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1745U -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1745U
CN216351745U CN202122199609.4U CN202122199609U CN216351745U CN 216351745 U CN216351745 U CN 216351745U CN 202122199609 U CN202122199609 U CN 202122199609U CN 216351745 U CN216351745 U CN 216351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nochromatic light
region
monochromatic
proj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9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元戎
严子深
胡飞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9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1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1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1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该单微透面板包括彩色液晶面板与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设置于彩色液晶面板上,彩色液晶面板设置有至少两列像素,微透镜阵列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覆盖两列像素。本申请通过将微透镜阵列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覆盖两列像素,减小两束不同角度光线在夹角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单微透面板的半角,以减小光线的发散角。

Description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单微透面板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投影系统使用单微透面板进行投影显示,单微透面板只使用一个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的一个微透镜单元覆盖三个子像素,其中,三个子像素分别为红像素、蓝像素以及绿像素,通过三个子像素出射的红光、蓝光以及绿光具有较大的发散角,且红光的主光线、蓝光的主光线以及绿光的主光线之间存在夹角,导致入射镜头的光张角过大,导致镜头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了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微透面板,该单微透面板包括彩色液晶面板与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设置于彩色液晶面板上,彩色液晶面板设置有至少两列像素,微透镜阵列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覆盖两列像素。
可选地,彩色液晶面板包括像素层、多个第一滤光膜与多个第二滤光膜,多个第一滤光膜与多个第二滤光膜设置于像素层上;
其中,像素层包括至少两列像素,第一滤光膜与第二滤光膜交替设置于像素层的每列像素上。
可选地,第一滤光膜用于透射第一复色光,第二滤光膜用于透射第二复色光;
其中,第一复色光包括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第二复色光包括第三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如上述的单微透面板、光源装置以及投影镜头,光源装置用于产生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使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依次通过单微透面板与投影镜头成像于屏幕,单微透面板用于减小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的发散角。
可选地,光源装置包括:
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
荧光轮,接收激发光,用于在第一时序产生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在第二时序产生第二单色光。
可选地,投影系统进一步包括光收集装置与起偏器,光收集装置用于收集荧光轮产生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并传输至起偏器;
起偏器包括反射区域与偏振区域,反射区域包围偏振区域,偏振区域的形状与单微透面板的形状匹配;
光收集装置还用于收集反射区域反射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
可选地,激发光源包括:
蓝激光模块,用于产生激发光;
匀光器件,用于对激发光进行匀光处理;
会聚透镜,用于将匀光处理后的激发光会聚至荧光轮,以激发荧光轮。
可选地,激发光源包括:
蓝激光模块,用于产生激发光;
匀光器件,用于对激发光进行匀光处理;
偏振片,用于改变激发光的路径,以使激发光通过光收集装置传输至荧光轮。
可选地,荧光轮包括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第一圆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二圆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区域与第四区域,
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为同心半圆环,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为同心半圆环,以使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呈同心圆环设置。
可选地,第一圆环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环的直径,第一区域设置第一荧光粉,第三区域设置散射片,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设置第二荧光粉;
激发光在第一时序覆盖第一荧光粉与散射片,以使第一荧光粉与散射片产生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激发光在第二时序覆盖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的第二荧光粉,以使第二荧光粉产生第二单色光。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将微透镜阵列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覆盖两列像素,减小两束不同角度光线在夹角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单微透面板的半角,以减小光线的发散角。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彩色液晶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彩色滤光膜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彩色液晶面板出射光线的照明发散角示意图;
