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1655U -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1655U
CN218651655U CN202222553495.3U CN202222553495U CN218651655U CN 218651655 U CN218651655 U CN 218651655U CN 202222553495 U CN202222553495 U CN 202222553495U CN 218651655 U CN218651655 U CN 218651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scraper
roller brush
floo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34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鹏
付春燕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34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1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1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1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其中,清洁设备包括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壳体;滚刷,所述滚刷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上,且被构造为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刮板机构,所述刮板机构包括基座,以及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刮板;所述刮板机构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运动至与所述滚刷脱离;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运动至与所述滚刷接触配合。本公开的清洁设备,能够降低安装过程中滚刷对刮板机构产生的阻力,使安装、拆卸过程简单省力。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设备;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地刷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基础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开始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减少劳动量以提高居家生活质量,家用清洁设备应运而生。
在众多家用清洁设备中,同时具备吸尘和吸水能力的清洗机产品,以其强大的地面清洁能力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满足用户日益提升的使用需求,清洗机产品中所蕴含的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其中决定清洗机产品的清节性能好坏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就是清洁件,清洁件的清洁性能好坏可直接决定清洗机产品的清洁性能。
清洁件是一种需要定期拆卸清洁或更换的零部件。现有的清洁件大多都是采用磁吸、过盈、卡扣等方式固定设置在清洗机产品上。为了减少机体的大小,其内部空间布局紧凑。在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拆卸难度,使整个拆卸过程变得费时费力,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包括:
地刷壳体;
滚刷,所述滚刷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上,且被构造为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
刮板机构,所述刮板机构包括基座,以及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刮板;所述刮板机构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运动至与所述滚刷脱离;
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运动至与所述滚刷接触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刷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上;所述滚刷与地刷壳体之间围成了供刮板机构伸入的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上的滚刷盖板,所述刮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滚刷盖板上;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滚刷盖板与所述地刷壳体脱离;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滚刷盖板与所述地刷壳体装配在一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通过弹性装置铰接在所述基座上;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在弹性装置的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所述滚刷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地刷壳体上设置有触发部;当刮板机构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受到所述触发部的作用力后,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运动至与所述滚刷接触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机构被构造为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触发部由远离滚刷的一侧至邻近滚刷的一侧,被构造为具有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刮板机构被构造为往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刮板远离所述滚刷的一侧被构造为与所述倾斜面接触,以推动所述刮板往滚刷的方向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为弹性触发部,所述弹性触发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弹性触发部分布在所述滚刷的轴向方向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通过弹性装置铰接在所述基座上;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在弹性装置的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所述滚刷接触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刮板克服弹