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4861U -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4861U
CN216374861U CN202121930101.0U CN202121930101U CN216374861U CN 216374861 U CN216374861 U CN 216374861U CN 202121930101 U CN202121930101 U CN 202121930101U CN 216374861 U CN216374861 U CN 216374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heel
frame
swing frame
rotating shaf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01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美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301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4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4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4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轮减震结构包括车架,车架的后部左右对称设置两组后轮总成,两组后轮总成之间设置横向支撑簧;后轮总成包括主摆架、副摆架、主减震弹簧、副减震弹簧、后车轮;主摆架前端通过横向转轴安装于车架后部,副摆架通过纵向转轴安装于主摆架外侧部,后车轮安装于副摆架上;主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车架和主摆架连接;主摆架的上部设有轴座,副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副摆架和轴座连接;横向支撑簧的轴线与横向转轴的轴线平行,横向支撑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后轮总成的主摆架连接。本减震结构减震效果好,且可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Description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锂电池为能源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作为轻便、节能且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广泛的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动三轮车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相比,其具有更大的装载能力,骑行更加平稳,善于托运,且更适合老年代步使用。
目前,电动三轮车的左右两个后车轮通常采用同轴安装,即两个后轮安装在同一驱动轴上,这种后轮构造不利于后轮减震,因为相互连接的两后车轮之一产生振动,则整个后轮安装系统均会产生同步振动,不仅不利于减震,且会严重影响三轮车的操控性。尤其是三轮车转向过程中,不仅令三轮车的转弯半径大,且外侧车轮容易因车辆中心偏移而离开地面,不容易操控,且车辆容易翻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目前三轮车后部车轮减震效果差、操控性差的问题的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轮减震结构,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后部左右对称设置两组后轮总成,两组后轮总成之间设置横向支撑簧;所述后轮总成包括主摆架、副摆架、主减震弹簧、副减震弹簧、后车轮;所述主摆架前端通过横向转轴安装于所述车架后部,所述副摆架通过纵向转轴安装于所述主摆架外侧部,所述后车轮安装于所述副摆架上;所述主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和所述主摆架连接,用于为所述主摆架绕横向转轴的摆动提供缓冲力;所述主摆架的上部设有轴座,所述副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摆架和所述轴座连接,用于为副摆架绕纵向转轴的摆动提供缓冲;所述横向转轴的轴线水平且与所述后车轮的轴线平行,所述纵向转轴的轴线水平且与所述后轮的轴线垂直;所述横向支撑簧的轴线与所述横向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横向支撑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后轮总成的主摆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后部左右对称安装所述横向转轴,所述主摆架的前端部设有外轴套,所述外轴套的内侧套装尼龙内轴套,所述尼龙内轴套与所述横向转轴之间设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尼龙内轴套与所述横向转轴之间的间隙为0.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轴座的上部与所述副减震弹簧的端部通过轴线与所述纵向转轴的轴线平行的销杆铰接,所述轴座的下部与所述横向支撑簧的端部通过另一轴线与所述纵向转轴的轴线平行的销杆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摆架是自所述车架后部向后延伸的直杆,所述副摆架为扇形板架构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后部上方设有托架部,所述主减震弹簧的端部通过轴线与所述横向转轴平行的销杆铰接所述托架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配装有上述后轮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
