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6041U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16041U CN216416041U CN202122741150.6U CN202122741150U CN216416041U CN 216416041 U CN216416041 U CN 216416041U CN 202122741150 U CN202122741150 U CN 202122741150U CN 216416041 U CN216416041 U CN 2164160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storage
- liquid
- atomizing
- atomizer
-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吸嘴、储液件、雾化芯和阻隔件,吸嘴设有容置腔和与容置腔连通的导液管;储液件与吸嘴滑动连接,储液件上设有储液腔;雾化芯设置于储液腔内;阻隔件设置于吸嘴和储液件之间;其中,储液件相对于吸嘴保持于第一状态时,阻隔件封堵导液管的开口,储液件相对于吸嘴滑动至第二状态时,吸嘴的导液管穿过阻隔件插置于储液腔内。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升雾化器的密封性,避免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并且能够主动性的选择雾化器的使用时间,实现可雾化液体的保鲜。另外,可以使得设置于吸嘴上的容置腔的容量尽可能的大,进而提升雾化器的使用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气溶胶产生装置通常包括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腔,并在第一储液腔内设置有雾化芯,雾化芯能够发热进而将可雾化液体雾化以形成可供使用的雾化小液滴。
在成品运输过程中或者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售卖之前,存在第一储液腔内的可雾化液体通过雾化芯发生泄漏进而产生雾化器长期浸渍污染的现象,不仅会造成可雾化液体浪费,还会造成污染,给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成品运输及携带使用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以解决可雾化液体容易发生泄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第一储液件,设有第一储液腔和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导液管;第二储液件,与所述第一储液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储液件上设有第二储液腔;雾化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以及阻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件和所述第二储液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储液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液件保持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阻隔件封堵所述导液管的开口,所述第二储液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液件滑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储液件的导液管穿过所述阻隔件插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
可选地,所述阻隔件包括活塞和薄膜,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腔的开口,所述活塞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液管在所述活塞上的正投影处于所述穿孔内,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活塞上,并覆盖所述穿孔。
可选地,所述阻隔件包括活塞和阻隔部,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腔的开口,所述活塞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液管在所述活塞上的正投影处于所述穿孔内,所述阻隔部设置于所述穿孔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阻隔部封堵所述导液管的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导液管抵接所述阻隔部变形并插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
可选地,所述穿孔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导液管的截面尺寸,所述阻隔部包括抵挡部和连接部,所述导液管在所述活塞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抵挡部内,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抵挡部和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抵挡部的径向上的一侧,或者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抵挡部的径向上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阻隔部的截面与所述穿孔的形状相同,所述阻隔部的中心设有狭缝。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管,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管和导液棉,所述雾化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导液棉环绕所述雾化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棒和加热件,所述雾化棒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与所述导液棉接触,所述雾化棒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雾化棒接触,用于加热雾化所述雾化棒上的液体。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包括密封塞、底盖和电极,所述底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件的开口,所述密封塞设置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第二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雾化管凸伸出所述密封塞插置于所述底盖内,且在所述雾化管凸伸出所述密封塞的端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盖背离所述密封塞的一侧,且在所述电极内设有电极孔,所述底盖内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电极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件为透明件,所述第二储液件为不透明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和如前文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封堵导液管开口的阻隔件,并设置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储液件和第二储液件,从而在雾化器未使用时,可雾化液体位于第一储液腔内,而在雾化器需要使用时,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连通,可雾化液体才与雾化芯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可雾化液体与雾化芯的分离,不仅可以提升雾化器的密封性,避免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并且能够主动性的选择雾化器的使用时间,避免可雾化液体与雾化芯长时间接触而污染可雾化液体,实现可雾化液体的保鲜。