性装置的作用力运动至与所述滚刷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导向配合在所述滚刷盖板上的锁扣,所述锁扣被构造为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锁扣被构造为在由锁止位置往解锁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刮板相对于基座发生转动,以使所述刮板与所述滚刷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被构造为在滚刷盖板上沿着滚刷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刮板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铰接支架;所述铰接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扣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在所述滚刷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往后侧的方向倾斜。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被构造为运动至锁止位置时与所述地刷壳体锁止在一起,以及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与所述地刷壳体脱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喷水板,所述喷水板上设置有朝所述滚刷喷水的喷水孔。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刷组件,该地刷组件包括:
地刷壳体;
滚刷,所述滚刷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上,且被构造为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
刮板机构,所述刮板机构包括基座,以及铰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刮板;所述刮板机构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转动至与所述滚刷脱离;
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转动至与所述滚刷接触配合。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清洁设备上的地刷组件设置有相对于地刷壳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刮板机构。在刮板机构与地刷壳体安装的过程中,刮板位于远离滚刷的位置,从而有利于刮板机构与地刷壳体的安装;当刮板机构安装到位后,刮板转动至与滚刷接触配合,由此能够降低安装过程中滚刷对刮板机构产生的阻力,使安装、拆卸过程简单省力。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不但能够减小安装刮板机构时,滚刷对其施加的阻力大小,使安装过程变得更加顺滑;还能够在滚刷与刮板机构配合工作时,令刮板机构始终能够与滚刷过盈配合,提高滚刷的清洁程度,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刮板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盖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盖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盖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盖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刮板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刮板机构的部分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角度刮板机构的部分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盖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盖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至图13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地刷组件;11、滚刷盖板;111、卡扣;12、地刷壳体;13、触发部;14、滚刷;15、刮板机构;151、基座;152、喷水板;153、喷水孔;154、刮板;155、止位件;156、铰接支架;157、配合部;16、弹性装置;17、开关组件;171、锁扣;172、锁止弹簧;173、触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其可以是手持式清洁设备,如手持式清洗机、手持式吸尘机、手持式洗地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也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扫拖一体的机器人等用于对地面、沙发、地毯等需要清洁的工作面进行清洁的自移动清洁设备。在本公开的清洁设备为手持式洗地机的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该洗地机进行清洁工作时,可以推动洗地机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并利用洗地机的地刷组件对工作面进行清洁。
本公开的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壳体、滚刷、刮板机构等。滚刷转动连接在地刷壳体上,且滚刷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工作面。在清洁过程中通过滚刷的转动以实现对工作面,例如地面进行清洁。刮板机构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刮板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刮板机构中的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运动至与滚刷脱离。如此设置,在安装或拆卸刮板机构时,只有当刮板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刮板机构安装到位后,刮板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运动至与滚刷接触配合。当刮板机构离开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刮板会运动至与滚刷脱离的状态,即不与滚刷接触,从而实现省力拆装。
清洁设备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滚刷与工作面接触,驱动单元带动滚刷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作面的清洁。与此同时,位于第二位置的刮板机构的刮板始终与滚刷过盈配合,刮板能够将附着在滚刷表面上的脏污挤出,使清洁设备始终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当需要拆卸、更换滚刷时,刮板机构在由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刮板会运动至与滚刷脱离的位置,由此可避免拆卸时由于刮板与滚刷之间的过盈量较大所造成的拆卸困难的问题。在安装滚刷的过程中,也可避免由于刮板与滚刷接触造成安装困难的问题。只有当刮板机构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刮板才会运动至与滚刷接触配合。这使得清洁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滚刷上吸附的脏污可以被刮板顺利地刮下,并被吸入污水箱中进行存放,保证了清洁设备的清洁效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1至图13,结合两个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清洁设备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