图4是彩色液晶面板出射光线的主光线夹角与出射半角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单微透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单微透面板出射光线的主光线夹角与出射半角的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投影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荧光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荧光轮工作时序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起偏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投影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近年来,彩色液晶面板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和手机屏幕等显示领域,其中单片式彩色液晶的投影系统为新兴的一种投影系统。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彩色液晶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彩色液晶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偏光板、上玻璃、彩色滤光膜、透明电极、上取向膜、液晶层、下取向膜、TFT像素矩阵透明电极、下玻璃以及下偏光板。
具体地,白光光源发出白光入射至彩色液晶面板时,白光经过下偏光片形成偏振光,偏振光依次经过下玻璃、TFT像素矩阵透明电极、下取向膜、液晶层、上取向膜、透明电极、彩色滤光膜以及上玻璃形成红光、绿光、蓝光,红光、绿光、蓝光通过上偏光板的检偏之后出射。
其中,彩色滤光膜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彩色滤光膜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彩色滤光膜包括相邻设置的红色滤光膜、绿色滤光膜以及蓝色滤光膜,偏振光通过不同的彩色滤光膜,以形成相邻的红、绿、蓝的彩色子像素排列,由一组红、绿、蓝的彩色子像素等效为一个彩色像素。
当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上贴上柱面微透镜阵列,其中一个微透镜单元在水平维度覆盖三个像素,这样,只要一个维度上角度上分离但面上重合的RGB照明光,就能实现高效率的投影系统。其中,LCD的制造包括LTPS(Low Temperature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与HTPS(High Temperature Poly-silicon,高温多晶硅)两种工艺,由于LTPS的生产成本低,LCD通常使用LTPS的制造工艺。但由于LTPS-LCD(LowTemperature Poly-silicon-Liquid Crystal Display,多晶硅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成上决定没有办法在液晶像素附近做微透镜阵列,与贴合的微透镜阵列形成双微透系统,因此会由于单微透对照明光做了汇聚过像素,在过像素之后,光会呈发散的姿态。因此导致入镜头的F数变小,需要制作更大光圈的镜头,以保证系统效率。
请参阅图3与图4,图3是彩色液晶面板出射光线的照明发散角示意图,图4是彩色液晶面板出射光线的主光线夹角与出射半角的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彩色液晶面板出射的红光的主光线与绿光的主光线的夹角、蓝光的主光线与绿光的主光线的夹角均为θ1,彩色液晶面板的出射半角为θ2
如图4所示,主光线夹角θ1与出射半角θ2呈正比的关系,主光线夹角θ1越大,出射半角θ2越大。由图4可知,不管主光线夹角θ1多小时,彩色液晶面板的出射半角θ2仍为一个较大的数值,即入镜头的F数较小,彩色液晶面板的扩展稀释量极其严重。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微透面板,以减小镜头入射光线的发散角,增大镜头入射光线F数,维持投影系统的扩展量。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单微透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单微透面板10包括彩色液晶面板11与微透镜阵列12,微透镜阵列12设置于彩色液晶面板11上,具体地,彩色液晶面板11与微透镜阵列12贴合而成。其中,微透镜阵列12通过模压与注塑而制成,或者通过压印制成。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12为柱面微透镜阵列。
彩色液晶面板11设置有至少两列像素,微透镜阵列12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121覆盖两列像素。
具体地,彩色液晶面板11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11、第二玻璃基板112、液晶层113、第一配相膜114、第二配相膜115、薄膜晶体管116、像素层117、多个第一滤光膜118与多个第二滤光膜119。
薄膜晶体管116设置于第一玻璃基板111上,第一配相膜114设置于薄膜晶体管116上,液晶层113设置于第一配相膜114上,第二配相膜115设置于液晶层113上,像素层117设置于第二配相膜115上,多个第一滤光膜118与多个第二滤光膜119设置于像素层117上,第二玻璃基板112设置于多个第一滤光膜118与多个第二滤光膜119上。
其中,像素层117包括至少两列像素,第一滤光膜118与第二滤光膜119交替设置于像素层的每列像素上,第一滤光膜118用于透射第一复色光,第二滤光膜119用于透射第二复色光。其中,第一复色光包括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第二复色光包括第三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
可选地,第一单色光可为红光,第二单色光可为绿光,第三单色光可为蓝光;第一复色光可为黄光,黄光由红光与绿光组成;第二复色光可为青光,青光由蓝光与绿光组成。
可选地,第一单色光可为绿光,第二单色光可为红光,第三单色光可为蓝光;第一复色光可为黄光,黄光由红光与绿光组成;第二复色光可为品红光,品红光由蓝光与红光组成。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滤光膜118与多个第二滤光膜119的位置可互换,以调整彩色液晶面板11出射第一复色光与第二复色光的位置和方向。
结合图4,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单微透面板出射光线的主光线夹角与出射半角的关系示意图。比较图4与图6可知,在两个不同角度的主光线夹角θ1相同时,出射半角θ2减小了33%,减小单微透面板10出射光线的发散角,即减小红光、绿光与蓝光的发散角,增大镜头入射光线F数,减小镜头的设计难度、成本以及体积。其中,F数为发散角度的倒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投影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投影系统20包括光源装置21、单微透面板24、投影镜头26、光收集装置22、起偏器23以及像素扩展装置25。其中单微透面板24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单微透面板10,在此不再赘述。
光源装置21、光收集装置22、起偏器23、单微透面板24、像素扩展装置25与投影镜头26依次设置于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上,光源装置21用于产生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使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依次通过光收集装置22、起偏器23、单微透面板24、像素扩展装置25与投影镜头26成像于屏幕。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色光为红光,第二单色光为绿光,第三单色光为蓝光。
