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4877U -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4877U
CN216354877U CN202122447496.5U CN202122447496U CN216354877U CN 216354877 U CN216354877 U CN 216354877U CN 202122447496 U CN202122447496 U CN 202122447496U CN 216354877 U CN216354877 U CN 216354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leg portion
groove
floating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7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现飞
甄长发
杨德军
刘卫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Optoelectronics Precision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Photoelectricity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Photoelectricity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Photoelectricity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47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4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4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4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其中,该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包括基座和信号端子,所述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接触段及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焊脚部及与所述焊脚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焊脚部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部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的压肩,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解决现有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良品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背景技术
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用于连接两块电路板,其一般包括相互插接的公座和母座(也可称为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母座内设有浮动机构,进而与公座插接时,可以消除电路板在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错位现象、以及减少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受力,进而广泛应用于振动环境下的电连接。
信号端子的制作过程一般是先经过钣金冲压,冲压出多个信号端子,然后将其进行折弯,接着将信号端子装配到限位槽内。在往基座上组装信号端子时,为了方便信号端子安装,防止信号端子散架,冲压时不会完全将信号端子冲压成型,多个信号端子压肩之间会带有连料,信号端子装配至基座后,再将连料扯下。相关技术中,压肩面的表面与限位槽的表面齐平,在扯下连料后,压肩上会残留有毛刺或者碎屑,并且它们散落在压肩和限位槽的端面上,且会产生搭接触碰,会导致信号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短路或者信号传输不准确,造成信号端子传输信号错误,使得连接器生产的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旨在解决现有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中,良品率较低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包括:
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
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接触段及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焊脚部及与所述焊脚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焊脚部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部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的压肩,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压肩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焊脚部的两侧的第一压肩部和第二压肩部。
可选地,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与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3毫米。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自靠近所述焊脚部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焊脚部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供所述信号端子通过。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信号端子从所述限位槽脱出。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限位槽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还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活动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接触段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包括基座和信号端子,所述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接触段及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焊脚部及与所述焊脚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焊脚部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部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的压肩,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包括包括基座和信号端子,所述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接触段及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焊脚部及与所述焊脚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焊脚部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部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的压肩,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表面;如此,将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间隔开一定距离,使得扯下连料后压肩上残余的毛刺以及碎屑无法搭接到一起,进而避免了信号端子之间的短路,避免了信号传输错误,提升了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生产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的轴侧图;
图5为图4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的细节图;
图8为1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中的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信号端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97984930000031
Figure BDA000329798493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该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100包括基座110和信号端子130。所述基座110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11。所述信号端子130包括接触段131及与所述接触段131连接的固定段132,所述固定段132包括焊脚部132b及与所述焊脚部132b连接的限位部132a,所述焊脚部132b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132a设于所述限位槽111内,所述限位部132a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压肩134,所述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槽口所在的表面。
具体而言,该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包括公座200和母座100(也可称为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公座200和母座100分别安装于不同的电路板上,公座200和母座100上均有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端子130,且分别与不同电路板电连接。公座200上设有插接端,母座100上设有插接槽121,信号端子130分别安装于插接端和插接槽121内,进而通过插接端和插接槽121的插接配合,将公座200和母座100的信号端子130导通,以实现所连接的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公座200上设置插接槽121,母座100上设置插接端,进而实现公座200和母座100的插接配合,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另外,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中,母座100内设有浮动结构,进而使得两个电路板之间能够在保持电性连接的基础上相对运动,进而能够消除电路板在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错位现象、以及减少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受力。
