓冲壳180上安装有缓冲密封圈712,所述缓冲密封圈712与缓冲门183压紧以实现对连通槽181的密封,所述缓冲门183一端通过门转轴460与缓冲壳180铰接,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缓冲门183还与拉绳720的一端、弧形弹簧片730的一端装配,所述拉绳720的另一端与卷轴 420装配,所述弧形弹簧片730的另一端与缓冲仓的内壁装配,弧形弹簧片具有弹性,其用于对缓冲门施加向缓冲密封圈712压紧的弹力。所述卷轴420一端穿出缓冲仓140后通过切换机构驱动。需要打开缓冲门时,卷轴420转动收卷拉绳720,从而拉动缓冲门183转动打开,此时缓冲通道与缓冲腔连通,从而可以独立使用缓冲仓。而需要关闭缓冲门183时,卷轴420反转释放拉绳,弧形弹簧片驱动缓冲门关闭即可。
切换机构包括安装在卷轴420上的第一伞齿轮331,第一伞齿轮331可与第二伞齿轮332啮合传动,第二伞齿轮332套装在第一切换轴430上,第一切换轴430分别与切换轴板161、第一切换轮架162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一切换轮架162上安装有第一滚轮341,第一滚轮341与拉索310一侧压紧传动,第一滚轮341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切换轴430上。
所述拉索310的另一侧与第二滚轮342压紧,第二滚轮342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切换轮架163上,所述切换轴板161、第一切换轮架162、切换轮架163 均安装在切换架160上,切换架160安装在试验仓的外壁上。
所述切换架160与切换光轴440可轴向滑动装配,切换光轴440一端与电机板164装配,电机板164上安装有推杆电机250,推杆电机250的推杆电机轴 251与切换架160装配。当推杆电机250启动后能够驱动推杆电机轴251移动,从而带动切换架160同步移动,这就可以实现第一伞齿轮331、第二伞齿轮332 的啮合、分离。需要打开缓冲门时,切换架160上移使得第一伞齿轮331、第二伞齿轮332啮合,从而驱动卷轴420转动。而需要关闭缓冲门时,切换架160 下移,使得第一伞齿轮331、第二伞齿轮332分离,弧形弹簧片通过弹力驱动缓冲门复位,从而通过拉绳带动卷轴420反转复位。电机板164安装在试验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仓,其两端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密封台且内部为中空的缓冲腔,其特征在于,缓冲腔内安装有缓冲壳,所述缓冲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密封台密封装配,且缓冲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连通槽、缓冲壳内为能使试样框通过的缓冲通道;所述连通槽外、缓冲壳上安装有缓冲密封圈,所述缓冲密封圈与缓冲门压紧以实现对连通槽的密封,所述缓冲门一端通过门转轴与缓冲壳铰接,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缓冲门还与拉绳的一端、弧形弹簧片的一端装配,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卷轴装配,所述弧形弹簧片的另一端与缓冲仓的内壁装配,弧形弹簧片具有弹性,其用于对缓冲门施加向缓冲密封圈压紧的弹力;所述卷轴一端穿出缓冲仓后通过切换机构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仓,其特征在于,切换机构包括安装在卷轴上的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可与第二伞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伞齿轮套装在第一切换轴上,第一切换轴分别与切换轴板、第一切换轮架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一切换轮架上安装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拉索一侧压紧传动,第一滚轮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切换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的另一侧与第二滚轮压紧,第二滚轮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切换轮架上,所述切换轴板、第一切换轮架、切换轮架均安装在切换架上,切换架安装在试验仓的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架与切换光轴可轴向滑动装配,切换光轴一端与电机板装配,电机板上安装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电机轴与切换架装配;电机板安装在试验仓的外壁上。
5.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缓冲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样框,试样框安装在试验仓内,所述试验仓内分别安装有高温仓、低温仓,试样框包括上底座、下底座,上底座、下底座之间通过试样孔架连接,上底座、下底座分别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四根导向轴上,四根导向轴分别穿过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且与试验仓装配;上底座、下底座分别与拉索的两端装配固定;拉索穿出高温仓、低温仓后分别通过多个引导轮引导,引导轮套装在轮轴上,轮轴与轴板可圆周转动装配,轴板安装在试验仓上;其中一根轮轴上套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部分啮合传动,蜗杆部分设置在第一电机轴上,第一电机轴装入第一电机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高温仓、低温仓分别进行高温、低温冲击,所述缓冲仓用于使试样停留以进行高低温切换缓冲;所述高温仓、低温仓与缓冲仓之间分别通过不同的密封台分割,所述密封台安装在试验仓内;所述密封台内侧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槽,通道槽用于便于试样框通过;上底座、下底座可与通道槽密封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底座腔,底座腔上设置有锁块滑槽,锁块滑槽与锁块卡合、密封且可滑动装配,所述锁块安装在锁板上,锁板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第一锁轴上,所述第一锁轴分别与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装配,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均安装在底座腔内;所述第一锁轴位于第二底座板、锁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锁板弹簧,锁板弹簧用于对锁板施加向锁块移动的弹力;
