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9115U -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9115U
CN216439115U CN202122603673.4U CN202122603673U CN216439115U CN 216439115 U CN216439115 U CN 216439115U CN 202122603673 U CN202122603673 U CN 202122603673U CN 216439115 U CN216439115 U CN 216439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leaning roller
cleaning
locking
roller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36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海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36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9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9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9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辊刷腔的机体,所述辊刷腔内设有清洁辊以对地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辊的端部设有锁紧座和位于锁紧座上的闩锁部,所述辊刷腔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和限位部,所述锁紧座沿所述导向槽插入以使所述闩锁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而将清洁辊安装于所述辊刷腔内。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清洁辊相对于机体来说可拆卸,简化了用户拆卸清洁辊的操作过程,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清洁辊被取下时,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清洗,利于清洁辊清洁程度的保持,进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清洁辊上附着的大量脏污和细菌的存在,使得表面清洁装置的后续清洁效果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表面清洁装置,例如带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洗地机、蒸汽拖把或吸尘器等,均能够用于清洁各种表面(如木质、瓷砖或者铺设地毯的地面等)。现有的表面清洁装置通常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端部的清洁组件两大部分。其中,清洁组件可以包括具有清洁面的清洁辊或清洗刷等清洁构件,机体上可以设置有水箱和驱动泵等供液结构,通过供液结构对清洁构件供给清洗液,从而使得清洁面能够与待清洁表面相接触,进而实现对于待清洁表面的清洗。
清洁辊或清洗刷等清洁构件在完成清洁工作后,其表面往往会附着大量脏污,从而影响表面清洁装置的后续清洁效果。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能够在清洁辊或清洗刷的工作过程中,持续对清洁组件进行清洗,从而提升清洁组件的清洁效果。此外,现有技术还存在一种能够与表面清洁装置相适配的清洗箱,用户在清洁工作过程中或者完成清洁工作后,将表面清洁装置放入清洗箱内,从而实现对于清洁辊或清洗刷的清洁。
无论上述哪种类型的表面清洁装置,清洁组件通常都是与机体之间一体设置,清洁组件无法被拆卸或拆卸过程非常繁琐,这也就使得用户无法完全对清洁组件的每个角落都进行细致化的清洗操作。长此以往,清洁组件的表面有可能会残留大量的脏污和细菌等,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清洁组件的洁净程度,从而也不利于表面清洁装置后续清洁效果的保持。并且,当用户存在更换清洁组件的需求时,也常常因清洁组件拆卸过程较为困难,而不利于用户体验的改善。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辊刷腔的机体,所述辊刷腔内设有清洁辊以对地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辊的端部设有锁紧座和位于锁紧座上的闩锁部,所述辊刷腔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和限位部,所述锁紧座沿所述导向槽插入以使所述闩锁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而将清洁辊安装于所述辊刷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紧座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清洁辊活动连接,所述自由端在所述清洁辊的径向上暴露于所述辊刷腔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清洁辊的中心同轴设置,且所述锁紧座的高度大于所述清洁辊的半径,以使所述自由端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辊刷腔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紧座的暴露部分设有扣手槽,所述扣手槽的开口朝向或背离具有导向槽的辊刷腔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槽具有供所述锁紧座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倾斜向上或者竖直向上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辊刷腔的顶部敞口,所述机体还包括盖合于敞口以遮挡所述清洁辊的辊刷盖,所述辊刷盖与所述锁紧座之间具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辊刷腔内还设有复位件与弹性构件,所述复位件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作用下抵顶所述锁紧座,以使所述锁紧座在所述闩锁部与所述限位部解锁时至少部分脱离导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闩锁部为设置于锁紧座外端面的金属锁紧片,所述金属锁紧片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限位部为设于导向槽内且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紧座的外缘朝向导向槽延伸以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台,所述金属锁紧片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锁紧片的边缘伸出有朝向所述安装腔的支脚,所述安装台开设有插孔,所述支脚与所述插孔相配合,以将所述金属锁紧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清洁辊的端部设置有锁紧座和闩锁部,辊刷腔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槽和限位部,通过闩锁部与限位部之间的配合来将清洁辊安装于辊刷腔内。