为了方便说明本公开的清洁设备,参考图1示意的方向,将清洁设备工作时面向用户的一侧记为后侧,背对用户的一侧记为前侧。前侧、后侧是以用户使用清洁设备进行清洁的工作状态为例,包括后续出现的对滚刷机构的前、后方向的描述也与清洁设备的前、后方向一致,此命名仅是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的理解本公开的内容,对此不做过多限制。
参考图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机身以及与机身连接的地刷组件1。地刷组件1设置在机身的底部,且被构造为用于与工作面相接触,以实现对工作面的清洁。具体地,地刷组件1包括地刷壳体12、转动连接在地刷壳体12上的滚刷14,以及相对于地刷壳体1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刮板机构15。
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清洁设备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地刷壳体12上的滚刷盖板11,地刷壳体12与滚刷盖板11相互配合,二者围成供滚刷14安置在其中的空间。当需要更换滚刷14时,需要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拆下;当滚刷14更换完成之后,再将滚刷盖板11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
为此,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刮板机构15与滚刷盖板11连接,使得刮板机构15可以随着滚刷盖板11共同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或者从地刷壳体12上拆下。即,当滚刷盖板11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时,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与滚刷14配合在一起;当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拆下时,刮板机构15连同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脱离。
具体地,参考图4和图6,刮板机构15包括基座151,以及铰接在基座151上的刮板154。结合图3和图5,当刮板机构15位于第一位置时,刮板机构15中的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滚刷14脱离的状态。当刮板机构15位于第二位置时,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
详细地,参考图2,基座151的左右端部均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相应地,刮板154的左右端部均具有向上延伸的铰接支架156。连接板和铰接支架156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铰接孔。装配基座151和刮板154时:首先,使对应侧的连接板和铰接支架156分别对接,以使两者的铰接孔对齐;然后,将铰接轴穿入对应的铰接孔,如此可以实现基座151和刮板154的铰接连接关系,给刮板154施加外力时,刮板154可绕铰接轴相对于基座151转动或摆动。
继续参考图2,刮板机构15还包括弹性装置16,刮板154被配置为在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作用下转动至远离滚刷14的位置,如图3、图5中所示的位置,以便在安装的过程中,刮板154与滚刷14处于不接触的状态。详细地,弹性装置16为扭簧,扭簧的一个端部连接在铰接支架156上,另一个端部连接在基座151上,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刮板机构15的刮板154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
参考图5和图6,在滚刷14与地刷壳体12的前侧之间围成了供刮板机构15伸入的空间。即,刮板机构15位于滚刷14与地刷壳体12前侧之间的间隙中,且刮板机构15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即安装到位后,刮板154向前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刮板机构15往第一位置运动时,即脱离安装位后,刮板154可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往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以与滚刷14脱离。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参考图5,地刷壳体12的前侧端面近似为垂直面,滚刷14与地刷壳体12前侧端面之间的间隙近似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基于此,刮板机构15沿着竖直方向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继续参考图5,地刷壳体12上设置有触发部13。触发部13在地刷壳体12上的位置,使得当刮板机构15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刮板154被构造为受到触发部13的作用力后,克服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运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
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该触发部13由远离滚刷14的一侧至邻近滚刷14的一侧,被构造为具有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参考图5和图6,当给滚刷盖板11施加外力使其带动刮板机构15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刮板154远离滚刷14的一侧与触发部13倾斜面的上端部接触,在触发部13的挤压作用力下,使得刮板154可以克服其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向靠近滚刷14的方向运动。随着刮板机构15逐渐向靠近其第二位置的方向运动,由于触发部13为倾斜面,触发部13始终给刮板154施加该作用力,以推动刮板154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直至刮板154达到图4、图6中所示位置,此时刮板154和滚刷14处于过盈配合状态,也就是说,刮板154的自由端插入到滚刷14的刷毛等柔性结构中,当滚刷转动时,刮板154可以将滚刷14上的污水或杂物刮下,以便清洁设备的吸污管道将其吸入污水桶内进行储存。
