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9376U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9376U
CN216409376U CN202121459423.1U CN202121459423U CN216409376U CN 216409376 U CN216409376 U CN 216409376U CN 202121459423 U CN202121459423 U CN 202121459423U CN 216409376 U CN216409376 U CN 216409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bypass
refrigeration
defrosting pipe
bypass defro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94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坚
姬立胜
陈建全
崔展鹏
赵向辉
邢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94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9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9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9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其包括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旁通化霜管,其具有用于流通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和第二旁通化霜管,第一旁通化霜管与第一蒸发器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与第二蒸发器热连接;制冷系统配置成在利用旁通化霜管加热一蒸发器时,利用另一蒸发器提供冷量,以防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当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单独化霜时,可以利用不化霜的蒸发器供冷,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在提高蒸发器化霜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

Description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特别是涉及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冷藏冷冻装置,例如冰箱、冰柜及冷藏柜等,利用制冷系统实现制冷。制冷系统在制冷时,由于蒸发器的表面温度较低,很容易结霜,而结霜会导致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下降,因此,有必要适时地实施化霜操作。
发明人认识到,现有技术中的部分冷藏冷冻装置采用电热丝加热蒸发器以使蒸发器化霜,这种化霜方式不但化霜速率缓慢,化霜周期长,而且会导致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升。因此,有必要改进蒸发器的化霜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改进蒸发器的化霜方式,使蒸发器在提高化霜速率的同时,有效防止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延长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制冷系统及冷藏冷冻装置的能效。
本实用新型再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制冷系统的结构,且简化制冷系统的控制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组件,其包括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旁通化霜管,其具有用于流通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和第二旁通化霜管,第一旁通化霜管与第一蒸发器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与第二蒸发器热连接;制冷系统配置成在利用旁通化霜管加热一蒸发器时,利用另一蒸发器提供冷量,以防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旁通供冷管路,其具有第一旁通供冷管路和第二旁通供冷管路;其中第一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第一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第一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二蒸发器,以使第二蒸发器产生冷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第二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一蒸发器,以使第一蒸发器产生冷量。
可选地,第一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第二蒸发器的入口,且第一旁通供冷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旁通节流装置,用于对流向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节流。
可选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且第二旁通供冷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旁通节流装置,用于对流向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节流。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旁通回气管路,连通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并用于在第二旁通化霜管加热第二蒸发器时将依次流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以及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导引至压缩机的吸气口。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切换阀,连接至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且其具有连通第二蒸发器的阀口、以及连通旁通回气管路的阀口;第一切换阀用于在第二旁通化霜管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二蒸发器时打开连通旁通回气管路的阀口,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的阀口。
可选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依次串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下游;制冷组件还包括制冷节流装置,设置于制冷回路内并位于第一蒸发器的上游,并用于对流向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且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制冷节流装置的入口。
可选地,制冷组件还包括冷凝器,连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制冷节流装置之间;且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阀,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口,且其具有连通冷凝器的阀口、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的阀口、以及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的阀口;第二切换阀用于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冷凝器的阀口,在第一旁通化霜管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一蒸发器时打开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的阀口,在第二旁通化霜管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二蒸发器时打开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的阀口。
可选地,第一旁通化霜管缠绕于第一蒸发器,或与第一蒸发器贴靠设置;第二旁通化霜管缠绕于第二蒸发器,或与第二蒸发器贴靠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部形成有储物间室;以及如上述任一项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其中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用于向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通过改进制冷系统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化霜方式。由于制冷回路内布置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且每一蒸发器分别与一旁通化霜管热连接,均能利用旁通化霜管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通过调节第一旁通化霜管和第二旁通化霜管内的制冷剂流通状态,可使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单独化霜。当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单独化霜时,可以利用不化霜的蒸发器供冷,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在提高蒸发器化霜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与将流出压缩机的高压或高温的制冷剂直接通入蒸发器使之切换为冷凝器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增设的旁通化霜管加热蒸发器的方式进行化霜,可以避免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从而减少或避免蒸发器和冷凝器因切换功能而导致骤冷或骤热,这有利于延长制冷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在一蒸发器化霜时,由于可以将流经加热该蒸发器的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并节流后供给另一蒸发器,以使另一蒸发器供冷,两个蒸发器相辅相成,实现了化霜功能和供冷功能的有机结合,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压缩机的机械功,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及冷藏冷冻装置的能效。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通过利用旁通化霜管、旁通供冷管路、以及切换阀改进制冷系统的连接结构,即可使串接的蒸发器轮流地实现无温升地化霜,提升冷藏冷冻装置的保鲜性能,这有利于简化制冷系统的结构,且简化制冷系统的控制过程。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的示意性框图。