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清洁辊相对于机体来说可拆卸,简化了用户拆卸清洁辊的操作过程,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清洁辊被取下时,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清洗,利于清洁辊清洁程度的保持,进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清洁辊上附着的大量脏污和细菌的存在,使得表面清洁装置的后续清洁效果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在用户具有更换清洁辊的需求时,这种清洁辊可拆卸的设置方式,极大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利于用户使用体验的改善。并且,本申请通过锁紧座与导向槽的配合来实现清洁辊相对于辊刷腔的装配,使得导向槽能够对锁紧座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从而利于清洁辊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闩锁部与限位部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很好的确保清洁辊与辊刷腔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工作过程中清洁辊从辊刷腔中脱出的情况出现。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紧座的固定端与清洁辊活动连接,能够使得锁紧座和清洁辊之间相对运动,在锁紧座被固定于辊刷腔侧壁时,清洁辊可以在辊刷腔内进行转动,以保证清洁辊稳定发挥转动清洁效果。此外,锁紧座的自由端在清洁辊的径向上暴露于辊刷腔侧壁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自由端的长度,对锁紧座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从而能够使得锁紧座更易沿清洁辊的径向插入导向槽中;另一方面,自由端暴露于辊刷腔侧壁的部分能够便于用户握持,从而利于清洁辊拆装动作的顺利进行,改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固定端与清洁辊的中心同轴设置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锁紧座与清洁辊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并且相较于固定端与清洁辊的中心不同轴设置的方式而言,还能够降低工作过程中,锁紧座与清洁辊两者之间有可能产生的剪切应力。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紧座暴露部分设置有扣手槽,且扣手槽的开口设置为朝向或背离具有导向槽的辊刷腔侧壁,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用户通过对扣手槽的握持,来提升对于清洁辊拆卸和更换过程的便利性,并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拆装清洁辊的过程中,用户的手部与辊刷腔侧壁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从而利于清洁辊拆装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导向槽的开口设置为倾斜向上或者竖直向上的方式,能够对清洁辊的安装或拆卸方向进行限定,使得清洁辊也能够沿开口方向进行取放。具体地,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辊在工作过程中直接与地面接触,而由于人体身高的存在,用户整体要高于清洁辊。此时,导向槽的开口若倾斜向上或竖直向上,这个开口方向实际上也便于用户操作,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很轻易地触及清洁辊,进而实现对于清洁辊的拆装。这种设置方式综合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和用户的操作习惯,从而大大方便了用户对清洁辊的取放操作,愉悦了用户。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辊刷腔顶部敞口,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可盖合于敞口的辊刷盖,辊刷盖的设置能够在表面清洁装置工作过程中遮挡清洁辊,从而使得整个产品的外观一致性得以保持。此外,辊刷盖与锁紧座之间空隙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两者在拆卸、装配过程中出现干涉,从而利于产品中各零部件稳定性的保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在辊刷腔内设置复位件和弹性构件的方式,使得锁紧座可以更加轻易地脱离导向槽,从而便于用户对清洁辊进行拆装操作。具体地,复位件可直接与锁紧座相抵接,弹性构件则可以向复位件提供弹力,当用户按压复位件时,复位件抵顶锁紧座并使闩锁部与限位部之间发生脱离,此时锁紧座具有从辊刷腔中脱出的趋势,用户可直接将清洁辊取下。并且,此时的弹性构件处于压缩状态,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在用户释放复位件时也随之释放,复位件恢复至初始位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金属锁紧片上设置的弹性凸起能够与限位凹台之间相配合,这种形式的闩锁部与限位部结构简单,且由于弹性凸起的存在,能够使得闩锁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装配过程更加简便可靠,从而利于锁紧座相对于限位部拆装过程的平稳进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紧座中安装台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升锁紧座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固定于安装台的金属锁紧片具有合适的高度,以充分发挥金属锁紧片的锁紧效果,提升金属锁紧片的锁和性能。