在拆卸滚刷盖板11时,给滚刷盖板11施加向上的外力,其带动刮板机构15从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触发部13的倾斜面施加于刮板154的外力逐渐减小,刮板154在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逐渐离开滚刷14,直至转动至图5、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时,完全从滚刷14脱离,也就是说,刮板154和滚刷14之间不接触,最后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移除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刮板机构15的刮板154铰接在其基座151上,再利用设置在地刷壳体12上的触发部13,推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刮板154运动至与滚刷14过盈配合;反之拆卸刮板机构15时,刮板154在弹性装置16作用下转动至与滚刷14逐渐脱离。显然,拆装刮板机构15时,刮板154和滚刷14之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小,拆装过程省时省力,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刮板154对滚刷14的磨损量,延长了滚刷14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刮板机构15设置在滚刷盖板11上,且当刮板机构15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7所示,滚刷盖板11和地刷壳体12脱离,当刮板机构15位于第二位置时,滚刷盖板11和地刷壳体12装配在一起。如此设置,简化了地刷组件1的结构,且刮板机构15位于第二位置时,刮板机构15借助于滚刷盖板11和地刷壳体12装配后产生的力将刮板机构15锁定在第二位置上,使其持续地挤压刮拭滚刷14上的污水或污物。当然,刮板机构15也可以独立于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连接。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在安装滚刷盖板11的过程中,只有当滚刷盖板11、刮板机构15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6所示,刮板154才会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并保持在该位置。而当刮板机构15脱离第二位置后,刮板154会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往远离滚刷14的方向转动,以与滚刷14脱离,从而避免了拆卸、安装滚刷盖板11的过程中,由于刮板154持续与滚刷14接触配合所带来的阻力大、安装困难等问题,提高了用户拆装的体验。
本公开为了便于描述限定了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并不是某个固定位置,除第二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均可理解为第一位置。在刮板机构15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刮板154会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刮板机构15脱离第二位置后,刮板154会转动至滚刷14脱离,这与传动将刮板154固定在地刷壳体12上的方案相对比,能够降低滚刷14的安装难度,同时还能减小刮板154在安装时与滚刷14之间的阻力。
此外本实施例中,参考图7,触发部13由远离滚刷14的一侧至邻近滚刷14的一侧,被构造为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的设置可以使刮板154在转动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即在刮板机构15逐渐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得倾斜面可以逐渐推动刮板154往滚刷14的方向运动,保证了刮板机构15的运动平稳性。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触发部13为弹性触发部,参考图7,详细地弹性触发部为由金属弹片折弯成型。弹性触发部可以包括顺次设置的水平段、竖直段、倾斜段。其中水平段和竖直段与地刷壳体12接触或相抵连接,倾斜段由远离滚刷14的一侧至邻近滚刷14的一侧被构造为逐渐向下倾斜,形成上述的倾斜面。
由于弹性触发部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其与刮板154接触并相对运动时,对刮板154进行缓冲,避免两者刚性接触而造成极大磨损,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两者因刚性接触而在相对运动过程中造成卡死的问题,致使刮板机构15无法拆装的问题。
另外,当滚刷14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或者更换为新的滚刷14时,尤其刷毛比较厚实或者处于干燥状态,其与刮板154之间的过盈量比较大,这会造成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的挤压力较大。由于本公开的刮板154在弹性触发部的作用力下保持与滚刷14接触配合,这使得当滚刷14在转动的过程中,如果该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的过盈量较大,则在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可推动刮板154往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避免由于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的过盈量较大所带来的对滚刷14的磨损大、转动阻力大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由于本公开的刮板154在弹性触发部的作用力下保持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滚刷14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的情况时,弹性触发部可推动刮板154始终与滚刷14保持接触,避免由于磨损造成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产生间隙。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触发部的弹性力F1大于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F2,唯有如此,当刮板机构15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在弹性装置16弹性力F1作用下刮板154方可克服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F2向靠近滚刷14的方向转动直至与滚刷14过盈配合。而且,在滚刷14的转动过程中,刮板154被构造为受到滚刷14施加的挤压力F3以及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F2大于弹性触发部的弹性力F1时,刮板154朝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这使得当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的过盈量较大时,在滚刷14的转动过程中,可以推动刮板154反向转动,避免由于过盈量较大所带来的滚刷14转动阻力大、磨损块等问题。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清洁设备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触发部,至少两个弹性触发部分布在滚刷14的轴向方向上。本实施例中,刮板154采用条状结构的形状,且刮板154的长度与滚刷14的长度相适配,为了使整个刮板154能够同步转动,避免出现由于刮板154长度因素导致刮板154转动角度不同步,造成刮板154扭曲。因此在滚刷14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弹性触发部,不会在刮板154的中间部位或者其他位置出现扭曲导致转动不同步的情况出现。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触发部设置在滚刷14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区域。通过带动两端进行转动,能够实现带动刮板154进行同步转动。
