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1735U -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1735U
CN216351735U CN202121128555.6U CN202121128555U CN216351735U CN 216351735 U CN216351735 U CN 216351735U CN 202121128555 U CN202121128555 U CN 202121128555U CN 216351735 U CN216351735 U CN 216351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elastic
hea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85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应哲
张相雄
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85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1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1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1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该镜头组件包括:镜头、镜头壳体、弹性导热件,其中镜头还包括镜头后群组,镜头壳体套设于镜头上,弹性导热件设置于镜头后群组和镜头壳体之间,并且分别连接镜头后群组与镜头壳体,弹性导热件用于将镜头后群组所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镜头壳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将镜头后群组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同时,能够保证调焦过程中镜头后群组与弹性导热件、镜头壳体有效接触,保证散热效果,以降低镜头热失焦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投影机除了用在一般办公室的会议报告外,由于具备视听播放功能,亦经常于各种专题讨论或学术课程中使用。习知投影机的镜头包括镜头前群组以及镜头后群组。组装时,部分镜头前群组会外露于投影机的壳体,镜头连接于光学引擎,镜头后群组设置在镜头前群组的尾端,且进入光学引擎的开口中。
随着投影机的发展,亮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经过投影机镜头的光功率密度也越来越高。镜头能够承受的光功率是有限的,当通过镜头的光功率高于设计规格时,容易出现热失焦等问题。
其中在投影机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镜头进行调焦,调焦会导致镜头后群组沿出光方向的移动,可能导致散热部件无法与镜头后群组保持有效接触。而镜头中的镜片往往采用导热性能较差的树脂或者玻璃,高功率光束通过镜头时,杂散光打在镜头中其它结构件上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出,导致镜头中的镜片热变形,会影响焦距进而导致热失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镜头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该镜头组件包括:
镜头,包括镜头后群组;
镜头壳体,套设于所述镜头上;
弹性导热件,设置于所述镜头后群组和所述镜头壳体之间并且分别连接所述镜头后群组与所述镜头壳体,所述弹性导热件用于将所述镜头后群组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镜头壳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设备,该投影设备包括上述镜头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镜头组件包括:镜头、镜头壳体、弹性导热件,其中镜头还包括镜头后群组,镜头壳体套设于镜头上,弹性导热件设置于镜头后群组和镜头壳体之间,并且分别连接镜头后群组与镜头壳体,弹性导热件用于将镜头后群组所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镜头壳体。通过这种方式,镜头可以有效地将镜头后群组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同时,能够保证调焦过程中镜头后群组与弹性导热件、镜头壳体有效接触,保证散热效果,以降低镜头热失焦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镜头组件10;镜头100;镜头前群组110;镜头后群组120;第一定位部121;镜头壳体200;镜头后群支架210;镜头后群壳体220;通孔230;容置空间240;第二定位部250;弹性导热件300;凸起部310;导热垫400;导热垫圈500;第一导热垫圈510;第二导热垫圈520;固定件600;导热元件610;第三定位部620;镜头后群固定件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镜头组件可以应用于投影设备。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10的实施例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镜头组件10可以包括:镜头100、镜头壳体200、以及弹性导热件300。
镜头100可以包括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前群组110,镜头前群组处于投影设备的壳体外,镜头后群组120则设置在镜片前群组的尾端。镜头壳体200可以套设于镜头100上。
弹性导热件300可以设置于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壳体200之间,并且弹性导热件300分别连接镜头后群组120与镜头壳体200,以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将镜头后群组120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200,然后通过投影设备外部的系统风道或其他散热机制带走热量,且在对投影设备进行调焦时,可以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形变使弹性导热件300、镜头后群组120、镜头壳体200之间保持有效接触,以保证散热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镜头组件10可以有效地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将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200,以降低镜头100热失焦的风险,同时,在调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形变使弹性导热件300、镜头后群组120、镜头壳体200之间有效接触,保证散热效果。
参见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10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10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镜头壳体200可以包括镜头后群支架210。镜头后群支架210可以设置有通孔230,镜头后群支架210通过通孔230套设于镜头100上。
具体地,镜头后群支架210可以是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棱柱状,也可以是圆柱状,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在一实施例中,通孔230可以是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并且通孔230的中心可以与镜头后群支架210的中心重合。例如,当镜头后群支架210为圆柱时,通孔230为圆形状时,镜头后群支架210和通孔230可以同心设置。
镜头壳体200还可以包括镜头后群壳体220。镜头后群壳体220可以设置于镜头后群支架210上,镜头后群壳体220设有一容置空间240,镜头后群组120设置于容置空间240内。