公座200和母座100的信号端子130一般由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金属条等制成。信号端子130的一端用于与电路板上的焊点、接口等电性连接,另一端则设有接触段131,请参阅图2,该接触段131能够在公座200和母座100插接时与对方连接座(指公座200或母座100)上的信号端子130接触,进而实现整个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内信号的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100(以下均简称为母座100)上所安装的信号端子130除了用于导电之外,还具有用于构成母座100的浮动机构。具体而言,母座100主要包括基座110、活动座120和信号端子130。其中所述基座110的外形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当然其外形也可以呈其他的形状结构,比如正方体、圆柱体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基座110的内部设有活动槽,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槽沿基座110的高度方向贯通基座110,也即活动槽的上下两端呈敞口设置,基座110的实体形状大致为环状,环状的实体部分所围合的空间即为活动槽。如此设置便于安装活动座120和信号端子130,提高组装效率。
在将母座100安装到电路板上时,基座110与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1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连接部,基座110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到电路板上。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基座110在电路板上的定位,基座110的底面还设有定位柱,电路板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在安装时,通过将定位定位柱插入定位孔来实现基座110的定位,然后在通过连接部将基座110与电路板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座120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内,并设有用于与公座200插接的插接槽121,所述插接槽121内设有安装部122,信号端子130的接触段131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22上。需要说明的是,活动座120活动设置在活动槽内时,可以是整个活动座120都位于活动槽内,以使整个母座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也可以是活动座120的下半部分位于活动槽内,上半部分伸出活动槽外,以使母座100和公座200之间的插接过程易于观察,提高公座200和母座100之间插接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活动座120的外形一般与基座110以及活动槽适配,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座120和基座110均为长方体结构,活动座120沿基座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长方体的活动座120和基座110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安装更多的信号端子130,提高连接器的传导性能。
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信号端子130的接触段131与固定段132之间通过连接段133连接。信号端子130的连接段133大致呈U形结构,并且位于基座110的内壁和活动座120的外壁之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当活动座120相对基座110运动时,连接段133会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活动座120具有可以相对于所述基座110活动,也即信号端子130的连接段133是实现活动座120可以活动的重要部件。
所述基座110上设有用于固定信号端子130的限位槽111,一般地,所述限位槽111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限位槽111在活动槽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所述信号端子130的固定段132包括限位部132a和焊脚部132b,所述焊脚部132b用于与电路板焊接,所述固定段132安装于所述限位槽111内,从而将信号端子130与基座110连接。需要指出的是,信号端子130的限位部132a上一般包括多个凸部,所述多个凸部使得限位部132a与限位槽111过盈连接,从而使限位部132a与限位槽111稳固地连接到一起。
需要说明,母座100的信号端子130生产装配的过程大致如下,信号端子130经过钣金冲压成型,经过折弯,然后从母座100的一侧将信号端子130与母座100装配,也即将接触段131插入至插接槽121,将固定段132插入至限位槽111,限位部132a靠近焊脚部132b的一侧设置有压肩134,在信号端子130装配的过程中,通过与压肩134适配的工艺装备抵接住压肩134从而将信号端子130插入基座110当中,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压肩134可以位于所述焊脚段的一侧,也可以分别位于焊脚段的两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信号端子130时,由于信号端子130的数量较多,将信号端子130单个地安装至母座100上程序较为繁琐,并且难以保证每个信号端子130安装位置的一致性。所以在钣金冲压时,一般不把信号端子130完全冲压下来,而是在相邻信号端子130的压肩134之间带有连料,从而使得两个信号端子130仍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在装配信号端子130时,将信号端子130整体插入至基座110内,安装到位后,再通过人工或机械手的方式将压肩134之间的连料扯下,从而断开信号端子130间的连接。
然而,在将连料撕扯下来后,压肩134上会由于撕扯而产生较多的毛刺、碎屑等。这些毛刺或者碎屑可能会在限位槽111靠近焊脚部132b的表面产生搭接,导致相邻的信号端子130短路,造成信号传输发生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所述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槽口所在的表面;如此,就可以将相邻两个信号端子130的压肩134间隔开来,从而避免了毛刺以及碎屑的搭接现象,有效避免了相邻信号端子130间的短路。从而提高了母座100生产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100包括包括基座110和信号端子130,所述基座110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11。所述信号端子130包括接触段131及与所述接触段131连接的固定段132,所述固定段132包括焊脚部132b及与所述焊脚部132b连接的限位部132a,所述焊脚部132b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132a设于所述限位槽111内,所述限位部132a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压肩134,所述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槽口所在的表面;如此,将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间隔开一定距离,使得扯下连料后压肩134上残余的毛刺以及碎屑无法搭接到一起,进而避免了信号端子130之间的短路,避免了信号传输错误,提升了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100生产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肩134包括第一压肩部134a和第二压肩部134b,且第一压肩部134a和第二压肩部134b分别位于所述焊脚部132b的两侧。通过设置位于焊脚部132b两侧的压肩134使得在装配信号端子130的过程中,压肩134收到的力较为均匀和平衡,从而使得信号端子130可以准确的插入到基座110内。避免了信号端子130插歪,从而提升了母座100生产的良品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与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槽口所在的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3毫米。
具体地,若所述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与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槽口所在的表面的距离小于0.05毫米,则起不到将扯下连料后的碎屑及毛刺隔绝开来的作用,相邻的信号端子130之间仍然有可能产生短路,导致信号传输不准确。若所述压肩134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与限位槽111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槽口所在的表面的距离大于0.3毫米,则可能会导致装配信号端子130的工艺装备做的较长,导致刚度不足,进而导致其无法将信号端子130安装到母座100上的对应位置。
