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2903U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2903U
CN215892903U CN202121456176.XU CN202121456176U CN215892903U CN 215892903 U CN215892903 U CN 215892903U CN 202121456176 U CN202121456176 U CN 202121456176U CN 215892903 U CN215892903 U CN 215892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storage chamber
cold
air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61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弇锋
姬立胜
陈建全
崔展鹏
赵向辉
金文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61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2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2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2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制冷系统,其具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风道组件,设置于箱体内,并用于在第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将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在第二蒸发器停止供冷将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以防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能够实现两个储物间室之间的冷量共享,这有利于提高储物间室的保鲜效果,防止因蒸发器停止供冷而发生温度波动。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特别是涉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物品的保鲜条件比较严苛,例如部分物品的保鲜温度需要维持恒定,否则会影响物品的保鲜效果,导致物品变质。
部分传统的冷藏冷冻装置,例如冰箱、冰柜及冷藏柜等,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向储物间室提供冷量,每一储物间室对应设置有一蒸发器。制冷系统在制冷时,由于蒸发器的表面温度较低,很容易结霜,这会导致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下降,因此,有必要适时地使蒸发器停止供冷,以允许其调整制冷效率。
然而,发明人认识到,当蒸发器停止供冷时,由于无法向对应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会导致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这会降低储物间室的保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储物间室的保鲜效果,防止因蒸发器停止供冷而发生温度波动。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风道调节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改进蒸发器的化霜方式,使蒸发器在提高化霜速率的同时,有效防止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且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能效。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制冷系统,其具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风道组件,设置于箱体内,并用于在第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将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在第二蒸发器停止供冷将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以防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
可选地,第一蒸发器与第一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向第一储物间室提供冷量;第二蒸发器与第二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向第二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且风道组件包括冷量配给部,设置于第一蒸发器向第一储物间室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或者设置于第二蒸发器向第二储物间室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用于将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将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一储物间室。
可选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与第一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将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风道,与第二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将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且冷量配给部连通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使得每一风道还用于将另一风道所输送的冷量输送至对应的储物间室。
可选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一风门,设置于第一风道的冷量入口,用于允许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进入第一风道,第一风门在第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关闭;和第二风门,设置于第二风道的冷量入口,用于允许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进入第二风道,第二风门在第二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关闭;且冷量配给部为第三风门,用于在第一风门或者第二风门关闭时打开,以连通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
可选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一风机,设置于第一风道内,且位于第一风门和第三风门的下风口处,用于促使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一风门以及第一风道后进入第一储物间室,还用于促使流经第二风道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三风门以及第一风道后进入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风机,设置于第二风道内,且位于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的下风口处,用于促使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二风门以及第二风道后进入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促使流经第一风道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三风门以及第二风道后进入第二储物间室。
可选地,冷量配给部连通所第一储物间室与第二储物间室,使得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的冷量通过冷量配给部分流给第二储物间室,还使得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的冷量通过冷量配给部分流给第一储物间室。
可选地,冷量配给部包括:送风风门,用于允许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的冷量送入第二储物间室,或者允许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的冷量送入第一储物间室;和回风风门,用于允许经送风风门送入第二储物间室的冷量回流至第一储物间室,或者允许经送风风门送入第一储物间室的冷量回流至第二储物间室。
可选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三风机,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内或第二储物间室内,用于促使形成流经送风风门和回风风门的交互气流。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其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形成制冷回路;和旁通化霜管路,其具有用于流通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路和第二旁通化霜管路,第一旁通化霜管路与第一蒸发器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路与第二蒸发器热连接。