另外,由于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与雾化芯分开设置,可以使得设置于第一储液件上的第一储液腔的容量尽可能的大,进而提升雾化器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在第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阻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雾化器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阻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芯在第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阻隔件与第一储液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雾化芯在第二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阻隔件与第一储液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的阻隔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活塞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活塞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在第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阻隔件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雾化器0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阻隔件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00,雾化器00包括第一储液件10、第二储液件20、雾化芯30以及阻隔件40。第一储液件10设有第一储液腔11和与第一储液腔11连通的导液管12;第二储液件20与第一储液件10滑动连接,第二储液件20上设有第二储液腔21;雾化芯30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阻隔件40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之间;其中,第二储液件20相对于第一储液件10保持于第一状态时,阻隔件40封堵导液管12的开口,第二储液件20相对于第一储液件10滑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一储液件10的导液管12穿过阻隔件40插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
具体来说,可雾化液体储存于第一储液腔11内,第一储液件10朝向第二储液件20的一端设有导液管12。第二储液件20与第一储液件10沿图中所示的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一储液件10可以沿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对于第二储液件20滑动。在雾化器00未使用时,导液管12的开口抵接于阻隔件40,阻隔件40可以封堵导液管12的开口,避免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在雾化器00需要使用时,可以按压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此时,导液管12会对阻隔件40产生按压作用力,在按压作用力大于阻隔件40的强度时,导液管12会挤压阻隔件40变形或者刺破阻隔件40,进而进入第二储液腔21中,导液管12的开口失去阻隔件40的封堵作用后,封堵于第一储液腔11内的可雾化液体会流动至第二储液腔21中,与雾化芯30接触,雾化芯30加热雾化可雾化液体进行产生气溶胶。
如此,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够封堵导液管12开口的阻隔件40,并设置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从而在雾化器00未使用时,可雾化液体位于第一储液腔11内,而在雾化器00需要使用时,第一储液腔11与第二储液腔21连通,可雾化液体才与雾化芯30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可雾化液体与雾化芯30的分离,不仅可以提升雾化器00的密封性,避免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并且能够主动性的选择雾化器00的使用时间,避免可雾化液体与雾化芯30长时间接触而污染可雾化液体,实现可雾化液体的保鲜。另外,由于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与雾化芯30分开设置,可以使得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上的第一储液腔11的容量尽可能的大,进而提升雾化器00的使用时间。
可选地,可以将第一储液件10设置为透明件,例如,可以采用玻璃、透明塑胶等材料制作第一储液件10,如此,可以通过第一储液件10观察第一储液腔11内可雾化液体的剩余情况。可以将第二储液件20设置为不透明件,以遮盖第二储液腔21内部的元件。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阻隔件40包括活塞41和薄膜42,活塞41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用于封堵第二储液腔21的开口,活塞41上设有穿孔412,导液管12在活塞41上的正投影处于穿孔412内,薄膜42设置于活塞41上,并覆盖穿孔412。
具体来说,薄膜42可以包覆在活塞41靠近导液管12的表面上,在雾化器00使用之前,薄膜42与导液管12接触,进而封堵导液管12的开口,避免可雾化液体泄漏。在需要使用雾化器00时,按压第一储液件10向靠近第二储液件20的方向移动,导液管12对薄膜42的作用力大于薄膜42的强度时,能够刺破薄膜42,进而沿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的连接方向插置于穿孔412内,穿孔412将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连通,可雾化液体流动至第二储液腔21内,与雾化芯30接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薄膜42可以采用铝膜或者塑料薄膜,铝膜或者塑料薄膜可以粘接或者热压合在活塞41上。或者,薄膜42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容易被刺破的材料进行制作。活塞41可以采用硅胶等密封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制作,以提升第二储液腔21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芯30在第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阻隔件40与第一储液件10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的雾化芯30在第二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阻隔件40与第一储液件10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中的阻隔件4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阻隔件40包括活塞41和阻隔部43,活塞41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用于封堵第二储液腔21的开口,活塞41上设有穿孔412,导液管12在活塞41上的正投影处于穿孔412内,阻隔部43设置于穿孔412的内壁上,在第一状态时,阻隔部43封堵导液管12的开口,在第二状态时,导液管12抵接阻隔部43变形并插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
具体来说,导液管12设置在与穿孔412对应的位置处,在第一储液件10向靠近第二储液件20的方向移动时,导液管12能够插置于穿孔412内。在雾化器00未使用的状态,即第一状态时,阻隔部43封堵导液管12的开口,避免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在雾化器00需要使用时,可以按压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此时,导液管12会抵接阻隔部43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阻隔部43逐渐从导液管12的开口移除,导液管12的开口失去阻隔部43的封堵作用后,封堵于第一储液腔11内的可雾化液体会流动至第二储液腔21中,与雾化芯30接触,雾化芯30加热雾化可雾化液体进行产生气溶胶。