请参阅图2、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111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111一般沿着所述基座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母座100包括多个信号端子130,多个所述信号端子130的固定段132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母座100还包括活动座120,所述活动座120上设置有插接槽121,插接槽121内设有安装部122,所述信号端子130的接触段131沿着所述安装部12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6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11自其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焊脚部132b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信号端子130的装配过程中,所述信号端子130是从限位槽111靠近焊脚部132b的表面插入至基座110中,由于限位槽111的尺寸较小,并且信号端子130一般设置有多个,所以所述限位槽111自其靠近所述焊脚部132b的表面朝向所述压肩134的方向呈渐缩设置。如此可以在信号端子130的装配过程中,对信号端子130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便于信号端子130与基座110的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0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111连通的敞口111c,所述敞口111c用于供所述信号端子130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端子130包括接触段131、固定段132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段132与接触段131的连接段133,在信号端子130的安装过程中,基座110的侧壁上需要留出供所述连接段133通过的位置。通过在基座110的侧壁上设置于限位槽111连通的敞口111c,使得所述信号端子130的固定段132在插入所述限位槽111的过程中,所述敞口111c可以供所述信号端子130的连接段133通过,从而方便了信号端子130与基座110的装配。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11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信号端子130从限位槽111内脱出。
具体而言,由于母座100在使用的过程中,母座100内的活动座120由于电路板间的错位会产生浮动,所以信号端子130会受到较大的力,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信号端子130从限位槽111内脱出,从而增加了母座100使用的可靠性。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限位槽111两侧的第一限位部111a和第二限位部111b。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限位槽111两侧的第一限位部111a和第二限位部111b,设置第一限位部111a与第二限位部111b可以有效地将信号端子130限位在限位槽111内无法脱出,并且设置两个限位部132a使信号端子130的两侧均被限位,从而使信号端子130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增加母座100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100还包括活动座120,所述活动座120活动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座120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接触段131的容置槽122a。
具体地,所述活动座120上设置有用于与公座200插接的插接槽121,所述插接槽121内设置有用于信号端子130安装的安装部122,所述安装部122上设置有容置信号端子130接触段131的容置槽122a。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容置槽122a在安装部122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形成一排,并且所述容置槽122a在安装部1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且呈对称设置。信号端子130的接触段131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22a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该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座200和母座100,该母座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
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接触段及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焊脚部及与所述焊脚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焊脚部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部具有靠近所述焊脚部的压肩,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低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肩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焊脚部的两侧的第一压肩部和第二压肩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肩靠近所述焊脚部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焊脚部的槽口所在的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3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槽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自靠近所述焊脚部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焊脚部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供所述信号端子通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信号端子从所述限位槽脱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限位槽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还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活动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接触段的容置槽。
10.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座,具有插接端;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所述母座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端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
CN202122447496.5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Active CN216354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7496.5U CN216354877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7496.5U CN216354877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4877U true CN21635487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7496.5U Active CN216354877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4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4085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736154B2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US818227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795929A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KR101780968B1 (ko) 커넥터 단자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17212209A (ja) 圧入回路基板コネクタ
CN111883962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CN117913571A (zh)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CN113937529A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5451814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6354877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TW202112005A (zh) 安全、堅固且緊密之連接器
CN216698783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112909663B (zh) 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连接器
CN109713480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16529431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6529430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9286793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
CN219321678U (zh) 一种连接器公端
CN216354876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7468902U (zh) 一种带防脱结构的焊脚错位连接器
CN216698784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
CN210404217U (zh) 多极连接器
CN219833075U (zh) 卧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 and Room 201, Building 5, No. 61, Guomao Avenue South, Hualong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AVIC Optoelectronics Precision Electronics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Songgang street, Tan tau community, Furong Road Exhibition Technology Park 1 buildings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PHOTOELECTRICITY PRECISION ELECTRONIC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