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0425U -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00425U CN216400425U CN202122232051.5U CN202122232051U CN216400425U CN 216400425 U CN216400425 U CN 216400425U CN 202122232051 U CN202122232051 U CN 202122232051U CN 216400425 U CN216400425 U CN 2164004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cavity
- cavity
- clamping plate
- workbench
- wel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下方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内设置有支板,所述机座一侧设置有丝杠座,所述支板下方设置有承重座,所述机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前模腔,所述前模腔两侧设置有前模腔定位销,所述前模腔前方设置有前模腔把手,所述前模腔上方设置有浇口,所述前模腔上设置有凸台。通过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取出注塑完成的模具,减少脱模时间进而提高注塑效率;便于根据不同加工要求更换模芯,适用范围更广;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与维护,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指工业上利用注塑、吹塑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模子和工具,因此经常被人们用来当做成型物品的工具,在模具对塑胶工件进行加工时,一般都是通过平面上模覆盖在下模四周表面,随后向下模内部进行注塑,从而完成对工件的生产处理。
但注塑过程容易造成工件留存在下模内导致取出不便,影响后续使用,同时现有的模具一般都为固定安装,可能会导致需要生产不同形状的塑胶工件时,还需另外找寻注塑机器,增加工人的工作难度,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下方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内设置有支板,所述机座一侧设置有丝杠座,所述支板下方设置有承重座,所述机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前模腔,所述前模腔两侧设置有前模腔定位销,所述前模腔前方设置有前模腔把手,所述前模腔上方设置有浇口,所述前模腔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前模腔后方设置有后模腔,所述后模腔两侧设置有后模腔定位销,所述后模腔后方设置有后模腔把手,所述后模腔上方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后模腔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板上方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伸缩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上方设置有举升板,所述机座远离所述丝杠座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螺杆。
优选地:所述机座与所述支腿焊接,所述支腿与所述支板焊接,所述机座与所述丝杠座焊接,所述支板与所述承重座焊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机座便于布置所述立柱、所述电机等零部件,通过所述支腿提高本模具注塑时的稳定性,通过所述支板进一步提高本模具注塑时的稳定性,同时为所述液压缸的布置提供位置,通过所述丝杠座安装所述丝杠,通过所述承重座放置所述电机承重过大造成所述支板变形。
优选地:所述机座与所述立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与所述工作台焊接,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定位孔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立柱提高所述工作台的稳定性,通过所述定位孔使所述前模腔定位销能够对所述前模腔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使所述后模腔定位销能够对所述后模腔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前模腔滑动连接,所述前模腔与所述前模腔定位销滑动连接,所述前模腔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滑动连接,所述前模腔与所述前模腔把手焊接,所述前模腔与所述浇口焊接,所述前模腔与所述凸台焊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前模腔与所述后模腔配合,形成模腔,将通过所述举升板举升至所述工作台平面上的模芯进行包覆,从而进行注塑工作,通过前模腔定位销固定所述前模腔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通过所述前模腔把手便于移动所述前模腔,通过所述浇口向所述前模腔内注入物料。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后模腔滑动连接,所述后模腔与所述后模腔定位销滑动连接,所述后模腔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滑动连接,所述后模腔与所述后模腔把手焊接,所述后模腔与所述溢流口焊接,所述后模腔与所述凹槽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后模腔定位销固定所述后模腔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位置,通过所述后模腔把手便于移动所述后模腔,通过所述溢流口便于注入模腔内的物料满溢流出,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注塑进程,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滑动连接从而提高所述前模腔与所述后模腔所形成的模腔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支板与所述液压缸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液压缸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举升板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稳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举升板,使所述液压缸能够改变所述举升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机座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与所述丝杠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一夹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通过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杠座通过轴承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套将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转动传递至所述丝杠,使所述丝杠带动所述第一夹板在所述机座上移动,通过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并通过螺母对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使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对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进行注塑工作所用的模芯进行夹紧,便于所述丝杠的转动能够将模芯移至所述举升板上,通过所述举升板将模芯举升至所述工作台上,注塑工作完成后通过所述液压缸能够快速使所述举升板带动模芯及成品模型从模腔中脱落,使模芯从所述工作台降至所述机座上,减少装夹模芯及脱模所耗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便于快速取出注塑完成的模具,减少脱模时间进而提高注塑效率;