参考图4,当刮板机构15处于第二位置,并与滚刷14过盈设置时,在基座151上设有用于限制刮板154继续向滚刷14方向移动的止位件155。当刮板154转动到位后与该止位件155配合在一起,从而阻止刮板154过度转动,以及控制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过盈量始终处于预设范围内。
刮板154通过挤压滚刷14以将滚刷14上的污水和异物从滚刷14的表面刮下,在长期使用后,刷毛会逐渐与滚刷14表面贴合。止位件155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限制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的过盈量范围,使刮板154与刷毛之间的过盈量始终保持在适当的距离,从而令刮板154始终能够将吸附在滚刷14刷毛上的脏污刮下,以使滚刷14能够始终处在良好的清洁状态,使其吸水效果及清洁效果得到控制。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刮板机构15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6所示,即刮板机构15与地刷壳体12安装到位后,刮板154在前后方向上被构造为沿着与滚刷14接触位置的法线方向延伸,由此可保证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的过盈量。同时,刮板154的延伸线穿过或低于滚刷截面的轴心,参考图6,设备在工作时,滚刷14沿顺时针方向滚动,会给刮板154施加向上的切向力,使得刮板14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如果刮板154相对滚刷14的位置较高,刮板154由于没有阻力而逆时针转动,使得刮板154与滚刷14的过盈量减小,刮脏污的力降低。刮板154的延伸线穿过或低于滚刷截面的轴心,刮板154逆时针转动会更加增加与滚刷14的过盈量,提升刮脏污的力。
上述的实施例中,刮板154铰接在基座151中。本公开其它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刮板154也可以相对于基座151进行平动,即当刮板机构15位于第二位置时,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平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刮板机构15脱离第二位置后,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平动至与滚刷14脱离。刮板154与基座151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平动结构,本公开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参考图2,基座151上设置有喷水板152,喷水板152上设置有朝滚刷14喷水的喷水孔153。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喷水板152上的喷水孔153能够对滚刷14进行补充水分,以使滚刷14在清洁过程中能够进行湿拖,提高清洁设备的清洁性能。当清洁设备进行自清洁的过程中,通过喷水板152和喷水孔153能够对滚刷14进行冲洗,以提高滚刷14的清洁程度。
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喷水板152上的喷水孔153的喷水覆盖范围以能够覆盖滚刷14轴线方向的长度为准。如此伴随着滚刷14自旋转,能够使水分均分的喷洒在滚刷14的外表面上。
本公开的喷水板152、刮板154均需要和滚刷14具有配合关系,即,刮板154需要邻近滚刷14设置,以与滚刷14接触配合;喷水板152需要邻近滚刷14设置,以利于喷水板152上的喷水孔153将水喷向滚刷14。基于此,本公开的刮板154、喷水板152均设置在基座151上,不但可以保证各部件的功能,还可以提高各结构之间的紧凑性,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当刮板机构15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驱动刮板154相对于基座151转动的驱动机构及原理不同,下面结合图8至图13仅描述不同之处,对于相同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例一中描述完全可以实现,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包括开关组件17,开关组件17包括沿滚刷14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两个锁扣171,且两个锁扣171相对于滚刷盖板11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锁扣171导向配合在滚刷盖板11上,且锁扣171被构造为相对于滚刷盖板11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当锁扣171位于锁止位置时,滚刷盖板11通过锁扣171被锁定在地刷壳体12上,即滚刷盖板11被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当锁扣171位于解锁位置时,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解锁,滚刷盖板11可以从地刷壳体12上被拆卸下来。
继续参考图8,锁扣171上具有可以插入地刷壳体12对应处插槽内的卡扣111,锁扣171上还设置有驱动部,锁扣171设置在地刷壳体12和滚刷盖板11之间,驱动部从滚刷盖板11的驱动孔伸出,锁扣171和滚刷盖板11之间设置有锁止弹簧172,锁扣171被构造为在锁止弹簧172作用下使其卡扣111从滚刷盖板11伸出至卡入地刷壳体12上,继而将滚刷盖板11锁定在地刷壳体12上。反之,当给锁扣171施加与锁止弹簧172的弹性力反向的外力时,锁扣171则克服锁止弹簧172的弹性力相对于滚刷盖板11运动至其上卡扣111从地刷壳体12上的插槽脱离,此时可以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拆除。
如实施例一所述,基座151的左右端部均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参考图9和图10相应地,刮板154的左右端部均具有向上延伸的铰接支架156。连接板和铰接支架156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铰接孔。装配基座151和刮板154时:首先,使对应侧的连接板和铰接支架156分别对接,以使两者的铰接孔对齐;然后,将铰接轴穿入对应的铰接孔,如此可以实现基座151和刮板154的铰接连接关系,给刮板154施加外力时,刮板154可绕铰接轴相对于基座151转动。
刮板机构15还包括弹性装置16。详细地,弹性装置16为扭簧,扭簧的一个端部连接在铰接支架156上,另一个端部连接在基座151上。位于第二位置时,刮板154被构造为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即,在自然状态时,刮板154被构造为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往滚刷14的方向转动,以用于与滚刷14接触配合。