可选地,制冷系统还包括旁通供冷管路,其具有第一旁通供冷管路和第二旁通供冷管路;其中第一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第一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第一旁通化霜管路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二蒸发器,以使第二蒸发器产生冷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第二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路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一蒸发器,以使第一蒸发器产生冷量。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由于制冷系统具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且风道组件能够在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将另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使得两个储物间室实现冷量共享,这有利于提高储物间室的保鲜效果,防止因蒸发器停止供冷而发生温度波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通过对冷量配给部进行调控,既可使每一蒸发器向对应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又可将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二储物间室,还可将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一储物间室。利用冷量配给部调节冷量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风道调节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在一蒸发器化霜时,由于可以将流经加热该蒸发器的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并节流后供给另一蒸发器,以使另一蒸发器供冷,两个蒸发器相辅相成,实现了化霜功能和供冷功能的有机结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蒸发器的化霜方式,使蒸发器在提高化霜速率的同时,有效防止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同时还使得制冷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压缩机的机械功,有利于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能效。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的示意性框图。冷藏冷冻装置1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0、制冷系统200和风道组件50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的示意性结构图。箱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即,箱体100内可以形成两个储物间室。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可以分别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深冷间室或者变温间室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可以左右并列设置或者上下叠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内部还可以形成有其他储物间室,供给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冷量还可以通过送风风道输送至其他储物间室,以实现多个储物间室之间的冷量共享。
制冷系统200包括用于形成制冷回路的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具有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即,制冷系统200可以具有两个蒸发器。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可以为压缩制冷系统200。例如,制冷系统200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压缩机211、冷凝器213和制冷节流装置214。在制冷系统200利用制冷回路供冷时,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可以依次流经冷凝器213和制冷节流装置214之后,再流至蒸发器内。本实施例仅以制冷系统200具有两个蒸发器的情况针对冷藏冷冻装置10的结构进行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应当完全有能力针对蒸发器的数量、连接关系和冷量供应对应关系进行拓展,此处不再一一示出。
风道组件500设置于箱体100内,并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12a停止供冷时将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还用于在第二蒸发器212b停止供冷将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以防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温度波动。即,风道组件500可以起到输送冷量的作用,能将第一蒸发器212a或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两个储物间室,实现两个储物间室之间的冷量共享。
本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由于制冷系统200具有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且风道组件500能够在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将另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使得两个储物间室实现冷量共享,这有利于提高储物间室的保鲜效果,防止因蒸发器停止供冷而发生温度波动。
第一蒸发器212a与第一储物间室110a对应,用于向第一储物间室110a提供冷量。第一蒸发器212a可以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110a的一侧,例如后侧或者下侧。第二蒸发器212b与第二储物间室110b对应,用于向第二储物间室110b提供冷量。第二蒸发器212b可以设置于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一侧,例如后侧或者下侧。上述“对应”的含义是指,在无蒸发器停止供冷时,每一蒸发器仅向对应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风道组件500包括冷量配给部,设置于第一蒸发器212a向第一储物间室110a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或者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2b向第二储物间室110b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由于储物间室所需的冷量来自蒸发器,且流向储物间室内部,因此,第一蒸发器212a向第一储物间室110a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可以指自第一蒸发器212a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内部的气流路径,第二蒸发器212b向第二储物间室110b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可以指自第二蒸发器212b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内部的气流路径。
冷量配给部用于将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二储物间室110b,还用于将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一储物间室110a。也就是说,冷量配给部起分流或引流作用。在第一蒸发器212a或者第二蒸发器212b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冷量配给部,通过对冷量配给部进行调控,可以调整冷量的流动路径,实现冷量共享。
通过对冷量配给部进行调控,既可使每一蒸发器向对应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又可将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二储物间室110b,还可将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第一储物间室110a。利用冷量配给部调节冷量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提高冷藏冷冻装置10的风道调节的灵活性。
风道组件500包括第一风道510a和第二风道510b。