2、便于根据不同加工要求更换模芯,适用范围更广;
3、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与维护,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机座;102、支腿;103、支板;104、丝杠座;105、承重座;201、立柱;202、工作台;203、定位孔;301、前模腔;302、前模腔定位销;303、前模腔把手;304、浇口;305、凸台;401、后模腔;402、后模腔定位销;403、后模腔把手;404、溢流口;405、凹槽;501、液压缸;502、第一连接套;503、举升板;601、电机;602、第二连接套;603、丝杠;604、第一夹板;605、第二夹板;60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包括机座101,机座101下方设置有支腿102,支腿102内设置有支板103,机座101一侧设置有丝杠座104,支板103下方设置有承重座105,机座101上方设置有立柱201,立柱201上方设置有工作台202,工作台202上设置有定位孔203,工作台202上方设置有前模腔301,前模腔301两侧设置有前模腔定位销302,前模腔301前方设置有前模腔把手303,前模腔301上方设置有浇口304,前模腔301上设置有凸台305,前模腔301后方设置有后模腔401,后模腔401两侧设置有后模腔定位销402,后模腔401后方设置有后模腔把手403,后模腔401上方设置有溢流口404,后模腔401上设置有凹槽405,支板103上方设置有液压缸501,液压缸501伸缩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502,第一连接套502上方设置有举升板503,机座101远离丝杠座10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601,电机601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602,第二连接套602远离电机601的一侧设置有丝杠603,丝杠603上设置有第一夹板604,第一夹板604远离电机6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605,第一夹板604与第二夹板605之间设置有螺杆606。
优选地:机座101与支腿102焊接,支腿102与支板103焊接,机座101与丝杠座104焊接,支板103与承重座105焊接;机座101与立柱201通过螺栓连接,立柱201与工作台202焊接,工作台202与定位孔203一体成型;工作台202与前模腔301滑动连接,前模腔301与前模腔定位销302滑动连接,前模腔定位销302与定位孔203滑动连接,前模腔301与前模腔把手303焊接,前模腔301与浇口304焊接,前模腔301与凸台305焊接;工作台202与后模腔401滑动连接,后模腔401与后模腔定位销402滑动连接,后模腔定位销402与定位孔203滑动连接,后模腔401与后模腔把手403焊接,后模腔401与溢流口404焊接,后模腔401与凹槽405一体成型;支板103与液压缸501通过螺栓连接,液压缸501伸缩端与第一连接套502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连接套502与举升板503通过螺纹连接;机座101与电机601通过螺栓连接,电机601输出端与第二连接套602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连接套602与丝杠603通过螺栓连接,丝杠603与第一夹板604通过螺纹连接,丝杠603与第二夹板605滑动连接,第一夹板604与第二夹板605通过螺杆606连接,第一夹板604与螺杆606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夹板605与螺杆606通过螺纹连接,丝杠603与丝杠座104通过轴承连接。
工作原理:本模具布置安装完成进行塑胶注塑时,通过机座101便于布置立柱201、电机601等零部件,通过支腿102提高本模具注塑时的稳定性,通过支板103进一步提高本模具注塑时的稳定性,同时为液压缸501的布置提供位置,通过丝杠座104安装丝杠603,通过承重座105放置电机601承重过大造成支板103变形;通过立柱201提高工作台202的稳定性,通过定位孔203使前模腔定位销302能够对前模腔301在工作台202上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使后模腔定位销402能够对后模腔401在工作台202上的位置进行限制;通过前模腔301与后模腔401配合,形成模腔,将通过举升板503举升至工作台202平面上的模芯进行包覆,从而进行注塑工作,通过前模腔定位销302固定前模腔301在工作台202上的位置,通过前模腔把手303便于移动前模腔301,通过浇口304向前模腔301内注入物料;通过后模腔定位销402固定后模腔401在工作台202上的位置,通过后模腔把手403便于移动后模腔401,通过溢流口404便于注入模腔内的物料满溢流出,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注塑进程,通过凹槽405与凸台305滑动连接从而提高前模腔301与后模腔401所形成的模腔的密封效果;通过第一连接套502稳定连接液压缸501与举升板503,使液压缸501能够改变举升板503与工作台202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连接套602将电机601输出端的转动传递至丝杠603,使丝杠603带动第一夹板604在机座101上移动,通过螺杆606连接第一夹板604、第二夹板605,并通过螺母对第一夹板604、第二夹板605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使第一夹板604、第二夹板605对放置在机座101上的进行注塑工作所用的模芯进行夹紧,便于丝杠603的转动能够将模芯移至举升板503上,通过举升板503将模芯举升至工作台202上,注塑工作完成后通过液压缸501能够快速使举升板503带动模芯及成品模型从模腔中脱落,使模芯从工作台202降至机座101上,减少装夹模芯及脱模所耗时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1),所述机座(101)下方设置有支腿(102),所述支腿(102)内设置有支板(103),所述机座(101)一侧设置有丝杠座(104),所述支板(103)下方设置有承重座(105),所述机座(101)上方设置有立柱(201),所述立柱(201)上方设置有工作台(202),所述工作台(202)上设置有定位孔(203),所述工作台(202)上方设置有前模腔(301),所述前模腔(301)两侧设置有前模腔定位销(302),所述前模腔(301)前方设置有前模腔把手(303),所述前模腔(301)上方设置有浇口(304),所述前模腔(301)上设置有凸台(305),所述前模腔(301)后方设置有后模腔(401),所述后模腔(401)两侧设置有后模腔定位销(402),所述后模腔(401)后方设置有后模