开关组件17被构造为驱动刮板154克服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运动至与滚刷14脱离。如图11所示,锁扣171还包括触发杆173,触发杆173为圆柱状杆件;相应地,铰接支架156上设置有用于与锁扣171的触发杆173配合的配合部157,且配合部157被构造为在滚刷14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往后侧的方向倾斜。也就是说,铰接支架156上具有逐渐往后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当锁扣171位于锁止位置时,锁扣171的触发杆173与配合部157的倾斜面的抵接配合,如图13所示,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刮板机构15的刮板154位于图13所示的位置,即刮板154和滚刷14过盈配合,以便滚刷14转动过程中,由刮板154挤压刮拭其上脏污。
如图12所示,当锁扣171受到外力后克服锁止弹簧172的弹性力从锁止位置向解锁位置方向运动时,锁扣171的触发杆173随着锁扣171往解锁位置运动,并使得触发杆173推动配合部157的倾斜面,从而逐渐给刮板154施加与扭簧的弹性力反向的扭力,使其克服扭簧的弹性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12所示的位置,即刮板154与滚刷14脱离,也就是不再与滚刷14接触,此时用户即可将设置有刮板机构15的滚刷盖板11整体从地刷壳体12上拆卸下来。
显然,本实施例的清洁设备借助于滚刷盖板11上的开关组件17,当需要更换滚刷14时,可以使开关组件17由锁止位置往解锁位置运动时,不但使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处于打开的状态,另外锁扣171还会推动刮板机构15的刮板154相对于滚刷14发生转动,继而使刮板154与滚刷14脱离,从而可以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拆下。
当滚刷14更换完毕,在装配滚刷盖板11的过程中,首先使锁扣171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参考图12,锁扣171的触发杆173随着锁扣171往解锁位置运动,并使得触发杆173推动配合部157的倾斜面,从而逐渐给刮板154施加与扭簧的弹性力反向的扭力,使其克服扭簧的弹性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12所示的位置,即刮板154转动至远离滚刷14的位置。此时可将滚刷盖板11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当安装到位后,松开锁扣171,如图13所示,使得刮板154可以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下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另外,当松开锁扣171后,锁扣171上的卡扣111也会与地刷壳体12上的相应位置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的装配。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滚刷14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预压在滚刷14上,并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滚刷14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或者更换为新的滚刷14时,尤其刷毛比较厚实或者处于干燥状态,其与刮板154之间的过盈量比较大,这会造成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的挤压力较大。由于本公开的刮板154通过弹性装置16预压在滚刷14上,这使得当滚刷14在转动的过程中,如果该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的过盈量较大,则在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可推动刮板154往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滚刷14与刮板154之间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避免由于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的过盈量较大所带来的对滚刷14的磨损大、转动阻力大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由于本公开的刮板154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保持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滚刷14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的情况时,弹性装置16可推动刮板154始终与滚刷14保持接触,避免由于磨损造成刮板154与滚刷14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本公开的清洁设备,通过锁扣171不但实现了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之间的拆装,还将锁扣171的运动与刮板154联动起来,使得在拆装的时候,使刮板154能够转动至与滚刷14脱离的状态,避免了传统拆装过程中由于刮板154始终与滚刷14保持接触所导致的拆装阻力大、拆装困难、客户体验度不好的问题。
此外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两个锁扣171相对于滚刷盖板11的中心对称设置,此处滚刷盖板11的中心是指其沿滚刷14的轴向长度方向的中心。基于此,两个锁扣171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恰好相反,由锁止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时,两个锁扣171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运动,反之,由解锁位置向锁止位置运动时,两个锁扣171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且两个锁扣171之间的最大距离大概在人手的拇指和食指(或中止)所能夹持的范围,如此,用户拆装滚刷盖板11时只需将拇指插入一个锁扣171的驱动部,将食指插入另一个锁扣171的驱动部,相对施力即可轻松省力地单手完成拆装过程。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8至图10,卡扣11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锁扣171相互远离的一侧。另外卡扣111的下端面被构造为倾斜面,地刷壳体12上相应的位置被构造为与该倾斜面相互配合的配合面。这使得即可用户不施加轴向运动的力,仅施加向下的压力,该倾斜面在受到地刷壳体12配合面的挤压下,也会使锁扣171沿着轴向发生运动,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地刷组件1,该地刷组件1包括地刷壳体12、滚刷14,滚刷14转动连接在地刷壳体12上,且被构造为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刮板机构15,刮板机构15包括基座151,以及铰接在基座151上的刮板154;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1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滚刷14脱离;位于第二位置时,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地刷组件1与上文中的地刷组件1的组成和连接关系完全相同,与清洁设备配合使用的对接方式也完全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文中的记载毫无疑义的推导出本实施例中地刷组件1的组成和使用方式,在此不在详细说明。
