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3612U -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3612U
CN216343612U CN202122911559.8U CN202122911559U CN216343612U CN 216343612 U CN216343612 U CN 216343612U CN 202122911559 U CN202122911559 U CN 202122911559U CN 216343612 U CN216343612 U CN 216343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eeve
shock absorber
damping shock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15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元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Quieti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Quieti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Quieti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Quieti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115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3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3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3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属于阻尼减振器领域,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包括两个板体,两个板体之间铰接连接,板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波形板、弹簧、以及卡珠,波形板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第二板,每个第二板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置槽的内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卡珠,第一板相对的两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卡槽,卡槽与卡珠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内腔隔板形态可变,适用不同尺寸的阻尼减振器的分腔,以及适用不同分腔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阻尼减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一种缓冲器件,在现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应用于车辆上的减振器,或,应用于机械设备上的减振器等。
现有的阻尼减振器有些需要通过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以用于填充相同或不相同的阻尼粒子或者包含阻尼粒子的袋体等,现有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为固定形态,内腔隔板生产后形态不可变,只能适应特定尺寸的阻尼减振器的分腔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内腔隔板形态可变,适用不同尺寸的阻尼减振器的分腔,以及适用不同分腔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包括两个板体,两个板体之间铰接连接,板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波形板、弹簧、以及卡珠,波形板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第二板,每个第二板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置槽的内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卡珠,第一板相对的两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卡槽,卡槽与卡珠配合。
优选地,波形板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填充有阻尼粒子。
优选地,阻尼粒子的填充率为50-80%。
优选地,波形板靠近第二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封盖,将空腔的开口封住。
优选地,波形板远离第二板的一端具有延伸部,延伸部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
优选地,阻尼粒子的材质为铁基颗粒、钨基颗粒或铅颗粒中的一种。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铰接轴,其中一个第一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套筒,另一个第一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同心配合,铰接轴穿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内腔隔板形态可变;由于两个板体之间铰接连接,可根据分腔需求调节两个板体之间的夹角,适用不同分腔需求;可通过左右推拉波形板,使得第二板左右运动,进而调节板体的整体长度,以适用不同尺寸的阻尼减振器的分腔使用。
2、采用波形板的设置,使声波沿各个方向反射,提高声波传递方向的复杂化,有助于削弱声波的能量,进一步提高阻尼减振器的整体消声能力,减少噪音。
3、通过在波形板内部设置阻尼粒子,提高波形板自身具有减振性能,进一步提高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波形板及其上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装于阻尼减振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安装于阻尼减振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00-板体,1-第一板,2-第二板,3-波形板,4-弹簧,5-卡珠,6-容置槽,7-卡槽,8-空腔,9-阻尼粒子,10-封盖,11-延伸部,12-螺纹槽,200-第一套筒,300-第二套筒,400-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包括两个板体100,两个板体100之间铰接连接,板体100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波形板3、弹簧4、以及卡珠5,波形板3的内端固定有两个第二板2,每个第二板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6,弹簧4的一端固定于容置槽6的内部,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有卡珠5,第一板1前后的两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卡槽7,卡槽7与卡珠5配合,波形板3的外端具有延伸部11,延伸部11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12。由于两个板体100之间铰接连接,可根据分腔需求调节两个板体100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的两个板体100之间的夹角为180°。可通过左右推拉波形板3,使得第二板2左右运动,进而调节板体100的整体长度,以适用不同尺寸的阻尼减振器的分腔使用。初始状态时,卡珠5卡进位于最内侧的卡槽7内,需要延长板体100的整体长度时,往外拉波形板3,使得第二板2向外运动,卡珠5从当前卡槽7位置移出,弹簧4收缩,直至卡珠5移动至下一卡槽7处,弹簧4伸长带动卡珠5卡进下一卡槽7处,如此只需要简单的推拉动作即可调节板体100的整体长度,操作简单方便。调节好板体100的长度和两个板体100之间的角度后,将延伸部11的端部与阻尼减振器的内壁相抵,然后通过螺栓将本内腔隔板结构锁紧于阻尼减振器的内部即可。采用波形板3的设置,使声波沿各个方向反射,提高声波传递方向的复杂化,有助于削弱声波的能量,进一步提高阻尼减振器的整体消声能力,减少噪音。
进一步的,波形板3的内部具有空腔8,空腔8的内部填充有阻尼粒子9。通过在波形板3内部设置阻尼粒子9,提高波形板3自身具有减振性能,进一步提高阻尼减振器的减振性能。
进一步的,阻尼粒子9的填充率为50-80%,具体填充率根据实际需求填充。
进一步的,波形板3靠近第二板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封盖10,将空腔8的开口封住,通过封盖10的设置可更换空腔8内的阻尼粒子9。
进一步的,阻尼粒子9的材质为铁基颗粒、钨基颗粒或铅颗粒中的一种,本实施例的阻尼粒子9的材质为钨基颗粒。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套筒200、第二套筒300、以及铰接轴400,位于左侧的第一板1的右端部固定有第一套筒200,位于右侧的第一板1的左端部固定有第二套筒300,第一套筒200和第二套筒300同心配合,铰接轴400穿过第一套筒200和第二套筒300,以实现两个板体100之间的铰接。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个板体100之间的夹角为9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板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波形板、弹簧、以及卡珠;
所述波形板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第二板,每个所述第二板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置槽的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卡珠,所述第一板相对的两外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珠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形板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阻尼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粒子的填充率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形板靠近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封盖,将所述空腔的开口封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形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粒子的材质为铁基颗粒、钨基颗粒或铅颗粒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铰接轴;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套筒,另一个所述第一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同心配合,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CN202122911559.8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Active CN216343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1559.8U CN216343612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1559.8U CN216343612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3612U true CN216343612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1559.8U Active CN216343612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3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43612U (zh) 一种阻尼减振器的内腔隔板结构
CN204978515U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的能量吸收装置以及能量吸收系统
CN208411644U (zh) 汽车中央电器控制盒
CN106694489A (zh) 一种设有密闭空腔的清管器
CN210364916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保健品存储盒
CN107732087B (zh)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07997831U (zh) 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CN2076026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抗震安装箱
CN206217825U (zh) 一种汽车防撞前梁
CN205033938U (zh) 油箱
CN213393328U (zh) 粒子减振阻尼贴
CN209756754U (zh) 一种汽车门板内部减震缓冲用epp构件
CN208686788U (zh)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发动机变速箱的传动轴
CN210283866U (zh) 悬置结构
CN208881994U (zh)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锂电池保护装置
CN215400088U (zh) 一种塔筒运输保护装置
CN214578506U (zh) 一种铝合金减震内筒
CN213392326U (zh) 一种耐压的椭圆形不锈钢尿素罐
CN216069882U (zh) 一种车载用定位装置
CN213441959U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自导航机器人底盘
CN209604461U (zh) 一种抗压性能好的隔块
CN216905662U (zh) 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及其重启电路
CN217557212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洁净实验室
CN219158024U (zh) 龙骨减震器
CN208734847U (zh) 一种无级变速减速机用减震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