所述导向轴上设置有三个环槽,三个环槽分别对应试样框位于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内时锁块对应的位置;试样框完达到在高温仓、缓冲仓、低温仓的预设位置后,锁块在锁板弹簧的弹力推动下进入环槽且与环槽卡合装配,以实现试样框的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还与第二锁轴的一端装配,第二锁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底座板后与驱动销装配,第二锁轴与第二底座板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驱动销装入斜槽内且与之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斜槽设置在驱动盘上,且斜槽的两端与驱动盘轴线间距不同;所述驱动盘套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二中间轴与轴座可圆周转动装配,轴座安装在下底座上,第二中间轴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一中间轴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中间轴通过第一皮带与带轮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带轮的内壁上设置有花键,花键和带轮对应的导向轴上设置有花键槽卡合且可滑动装配,所述第一中间轴与下底座可圆周转动装配。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在试验仓内部的上下两端面上安装有缓冲套,缓冲套一端与试验仓装配、另一端上安装有冲击环,且缓冲套内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套、缓冲弹簧、冲击环均套装在导向轴上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缓冲套具有伸缩弹性。
CN202122938824.1U 2021-11-28 2021-11-28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Active CN216449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8824.1U CN216449375U (zh) 2021-11-28 2021-11-28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8824.1U CN216449375U (zh) 2021-11-28 2021-11-28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9375U true CN216449375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8824.1U Active CN216449375U (zh) 2021-11-28 2021-11-28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93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4383A (zh) * 2022-10-28 2022-12-1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土地开发的简易光学测距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4383A (zh) * 2022-10-28 2022-12-1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土地开发的简易光学测距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49375U (zh) 一种缓冲仓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CN105715786B (zh) 变速器切换装置
CN110067922B (zh) 一种智能移动家庭监控系统终端设备
US20150038291A1 (en) Drive device
CN103434912B (zh) 电梯钢丝绳夹绳器
CN216449376U (zh) 一种试样框机构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CN108656983B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安全充电方法
CN216433818U (zh) 一种联动密封机构及其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CN109355868B (zh) 一种可自动开关门的洗衣机
CN110344705B (zh) 开门装置及其开门家电
CN113944393A (zh) 一种用于电动提拉门窗的驱动装置
CN110465334B (zh) 一种自动化高温环境试验箱
CN108621827B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隐藏式充电系统
CN111272440A (zh) 滑移门耐久性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CN207999180U (zh) 一种上下开启式手动电动一体窗
CN213873812U (zh) 一种保温气氛炉炉门
CN109870365B (zh) 一种锁附机构、水压测试装置、锁附方法及水压测试方法
CN216309688U (zh) 一种试样框及其快速往复式冷热冲击箱
CN210316930U (zh) 一种汽车门锁自动解锁机构
CN216449377U (zh) 一种快速往复式冷热冲击箱
CN209313282U (zh) 具有自锁功能的高压进线柜
CN113236063A (zh) 一种驱动铰接于主体上的客体旋转的执行装置
CN112441065A (zh) 一种工厂轨道检测维护保养设备
CN218265551U (zh) 一种助力开关门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5986190U (zh) 一种高压电缆故障快速智能诊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