应用场景一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为手持式洗地机。如图1所示,用户在使用该洗地机进行清洁工作时,可以通过推动洗地机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并利用地刷组件1对待清洁地面进行清洁。
如图5所示,当需要更换滚刷14的时候,首先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拆卸。刮板机构15随着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脱离的过程中,刮板154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下往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以使刮板154与滚刷14脱离,避免刮板154与滚刷14持续接触所造成的拆卸阻力大等,此时可将滚刷盖板11轻松地从地刷壳体12上拆卸。
用户更换滚刷14后,需要将滚刷盖板11装配至地刷壳体12上。在装配的过程中,由于刮板154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下保持在远离滚刷14的位置,此时用户可轻松地将滚刷盖板11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并使刮板机构15伸入至滚刷14与地刷壳体12之间的间隙中。当刮板机构15伸入至使刮板154远离滚刷14的一侧与弹性触发部13接触时,在弹性触发部13的作用下推动刮板154往靠近滚刷14的方向转动,直至刮板154与滚刷14接触配合,如图6所示,此时滚刷盖板11安装到位,并与地刷壳体12固定在一起。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只有当滚刷盖板11安装到位后,刮板154才与滚刷14保持接触配合,在脱离位置时刮板154与滚刷14脱离,这有利于滚刷盖板11、刮板154的安装。与传统安装结构中刮板154持续与滚刷14接触的结构相比,减少了安装阻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由于本公开的刮板154是在弹性触发部13的作用下与滚刷14接触配合,当滚刷14在转动过程中与刮板154之间的作用力较大时,可推动刮板154向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从而减少滚刷14的转动阻力,避免滚刷14的过度磨损,提高了滚刷14的使用寿命。
应用场景二
本公开的清洁设备为手持式洗地机。如图1所示,用户在使用该洗地机进行清洁工作时,可以通过推动洗地机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并利用地刷组件1对待清洁地面进行清洁。
本公开的刮板154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下预压在滚刷14上,如图13所示,使得当滚刷14在转动过程中与刮板154之间的作用力较大时,可推动刮板154向远离滚刷14的方向运动,从而减少滚刷14的转动阻力,避免滚刷14的过度磨损,提高了滚刷14的使用寿命。
当需要更换滚刷14的时候,首先将滚刷盖板11从地刷壳体12上拆卸。此时用户可将锁扣171从锁止位置往解锁位置运动,如图12所示,在运动的过程中,锁扣171上的卡扣111与地刷壳体12脱离,实现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之间的解锁。另外,在锁扣171的运动过程中,锁扣171上的触发杆173会推动配合部157的倾斜面,从而逐渐给刮板154施加与扭簧的弹性力反向的扭力,使其克服扭簧的弹性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12所示的位置,即刮板154与滚刷14脱离,也就是不再与滚刷14接触,此时用户即可将设置有刮板机构15的滚刷盖板11整体从地刷壳体12上拆卸下来。
当滚刷14更换完毕,在装配滚刷盖板11的过程中,首先使锁扣171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锁扣171的触发杆173随着锁扣171往解锁位置运动,并使得触发杆173推动配合部157的倾斜面,从而逐渐给刮板154施加与扭簧的弹性力反向的扭力,使其克服扭簧的弹性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12所示的位置,即刮板154转动至远离滚刷14的位置。此时可将滚刷盖板11安装在地刷壳体12上,当安装到位后,松开锁扣171,使得刮板154可以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下转动至与滚刷14接触配合。另外,当松开锁扣171后,锁扣171上的卡扣111也会与地刷壳体12上的相应位置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滚刷盖板11与地刷壳体12的装配。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包括:
地刷壳体(12);
滚刷(14),所述滚刷(14)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12)上,且被构造为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
刮板机构(15),所述刮板机构(15)包括基座(151),以及铰接在所述基座(151)上的刮板(154);所述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1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运动至与所述滚刷(14)脱离;
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运动至与所述滚刷(14)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14)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12)上;所述滚刷(14)与地刷壳体(12)之间围成了供刮板机构(15)伸入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12)上的滚刷盖板(11),所述刮板机构(15)设置在所述滚刷盖板(11)上;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滚刷盖板(11)与所述地刷壳体(12)脱离;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滚刷盖板(11)与所述地刷壳体(12)装配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54)通过弹性装置(16)铰接在所述基座(151)上;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所述滚刷(14)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刷壳体(12)上设置有触发部(13);当所述刮板机构(15)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受到所述触发部(13)的作