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7836U -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7836U
CN216347836U CN202122284806.6U CN202122284806U CN216347836U CN 216347836 U CN216347836 U CN 216347836U CN 202122284806 U CN202122284806 U CN 202122284806U CN 216347836 U CN216347836 U CN 216347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sediment
ring
gear
salv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48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浩
杨正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Yuanrui Resour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Yuanrui Resour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Yuanrui Resour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Yuanrui Resour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48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7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7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7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炉液面捞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捞渣部和储渣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捞渣部进行捞渣作业的驱动部一和用于驱动储渣部进行倒渣作业的驱动部二;所述捞渣部包括两个水平同轴设置的捞渣环,两个捞渣环通过捞渣板连接;所述储渣部包括储渣筒,所述储渣筒包括两块圆形侧板和储渣斗,所述圆形侧板固定在储渣斗的两端,所述圆形侧板与储渣斗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纳腔,驱动部一驱动捞渣环转动,捞渣环下部进入液下,并向渣流向反方向转动,将铅渣捞起,捞渣结束后,驱动部二驱动储渣部进行180°翻转,把渣倒入指定容器,整个装置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捞渣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

Description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炉液面捞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背景技术
合金铅的各项元素成份有着严格的比例要求。因此,在生产时需要对原料进行高温精炼,在进行铅合金精炼过程中,混杂在铅液中的各种物质在高温作用下物理、化学反应,各种杂质会浮出铅水液面。这些杂质需要人或设备从锅炉中捞起,此岗位工作劳强度大、温度高、气味大、毒性大、粉尘多,严重影响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现有技术的捞渣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工人手持捞渣工具进行捞渣作业,捞渣工具的前端是一块表面具有漏孔的平板形捞渣板;第二种方法是机械化捞渣,将捞渣工具固定在机械手上,对机械手进行动作编程,控制捞渣工具进行捞渣作业,具体流程是:将捞渣板从铅炉的一端竖直插入,然后将捞渣板逐渐放平同时让捞渣板沿着铅炉长度方向前行,捞渣板到达铅炉末端之后取出捞渣板并倾倒捞渣板表面的废渣;这种机械化捞渣作业本质上是利用通用的机械手模拟人工捞渣动作,整套动作步骤较多且复杂,因此需要借助可编程的机械手来定制动作;虽然机械手能够很好的完成捞渣作业,但是机械手本身体积大、价格高,采用机械手来进行捞渣作业增加了冶炼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具有捞渣过程动作简单、捞渣效率高、捞渣效果好、人工劳动强度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捞渣部和储渣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捞渣部进行捞渣作业的驱动部一和用于驱动储渣部进行倒渣作业的驱动部二;
所述捞渣部包括两个水平同轴设置的捞渣环,两个捞渣环通过捞渣板连接;
所述储渣部包括储渣筒,所述储渣筒包括两块圆形侧板和储渣斗,所述圆形侧板固定在储渣斗的两端,所述圆形侧板与储渣斗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纳腔;
所述捞渣部与驱动部一连接,所述储渣部与驱动部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渣在自身密度和铅炉搅拌的影响下会浮出铅炉的液面并沿搅拌方向运动,捞渣部在驱动部一的驱动下带动捞渣环转动进行捞渣作业,捞渣环转动时带动捞渣板向渣流向反方向转动,铅渣在惯性作用下被捞渣板捞起,随着捞渣环继续转动捞渣板上的铅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储渣筒内,整个工作过程动作简单,捞渣效率高,充分利用了铅炉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设备和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捞渣板的数量为多个,各捞渣板沿捞渣环的中心圆周阵列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捞渣板阵列布置的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捞渣、储渣过程,有效提高了捞渣