可选地,阻隔部43和活塞41可以采用硅胶等材料一体成型,以使得活塞41不仅具有较好的密封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弹性,便于导液管12抵接阻隔部43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活塞41对导液管12的移动产生干涉,可以设置穿孔412的截面尺寸大于导液管12的截面尺寸。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阻隔部43包括抵挡部431和连接部432,导液管12在活塞41上的正投影位于抵挡部431内,连接部432连接于抵挡部431和穿孔412的内壁之间。
具体来说,在第一状态时,实际上是抵挡部431抵接于导液管12的开口,避免可雾化液体泄漏,而连接部432用于将抵挡部431与活塞41弹性连接。通过设置宽度较小的连接部432,可以降低阻隔部43的结构强度,便于连接部432发生变形,进而降低导液管12抵接抵挡部431向靠近第二储液件20的方向移动的阻力。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部432设置于抵挡部431的径向上的一侧。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活塞4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抵挡部431呈圆形设置,连接部432设置于抵挡部431的径向上的相对两侧,以提升抵挡部431与活塞41的连接强度,避免在不需要使用雾化器00时,抵挡部431对导液管12的抵接作用消失而导致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活塞4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阻隔部43的截面与穿孔412的形状相同,阻隔部43的中心设有狭缝433。在第一状态时,阻隔部43能够抵接导液管12的开口,狭缝433的尺寸较小,由于可雾化液体本身的粘性和分子作用力,可雾化液体不会穿过狭缝433而发生泄漏,在需要使用雾化器00时,导液管12向靠近第二储液件20的方向移动时,会直接抵接于狭缝433的中心,进而扩大狭缝433的面积,便于可雾化液体露出。
可选地,狭缝433可以设置呈十字形狭缝433,或者,可以设置呈其它形状的狭缝433。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雾化器00包括雾化管50和导液棉31,雾化管50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导液棉31环绕雾化管50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中。雾化芯30包括雾化棒32和加热件33,雾化棒32的部分位于第二储液腔21内与导液棉31接触,雾化棒32的另一部分位于雾化管50内,加热件33与雾化棒32接触,用于加热雾化雾化棒32上的液体。
可选地,雾化管50可以采用玻璃纤维管进行制作,第一储液件10内设有出气通道13,雾化管50的内腔和出气通道13连通。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的导液棉31将可雾化液体传输至雾化棒32上,雾化棒32由导液材料制成,可雾化液体均匀分布在雾化棒32上,加热件33发热时,能够雾化雾化棒32上的可雾化液体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经过雾化管50的内腔和出气通道13流出雾化器00。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传输可雾化液体,可以提升雾化的效果。另外,通过将导液棉31设置于第一储液腔11内,可以避免第二储液件20发生晃动,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上的导液管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液管12关于雾化器00的中心对称设置。活塞41上与导液管12对应的位置处的穿孔412的数量也为两个。为了提升雾化棒32上可雾化液体的均匀性,可以设置雾化棒32的两端分别插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与导液棉31接触,而雾化棒32的中部插置于雾化管50内,加热件33可以采用加热丝等进行制作,并可以将加热丝缠绕设置于雾化棒32上,以利用雾化管50对雾化棒32进行固定,并可以简化雾化芯30的结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出气通道13的第一储液件10可以作为吸嘴直接抽吸,也可以在第一储液件10背离第二储液件20的一侧再设置吸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雾化器00包括密封塞60、底盖70和电极80,底盖70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用于封堵第二储液件20的开口,密封塞60设置于底盖70朝向第二储液腔21的一侧,雾化管50凸伸出密封塞60插置于底盖70内,且在雾化管50凸伸出密封塞60的端部设有通孔52,电极80设置于底盖70背离密封塞60的一侧,且在电极80内设有电极孔81,底盖70内设有导气孔71,导气孔71连通通孔52和电极孔81。
具体来说,底盖70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背离第一储液件10的一端,密封塞60和活塞41分别抵接于导液棉31的相对两端,以将可雾化液体封堵在第二储液件20内。通过在底盖70上设置连通通孔52和电极孔81的导气孔71,外部气体能够进入雾化管50内,进而带走加热件33雾化的气溶胶排出雾化器00。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件10可以与第二储液件2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在第一储液件10内的可雾化液体使用完后,可以拆下第一储液件10更换容置有新的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或者容置有不同种类的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以实现两种可雾化液体的混合,改善口感。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00,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包括主机01和雾化器00,主机01与雾化器00连接,用于为雾化器00供电。
其中,雾化器00与主机01可以采用卡扣或者螺纹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于雾化器00的更换,并且可以提升主机01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够封堵导液管12开口的阻隔件40,并设置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从而在雾化器00未使用时,可雾化液体位于第一储液腔11内,而在雾化器00需要使用时,第一储液腔11与第二储液腔21连通,可雾化液体才与雾化芯30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可雾化液体与雾化芯30的分离,不仅可以提升雾化器00的密封性,避免可雾化液体发生泄漏,并且能够主动性的选择雾化器00的使用时间,避免可雾化液体与雾化芯30长时间接触而污染可雾化液体,实现可雾化液体的保鲜。另外,由于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与雾化芯30分开设置,可以使得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上的第一储液腔11的容量进可能的大,进而提升雾化器00的使用时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液件,设有第一储液腔和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导液管;
第二储液件,与所述第一储液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储液件上设有第二储液腔;
雾化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以及