制冷系统200一般性地可包括制冷组件210和旁通组件,其中旁通组件包括旁通化霜管。制冷组件210用于形成制冷回路。在无蒸发器化霜的情况下,制冷系统200仅利用制冷回路使蒸发器供冷。旁通组件连接至制冷回路,例如可以附接至制冷回路,以形成旁通支路。制冷回路和旁通支路均可以流通制冷剂。制冷系统200通过调节制冷剂在制冷回路和旁通支路中的流动路径来调节蒸发器的工作状态。蒸发器的工作状态包括供冷状态和化霜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制冷组件210包括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211、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分别用于向冷藏冷冻装置10的储物间室110提供冷量。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分别连接于压缩机211的排气口下游,在制冷回路内,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可以相互并联设置,或者可以相互串联设置。本实施例以两个蒸发器相互串接的情况为例,对制冷系统2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应当完全有能力针对蒸发器的数量和连接方式进行变换,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旁通化霜管具有用于流通来自压缩机211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和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与第一蒸发器212a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与第二蒸发器212b热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并用于加热第一蒸发器212a,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并用于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每个蒸发器分别可以利用各自对应的旁通化霜管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制冷系统200配置成在利用旁通化霜管加热一蒸发器时,利用另一蒸发器提供冷量,以防储物间室110的温度波动。
通过改进制冷系统200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化霜方式。由于每一蒸发器分别与一旁通化霜管热连接,且均能利用旁通化霜管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通过调节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和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内的制冷剂流通状态,可使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分别单独化霜。当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分别单独化霜时,可以利用不化霜的蒸发器供冷,这使得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在提高蒸发器化霜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储物间室110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
例如,每一旁通化霜管的入口可以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至压缩机211的排气口,或者可以通过连接管路与压缩机211排气口下游的某个区段相连通,只要能够导入流出压缩机211的高压或高温的制冷剂即可。制冷剂在流经旁通化霜管时可以放热冷凝,从而产生热量。
上述连接管路可以与制冷回路内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的构造相同,只要能够实现导引制冷剂的功能即可。旁通化霜管可以与冷凝器213的冷凝管的构造大致相同,只要能使流经其的高压或高温的制冷剂能够冷凝放热即可。
与将流出压缩机211的高压或高温的制冷剂直接通入蒸发器使之切换为冷凝器213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利用增设的旁通化霜管加热蒸发器的方式进行化霜,可以避免蒸发器切换为冷凝器213,从而减少或避免蒸发器和冷凝器213因切换功能而导致骤冷或骤热,这有利于延长制冷系统200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缠绕于第一蒸发器212a,或与第一蒸发器212a贴靠设置,以实现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缠绕于第二蒸发器212b,或与第二蒸发器212b贴靠设置,以实现热连接。将旁通化霜管缠绕于蒸发器,可以增大旁通化霜管与蒸发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从而有利于蒸发器的快速化霜。将旁通化霜管贴靠设置于蒸发器上,可以简化热连接的连接过程,降低制造成本。
旁通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旁通供冷管路,其具有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和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连接至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用于将流经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二蒸发器212b,以使第二蒸发器212b产生冷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连接至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用于将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一蒸发器212a,以使第一蒸发器212a产生冷量。
也就是说,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相当于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与第二蒸发器212b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在第一蒸发器212a化霜时将流经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二蒸发器212b,使得第二蒸发器212b利用导入的制冷剂供冷。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相当于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与第一蒸发器212a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将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一蒸发器212a,使得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导入的制冷剂供冷。
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连接至第二蒸发器212b的入口,且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上设置有第一旁通节流装置270a,用于对流向第二蒸发器212b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时,利用第一旁通节流装置270a对流出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且流向第二蒸发器212b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也就是说,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在导引制冷剂的同时还能利用第一旁通节流装置270a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得被节流的制冷剂流经第二蒸发器212b时能够蒸发吸热,从而使得第二蒸发器212b供冷。
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连接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入口,且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上设置有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用于对流向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用于在第二蒸发器212b利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时,利用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对流出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且流向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也就是说,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在导引制冷剂的同时还能利用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得被节流的制冷剂流经第一蒸发器212a时能够蒸发吸热,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212a供冷。
利用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在一蒸发器化霜时,由于可以将流经加热该蒸发器的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并节流后供给另一蒸发器,以使另一蒸发器供冷,两个蒸发器相辅相成,实现了化霜功能和供冷功能的有机结合,这使得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能够有效地利用压缩机211的机械功,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200及冷藏冷冻装置10的能效。
旁通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旁通回气管路280,连通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并用于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时将依次流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以及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导引至压缩机211的吸气口。即,旁通回气管路280可以作为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之间的连接通道,流出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可以直接地经由旁通回气管路280回流至压缩机211。例如,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且经由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流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提供冷量。旁通回气管路280可以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将流出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导引至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化霜循环。
制冷系统200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一切换阀240,连接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即,第一切换阀240的入口连接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第一切换阀240具有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第二蒸发器212b的入口)、以及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旁通回气管路280)。第一切换阀240可以为三通阀,例如三通电磁阀。第一切换阀240可以设置于储物间室110内。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的阀口是指切换阀的出口。
第一切换阀240的两个阀口不同时地打开。第一切换阀240用于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时打开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以使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211的吸气口,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以使制冷剂流经第二蒸发器212b并吸热蒸发。