具体地,光源装置21包括激发光源211、荧光轮212。激发光源211用于产生激发光,荧光轮212接收激发光源211所产生的激发光,在第一时序产生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在第二时序产生第二单色光。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荧光轮212在第二时序可产生第一单色光,在第一时序可产生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或,荧光轮212在第二时序可产生第三单色光,在第一时序可产生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
其中,激发光源211包括蓝激光模块2111、匀光器件2112以及会聚透镜2113。蓝激光模块2111用于产生激发光,激发光具体为蓝色激光;匀光器件2112用于对蓝色激光进行匀光处理,以实现对蓝色激光的整形;会聚透镜2113用于将匀光处理后的蓝色激光会聚至荧光轮212,以激发荧光轮212产生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可选地,匀光器件2112可为方棒或复眼结构,会聚透镜2113可为双凸镜、平凸镜或凹凸镜。
进一步参阅图8,图8是图7中荧光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荧光轮212包括第一圆环2121与第二圆环2122,第一圆环212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区域21211与第二区域21212,第二圆环212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区域21221与第四区域21222。
其中,第一区域21211与第三区域21221为同心半圆环,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为同心半圆环,以使第一圆环2121与第二圆环2122呈同心圆环设置。
具体地,第一圆环212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环2122的直径,第一区域21211上设置有第一荧光粉,第三区域21221上设置有散射片,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上设置有第二荧光粉。
结合图8,进一步参阅图9,图9是图7中荧光轮工作时序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处于第一时序时,蓝色激光由会聚透镜2113会聚至第一区域21211,蓝色激光覆盖第一荧光粉,以使第一荧光粉受激产生第一单色光,同时蓝色激光由会聚透镜2113会聚至第三区域21221,蓝色激光通过散射片形成散射的蓝光,蓝光为第三单色光。此时,第一荧光粉与散射片可看作空间上分离的两个发光源,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在角空间上彼此分离。
当处于第二时序时,蓝色激光由会聚透镜2113会聚至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蓝色激光覆盖第二区域21212上的第二荧光粉与第四区域21222上的第二荧光粉,以使第二荧光粉受激产生第二单色光。此时,第二区域21212上的第二荧光粉与第四区域21222上的第二荧光粉可看作空间上分离的两个发光源,由第二区域21212上的第二荧光粉产生的第二单色光与由第四区域21222上的第二荧光粉产生的第二单色光在角空间上彼此分离。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通过调整第一区域21211与第三区域21221,以及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所占的角度,以更改颜色的显示视场,调整白平衡。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荧光轮212为透射式色轮,蓝激光模块2111、匀光器件2112、会聚透镜2113以及荧光轮212依次设置于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上。具体地,荧光轮212按照时序旋转,以使对应时序所需激发的两个区域接收蓝色激光,另外两个区域远离蓝色激光。
可选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改变设置第一荧光粉、第二荧光粉及散射片的位置,使荧光轮212的两个半圆环在第二时序时产生同一单色光,在第一时序产生除该单色光以外的另外两个单色光。
如图7所示,光收集装置22用于收集荧光轮212产生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并传输至起偏器23。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光收集装置22为收集透镜系统,具体可为锥棒加透镜系统,或锥棒加菲涅尔透镜系统。
由于荧光发光特性为郎伯发光,空间立体角为圆型,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在经过光收集装置22后在起偏器23上的照明光斑为圆形,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在起偏器23的接收面上相互叠加以形成第一复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在起偏器23的接收面上相互叠加以形成第二复色光。
起偏器23用于改变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的偏振态。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起偏器23为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反射型偏光片)。结合图7,进一步参阅图10,图10是图7中起偏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起偏器23包括反射区域232与偏振区域231,反射区域232包围偏振区域231设置。其中,圆形的照明光斑233照射于起偏器23时,照明光斑233一部分照射于偏振区域231,另一部分照射于反射区域232。
反射区域232用于反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光收集装置22还用于收集反射区域232反射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并将反射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传输至荧光轮212。可选地,反射区域232可为反射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时序时,反射区域232用于反射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使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相对入射起偏器23的传输方向镜像成像于第三区域21221与第一区域21211,即蓝光传输至第一区域21211,红光传输至第三区域21221。由于第一区域21211进一步设置有反射蓝光以及透射红光的偏光膜,使得反射至第一区域21211的第三单色光发生反射。
在第二时序时,反射区域232用于反射第二单色光,并使第二单色光传输至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的第二荧光粉上,重新分散为朗伯自然光,投影系统20再次利用自然光,以使其成为循环光。
偏振区域231用于透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可选地,偏振区域231可设置玻璃或不设置玻璃,使红光、绿光或蓝光可直接通过偏振区域231出射至单微透面板24。
具体地,由于单微透面板24一般多为矩形,需要矩形照明光斑提高照明效率,本实施例偏振区域231的形状与单微透面板24的形状匹配设置,即偏振区域231设置为矩形,以使起偏器23出射的红光、绿光或蓝光的照明光斑为矩形照明光斑。同时设置偏振区域231的面积小于照明光斑233的面积,使得照明光斑233能全覆盖偏振区域231,防止照明光斑233未能全覆盖偏振区域231,使得照明效率低下;且照明光斑233照射于反射区域232的红光、绿光或蓝光反射至光收集装置22,实现光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投影系统20的光利用率及工作效率。