本减震结构中,两个后车轮独立悬挂安装,受到震动或者压力后独立活动,避免两后车轮之间震动牵连,大幅度提高车辆减震性能和骑行舒适度。
作为三轮车的后减震结构,在三轮车的转向过程中,在两后车轮受到的压力存在较大不平衡支撑压力状态下,两后车轮仍然可以完全支撑地面,有利于维持车身最有利的转向倾角,不仅令三轮车转向更加稳定,减小转弯半径,令转弯操作更加轻便。
本减震结构在保证独立震动的同时,在两组后轮总成之间形成可靠支撑,大幅度减小副摆架摆动过程中施加于主摆架的扭力,避免横向转轴因承受过大扭力而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转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主摆架;2-1、外轴套;2-2、轴座;3、副摆架;4、主减震弹簧;5、副减震弹簧;6、后车轮;7、横向转轴;8、尼龙内轴套;9、纵向转轴;10、横向支撑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目前三轮车后部车轮减震效果差、操控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本后轮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更好,令三轮车骑行更加平稳舒适,且有助于提高三轮车的操控性。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一种后轮减震结构,包括车架1。本实施例中,车架1为电动三轮车的车架,为型材管焊接构成的整体框架构造。车架1后部上方为型材管弯曲形成的平面框架,作为车架的托架部。
车架1的后部左右对称设置两组后轮总成。后轮总成是后轮、支撑部件、减震部件等实现后轮支撑减震行走功能的部件组合。
后轮总成包括主摆架2、副摆架3、主减震弹簧4、副减震弹簧5、后车轮6。主摆架2是自车架1后部向后延伸的直杆,是横断面为矩形的进行型材。主摆架2前端通过横向转轴7安装于车架1后部。横向转轴7的轴线水平且与后车轮6的轴线平行。具体的,在车架1的后部左右对称安装横向转轴7,即在车架1的后部左右对称焊接轴座板,轴座板是其上加工出轴孔的耳板构造。轴座板上插装轴杆作为横向转轴7。主摆架2的前端部设有外轴套2-1,外轴套2-1是焊接于主摆架2端部的套管。外轴套2-1的内侧套装尼龙内轴套8,尼龙内轴套8套装横向转轴7,尼龙内轴套8与横向转轴7之间设有间隙。本实施例中,此间隙为0.5mm的圆周间隙。主摆架2以横向转轴7为轴实现尾部摆动。
主减震弹簧4两端分别与车架1和主摆架2连接,用于为主摆架2绕横向转轴7的摆动提供缓冲力。具体的,主减震弹簧4的上端部通过轴线与横向转轴7平行的销杆铰接托架部;主减震弹簧4的下端部通过轴线与横向转轴7平行的销杆铰接主摆架2。
副摆架3通过纵向转轴9安装于主摆架2外侧部。副摆架3为扇形板架构造,是金属板焊接构成的。在主摆架2的后下部焊接轴座板,轴座板上加工出轴孔,纵向转轴9插装在此轴孔中,纵向转轴9的轴线水平且与后车轮6的轴线垂直。副摆架3的宽边部焊接套管,套管作为轴套套装于纵向转轴9上,套管与纵向转轴9之间套装耐磨套。副摆架3以纵向转轴9为轴实现外端部摆动,两副摆架3在主摆架2两外侧形成羽翼状。副摆架2的窄边部加工出用于安装后车轮6的轴孔。后车轮6安装于在副摆架3上。
主摆架2的上部设有轴座2-2,轴座2-2作为主摆架2的一部分,轴座2-1由焊接在主摆架2后上部的轴座板构成,此轴座板的上端向外侧弯曲。副减震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副摆架3和轴座2-2连接,用于为副摆架3绕纵向转轴9的摆动提供缓冲。具体的,副减震弹簧5的内端部通过轴线与纵向转轴9平行的销杆铰接轴座2-2上部;副减震弹簧5的外端部通过轴线与纵向转轴9平行的销杆铰副摆架3外端部,同理,副摆架3外端部同样焊接用于铰接的轴座板,用于安装销杆。
两组后轮总成之间设置横向支撑簧10,横向支撑簧10的轴线与横向转轴7的轴线平行,横向支撑簧10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后轮总成的主摆架2连接。即横向支撑簧10的一端通过轴线与纵向转轴9的轴线平行的销杆铰接一侧轴座2-2的下部,横向支撑簧10的另一端通过轴线与纵向转轴9的轴线平行的销杆铰接另一侧轴座2-2的下部。横向支撑簧10支撑于两组后轮总成之间。横向支撑簧优选无压缩形程只有拉伸形程的拉簧,在提供可靠受力支撑的同时,由可保证两主摆架独立活动。
实施例二
一种三轮车,本实施例中为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的主体为车架,三轮车配装有上述后轮减震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后轮减震结构,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后部左右对称设置两组后轮总成,两组后轮总成之间设置横向支撑簧(10);
所述后轮总成包括主摆架(2)、副摆架(3)、主减震弹簧(4)、副减震弹簧(5)、后车轮(6);
所述主摆架(2)前端通过横向转轴(7)安装于所述车架(1)后部,所述副摆架(3)通过纵向转轴(9)安装于所述主摆架(2)外侧部,所述后车轮(6)安装于所述副摆架(3)上;
所述主减震弹簧(4)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1)和所述主摆架(2)连接,用于为所述主摆(2)架绕横向转轴(7)的摆动提供缓冲力;