用力后,克服所述弹性装置(16)的弹性力运动至与所述滚刷(14)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触发部(13)由远离滚刷(14)的一侧至邻近滚刷(14)的一侧,被构造为具有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往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刮板(154)远离所述滚刷(14)的一侧被构造为与所述倾斜面接触,以推动所述刮板(154)往滚刷(14)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13)为弹性触发部,所述弹性触发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弹性触发部分布在所述滚刷(14)的轴向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54)通过弹性装置(16)铰接在所述基座(151)上;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在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所述滚刷(14)接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17),所述开关组件(17)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刮板(154)克服弹性装置(16)的作用力运动至与所述滚刷(14)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17)包括导向配合在所述滚刷盖板(11)上的锁扣(171),所述锁扣(171)被构造为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锁扣(171)被构造为在由锁止位置往解锁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刮板(154)相对于基座(151)发生转动,以使所述刮板(154)与所述滚刷(14)脱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71)被构造为在滚刷盖板(11)上沿着滚刷(14)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刮板(154)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铰接在所述基座(151)上的铰接支架(156);所述铰接支架(156)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扣(171)配合的配合部(157);所述配合部(157)在所述滚刷(14)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往后侧的方向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71)被构造为运动至锁止位置时与所述地刷壳体(12)锁止在一起,以及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与所述地刷壳体(12)脱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51)上设置有喷水板(152),所述喷水板(152)上设置有朝所述滚刷(14)喷水的喷水孔(155)。
14.一种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刷壳体(12);
滚刷(14),所述滚刷(14)转动连接在所述地刷壳体(12)上,且被构造为用于对工作面进行清洁;
刮板机构(15),所述刮板机构(15)包括基座(151),以及铰接在所述基座(151)上的刮板(154);所述刮板机构(15)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地刷壳体(1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所述滚刷(14)脱离;
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刮板(154)被构造为相对于基座(151)转动至与所述滚刷(14)接触配合。
CN202222553495.3U 2022-09-22 2022-09-22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Active CN218651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3495.3U CN218651655U (zh) 2022-09-22 2022-09-22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3495.3U CN218651655U (zh) 2022-09-22 2022-09-22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1655U true CN21865165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3495.3U Active CN218651655U (zh) 2022-09-22 2022-09-22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1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7621A (zh)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清洗装置
CN212368899U (zh)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清洗装置
KR102232959B1 (ko) 물걸레 청소기
CN218651655U (zh)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CN215383722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5568787A (zh) 清洁设备及地刷组件
CN218552238U (zh)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CN216417062U (zh) 一种清洁模组
CN219250051U (zh) 清洁设备
CN21793811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9250074U (zh) 清洁设备
CN111358399A (zh) 一种闭环拖地带地面摩擦滚动脱水拖把
CN220695164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2029355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洗地机地刷
CN214208221U (zh) 一种喷液擦窗器
CN212118073U (zh) 一种闭环拖地带地面摩擦滚动脱水拖把
CN219645649U (zh) 地刷机构的地刷盖、地刷机构及清理装置
CN212118071U (zh) 一种拖地工具
CN210697535U (zh) 一种胶棉拖把清洗装置
CN220001114U (zh) 一种清洁刷的刷头结构及一种清洁刷
CN220089396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8635923U (zh) 刷头及清洁设备
CN218852595U (zh) 清洁设备和清洁设备的滚刷模组
CN220512415U (zh) 单向刷毛除毛装置
CN212118070U (zh) 一种摩擦滚动脱水拖把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