如图7所示,单微透面板24接收经过起偏器23出射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用于减小光源装置21产生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的发散角。
具体地,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通过单微透面板24上的第一滤光膜118透射,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通过单微透面板24上的第二滤光膜119透射,单微透面板24根据透射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形成图像信息。投影镜头26将单微透面板24上形成的图像信息投影至待投影的屏幕,以实现投影成像。
进一步地,像素扩展装置25设置于单微透面板24与投影镜头26之间,用于提高投影系统20的分辨率。可选地,像素扩展装置25可为XPR器件或者E-SHIFT器件。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投影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激发光源213包括蓝激光模块2131、匀光器件2132以及偏振片2133。
其中,蓝激光模块2131用于产生激发光,激发光具体为蓝色激光;匀光器件2132用于对蓝色激光进行匀光处理,以实现对蓝色激光的整形;偏振片2133用于改变蓝色激光的路径,以使蓝色激光通过光收集装置22传输至荧光轮212,进而激发荧光轮212产生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可选地,匀光器件2132可为方棒或复眼结构,偏振片可为偏振镀膜玻璃片,具体可为设置有反射蓝色激光的偏光膜的玻璃片。
具体地,蓝激光模块2131、匀光器件2132以及偏振片2133设置于蓝激光模块2131输出的蓝色激光的主光轴上,蓝色激光的主光轴与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垂直,即偏振片2133改变垂直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传输的蓝色激光,以使蓝色激光沿平行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的方向传输至荧光轮212。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偏振片2133与入射的蓝色激光之间的夹角呈45°,且偏振片2133与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之间的夹角呈45°。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荧光轮212为反射式色轮,荧光轮212、光收集装置22、起偏器23、单微透面板24、像素扩展装置25与投影镜头26依次设置于投影系统20的主光轴上。具体地,荧光轮212按照时序旋转,以使对应时序所需激发的两个区域接收蓝色激光,另外两个区域远离蓝色激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处于第一时序时,蓝色激光通过偏振片2133与光收集装置22传输至第一区域21211,蓝色激光覆盖第一荧光粉,以使第一荧光粉受激产生第一单色光,同时蓝色激光通过偏振片与光收集装置22传输至第三区域21221,激发光通过散射片形成散射的第三单色光。此时,第一荧光粉与散射片可看作空间上分离的两个发光源,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在角空间上彼此分离。
部分第一单色光与部分第三单色光通过起偏器23的偏振区域231传输至单微透面板24,以形成图像信息;另一部分第一单色光与另一部分第三单色光由起偏器23的反射区域232反射,并通过光收集装置22传输至第一区域21211与第三区域21221。
反射至第一区域21211的第三单色光,再次激发第一荧光粉,使其进一步产生第一单色光,进入后续的光学系统中,被投影系统20利用;反射至第三区域21221的第一单色光,形成由第三区域21221产生的第三单色光中的串扰光,串扰光在传输至单微透面板24时,由第二滤光膜119吸收,并透射剩下的第三单色光,进而使荧光轮212在第一时序产生分离的第一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
处于第二时序时,蓝色激光通过偏振片2133与光收集装置22传输至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蓝色激光覆盖第二区域21212上的第二荧光粉与第四区域21222上的第二荧光粉,以使第二荧光粉受激产生第二单色光。此时,第二区域21212上的第二荧光粉与第四区域21222上的第二荧光粉可看作空间上分离的两个发光源,由第二区域21212上的第二荧光粉产生的第二单色光与由第四区域21222上的第二荧光粉产生的第二单色光在角空间上彼此分离。
部分第二单色光通过起偏器23的偏振区域231传输至单微透面板24,以形成图像信息;另一部分第二单色光由起偏器23的反射区域232反射,并通过光收集装置22传输至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
反射区域232使第二单色光传输至第二区域21212与第四区域21222的第二荧光粉上,重新分散为朗伯自然光,投影系统20再次利用自然光,以使其成为循环光。
本申请投影系统20通过将微透镜阵列12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121覆盖两列像素,在两列像素上分别设置用于透射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的第一滤光膜118,以及用于透射第三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的第二滤光膜119,减小两束不同角度光线在夹角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单微透面板24的半角,以减小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的发散角,增大投影镜头26入射光线F数,减小投影镜头26的设计难度、成本以及体积。
同时,本申请将起偏器23的偏振区域231的形状与单微透面板24的形状匹配设置,提供高效率的照明光斑。并且设置偏振区域231的面积小于照明光斑233的面积,使得照明光斑233能全覆盖偏振区域231,照明光斑233照射于反射区域232的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或第三单色光反射至光收集装置22,实现光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投影系统20的光利用率及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微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微透面板包括彩色液晶面板与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彩色液晶面板上,所述彩色液晶面板设置有至少两列像素,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每个微透镜单元覆盖两列所述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微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液晶面板包括像素层、多个第一滤光膜与多个第二滤光膜,多个所述第一滤光膜与多个所述第二滤光膜设置于所述像素层上;
其中,所述像素层包括所述至少两列像素,所述第一滤光膜与所述第二滤光膜交替设置于所述像素层的每列所述像素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微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膜用于透射第一复色光,所述第二滤光膜用于透射第二复色光;