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捞渣环分别为驱动捞渣环和从动捞渣环,所述驱动捞渣环与驱动部一连接,所述储渣筒与驱动捞渣环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与驱动部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一通过带动驱动捞渣环转动,从而带动从动捞渣环和捞渣板一起转动,捞渣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将铅渣捞起,待工作结束时,驱动部二驱动储渣筒转动180°,把渣倒入指定容器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适应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一包括固定在驱动捞渣环外侧端面上的齿圈一和与齿圈一啮合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固定在旋转臂一的下端,所述旋转臂一的上端通过齿轮二与齿轮三啮合,所述齿轮三与电机一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臂一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的侧板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旋转时驱动齿轮三旋转,齿轮三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二旋转,齿轮二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一旋转,旋转臂一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一下端的齿轮一旋转,齿轮一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一旋转,齿圈一旋转时带动驱动捞渣环旋转,通过旋转臂一和多齿轮将电机一的动力传递到捞渣部,同时捞渣部的热量通过旋转臂一和各齿轮逐级传递,在逐级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得到散发,大大降低了高温对设备造成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更适合炉内捞渣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二包括固定在储渣筒与驱动捞渣环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外壁上的齿圈二和与齿圈二啮合的齿轮四,所述齿轮四固定在旋转臂二的下端,所述旋转臂二的上端通过齿轮五与齿轮六啮合,所述齿轮六与电机二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臂二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的侧板二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二旋转时驱动齿轮六旋转,齿轮六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五旋转,齿轮五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二旋转,旋转臂二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二下端的齿轮四旋转,齿轮四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二旋转,齿圈二旋转时带动储渣筒旋转,通过旋转臂二和多齿轮将电机二的动力传递到储渣部,同时储渣部的热量通过旋转臂二和各齿轮逐级传递,在逐级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得到散发,大大降低了高温对设备造成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更适合炉内捞渣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捞渣环和储渣筒两侧的圆形侧板均与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侧板一和侧板二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捞渣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限位柱,各限位住沿从动捞渣环的中心圆周阵列布置,各限位柱与从动捞渣环的中心相对的一侧均和储渣筒与驱动捞渣环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的侧壁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捞渣环和储渣筒两侧的圆形侧板均与支撑轴转动连接,从动捞渣环的端面上设置多个限位柱与储渣筒一侧的圆形侧板的侧壁相互配合,储渣筒位于驱动捞渣环和从动捞渣环之间,保证驱动捞渣环和储渣筒在相对转动时互不干扰,协同工作,共同实现捞渣后储渣的功能,同时将储渣筒设置在驱动捞渣环和从动捞渣环之间,充分利用了两捞渣环之间的空间,大大减小了设备体积,设备结构更加紧凑,设备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分别位于顶板的两侧,所述驱动部一和驱动部二均安装在顶板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一和侧板二作为捞渣部和储渣部的安装板,还作为驱动部一和驱动部二的安装板,将驱动部一和驱动部二分别与捞渣部和储渣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还包括用于起吊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位于顶板的上方,所述顶板和侧板均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架可用于与前后上下移动机构相连,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自行捞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捞渣板的截面为弧形,所述捞渣板的弧形凹面为捞渣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