此外,本申请通过在安装台上开设安装孔,于金属锁紧片边缘设置与安装孔配合的支脚的方式,来具体实现安装台与金属锁紧片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体积小,无需占用锁紧座的大量位置,利于产品结构的轻量化、小型化,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紧座与清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锁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辊刷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体、110辊刷腔、111复位件、120清洁辊、130锁紧座、131固定端、132自由端、133扣手槽、134安装腔、135安装台、136加强筋、140闩锁部、141弹性凸起、142支架、150导向槽、151开口、160限位部、170辊刷盖、171卡勾、172卡扣、173开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现有技术中表面清洁装置的类型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扫地机器人、洗地机、蒸汽拖把、吸尘器等,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下述内容将以洗地机为例进行阐述。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洗地机产品,其同样可以应用于扫地机器人、蒸汽拖把或者吸尘器等其他表面清洁装置。并且,洗地机根据其底部清洁辊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辊式洗地机、双辊式洗地机,甚至多辊式洗地机等。
具体地,洗地机通常可以包括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洗操作的清洁组件,以及与清洁组件相连接并可被用户操持的推杆组件。其中,推杆组件与清洁组件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清洁组件可以包括直接与待清洁表面接触的辊刷、用于驱动辊刷转动的驱动装置、用于向清洁辊或待清洁表面供给清洗液的供液系统以及用于回收待清洁表面或清洁辊表面脏污的回收系统等;推杆组件可以包括分别与供液系统和回收系统连接的净水箱和污水箱,以及控制系统和用于为清洁组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等。
以单辊式洗地机为例,具体地,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可以包括具有辊刷腔110的机体100,所述辊刷腔110内设有清洁辊120以对地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辊120的端部设置有锁紧座130和位于锁紧座130上的闩锁部140,所述辊刷腔11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150和限位部160,所述锁紧座130沿所述导向槽150插入以使所述闩锁部140与所述限位部160配合而将清洁辊120安装于所述辊刷腔110内。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锁紧座130可以设置于清洁辊120的一端,也可以在清洁辊120的两端同时设置,本申请对于锁紧座130的数量和设置方式等没有限定。当锁紧座130位于清洁辊120的一端时,清洁辊120的另一端例如可以设置有传动结构以与机体100中的驱动装置相连接,从而使得驱动装置能够对清洁辊120进行驱动。
此外,本申请中关于闩锁部140和限位部160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定,只需要实现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之间的配合即可,具体地,闩锁部140和限位部160例如可以通过卡凸与凹槽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装配,也可以通过两个磁体之间的磁吸作用实现配合。
还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关于导向槽150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且导向槽150的形状可以与锁紧座130的外轮廓相适配,例如,当锁紧座130的外轮廓呈水滴形时,导向槽150可以是U型槽;当锁紧座130的外轮廓呈矩形时,导向槽150可以是条形槽;当锁紧座130的外轮廓呈倒T型时,导向槽150可以是T型槽等,此处对于导向槽150和锁紧座130外轮廓的形状等均没有限定。此外,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50除了可以直接成型于辊刷腔110的侧壁之外,还可以通过于辊刷腔110侧壁处设置一开设有导向槽150的垫块,本申请对于导向槽150的具体结构也没有限定。再者,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50的长度可以与锁紧座130的长度相同,也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锁紧座130的长度,只需要保证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能够实现配合即可。
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50的设置能够在锁紧座130插入或脱离辊刷腔110时对其进行引导,一定程度上避免锁紧座130出现装配误差的情况,使得清洁辊120的装配和拆卸过程更加平顺,从而在提升锁紧座130装配效率和准确度的同时,降低因装配误差的存在而对辊刷腔110内其他零部件可能造成的干扰。此外,导向槽150的设置还能够通过与锁紧座130的配合,来对锁紧座130进行限位,由于导向槽150可直接成型于辊刷腔110的侧壁,锁紧座130位于清洁辊120的端部,因此导向槽150能够很好地对清洁辊120的轴向进行限位,最大程度上防止清洁辊120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
此外,本申请通过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之间的配合来将清洁辊120安装于辊刷腔110内。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清洁辊120相对于机体100来说可拆卸,简化了用户拆卸清洁辊120的操作过程,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清洁辊120被取下时,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清洗,利于清洁辊120清洁程度的保持,进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清洁辊120上附着的大量脏污和细菌的存在,使得表面清洁装置的后续清洁效果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在用户具有更换清洁辊120的需求时,这种清洁辊120可拆卸的设置方式,极大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利于用户使用体验的改善。并且,本申请通过锁紧座130与导向槽150的配合来实现清洁辊120相对于辊刷腔110的装配,使得导向槽150能够对锁紧座130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从而利于清洁辊120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很好的确保清洁辊120与辊刷腔110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工作过程中清洁辊120从辊刷腔110中脱出的情况出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照图6和图7所示,锁紧座130可以包括固定端131和自由端132,所述固定端131与清洁辊120活动连接,所述自由端132在所述清洁辊120的径向上暴露于所述辊刷腔110侧壁。