其中,第一风道510a与第一储物间室110a对应,用于将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即,在无蒸发器停止供冷时,第一风道510a仅用于向第一储物间室110a输送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第一风道510a可以连通第一蒸发器212a所在空间以及第一储物间室110a的内部空间。第二风道510b与第二储物间室110b对应,用于将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即,在无蒸发器停止供冷时,第二风道510b仅用于向第二储物间室110b输送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第二风道510b可以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所在空间以及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内部空间。
冷量配给部连通第一风道510a与第二风道510b,使得每一风道还用于将另一风道所输送的冷量输送至对应的储物间室。由于每一风道连通对应的储物间室,因此,利用冷量配给部连通第一风道510a与第二风道510b,可使冷量自第一风道510a经由冷量配给部进入第二风道510b,或者可使冷量自第二风道510b经由冷量配给部进入第一风道510a,这可以巧妙地连通第一风道510a与第二储物间室110b,或者连通第二风道510b与第一储物间室110a,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能够经由第一风道510a、冷量配给部、以及第二风道510b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内,还可以使得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能够经由第二风道510b、冷量配给部、以及第一风道510a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内。
风道组件500还包括第一风门540a和第二风门540b。其中,第一风门540a设置于第一风道510a的冷量入口,用于允许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进入第一风道510a。第一风门540a在第一蒸发器212a停止供冷时关闭,在第一蒸发器212a供冷时打开。第二风门540b设置于第二风道510b的冷量入口,用于允许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进入第二风道510b。第二风门540b在第二蒸发器212b停止供冷时关闭,在第二蒸发器212b供冷时打开。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停止供冷的状态可以包括蒸发器的化霜状态。在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通过控制与该蒸发器对应的风门关闭,可以防止该蒸发器化霜所产生的热量经由对应风道进入储物间室,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储物间室的温度发生波动。
例如,第一风道510a和第二风道510b之间可以采用第一隔板510c间隔开。本实施例的冷量配给部可以为第三风门530。第三风门530可以设置于第一隔板510c上。且第三风门530用于在第一风门540a或者第二风门540b关闭时打开,以连通第一风道510a与第二风道510b。即,当第一风门540a和第二风门540b中的任一个关闭时,第三风门530均可以受控打开。也就是说,一旦第一蒸发器212a或者第二蒸发器212b停止供冷,第三风门530均可以受控打开,从而使得风道组件500同时向两个储物间室输送冷量,以防两个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
本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利用第三风门530连通第一风道510a与第二风道510b,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风道组件5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一风机560a和第二风机560b。
其中第一风机560a设置于第一风道510a内,用于促使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一风门540a以及第一风道510a后进入第一储物间室110a,还用于促使流经第二风道510b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三风门530以及第一风道510a后进入第一储物间室110a。例如,第一风机560a可以设置于第一风门540a和第三风门530的下风口处。
第二风机560b,设置于第二风道510b内,用于促使第二蒸发器212b所提供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二风门540b以及第二风道510b后进入第二储物间室110b,还用于促使流经第一风道510a的冷量依次流经第三风门530以及第二风道510b后进入第二储物间室110b。例如,第二风机560b可以设置于第二风门540b和第三风门530的下风口处。
值得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易于获知,上述“下风口”是相对于气流的流动路径而言的,下风口处是指被气流吹到的地方。第一风机560a和第二风机560b可以分别为离心风机。
通过对第一风机560a和第二风机560b的安装位置进行特殊设计,可以在不增设其他气流促动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冷量的输送路径,结构精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冷量配给部的结构进行变换。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的示意性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冷量配给部连通所第一储物间室110a与第二储物间室110b,使得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的冷量通过冷量配给部分流给第二储物间室110b,还使得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冷量通过冷量配给部分流给第一储物间室110a。利用冷量配给部连通两个储物间室,可使第一蒸发器212a所提供的冷量经由第一风道510a、第一储物间室110a以及冷量供给部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内,还可以使第二发器所提供的冷量经由第二风道510b、第二储物间室110b以及冷量供给部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内。
由于冷量配给部直接连通两个储物间室,因此无需针对第一风道510a和第二风道510b进行改造,这可以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加工难度。
冷量配给部包括送风风门570和回风风门580。其中送风风门570用于允许输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的冷量送入第二储物间室110b,或者允许输送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冷量送入第一储物间室110a。回风风门580用于允许经送风风门570送入第二储物间室110b的冷量回流至第一储物间室110a,或者允许经送风风门570送入第一储物间室110a的冷量回流至第二储物间室110b。也就是说,当送风风门570和回风风门580同步地打开时,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送风风门570和回风风门580可以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中的任一个停止供冷时受控地打开,以连通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
例如,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可以采用第二隔板110c间隔开。本实施例的送风风门570和回风风门580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二隔板110c上。
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5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三风机590,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110a内或第二储物间室110b内,用于促使形成流经送风风门570和回风风门580的交互气流。第三风机590可以为离心风机。第三风机590开启时,可以加快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之间的气流交换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三风机590的数量和安装位置进行变换,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第二储物间室110b内可以分别设置一个第三风机590,每一储物间室分别可以利用内部的第三风机590促使另一储物间室内的冷量经由送风风门570进入,并经由回风风门580流出,这可以提高冷量分配效率。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的示意性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2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压缩机211、旁通化霜管以及旁通供冷管路。