凹面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捞渣板的捞渣能力和储渣能力,保证捞起的铅渣不易从捞渣板上滑落,更容易随捞渣板运送到储渣筒上方储渣口的位置,捞渣效率高,捞渣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捞渣部在驱动部一的驱动下带动捞渣环转动进行捞渣作业,捞渣环转动时带动捞渣板向渣流向反方向转动,铅渣在惯性作用下被捞渣板捞起,随着捞渣环继续转动捞渣板上的铅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储渣筒内,待工作结束后,驱动部二驱动储渣部进行180°翻转,从而把渣倒入指定容器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且工作过程中动作简单,捞渣效率高,充分利用了铅炉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设备和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将储渣筒设置在驱动捞渣环和从动捞渣环之间,保证驱动捞渣环和储渣筒在相对转动时互不干扰,协同工作,共同实现捞渣后储渣的功能,另外,将储渣筒设置在驱动捞渣环和从动捞渣环之间,充分利用了两捞渣环之间的空间,大大减小了设备体积,设备结构更加紧凑,设备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捞渣板阵列布置的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捞渣、储渣过程,有效提高了捞渣效率,且将捞渣板设置为弧形,弧形凹面大大增加了捞渣板的捞渣能力和储渣能力,保证捞起的铅渣不易从捞渣板上滑落,更容易随捞渣板运送到储渣筒上方储渣口的位置,捞渣效率高,捞渣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中捞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中储渣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中驱动部一与捞渣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中驱动部二与捞渣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在铅炉中的摆放位置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侧板一;12、侧板二;13、支撑轴;14、矩形框架;15、顶板;2、捞渣部;21、捞渣环;211、驱动捞渣环;212、从动捞渣环;22、捞渣板;23、限位柱;3、储渣部;31、储渣筒;311、圆形侧板;312、储渣斗;4、驱动部一;41、齿圈一;42、齿轮一;43、旋转臂一;44、齿轮二;45、齿轮三;46、电机一;5、驱动部二;51、齿圈二;52、齿轮四;53、旋转臂二;54、齿轮五;55、齿轮六;56、电机二;6、铅炉;7、搅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6,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捞渣部2和储渣部3,所述机架1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捞渣部2进行捞渣作业的驱动部一4和用于驱动储渣部3进行倒渣作业的驱动部二5,所述捞渣部2包括两个水平同轴设置的捞渣环21,两个捞渣环21通过捞渣板22连接,所述捞渣部2包括储渣筒31,所述储渣筒31包括两块圆形侧板311和储渣斗312,所述圆形侧板311固定在储渣斗312的两端,所述圆形侧板311与储渣斗312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捞渣部2与驱动部一4连接,所述捞渣部2与驱动部二5连接,铅渣在自身密度和铅炉搅拌的影响下会浮出铅炉6的液面并沿搅拌方向7运动,捞渣部2在驱动部一4的驱动下带动捞渣环21 转动进行捞渣作业,捞渣环21转动时带动捞渣板22向渣流向反方向转动,铅渣在惯性作用下被捞渣板22捞起,随着捞渣环21继续转动捞渣板22上的铅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储渣筒 31内,整个工作过程动作简单,捞渣效率高,充分利用了铅炉6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设备和人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捞渣板22的数量为多个,各捞渣板22沿捞渣环21的中心圆周阵列布置,多个捞渣板22阵列布置的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捞渣、储渣过程,有效提高了捞渣效率。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捞渣环21分别为驱动捞渣环211和从动捞渣环212,所述驱动捞渣环 211与驱动部一4连接,所述储渣筒31与驱动捞渣环211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311与驱动部二5连接,驱动部一4通过带动驱动捞渣环211转动,从而带动从动捞渣环212和捞渣板22一起转动,捞渣板22在转动的过程中将铅渣捞起,待工作结束时,驱动部二5驱动储渣筒31转动180°,把渣倒入指定容器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适应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一4包括固定在驱动捞渣环211外侧端面上的齿圈一41和与齿圈一 41啮合的齿轮一42,所述齿轮一42固定在旋转臂一43的下端,所述旋转臂一43的上端通过齿轮二44与齿轮三45啮合,所述齿轮三45与电机一4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臂一43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一11上,电机一46旋转时驱动齿轮三45旋转,齿轮三45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二44旋转,齿轮二44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一43旋转,旋转臂一43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一43 