本实施例的第一蒸发器212a与第二蒸发器212b可以依次串接于压缩机211的排气口下游。制冷组件210还可以包括制冷节流装置214和冷凝器213。其中制冷节流装置214设置于制冷回路内并位于第一蒸发器212a的上游,并用于对流向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进行节流。冷凝器213连接于压缩机211的排气口与制冷节流装置214之间。即,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211、冷凝器213、制冷节流装置214、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依次串接并形成制冷回路。
制冷系统2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二切换阀260,连接至压缩机211的排气口,即,第二切换阀260的入口连接至压缩机211的排气口。第二切换阀260具有连通冷凝器213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冷凝器213)、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以及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第二切换阀260可以为四通阀,例如四通电磁阀。第二切换阀260可以设置于压机仓内。
第二切换阀260的三个阀口不同时地打开。第二切换阀260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冷凝器213的阀口,以允许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依次流经冷凝器213、制冷节流装置214、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在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一蒸发器212a时打开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以允许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直接地流入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从而使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产生的热量化霜;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时打开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以允许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直接地流入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从而使第二蒸发器212b利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产生的热量化霜。
通过在制冷系统200中增设旁通化霜管,并在每一蒸发器的出口布置旁通供冷管路,利用第一切换阀240和第二切换阀260调节制冷剂在制冷回路和旁通支路的流动路径,可以实现“化霜、供冷两不误”,且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压缩机211的机械功,具备结构精巧的优点。
下面以第一蒸发器212a化霜的情况为例,对制冷系统200的控制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在第一蒸发器212a化霜时,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121b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使得流经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第二蒸发器212b之后回流至压缩机211,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化霜循环。
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使得流出压缩机211排气口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第一蒸发器212a以及旁通回气管路280之后回流至压缩机211,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化霜循环。
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通过利用旁通化霜管、旁通供冷管路、以及切换阀改进制冷系统200的连接结构,即可使串接的蒸发器轮流地实现无温升地化霜,提升冷藏冷冻装置10的保鲜性能,这有利于简化制冷系统200的结构,且简化制冷系统200的控制过程。
本实施例中,制冷组件21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储液包215,设置于制冷回路内,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2b的出口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之间,用于调节制冷组件210的各个部件所需的制冷剂的量。
制冷组件21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制冷回气管219,设置于制冷回路内,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2b的出口与储液包215之间,用于降低回流至压缩机211吸气口的制冷剂的过热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变换。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的出口可以变换为连接至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入口。此时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上可以不设置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从而可以省略一个节流装置,起到进一步简化制冷系统200结构的作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对制冷组件210的结构、以及旁通供冷管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变换。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和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上均可以不设置旁通节流装置。在制冷组件210中,原有的制冷节流装置214可以作为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该制冷节流装置214与第一蒸发器212a串接形成第一制冷支路。制冷组件210可以进一步地增设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该制冷节流装置214与第一制冷支路并联设置,且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
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的出口可以变换为连通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入口。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的出口可以变换为连通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入口。相应地,制冷系统200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三切换阀250,第三切换阀250可以为双入双出的电磁阀,即,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例如,第三切换阀250可以具有连接至冷凝器213出口的入口、以及连接至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出口的入口。第三切换阀250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制冷节流装置214一一连通。第三切换阀250可以设置于储物间室110内。
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同时提供冷量时,第三切换阀250打开连接至冷凝器213出口的入口,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至少一个制冷节流装置214的至少一个出口;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在第一蒸发器212a化霜时,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第三切换阀250的全部入口和全部出口均关闭,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第三切换阀250打开连接至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的入口,且打开连通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出口,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
通过对制冷回路和旁通支路的结构进行改进,并利用第三切换阀250调节制冷剂的流动路径,既可以灵活地调节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的制冷效果,又可以简化旁通供冷管路的结构,使得每一旁通供冷管路均可以省略旁通节流装置。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的示意性框图。冷藏冷冻装置1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
箱体100的内部形成有储物间室110。储物间室110可以为一个。该储物间室110的温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该储物间室110可以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深冷间室或者变温间室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用于向该储物间室110提供冷量。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的示意性透视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储物间室110也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上述制冷系统200的两个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可以供给同一储物间室110,例如冷冻间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向同一储物间室110供冷的情况下,上述制冷系统200的两个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还可以通过送风风道输送至其他储物间室110,例如冷藏间室,以实现多个储物间室110之间的冷量共享。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蒸发器对应一个储物间室110,两个蒸发器既可以向各自对应的储物间室110供冷,也可以在一个蒸发器化霜时,利用另一蒸发器同时向两个储物间室110供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箱体100的内部还形成有用于安装蒸发器的安装空间120。该安装空间120可以位于储物间室110的一侧,例如下侧或者后侧。冷藏冷冻装置1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保温隔板130,设置于安装空间120内,并将安装空间120分隔出两个子空间。子空间可以按照一左一右或者一上一下的方式布置,使得蒸发器可以并列布置或者上下叠置,这可以节约蒸发器的安装空间120,提高空间利用率,且提高美观度。
每个子空间分别用于安装一个蒸发器,以减少蒸发器之间的热交换,这可以避免化霜的蒸发器所产生的热量影响另一蒸发器的供冷效果。
箱体100内形成有两个送风风道,与蒸发器一一对应,每一送风风道用于将对应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储物间室110。每个送风风道相互独立设置,这可以避免气流乱流,保证冷量输送效率,提高储物间室110的保鲜效果。且