压缩机211与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形成制冷回路。本实施例的制冷回路内可以设置有冷凝器213和制冷节流装置214。冷凝器213和制冷节流装置214可以依次串接于压缩机211的排气口。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可以依次串接于制冷节流装置214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之间。本实施例以两个蒸发器相互串接的情况为例,对制冷系统2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应当完全有能力针对蒸发器的数量和连接方式进行变换,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旁通化霜管具有用于流通来自压缩机211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和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与第一蒸发器212a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与第二蒸发器212b热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并用于加热第一蒸发器212a,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并用于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每个蒸发器分别可以利用各自对应的旁通化霜管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制冷系统200配置成在利用旁通化霜管加热一蒸发器时,利用另一蒸发器提供冷量,以防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
例如,每一旁通化霜管的入口可以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至压缩机211的排气口,或者可以通过连接管路与压缩机211排气口下游的某个区段相连通,只要能够导入流出压缩机211的高压或高温的制冷剂即可。制冷剂在流经旁通化霜管时可以放热冷凝,从而产生热量。
上述连接管路可以与制冷回路内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的构造相同,只要能够实现导引制冷剂的功能即可。旁通化霜管可以与冷凝器213的冷凝管的构造大致相同,只要能使流经其的高压或高温的制冷剂能够冷凝放热即可。
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缠绕于第一蒸发器212a,或与第一蒸发器212a贴靠设置,以实现热连接。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缠绕于第二蒸发器212b,或与第二蒸发器212b贴靠设置,以实现热连接。将旁通化霜管缠绕于蒸发器,可以增大旁通化霜管与蒸发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从而有利于蒸发器的快速化霜。将旁通化霜管贴靠设置于蒸发器上,可以简化热连接的连接过程,降低制造成本。
制冷系统2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旁通供冷管路,其具有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和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连接至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用于将流经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二蒸发器212b,以使第二蒸发器212b产生冷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连接至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用于将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制冷剂导引至第一蒸发器212a,以使第一蒸发器212a产生冷量。
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连接至第二蒸发器212b的入口,且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上设置有第一旁通节流装置270a,用于对流向第二蒸发器212b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时,利用第一旁通节流装置270a对流出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且流向第二蒸发器212b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也就是说,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在导引制冷剂的同时还能利用第一旁通节流装置270a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得被节流的制冷剂流经第二蒸发器212b时能够蒸发吸热,从而使得第二蒸发器212b供冷。
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连接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入口,且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上设置有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用于对流向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用于在第二蒸发器212b利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产生的热量进行化霜时,利用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对流出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且流向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进行节流。也就是说,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在导引制冷剂的同时还能利用第二旁通节流装置270b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得被节流的制冷剂流经第一蒸发器212a时能够蒸发吸热,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212a供冷。
利用本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在一蒸发器化霜时,由于可以将流经加热该蒸发器的旁通化霜管的制冷剂导引并节流后供给另一蒸发器,以使另一蒸发器供冷,两个蒸发器相辅相成,实现了化霜功能和供冷功能的有机结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蒸发器的化霜方式,使蒸发器在提高化霜速率的同时,有效防止储物间室产生明显的温度波动,同时还使得制冷系统200能够有效地利用压缩机211的机械功,有利于提高冷藏冷冻装置10的能效。
制冷系统2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旁通回气管路280,连通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并用于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时将依次流经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以及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导引至压缩机211的吸气口。即,旁通回气管路280可以作为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之间的连接通道,流出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可以直接地经由旁通回气管路280回流至压缩机211。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流经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且经由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流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提供冷量。旁通回气管路280可以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将流出第一蒸发器212a的制冷剂导引至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化霜循环。
制冷系统200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一切换阀240,连接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即,第一切换阀240的入口连接至第一蒸发器212a的出口。第一切换阀240具有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第二蒸发器212b的入口)、以及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旁通回气管路280)。第一切换阀240可以为三通阀,例如三通电磁阀。第一切换阀240可以设置于储物间室内。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的阀口是指切换阀的出口。
第一切换阀240的两个阀口不同时地打开。第一切换阀240用于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时打开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以使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211的吸气口,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以使制冷剂流经第二蒸发器212b并吸热蒸发。