本申请中锁紧座130的固定端131与清洁辊活动连接,能够使得锁紧座130和清洁辊120之间相对运动,在锁紧座130被固定于辊刷腔110侧壁时,清洁辊120可以在辊刷腔110内进行转动,以保证清洁辊120稳定发挥转动清洁效果。此外,锁紧座130的自由端132在清洁辊120的径向上暴露于辊刷腔110侧壁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自由端132的长度,对锁紧座130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从而能够使得锁紧座130更易沿清洁辊120的径向插入导向槽150中;另一方面,自由端132暴露于辊刷腔110侧壁的部分能够便于用户握持,从而利于清洁辊120拆装动作的顺利进行,改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131可以与所述清洁辊120的中心同轴设置,且所述锁紧座130的高度可以大于所述清洁辊120的半径,以使所述自由端132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辊刷腔110侧壁。固定端131与清洁辊120的中心同轴设置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锁紧座130与清洁辊120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并且相较于固定端131与清洁辊120的中心不同轴设置的方式而言,还能够降低工作过程中,锁紧座130与清洁辊120两者之间有可能产生的剪切应力,利于确保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一个示例中,参照图4和图7所示,所述锁紧座130的暴露部分可以设有扣手槽133,所述扣手槽133的开口朝向或背离具有导向槽150的辊刷腔110的侧壁。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用户通过对扣手槽133的握持,来提升对于清洁辊120拆卸和更换过程的便利性,并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拆装清洁辊120的过程中,用户的手部与辊刷腔110侧壁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从而利于清洁辊120拆装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此外,参照图5和图8所示,所述导向槽150可以具有供所述锁紧座130插入的开口151,开口151的设置能够便于用户将清洁辊120放置于导向槽150中。具体地,关于导向槽150中开口151的具体结构,下面将以两种不同的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5所示,导向槽150的开口151竖直向上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下,为了顺利将清洁辊120置入辊刷腔110,且实现锁紧座130与导向槽150之间的装配,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在辊刷腔110的顶部设置敞口(图中未标示),且该敞口分别连通开口151和机体外部,以使得用户可实现对于清洁辊120的拆装。
进一步地,为防止上述敞口长时间暴露于外界,且尽可能避免污染物、外部杂质等直接通过开口151进入机体100内部,以及确保产品外观结构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的机体100还可以包括盖合于敞口以遮挡所述清洁辊120的辊刷盖170,且所述辊刷盖170与所述锁紧座130之间可以具有空隙。辊刷盖170与锁紧座130之间空隙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两者在拆卸、装配过程中出现干涉,从而利于产品中各零部件稳定性的保持。至于锁紧座130与辊刷盖170之间空隙的具体尺寸,本申请没有限定,优选地,可以将该空隙的取值范围设置在5-30mm之间。
关于辊刷盖170与机体100之间的连接结构,不难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在辊刷盖170上设置卡勾171,在机体100上设置与所述卡勾171相配合的卡扣172的方式,来时实现辊刷盖170与机体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机体100上还可以设置有与卡扣172相连接的开关按键173,该开关按键153能够控制卡扣172运动,以使卡扣172能够与卡勾171之间相卡合或者相分离。此时,若用户想要取下安装于机体100的辊刷盖150,只需要通过按压开关按键173就能够使得机体100中的卡扣172与辊刷盖150上的卡勾171相分离,从而使得辊刷盖170可脱离于机体100,最终实现辊刷盖170的拆卸动作。并且,辊刷盖170与机体100之间除了可以是上述卡接结构外,还可以是插接、螺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链接方式。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导向槽150的开口151倾斜向上设置,这种设置方式下,当用户面向开口151对清洁辊120进行更换时,可直接将清洁辊120沿开口151置入导向槽150中。并且,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适当延伸机体100顶壁的长度,使得机体100的顶壁能够遮挡清洁辊120的大部,从而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取消辊刷盖170的设置。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上述结构,同样可以实现对于清洁辊120遮挡,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杂物直接进入辊刷腔110中。