腔把手(403),所述后模腔(401)上方设置有溢流口(404),所述后模腔(401)上设置有凹槽(405),所述支板(103)上方设置有液压缸(501),所述液压缸(501)伸缩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502),所述第一连接套(502)上方设置有举升板(503),所述机座(101)远离所述丝杠座(10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601),所述电机(601)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602),所述第二连接套(602)远离所述电机(601)的一侧设置有丝杠(603),所述丝杠(603)上设置有第一夹板(604),所述第一夹板(604)远离所述电机(6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605),所述第一夹板(604)与所述第二夹板(605)之间设置有螺杆(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1)与所述支腿(102)焊接,所述支腿(102)与所述支板(103)焊接,所述机座(101)与所述丝杠座(104)焊接,所述支板(103)与所述承重座(105)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1)与所述立柱(2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201)与所述工作台(202)焊接,所述工作台(202)与所述定位孔(20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02)与所述前模腔(301)滑动连接,所述前模腔(301)与所述前模腔定位销(302)滑动连接,所述前模腔定位销(302)与所述定位孔(203)滑动连接,所述前模腔(301)与所述前模腔把手(303)焊接,所述前模腔(301)与所述浇口(304)焊接,所述前模腔(301)与所述凸台(305)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02)与所述后模腔(401)滑动连接,所述后模腔(401)与所述后模腔定位销(402)滑动连接,所述后模腔定位销(402)与所述定位孔(203)滑动连接,所述后模腔(401)与所述后模腔把手(403)焊接,所述后模腔(401)与所述溢流口(404)焊接,所述后模腔(401)与所述凹槽(405)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3)与所述液压缸(5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液压缸(501)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套(50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502)与所述举升板(503)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1)与所述电机(60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601)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套(60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602)与所述丝杠(60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丝杠(603)与所述第一夹板(60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603)与所述第二夹板(60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604)与所述第二夹板(605)通过所述螺杆(606)连接,所述第一夹板(604)与所述螺杆(6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板(605)与所述螺杆(6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603)与所述丝杠座(104)通过轴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32051.5U CN216400425U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32051.5U CN216400425U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00425U true CN216400425U (zh) | 2022-04-29 |
Family
ID=8129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32051.5U Active CN216400425U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00425U (zh) |
-
2021
- 2021-09-15 CN CN202122232051.5U patent/CN2164004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80634U (zh) | 一种用于生铁薄铸造锅身快速脱模的装置 | |
CN210820677U (zh) | 一种塑胶模具的脱模装置 | |
CN216400425U (zh) | 一种便于合模的塑胶模具 | |
CN211363117U (zh) | 塑胶模具用复合脱模机构 | |
CN215659511U (zh) | 一种合金模具设计修磨装置 | |
CN214491415U (zh) | 一种快速换模结构 | |
CN21416145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模具钻孔装置 | |
CN213003925U (zh) | 一种工件侧边车铣夹具 | |
CN217226442U (zh) | 一种注塑机铸件下模板 | |
CN110815740A (zh) | 一种机器人外壳成型用自动脱模装置 | |
CN211591188U (zh) | 一种高效快速脱离的注塑模具 | |
CN212822294U (zh) | 一种便于卸料的模具 | |
CN218196619U (zh) | 一种软胶模具二次成型中的定位结构 | |
CN214723634U (zh) | 一种模具用定位维修台 | |
CN213440639U (zh) | 电熔模具 | |
CN212707596U (zh) |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环保设备生产模具 | |
CN210940236U (zh) | 一种电子元器件注塑工装治具 | |
CN208730196U (zh) |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塑胶注塑模具 | |
CN216182440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汽车配件加工模具 | |
CN216298592U (zh) | 一种通用型模具生产用自动定位工装 | |
CN215786656U (zh) | 一种基于机床铸件用便于脱模的铸件模具 | |
CN213891037U (zh) | 一种塑胶制品的快速注塑模具 | |
CN215969855U (zh) |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注塑模具 | |
CN215242653U (zh) | 一种可翻转式吸盘结构 | |
CN216175823U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可拆卸式钢质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