具体地,镜头后群壳体220可以围绕通孔230的圆周设置,以使镜头后群壳体220为一中空的圆柱状壳体,镜头后群壳体220的中空形成为一容置空间240,镜头后群组120可以设置于容置空间240内。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可以传递至镜头后群壳体220,以通过外部的系统风道对镜头后群组120进行散热。同时,由于镜头后群组120设置于镜头后群壳体220的容置空间240内,可以使得整个镜头组件10的结构紧凑,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密封结构,不影响投影设备的体积,并且方案容易实现。
参见图2,弹性导热件300一端与镜头后群组120靠近镜头后群支架210的一端连接,弹性导热件300另一端与镜头后群壳体220远离镜头后群支架210的一端连接。
其中,弹性导热件300可以通过焊接、抵接或粘接等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与镜头后群组120与镜头后群壳体220连接。
具体地,镜头后群组120靠近镜头后群支架210一端可以设有第一定位部121,镜头后群壳体220远离镜头后群支架210一端可以设有第二定位部250。弹性导热件300一端抵接第一定位部121,另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250,以使弹性导热件300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250配合固定于容置空间240内。
镜头后群组120在镜头后群支架210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一定位部121在镜头后群支架210方向上的投影内,以使弹性导热件300的一端可以抵接于第一定位部121。
第二定位部250在镜头后群支架210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位于镜头后群支架210的通孔230内,以使弹性导热件300的一端可以抵接于第二定位部250。具体地,第二定位部250可以是圆环状或者扇环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250只需要满足其在镜头后群支架210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通孔230内且能够与第二定位部250抵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件300可以为波纹管,波纹管可以套设在镜头后群组120上,且波纹管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定位部121,另一端抵接第二定位部250,以将波纹管固定于镜头后群壳体220的容置空间240内。
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可以包括导热垫圈500,导热垫圈500可以套设于镜头后群组120上,且导热垫圈500靠近第一定位部121设置,导热垫圈50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一定位部121。也即,导热垫圈500可以设置在弹性导热件300靠近第一定位部121一端与第一定位部121之间,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弹力将导热垫圈500抵接于第一固定部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定位部121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设置导热垫圈500以增强弹性导热件300的热传导效率。
其中,导热垫圈500可以是由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例如,导热垫圈500可以由铜或铝等金属材料制成,以增强导热垫圈500的导热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热垫圈500可以套设于镜头后群组120上,且导热垫圈500靠近第二定位部250设置,导热垫圈50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二定位部250。也即,导热垫圈500还可以设置在弹性导热件300靠近第二定位部250一端与第二定位部250之间,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弹力将导热垫圈500抵接于第二固定部上。
在又一实施例中,导热垫圈500还可以包括第一导热垫圈510和第二导热垫圈520。第一导热垫圈510和第二导热垫圈520均可以套设于镜头后群组120上,且第一导热垫圈510靠近第一定位部121设置,第一导热垫圈51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一定位部121。第二导热垫圈520靠近第二定位部250设置,第二导热垫圈52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二定位部25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定位部121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设置第一导热垫圈510,在第二定位部250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设置第二导热垫圈520以进一步增强弹性导热件300的散热效果。
参见图2和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10的第一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可以包括导热垫400,导热垫400设置于镜头后群组120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套设于导热垫400,以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弹力将导热垫400固定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弹性导热件300与镜头后群组120之间设置导热垫400,可以通过导热垫400对镜头后群组120起到保护效果的同时,还能增强弹性导热件300的导热效果。
其中,导热垫400可以是由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例如,导热垫400可以由铜或铝等金属材料制成,以增强导热垫400的导热性能。
导热垫400可以呈现套筒状,直接套设在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垫400还可包括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均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固定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可以在增强弹性导热件300的导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便于对镜头组件10的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镜头组件10可以包括固定件600,固定件600设置于导热垫400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固定件600用于将导热垫400固定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固定件600可以是由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弹性导热件300可以套设于固定件600上,以通过固定件600和导热垫400共同将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传导至弹性导热件300。
具体地,固定件600可以包括导热元件610,导热元件610设置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弹性导热件300套设于导热元件610上,导热元件610可以用于传导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至弹性导热件300,再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将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200。