本申请将导向槽150的开口设置为倾斜向上或者竖直向上的方式,能够对清洁辊120的安装或拆卸方向进行限定,使得清洁辊120也能够沿开口方向进行取放。具体地,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辊120在工作过程中直接与地面接触,而由于人体身高的存在,用户整体要高于清洁辊120。此时,导向槽150的开口若倾斜向上或竖直向上,这个开口方向实际上也便于用户操作,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很轻易地触及清洁辊120,进而实现对于清洁辊120的拆装。这种设置方式综合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和用户的操作习惯,从而大大方便了用户对清洁辊120的取放操作,愉悦了用户。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还可以通过在所述辊刷腔110内还设有复位件111与弹性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复位件111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作用下抵顶所述锁紧座130,以使所述锁紧座130在所述闩锁部140与所述限位部160解锁时至少部分脱离导向槽150。
本申请通过在辊刷腔110内设置复位件111和弹性构件的方式,使得锁紧座130可以更加轻易地脱离导向槽150,从而便于用户对清洁辊120进行拆装操作。具体地,复位件111可直接与锁紧座130相抵接,弹性构件则可以向复位件111提供弹力,当用户按压复位件111时,复位件111抵顶锁紧座130并使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之间发生脱离,此时锁紧座130具有从辊刷腔110中脱出的趋势,用户可直接将清洁辊120取下。并且,此时的弹性构件处于压缩状态,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在用户释放复位件111时也随之释放,复位件111恢复至初始位置。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二中的复位件111可以是插柱、顶块等,弹性构件可以是压缩弹簧、弹性硅胶等,此处对于复位件111和弹性构件的具体结构均没有限定。还应当理解的是,关于复位件111和弹性构件的这种设置方式,除了可以直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产品中,还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一的结构中,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或产品的设计要求,将该种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结构设置于任何其他于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并且,上述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相关经验,进行改进或变化后,能够达到与上述结构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其他构造,例如可以通过在机体上设置一能够与锁紧座抵接的拨杆,用户通过操作拨杆来使得清洁辊可以沿其轴向进行稍许位移,以利于清洁辊从辊刷腔中脱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闩锁部140可以为设置于锁紧座外端面的金属锁紧片,所述金属锁紧片上设有弹性凸起141,所述限位部160为设于导向槽内且与所述弹性凸起141相配合的限位凹台。这种形式的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结构简单,且由于弹性凸起141的存在,能够使得闩锁部140与限位部160之间的装配过程更加简便可靠,从而利于锁紧座130相对于限位部160拆装过程的平稳进行。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金属锁紧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能够提升闩锁部140的耐磨效果,从而利于闩锁部140使用寿命的改善。
优选地,闩锁部140还可以包括开设有避让孔(图中未标记)的支架142,所述弹性凸起141与所述支架142的内壁部分连接,以将所述弹性凸起141配置为弹性体。
当然,不难理解,上述弹性凸起141除了可以设置于金属锁紧片、限位凹台可以设置于导向槽150之外,弹性凸起141和限位凹台的位置也可以进行互换,即将弹性凸起141设置于导向槽150,限位凹台设置于金属锁紧片,这种设置方式同样可以起到锁紧座130与限位部160相配合的效果。并且,本申请对于弹性凸起141和限位凹台的数量没有限定,弹性凸起141和限位凹台可以分别是一个,也可以分别是多个。为了实现清洁辊120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本申请除弹性凸起141和限位凹台之间的限位之外,还可以是齿牙与卡齿之间的限位、卡扣与卡勾之间的限位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紧座130的外缘朝向导向槽150延伸以形成安装腔134,所述安装腔134内设有安装台135,所述金属锁紧片设置于所述安装台135的表面。相应地,所述金属锁紧片的边缘伸出有朝向所述安装腔134的支脚(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台135开设有插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支脚与所述插孔相配合,以将所述金属锁紧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台135。
锁紧座130中安装台135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升锁紧座130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固定于安装台135的金属锁紧片具有合适的高度,以充分发挥金属锁紧片的锁紧效果,提升金属锁紧片的锁和性能。此外,本申请通过在安装台135上开设插孔,于金属锁紧片边缘设置与插孔配合的支脚的方式,来具体实现安装台135与金属锁紧片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体积小,无需占用锁紧座130的大量位置,利于产品结构的轻量化、小型化,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更为优选地,所述安装台135与所述金属锁紧片的弹性凸起141之间可以留有弹性间隙,且所述安装台135的顶端不高于所述锁紧座130的边沿,所述弹性凸起141的底端不低于所述锁紧座130的边沿。
弹性间隙的存在能够使得金属锁紧片在锁紧和解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形变量,从而便于弹性凸起141与限位部160之间的配合与分离。并且,弹性间隙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金属锁紧片的鲁棒性,利于锁紧座130寿命的提升。此外,安装台135、弹性凸起141和锁紧座130三者之间通过设置为合理的高度,以使得锁紧座130能够保持更加稳定的锁紧状态。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4所示,安装台135与锁紧座130的边沿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加强筋136,以提升安装台135和锁紧座130的连接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避免锁紧座130或安装台135在清洁辊120的拆装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并且,加强筋136的数量可以是多条,多条加强筋136可以仅分布于锁紧座130的底部,也可以分布于锁紧座130的侧部或者顶部等,本申请对于加强筋136的具体结构、数量和设置位置等均没有限定。