所述主摆架(2)的上部设有轴座(2-2),所述副减震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摆架(3)和所述轴座(2-2)连接,用于为副摆架(3)绕纵向转轴(9)的摆动提供缓冲;
所述横向转轴(7)的轴线水平且与所述后车轮(6)的轴线平行,所述纵向转轴(9)的轴线水平且与所述后车轮(6)的轴线垂直;
所述横向支撑簧(10)的轴线与所述横向转轴(7)的轴线平行,所述横向支撑簧(10)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后轮总成的主摆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后部左右对称安装所述横向转轴(7),所述主摆架(2)的前端部设有外轴套(2-1),所述外轴套(2-1)的内侧套装尼龙内轴套(8),所述尼龙内轴套(8)与所述横向转轴(7)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内轴套(8)与所述横向转轴(7)之间的间隙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2-2)的上部与所述副减震弹簧(5)的端部通过轴线与所述纵向转轴(9)的轴线平行的销杆铰接,所述轴座(2-2)的下部与所述横向支撑簧(10)的端部通过另一轴线与所述纵向转轴(9)的轴线平行的销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架(2)是自所述车架(1)后部向后延伸的直杆,所述副摆架(3)为扇形板架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后部上方设有托架部,所述主减震弹簧(4)的端部通过轴线与所述横向转轴(7)平行的销杆铰接所述托架部。
7.一种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配装有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后轮减震结构。
CN202121930101.0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Active CN216374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0101.0U CN216374861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0101.0U CN216374861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4861U true CN216374861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0101.0U Active CN216374861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4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6834B (zh) 无人车悬挂系统
CN105459747A (zh) 一种fsc赛车杠杆推臂式双横臂独立悬架
CN216374861U (zh)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CN113335443A (zh) 一种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07808960U (zh) 卷耳式半挂车悬架系统
CN113291402B (zh) 一种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后减震结构
CN210191078U (zh) 复合稳定杆双联桥空气悬架系统
CN210526681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四点悬浮式前悬置系统
CN209700324U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独立悬架
CN210734409U (zh) 双轴线转向组件及三轮摩托车
CN210027777U (zh) 平叉式前悬挂总成及摩托车
CN215622501U (zh) 一种后车轮减震结构以及三轮车
CN202156490U (zh) 一种减震架结构的自行车
CN110406343B (zh) 一种用作空气弹簧辅助气室的空心稳定杆
CN112298433B (zh) 一种三轮车后桥减震悬架
CN213354744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连接结构
CN213414123U (zh) 一种轻量化的减震自行车车架
CN216268552U (zh) 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
CN216269729U (zh) 一种休闲三轮车独立把臂减震结构
CN108820107A (zh) 一种带有双减震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CN21159282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减震机构及电动自行车
CN210133243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装置和三轮摩托车
CN217554088U (zh) 一种适用于自平衡双轮行驶载具的车架结构
CN204020469U (zh) 一种托臂总成、车辆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N208453171U (zh) 一种带有双减震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