下端的齿轮一42旋转,齿轮一42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一41旋转,齿圈一41旋转时带动驱动捞渣环211旋转,通过旋转臂一43和多齿轮将电机一46的动力传递到捞渣部2,同时捞渣部2的热量通过旋转臂一43和各齿轮逐级传递,在逐级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得到散发,大大降低了高温对设备造成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更适合炉内捞渣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二5包括固定在储渣筒31与驱动捞渣环211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311 外壁上的齿圈二51和与齿圈二51啮合的齿轮四52,所述齿轮四52固定在旋转臂二53的下端,所述旋转臂二53的上端通过齿轮五54与齿轮六55啮合,所述齿轮六55与电机二5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臂二53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二12上,所述电机二56旋转时驱动齿轮六55 旋转,齿轮六55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五54旋转,齿轮五54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二53旋转,旋转臂二53旋转时带动旋转臂二53下端的齿轮四52旋转,齿轮四52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二51旋转,齿圈二51旋转时带动储渣筒31旋转,通过旋转臂二53和多齿轮将电机二56的动力传递到储渣部3,同时储渣部3的热量通过旋转臂二53和各齿轮逐级传递,在逐级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得到散发,大大降低了高温对设备造成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更长,更适合炉内捞渣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捞渣环211和储渣筒31两侧的圆形侧板311均与支撑轴1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3的两端分别与侧板一11和侧板二12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捞渣环21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限位柱23,各限位住沿从动捞渣环212的中心圆周阵列布置,各限位柱23与从动捞渣环212 的中心相对的一侧均和储渣筒31与驱动捞渣环211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311的侧壁相互配合,驱动捞渣环211和储渣筒31两侧的圆形侧板311均与支撑轴13转动连接,从动捞渣环212的端面上设置多个限位柱23与储渣筒31一侧的圆形侧板311的侧壁相互配合,储渣筒31位于驱动捞渣环211和从动捞渣环212之间,保证驱动捞渣环211和储渣筒31在相对转动时互不干扰,协同工作,共同实现捞渣后储渣的功能,同时将储渣筒31设置在驱动捞渣环211和从动捞渣环212之间,充分利用了两捞渣环之间的空间,大大减小了设备体积,设备结构更加紧凑,设备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15,所述侧板一11和侧板二12分别位于顶板 15的两侧,所述驱动部一4和驱动部二5均安装在顶板15的上端面,侧板一11和侧板二12作为捞渣部2和储渣部3的安装板,还作为驱动部一4和驱动部二5的安装板,将驱动部一4和驱动部二5分别与捞渣部2和储渣部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还包括用于起吊的矩形框架14,所述矩形框架14位于顶板15的上方,所述顶板15和侧板均固定在矩形框架14的下方,所述矩形框架14可用于与前后上下移动机构相连,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自行捞渣。
进一步的,所述捞渣板22的截面为弧形,所述捞渣板22的弧形凹面为捞渣面,弧形凹面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捞渣板22的捞渣能力和储渣能力,保证捞起的铅渣不易从捞渣板22上滑落,更容易随捞渣板22运送到储渣筒31上方储渣口的位置,捞渣效率高,捞渣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上下移动机构将机架1上方的矩形框架14吊起,并调节上下移动机构,使整个捞渣机移动至铅炉6上方合适的位置,再通过起吊装置将捞渣机放入铅炉6 中,使得捞渣部2的下端没入到铅液中,铅炉6中的铅渣在自身密度和铅炉搅拌的影响下浮出液面并沿搅拌方向7运动,启动驱动部一4,捞渣部2在驱动部一4的驱动下带动捞渣环21转动,捞渣环21转动时带动捞渣板22进入液下并向渣流向反方向转动,铅渣在惯性作用下被捞渣板 22捞起,随着捞渣环21继续转动至捞渣板22上的铅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储渣筒31内,直至工作完成,然后启动驱动部二5,驱动部二5驱动储渣筒31转动180°,把渣倒入指定容器内,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人工劳动强度小。

Claims (9)

1.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捞渣部(2)和储渣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捞渣部(2)进行捞渣作业的驱动部一(4)和用于驱动储渣部(3)进行倒渣作业的驱动部二(5);
所述捞渣部(2)包括两个水平同轴设置的捞渣环(21),两个捞渣环(21)之间通过捞渣板(22)连接;
所述捞渣部(2)包括储渣筒(31),所述储渣筒(31)包括两块圆形侧板(311)和储渣斗(312),所述圆形侧板(311)固定在储渣斗(312)的两端,所述圆形侧板(311)与储渣斗(312)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纳腔;
