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1813U - 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1813U
CN216361813U CN202122239966.9U CN202122239966U CN216361813U CN 216361813 U CN216361813 U CN 216361813U CN 202122239966 U CN202122239966 U CN 202122239966U CN 216361813 U CN216361813 U CN 216361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vice
probe
shell
need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99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李坤
刘毅
丁刚
皮进勇
张效宇
王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99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1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1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1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检测机构以及与所述检测机构信号连接的警示器,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贯穿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让位孔内的探针,所述探针上环绕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外露于所述壳体外。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凹槽的探针以及与探针电性连接的警示器,可以快速检测出焊点是否合格。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中需要将PCB板与电子元件或线束进行锡焊,以形成可靠焊点。通常情况下,鉴别焊点的可靠性是通过操作人员目视焊点润湿角判断焊点是否合格,这种判断需要操作人员有较强的经验值,然而,即使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也会因为主观性太强而造成检测的漏失,又或者使用高倍率相机仪器来鉴别焊点,然而此种检测所花费的成本又太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辨别焊点是否合格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与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检测机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贯穿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让位孔内的探针,所述探针一端位于所述内腔,所述探针另一端的外周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外露于所述壳体外,并邻近于所述让位孔;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更包括有与所述检测机构信号连接的警示器,而所述探针受控地连动所述警示器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探针设有第一针部以及自所述第一针部继续向后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凹槽环设于所述第一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探针上环绕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相互间隔设置且被配置呈可调控地外露于所述壳体外,并邻近于所述让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前端部,所述前端部设有所述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针部的横截面尺寸,且所述让位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本体部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所述本体部以及所述后端部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限位组件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探针还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第二针部,所述第二针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腔内的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电路开关,所述电路开关与所述警示器信号连接,所述探针一端呈受控地抵顶所述电路开关,并控制所述电路开关的开启或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开关为弹性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部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本体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凹设于所述探针上的凹槽,使得使用者可通过观察凹槽是否外露壳体外而判断检测装置是否使用正确,从而使得检测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后端盖与壳体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进一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沿B-B线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图8沿A-A线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内腔;11-前端部;111-让位孔;12-本体部;121-限位组件;1211-内环;1212-外环;122-安装部;13-后端部;2-检测机构;21-探针;211-第一针部;212-连接部;213-第二针部;2110-凹槽;2111-第一凹槽;2112-第二凹槽;22-弹性复位件;3-警示器;4-电源;5-电路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焊点是否合格。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为检测笔。检测装置包括具有内腔10的壳体1、安装于壳体1内的检测机构2以及与检测机构2信号连接的警示器3。
前端部11设有贯穿的让位孔111,让位孔111与内腔10连通。
请参图6、图7及图9所示,检测机构2包括穿设于让位孔111内的探针21及弹性复位件22。探针21设有连接部212以及自连接部212分别向其两端延伸而成的第一针部211及第二针部213。第一针部211上环设有凹槽2110,凹槽2110外露于壳体1外,具体而言,凹槽暴2110外露于前端部11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针部211上环设有多个凹槽2110,本实施例以两个凹槽2110为例,分别为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12,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12之间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检测装置未使用状态下,两个凹槽2110均外露于前端部11的外侧。在检测装置使用状态下,第一针部211会因为使用者用力而向内腔10内缩进,在使用过程中,若检测装置能够始终保持两个凹槽2110中任意一个被外露于前端部11的外界,则说明检测装置处于正确使用的状态,使用者可继续使用。
连接部212的轴向截面积大于第一针部211及第二针部213的轴向截面积。让位孔11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第一针部211的横截面尺寸且小于连接部212的横截面尺寸。如此设置,使探针21的第一针部211可以灵活的在让位孔111中往复移动。同时,连接部212能够与前端部11位于让位孔111周边的腔壁抵接,不会使探针21从让位孔111内掉出壳体1。进一步,让位孔111的横截面尺寸略微大于第一针部211的横截面尺寸,如此设置,使探针21在让位孔111和内腔10中的径向晃动幅度不至太大,保证了探针21与壳体1的同轴度。
壳体1还包括本体部12及后端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11、本体部12以及后端部13分体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端部11、本体部12以及后端部13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此不再赘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成型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材质是金属且其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材质还可以是塑料、陶瓷等此处不做限制。壳体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多边形或其他形状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图5至图9所示,本体部12还包括限位组件121,限位组件121设有内环1211以及自内环外侧壁1211向外凸出并环设于内环1211之上的外环1212,内环1211收容于内腔10内,外环1212端壁与本体部12的端壁相抵接。弹性复位件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弹簧。弹簧在受力的状态下能够分别与连接部212以及限位组件121相抵接,当受力完成后,探针21可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达成复位。