导热元件610可以连接第一定位部121,导热元件610在镜头后群支架210上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一定位部121在镜头后群支架210上的投影中,以使套设于导热元件610的弹性导热件300的一端可以抵接第一定位部121。其中,第一定位部121可以与导热元件610一体成型。
固定件600还可以包括第三定位部620,第三定位部620可以设置于靠近镜头后群支架210一端,第三定位部620可以连接第一定位部121,以将第一定位部121和导热元件610固定于导热垫400的侧表面。第三定位部620可以突出于第一定位部121的外表面,以使弹性导热件300可以抵接于第三定位部620。
具体地,第三定位部620可以为螺丝,第一定位部121可以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螺纹孔,以通过螺丝将第一定位部121、导热元件610固定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导热元件610可以包括第一导热元件和第二导热元件。其中,第一导热元件和第二导热元件可以分别通过第三定位部620与导热垫400连接,且同时固定在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第一导热垫可以位于第一导热元件和镜头后群组120之间,第二导热垫可以位于第二导热元件和镜头后群组120之间,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通过第一导热元件和第二导热元件固定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当然,也可以不局限于将导热垫400分为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三导热垫和第四导热垫等,并通过导热元件610固定在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
其中,导热垫400的数量可以根据导热元件610的数量对应设置。例如,导热元件610设置为第一导热元件、第二导热元件、第三导热元件时,导热垫400则可以对应设置为第一导热垫、第二导热垫和第三导热垫。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垫圈500可以套设于导热元件610上,且靠近第三定位部620设置,导热垫圈50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三定位部620。也即,导热垫圈500可以设置在弹性导热件300与第三定位部620之间,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弹力将导热垫圈500抵接于第三定位部620。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热垫圈500可以套设于导热元件610上,且靠近第二定位部250设置,导热垫圈50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二定位部250。也即,导热垫圈500还可以设置在弹性导热件300与第二定位部250之间,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弹力将导热垫圈500抵接于第二固定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热垫圈510和第二导热垫圈520均可以套设于导热元件610上,且第一导热垫圈510靠近第三定位部620设置,第一导热垫圈51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三定位部620。第二导热垫圈520靠近第二定位部250设置,第二导热垫圈520通过弹性导热件300抵接第二定位部25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三定位部620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设置第一导热垫圈510,在第二定位部250与弹性导热件300之间设置第二导热垫圈520以进一步增强弹性导热件300的散热效果。
如图4所述,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10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件300可以为弹簧,以通过弹簧代替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波纹管,本实施例中的镜头组件10的其他部分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10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的镜头组件10的第三实施例可以包括:镜头100、镜头壳体200、以及导热弹性件。
镜头100可以包括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前群组110,镜片前群组处于投影设备的壳体外,镜头后群组120则设置在镜片前群组的尾端。镜头100可以通过镜头壳体200的开口与投影机壳体内的光学引擎连接。
弹性导热件300设置于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壳体200之间,并且弹性导热件300分别连接镜头后群组120与镜头壳体200,以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将镜头后群组120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200,然后通过投影设备外部的系统风道或其他散热机制带走热量,且在对投影设备进行调焦时,可以通过弹性件的形变使弹性导热件300、镜头后群组120、镜头壳体200之间有效接触,保证散热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镜头组件10可以有效地通过弹性导热件300将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200,以降低镜头100热失焦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形变使弹性导热件300、镜头后群组120、镜头壳体200之间有效接触,保证散热效果。
镜头壳体200的开口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其他与镜头100相配合的形状。
镜头后群组120可以包括镜头后群固定件700,镜头后群固定件700在镜头壳体200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位于镜头壳体200内。镜头后群固定件700设置于镜头后群组120的侧表面,弹性导热件300设置于镜头后群固定件700与镜头壳体200之间,弹性导热件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镜头后群固定件700上,弹性导热件3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镜头壳体200上。其中,镜头后群固定件700可以由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例如,镜头后群固定件700可以由铜或铝等金属材料制成,以增强导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件300可以为弹片,弹片可以通过螺丝固定于镜头后群固定件700与镜头壳体20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连接方式,例如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实现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传导至镜头后群组120固定件600,然后通过弹片将热量传导至镜头壳体200,最后通过投影设备外部的系统风道带走热量,以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弹片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310,凸起部310位于弹片与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壳体200的连接处之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弹片上设置第凸起部310,以在对投影设备进行调焦时,可以通过弹片的形变,使调焦过程中弹片、镜头后群组120、镜头壳体200之间有效接触,保证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弹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镜头后群固定件700两边。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片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或者六个,并对称的设置在镜头后群固定件700的周围。