此外,安装台135的中心可以与清洁辊120的中心同轴设置,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安装台135上的金属锁紧片处于一个合适的高度,以提升锁紧座130的锁紧效果。并且,安装台135中心与清洁辊120中心同轴设置,还可以提升锁紧座130自身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辊刷腔的机体,所述辊刷腔内设有清洁辊以对地面进行清洁,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的端部设有锁紧座和位于锁紧座上的闩锁部,所述辊刷腔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和限位部,所述锁紧座沿所述导向槽插入以使所述闩锁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而将清洁辊安装于所述辊刷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座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清洁辊活动连接,所述自由端在所述清洁辊的径向上暴露于所述辊刷腔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清洁辊的中心同轴设置,且所述锁紧座的高度大于所述清洁辊的半径,以使所述自由端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辊刷腔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座的暴露部分设有扣手槽,所述扣手槽的开口朝向或背离具有导向槽的辊刷腔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具有供所述锁紧座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倾斜向上或者竖直向上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刷腔的顶部敞口,所述机体还包括盖合于敞口以遮挡所述清洁辊的辊刷盖,所述辊刷盖与所述锁紧座之间具有空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刷腔内还设有复位件与弹性构件,所述复位件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作用下抵顶所述锁紧座,以使所述锁紧座在所述闩锁部与所述限位部解锁时至少部分脱离导向槽。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部为设置于锁紧座外端面的金属锁紧片,所述金属锁紧片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限位部为设于导向槽内且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座的外缘朝向导向槽延伸以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台,所述金属锁紧片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锁紧片的边缘伸出有朝向所述安装腔的支脚,所述安装台开设有插孔,所述支脚与所述插孔相配合,以将所述金属锁紧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台。
CN202122603673.4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16439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3673.4U CN216439115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3673.4U CN216439115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9115U true CN216439115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3673.4U Active CN216439115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9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05500U (zh) 一种基座及扫地机器人清洁系统
CN112741561A (zh) 一种基座、扫地机器人清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6439115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9578808U (zh) 地刷组件和洗地机
CN216090333U (zh) 一种地刷和清洁装置
JP2015506811A (ja) クイックリリース式スクイジー組立体を有する表面メンテナンス車
CN113768425A (zh) 一种地刷和清洁装置
CN112545374A (zh) 刮条组件以及清洁机器人
CN109288460B (zh) 具有马达驱动的振动板的清洁装置
CN219962758U (zh) 双贴边清洁的地刷组件及蒸汽洗地机
CN217610907U (zh) 地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9206829U (zh) 一种鞋刷组件及洗鞋机
CN212521643U (zh) 一种直驱地刷及清洁设备
CN217907623U (zh) 地刷机构及清洁装置
CN218651655U (zh)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CN216823283U (zh) 一种稳定工作的表面清洁系统
US20220330777A1 (en) Vertical household floor scrubber
CN111820812A (zh) 用于真空吸尘设备的表面清洁头
CN211243165U (zh) 吸尘器
CN114831555B (zh) 滚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5738722U (zh) 扫地机器人尘盒水箱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17610909U (zh) 地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3850502U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18552272U (zh) 簸箕
CN21496453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