制冷系统20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二切换阀260,连接至压缩机211的排气口,即,第二切换阀260的入口连接至压缩机211的排气口。第二切换阀260具有连通冷凝器213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冷凝器213)、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以及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即,从该阀口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向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第二切换阀260可以为四通阀,例如四通电磁阀。第二切换阀260可以设置于压机仓内。
第二切换阀260的三个阀口不同时地打开。第二切换阀260用于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同时提供冷量时打开连通冷凝器213的阀口,以允许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依次流经冷凝器213、制冷节流装置214、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在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一蒸发器212a时打开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以允许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直接地流入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从而使第一蒸发器212a利用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产生的热量化霜;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利用产生的热量加热第二蒸发器212b时打开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以允许流出压缩机211的制冷剂直接地流入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从而使第二蒸发器212b利用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产生的热量化霜。
通过在制冷系统200中增设旁通化霜管,并在每一蒸发器的出口布置旁通供冷管路,利用第一切换阀240和第二切换阀260调节制冷剂在制冷回路和旁通支路的流动路径,可以实现“化霜、供冷两不误”,且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压缩机211的机械功,具备结构精巧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储液包215,设置于制冷回路内,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2b的出口与压缩机211的吸气口之间,用于调节制冷组件的各个部件所需的制冷剂的量。
制冷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制冷回气管219,设置于制冷回路内,例如,可以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2b的出口与储液包215之间,用于降低回流至压缩机211吸气口的制冷剂的过热度。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对制冷组件的结构、以及旁通供冷管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变换。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10的制冷系统200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和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上均可以不设置旁通节流装置。在制冷组件中,原有的制冷节流装置214可以作为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该制冷节流装置214与第一蒸发器212a串接形成第一制冷支路。制冷组件可以进一步地增设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该制冷节流装置214与第一制冷支路并联设置,且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
第一旁通供冷管路230a的出口可以变换为连通与第二蒸发器212b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入口。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的出口可以变换为连通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入口。相应地,制冷系统200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三切换阀250,第三切换阀250可以为双入双出的电磁阀,即,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例如,第三切换阀250可以具有连接至冷凝器213出口的入口、以及连接至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出口的入口。第三切换阀250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制冷节流装置214一一连通。第三切换阀250可以设置于储物间室内。
在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同时提供冷量时,第三切换阀250打开连接至冷凝器213出口的入口,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至少一个制冷节流装置214的至少一个出口;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在第一蒸发器212a化霜时,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第一旁通化霜管220a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第三切换阀250的全部入口和全部出口均关闭,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第二蒸发器212b的阀口。在第二蒸发器212b化霜时,第二切换阀260打开连通第二旁通化霜管220b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第三切换阀250打开连接至第二旁通供冷管路230b的入口,且打开连通与第一蒸发器212a对应的制冷节流装置214的出口,第一切换阀240打开连通旁通回气管路280的阀口,且关闭其他阀口。
通过对制冷回路和旁通支路的结构进行改进,并利用第三切换阀250调节制冷剂的流动路径,既可以灵活地调节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的制冷效果,又可以简化旁通供冷管路的结构,使得每一旁通供冷管路均可以省略旁通节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0,由于制冷系统200具有第一蒸发器212a和第二蒸发器212b,且风道组件500能够在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将另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110a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110b,使得两个储物间室实现冷量共享,这有利于提高储物间室的保鲜效果,防止因蒸发器停止供冷而发生温度波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
制冷系统,其具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
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用于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将所述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停止供冷将所述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以防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向所述第一储物间室提供冷量;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向所述第二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且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冷量配给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向所述第一储物间室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或者设置于第二蒸发器向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输送冷量的输送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分流给所述第一储物间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
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对应,用于将所述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且