其中,所述第一复色光包括第一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所述第二复色光包括第三单色光与第二单色光。
4.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1-3任一项所述的单微透面板、光源装置以及投影镜头,所述光源装置用于产生第一单色光、第二单色光与第三单色光,使所述第一单色光、所述第二单色光与所述第三单色光依次通过所述单微透面板与所述投影镜头成像于屏幕,所述单微透面板用于减小所述第一单色光、所述第二单色光与所述第三单色光的发散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
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
荧光轮,接收所述激发光,用于在第一时序产生所述第一单色光与所述第三单色光,在第二时序产生所述第二单色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进一步包括光收集装置与起偏器,所述光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荧光轮产生的所述第一单色光、所述第二单色光或所述第三单色光,并传输至所述起偏器;
所述起偏器包括反射区域与偏振区域,所述反射区域包围所述偏振区域,所述偏振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单微透面板的形状匹配;
所述光收集装置还用于收集所述反射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一单色光、所述第二单色光或所述第三单色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包括:
蓝激光模块,用于产生所述激发光;
匀光器件,用于对所述激发光进行匀光处理;
会聚透镜,用于将匀光处理后的所述激发光会聚至所述荧光轮,以激发所述荧光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包括:
蓝激光模块,用于产生所述激发光;
匀光器件,用于对所述激发光进行匀光处理;
偏振片,用于改变所述激发光的路径,以使所述激发光通过所述光收集装置传输至所述荧光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轮包括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圆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区域与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为同心半圆环,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四区域为同心半圆环,以使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呈同心圆环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所述第一区域设置第一荧光粉,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散射片,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四区域设置第二荧光粉;
所述激发光在所述第一时序覆盖所述第一荧光粉与所述散射片,以使所述第一荧光粉与所述散射片产生所述第一单色光与所述第三单色光;所述激发光在所述第二时序覆盖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第二荧光粉,以使所述第二荧光粉产生所述第二单色光。
CN202122199609.4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Active CN216351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9609.4U CN21635174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9609.4U CN21635174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1745U true CN21635174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9609.4U Active CN21635174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1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7146B2 (en) Light-collecting illumination system
US20040125048A1 (en) Display element , display device, and microlens array
US20100321640A1 (en) Projection display chip
US20110019128A1 (en) Optical member,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member
US20020126390A1 (en) Lens array substr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2182008A (ja) 光学レン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投影型液晶表示装置
US8998418B2 (en) Color light mixing method, color light mixing device and small-sized projecting system having such color light mixing device
US6680762B2 (en) Projec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herein overall focal point of the lens is shifted to increase effective aperture ratio
WO2020259615A1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EP2472171A1 (en) Backlight syste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810572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1022311A (ja)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WO2022052868A1 (zh) 显示装置
CN100504587C (zh) 投影机
CN108803217B (zh) 激发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16351745U (zh) 一种单微透面板及投影系统
JP2008097032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投影型液晶表示装置
JP520033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721981A (zh) 屏幕及投影机
WO201204336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16351723U (zh) 一种单微透投影系统
JPH08227103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0162592A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3498707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216118360U (zh) 合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