相应地,冷藏冷冻装置1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两个风机150,与蒸发器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在对应蒸发器提供冷量时促使形成流经对应送风风道以及储物间室110的换热气流。风机150可以仅在对应蒸发器供冷时开启。且风机150可以采用风机150遮蔽手段防止蒸发器化霜时产生的热量进入储物间室1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风机150的数量也可以变换为一个,设置于两个送风风道与储物间室110之间的公共流路上,使得该风机150可以同时作为两个送风风道的气流促动装置,这有利于进一步简化冷藏冷冻装置10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以及冷藏冷冻装置10,通过改进制冷系统200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化霜方式。由于制冷回路内布置有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且每一蒸发器分别与一旁通化霜管热连接,均能利用旁通化霜管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通过调节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和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内的制冷剂流通状态,可使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分别单独化霜。当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分别单独化霜时,可以利用不化霜的蒸发器供冷,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200在提高蒸发器化霜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储物间室110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组件,其包括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
旁通化霜管,其具有用于流通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和第二旁通化霜管,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热连接,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热连接;所述制冷系统配置成在利用所述旁通化霜管加热一蒸发器时,利用另一蒸发器提供冷量,以防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通供冷管路,其具有第一旁通供冷管路和第二旁通供冷管路;其中
所述第一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至所述第二蒸发器,以使所述第二蒸发器产生冷量;所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至所述第一蒸发器,以使所述第一蒸发器产生冷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口,且所述第一旁通供冷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旁通节流装置,用于对流向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节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且所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旁通节流装置,用于对流向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节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通回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并用于在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加热所述第二蒸发器时将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以及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导引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切换阀,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且其具有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阀口、以及连通所述旁通回气管路的阀口;所述第一切换阀用于在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第二蒸发器时打开连通所述旁通回气管路的阀口,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阀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依次串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下游;
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制冷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制冷回路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上游,并用于对流向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且
所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制冷节流装置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冷凝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制冷节流装置之间;且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且其具有连通所述冷凝器的阀口、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的阀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的阀口;
所述第二切换阀用于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所述冷凝器的阀口,在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第一蒸发器时打开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的阀口,在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第二蒸发器时打开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的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缠绕于所述第一蒸发器,或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贴靠设置;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缠绕于所述第二蒸发器,或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贴靠设置。
10.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部形成有储物间室;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分别用于向所述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CN202121459423.1U 2021-06-29 2021-06-29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6409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9423.1U CN2164093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9423.1U CN2164093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9376U true CN216409376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9423.1U Active CN2164093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937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0405A (zh) * 2021-06-29 2022-12-3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10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5950125A (zh) * 2022-12-19 2023-04-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0405A (zh) * 2021-06-29 2022-12-3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7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10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5950125A (zh) * 2022-12-19 2023-04-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09376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861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US20100139309A1 (en) Refrigerator
CN215864171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90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860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90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640942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4823010A (zh) 冷藏库
CN10978077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40405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862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5540406B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1486643A (zh) 制冷箱及制冷箱空调系统
CN115540441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540407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029777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冷藏冷冻装置
CN116324306A (zh) 制冷设备
CN11554044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540443A (zh) 冷藏冷冻装置
KR20120003224A (ko) 냉장 장치의 냉매 순환 시스템
CN115540404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6011388U (zh) 一种冰箱
CN113375396B (zh) 冷柜以及温度调节控制方法
CN218379955U (zh) 换热系统和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