所述捞渣部(2)与驱动部一(4)连接,所述捞渣部(2)与驱动部二(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板(22)的数量为多个,各捞渣板(22)沿捞渣环(21)的中心圆周阵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捞渣环(21)分别为驱动捞渣环(211)和从动捞渣环(212),所述驱动捞渣环(211)与驱动部一(4)连接,所述储渣筒(31)与驱动捞渣环(211)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311)与驱动部二(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一(4)包括固定在驱动捞渣环(211)外侧端面上的齿圈一(41)和与齿圈一(41)啮合的齿轮一(42),所述齿轮一(42)固定在旋转臂一(43)的下端,所述旋转臂一(43)的上端通过齿轮二(44)与齿轮三(45)啮合,所述齿轮三(45)与电机一(4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臂一(43)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一(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二(5)包括固定在储渣筒(31)与驱动捞渣环(211)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311)外壁上的齿圈二(51)和与齿圈二(51)啮合的齿轮四(52),所述齿轮四(52)固定在旋转臂二(53)的下端,所述旋转臂二(53)的上端通过齿轮五(54)与齿轮六(55)啮合,所述齿轮六(55)与电机二(5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臂二(53)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二(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捞渣环(211)和储渣筒(31)两侧的圆形侧板(311)均与支撑轴(1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3)的两端分别与侧板一(11)和侧板二(12)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捞渣环(21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限位柱(23),各限位住沿从动捞渣环(212)的中心圆周阵列布置,各限位柱(23)与从动捞渣环(212)的中心相对的一侧均和储渣筒(31)与驱动捞渣环(211)相对一侧的圆形侧板(311)的侧壁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15),所述侧板一(11)和侧板二(12)分别位于顶板(15)的两侧,所述驱动部一(4)和驱动部二(5)均安装在顶板(15)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还包括用于起吊的矩形框架(14),所述矩形框架(14)位于顶板(15)的上方,所述顶板(15)和侧板均固定在矩形框架(14)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板(22)的截面为弧形,所述捞渣板(22)的弧形凹面为捞渣面。
CN202122284806.6U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Active CN216347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4806.6U CN216347836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4806.6U CN216347836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7836U true CN21634783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4806.6U Active CN216347836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7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0618A (zh) 一种自动捞渣装置
CN216347836U (zh) 一种铅炉液面捞渣机
CN217625296U (zh) 一种电熔镁砂生产用数控加药机
CN210679143U (zh) 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搅拌机
CN207929079U (zh) 一种自摇匀式抛光液匀化制备装置
CN112195732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自动铺砖机
CN220684830U (zh) 一种次氯酸钠储药池
CN220343604U (zh) 一种鱼制品用挂浆机
CN217173483U (zh) 电化学除重金属装置
CN217275536U (zh) 一种堇青石棚板加工的原料熔融装置
CN219486148U (zh) 一种建筑用搅拌设备
CN220715844U (zh) 一种二次酸浸液化铁的反应装置
CN216845263U (zh) 一种无缝钢管冷却池
CN210544777U (zh) 一种粉体改性装置
CN220564662U (zh) 一种铁水预处理脱硫捞渣集成装置
CN218358510U (zh) 一种工业氯化钠生产用溶解装置
CN216523181U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熔融装置
CN2175734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14390049U (zh) 一种化学生产用自动加料装置
CN216005239U (zh) 一种黄烟处理剂自动加药装置
CN214687219U (zh) 一种盖楼用材料搅拌装置
CN218195971U (zh) 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20766658U (zh) 一种环境整理用废水絮凝装置
CN217568262U (zh) 一种电池材料行业三相反应釜用搅拌装置
CN213621694U (zh) 一种能均衡给矿的电振给矿机给料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