阻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件和所述第二储液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储液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液件保持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阻隔件封堵所述导液管的开口,所述第二储液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液件滑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储液件的导液管穿过所述阻隔件插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包括活塞和薄膜,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腔的开口,所述活塞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液管在所述活塞上的正投影处于所述穿孔内,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活塞上,并覆盖所述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包括活塞和阻隔部,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腔的开口,所述活塞上设有穿孔,所述导液管在所述活塞上的正投影处于所述穿孔内,所述阻隔部设置于所述穿孔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阻隔部封堵所述导液管的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导液管抵接所述阻隔部变形并插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导液管的截面尺寸,所述阻隔部包括抵挡部和连接部,所述导液管在所述活塞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抵挡部内,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抵挡部和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抵挡部的径向上的一侧,或者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抵挡部的径向上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的截面与所述穿孔的形状相同,所述阻隔部的中心设有狭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管和导液棉,所述雾化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导液棉环绕所述雾化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棒和加热件,所述雾化棒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与所述导液棉接触,所述雾化棒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雾化棒接触,用于加热雾化所述雾化棒上的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密封塞、底盖和电极,所述底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件的开口,所述密封塞设置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第二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雾化管凸伸出所述密封塞插置于所述底盖内,且在所述雾化管凸伸出所述密封塞的端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盖背离所述密封塞的一侧,且在所述电极内设有电极孔,所述底盖内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电极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件为透明件,所述第二储液件为不透明件。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41150.6U CN216416041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41150.6U CN216416041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16041U true CN216416041U (zh) | 2022-05-03 |
Family
ID=8133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41150.6U Active CN216416041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1604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82674A1 (zh) * | 2021-11-10 | 2023-05-19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WO2024188182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2021
- 2021-11-10 CN CN202122741150.6U patent/CN2164160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82674A1 (zh) * | 2021-11-10 | 2023-05-19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WO2024188182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416041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06174704B (zh) | 可填充装置 | |
CN216701658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3892697A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2309901U (zh) | 复合储液元件和气雾散发装置 | |
WO2021185319A1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注液系统、注液方法 | |
CN216416050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
EP4147582A1 (en) |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 |
CN219613066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JP5975420B2 (ja) | 反転式印判 | |
CN218889278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6821785U (zh) | 一种雾化芯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4509374U (zh) | 一种双阻断式隔油雾化器 | |
CN213819852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0988200U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
JP2013256032A (ja) | 反転式印判 | |
CN221011988U (zh) | 一种雾化基质存储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1011990U (zh) |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1830011U (zh) | 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1307268U (zh) | 一种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设备 | |
US20240245115A1 (en) | Inhalation device with at least one liquid jet device, cartridge for an inha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veying liquid drops in an inhalation device | |
CN118697102A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21153020U (zh) | 油仓组件及雾化装置 | |
CN219762469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21864642U (zh) | 一种雾化液瓶、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