其中,弹片与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壳体200的连接处之间的凸起部310可以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片与镜头后群组120和镜头壳体200的连接处之间凸起部310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镜头组件10可以有效地传导镜头后群组120的热量至镜头后群固定件700,然后通过镜头后群固定件700与镜头壳体200上的弹片传导热量至镜头壳体200,能够有效地降低镜头组件10热失焦的风险。同时,在弹片上还设有凸起部310,以便于通过弹性导热件300的形变使调焦时弹性导热件300与镜头后群组120、镜头壳体200有效接触,确保散热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投影设备包括上述镜头组件10,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包括镜头后群组;
镜头壳体,套设于所述镜头上;
弹性导热件,所述弹性导热件为一体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镜头后群组和所述镜头壳体之间并且分别连接所述镜头后群组与所述镜头壳体,所述弹性导热件用于将所述镜头后群组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镜头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壳体包括:
镜头后群壳体,所述镜头后群壳体套设于所述镜头后群组上;
镜头后群支架,所述镜头后群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头后群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导热件一端与所述镜头后群组靠近所述镜头后群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导热件另一端与所述镜头后群壳体远离镜头后群支架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后群组靠近所述镜头后群支架一端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镜头后群壳体远离所述镜头后群支架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
所述弹性导热件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
导热垫圈,套设于所述镜头后群组上,且靠近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所述导热垫圈通过所述弹性导热件抵接所述第一定位部;或,
所述导热垫圈,套设于所述镜头后群组上,且靠近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所述导热垫圈通过所述弹性导热件抵接所述第二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
导热垫,所述导热垫设置于所述镜头后群组与所述弹性导热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
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垫与所述弹性导热件之间,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导热垫固定于所述镜头后群组的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件为弹簧和波纹管其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后群组包括:
镜头后群固定件,所述镜头后群固定件设置于所述镜头后群组的侧表面;
所述弹性导热件设置于所述镜头后群固定件与所述镜头壳体之间,所述弹性导热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后群固定件上,所述弹性导热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件为弹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弹片与所述镜头后群组和所述镜头壳体分别的连接处之间。
12.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组件。
CN202121128555.6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Active CN216351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555.6U CN21635173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555.6U CN21635173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1735U true CN21635173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27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8555.6U Active CN21635173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1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5833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791838B1 (en) Flexible assembly system and mechanism adapted for an optical projection apparatus
US8061849B2 (en) Lens module having thermal dissipation structure with vaulted contacting block and projector using same
CN108873579B (zh) 投影设备
CN108803208B (zh) 投影设备
US10705415B2 (en) Projector device
CN216351735U (zh) 一种镜头组件及投影设备
CN216927362U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216292018U (zh) 一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dmd导热的安装结构
CN114578636B (zh)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CN213750493U (zh) 一种光机引擎及投影设备
US11243374B2 (en) Projection device
CN110187462B (zh) 镜头及投影装置
CN114578640A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10618572B (zh) 投影设备
WO2020155820A1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辆设备
CN218273069U (zh) 一种dmd封装散热结构及投影光机
CN219916157U (zh) 一种棱镜散热装置
CN218158699U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成像设备
CN220872866U (zh) 投影装置
CN113917771B (zh) 一种投影机
CN217335681U (zh) 车载摄像头
CN217932389U (zh) 投影仪
CN219590658U (zh) 一种投影仪光机装置
CN219799976U (zh) 一种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