所述冷量配给部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使得每一风道还用于将另一风道所输送的冷量输送至对应的储物间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
第一风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冷量入口,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进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门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关闭;和
第二风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冷量入口,用于允许所述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进入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门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停止供冷时关闭;且
所述冷量配给部为第三风门,用于在所述第一风门或者所述第二风门关闭时打开,以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
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的下风口处,用于促使所述第一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风门以及所述第一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还用于促使流经所述第二风道的冷量依次流经所述第三风门以及所述第一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
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的下风口处,用于促使所述第二蒸发器所提供的冷量依次流经所述第二风门以及所述第二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还用于促使流经所述第一风道的冷量依次流经所述第三风门以及所述第二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量配给部连通所第一储物间室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使得输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冷量通过所述冷量配给部分流给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还使得输送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冷量通过所述冷量配给部分流给所述第一储物间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量配给部包括:
送风风门,用于允许输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冷量送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或者允许输送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冷量送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
回风风门,用于允许经所述送风风门送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冷量回流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或者允许经所述送风风门送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冷量回流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三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或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用于促使形成流经所述送风风门和所述回风风门的交互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压缩机,其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形成制冷回路;和
旁通化霜管路,其具有用于流通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以产生热量的第一旁通化霜管路和第二旁通化霜管路,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路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热连接,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热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旁通供冷管路,其具有第一旁通供冷管路和第二旁通供冷管路;其中
所述第一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一旁通化霜管路的制冷剂导引至所述第二蒸发器,以使所述第二蒸发器产生冷量;所述第二旁通供冷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旁通化霜管路的制冷剂导引至所述第一蒸发器,以使所述第一蒸发器产生冷量。
CN202121456176.XU 2021-06-29 2021-06-29 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5892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6176.XU CN215892903U (zh) 2021-06-29 2021-06-29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6176.XU CN215892903U (zh) 2021-06-29 2021-06-29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2903U true CN21589290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6176.XU Active CN215892903U (zh) 2021-06-29 2021-06-29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29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710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710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09376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US9970698B2 (en) Multiple evaporator control using PWM valve/compressor
US20070033962A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8040441A1 (zh) 冰箱
CN21589290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861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64171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860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89290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JP3452781B2 (ja) 冷蔵庫
CN21640942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37425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978077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29522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冷藏冷冻装置
CN11554044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8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1486643A (zh) 制冷箱及制冷箱空调系统
WO2023273706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7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9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05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以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029777A1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冷藏冷冻装置
WO2023273711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6011388U (zh) 一种冰箱
JP2002089981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