第二针部213的横截面积小于连接部212的横截面积,弹性复位件22绕设于第二针部213上,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22的外径不大于连接部212的直径。
请参图5至图9所示,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内腔10内的电源4以及与电源4电性连接的电路开关5。电路开关5与警示器3信号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4为安装于内腔10内的电池,本体部12设有安装部122,安装部122可拆卸安装于本体部12上。放电池时,可将安装部122从本体部12上取下,完成安装和/或置放时,将安装部122装回本体部12上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在壳体1上设置能够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电源插座;当然,检测装置也可设置为既能够采用内部电池供电也能够利用外界电源供电两种供电模式存在,具体依据实际情况而设置。
电路开关5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弹性开关,电路开关5供探针21的第二针部213受控地弹性抵顶,并控制电路开关5的开启或关闭。
警示器3为发声或发光的器件,例如蜂鸣器、闪光灯等。当然,警示器3也可以是即发声又发光的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警示器3为蜂鸣器。
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进行焊点检测时,使用者手持检测装置,将第一针部211抵接于被检测处,用力抵顶,并同时观察凹槽2110,当力量使得第一针部211向内腔10内缩进,探针21的连接部212向后抵压弹性复位件22,弹性复位件22向后抵压限位组件121,直至第二针部213的末端穿过限位组件121向后抵接到电路开关5,电路开关5被触发至向警示器传送指令,警示器发出警示信号,此时两个凹槽2110中的至少一个凹槽是保持外露于前端部11外界的,则被检测焊点是合格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为避免操作人员按个人的手感检测而导致每次检测的力度都不一样;例如施加的检测力过小,检测不出不合格的焊点;施加的检测力过大,容易导致破坏合格的焊点。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在探针21上预设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12,,当第一凹槽2111外露于壳体1外,第二凹槽2112隐藏于壳体1内时,说明操作人员施加的检测力为合格焊点能够承受的检测力的大小。当第一凹槽2111与第二凹槽2112均外露于外界时,则说明使用者力度不够,需加大力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内腔(10)的壳体(1)及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检测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贯穿的让位孔(111),所述让位孔(111)与所述内腔(10)连通,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穿设于所述让位孔(111)内的探针(21),所述探针(21)一端位于所述内腔(10),所述探针(21)另一端的外周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10),所述凹槽(2110)外露于所述壳体(1)外,并邻近于所述让位孔(111);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更包括有与所述检测机构(2)信号连接的警示器(3),而所述探针(21)能够受控地连动所述警示器(3)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1)设有第一针部(211)以及自所述第一针部(211)继续向后延伸而成的连接部(212),所述凹槽(2110)环设于所述第一针部(2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1)上环绕设有多个凹槽(2110),所述多个凹槽(2110)相互间隔设置且被配置呈可调控地外露于所述壳体(1)外,并邻近于所述让位孔(1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前端部(11),所述前端部(11)设有所述让位孔(111),所述让位孔(111)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针部(211)的横截面尺寸,且所述让位孔(11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部(212)的横截面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本体部(12)及后端部(13),所述前端部(11)、所述本体部(12)以及所述后端部(13)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2)设有限位组件(121),所述检测机构(2)还包括弹性复位件(22),所述弹性复位件(2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12)以及所述限位组件(121)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1)还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12)相连的第二针部(213),所述第二针部(21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部(212)的横截面积。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腔(10)内的电源(4)以及与所述电源(4)电性连接的电路开关(5),所述电路开关(5)与所述警示器(3)信号连接,所述探针(21)一端呈受控地抵顶所述电路开关(5),并控制所述电路开关(5)的开启或关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开关(5)为弹性开关。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部(12)配合的安装部(122),所述安装部(12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本体部(12)。
CN202122239966.9U 2021-09-15 2021-09-15 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361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9966.9U CN216361813U (zh) 2021-09-15 2021-09-15 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9966.9U CN216361813U (zh) 2021-09-15 2021-09-15 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1813U true CN216361813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8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9966.9U Active CN216361813U (zh) 2021-09-15 2021-09-15 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1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9971B (zh) 用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的多面追踪器装置
JP2018186100A (ja) 照明装置を器具に装着するステップを含む、方法
TWI453421B (zh) 模組化量測探針
CA1285024C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lacement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EP2424614B1 (en) Integrated electrode connector and impedance indicator
US7298153B2 (en) Eccentric offset Kelvin probe
CN216361813U (zh) 检测装置
US20020094727A1 (en) Adapter for coupling a BNC connector to an SMA bushing
WO2015012013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ツール交換装置
KR102230287B1 (ko) 다용도 어신감지기
CN111024263A (zh) 一种可拆装的动物体温检测设备和动物体温监测系统
US20050265667A1 (en) Adapter for coupling an external post connector or a BNC connector to an SMA bushing
EP0270276A1 (en) Circuit testing device
KR102433911B1 (ko) 멀티테스터 프로브
CN210074329U (zh) 电连接器
US4858467A (en) Gauger for cars
CN211554277U (zh) 一种安全通断笔
CN114361833A (zh) 插针连接装置
CN213696820U (zh) 一种内窥镜钢丝限位装置
US6241543B1 (en) Tubular lamp assembly
CN213779952U (zh) 一种磁材表面电阻率测试笔
CN210929113U (zh) 一种动物耳标结构
CN211528396U (zh) 一种手持式土壤检测仪
CN107991630B (zh) 一种试灯插排
CN213984913U (zh) 一种连接器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