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9620U -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9620U
CN216329620U CN202122634944.2U CN202122634944U CN216329620U CN 216329620 U CN216329620 U CN 216329620U CN 202122634944 U CN202122634944 U CN 202122634944U CN 216329620 U CN216329620 U CN 216329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die
plate
wire harness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49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兴才
秦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49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9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9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9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模条,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表面,模条上方转动设有盖板,盖板与模条贴合时能形成供线束穿过的压线孔,上模板能下降至与下模板相抵合模以压紧盖板与模条;第一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一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穿出模条,并将盖板顶开;第二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二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与模条相抵;当第一顶出机构将盖板顶开后,第二顶出机构移动以解除卡扣结构对模条的固定,并能继续上升将模条顶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注塑完成后将盖板和模条按顺序顶开,再取出产品,可以避免拉伤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塑料线束都是通过注塑工艺加工而成的,线束模具运用领域广泛,针对线束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线束在模具中摆放安全和如何避免压线极为重要,
目前,现有生产过程中,线束都需要人工手动摆放到模具中,人工不好操作,安全隐患大;将线束直接放入模具,对摆放方式要求很高,如果摆放不好,在合模时容易压线,线束被夹紧后再开模取出产品时,容易将线束拉伤损坏,产品不良率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将线束通过盖板和模条固定,注塑完成后将盖板和模条按顺序顶开,再取出产品,可以避免拉伤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设于下模板上方并能相对下模板升降活动;模条,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表面,模条上方转动设有盖板,盖板与模条贴合时能形成供线束穿过的压线孔,上模板能下降至与下模板相抵合模以压紧盖板与模条;第一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一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穿出模条,并将盖板顶开;第二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二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与模条相抵;当第一顶出机构将盖板顶开后,第二顶出机构移动以解除卡扣结构对模条的固定,并能继续上升将模条顶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相比人工放置线束而言,将线束通过模条盖板固定再放入模具中,简单方便,放置位置不会出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注塑完成后,线束一端与注塑产品相连,另一端被夹紧;上模板上升,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第一顶出机构先上升,将盖板顶开,使线束不再被盖板和模条夹紧,第二顶出机构再上升,将模条以及注塑产品从下定位槽、型腔中顶出;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依次顶起,在取出产品的时候,线束不再受约束,减少了对线束的拉扯,避免拉伤损坏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盖板上设有第一压线槽,模条上设有第二压线槽,盖板转动至与模条贴合时,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配合形成压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模板上设有型腔以注塑成型,压线孔与型腔连通,线束一端固定在压线孔内,另一端伸入型腔中,以便注塑时将线束和注塑产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杆和顶板,顶板升降活动设于下模板下方,模条上贯穿设有第一顶出孔;第一顶杆下端固定连接于顶板上,上端伸入第一顶出孔并能沿第一顶出孔升降,第一顶杆能随顶板上升以将盖板顶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模条侧面设有卡口,下模板上对应设有卡槽;卡扣结构活动设于卡槽内,并能沿卡槽朝模条移动,卡扣结构能移动至部分伸入卡口中,以对模条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杆和顶出板,顶出板升降活动设于下模板下方,模条底部开设有第二顶出槽,第二顶出槽与卡口连通;第二顶杆下端固定连接于顶出板上,上端伸入第二顶出槽,并能在第二顶出槽中升降,第二顶杆能随顶出板上升至与卡扣结构相抵,并能继续上升以将卡扣结构推出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卡扣结构包括卡块和卡扣弹簧,卡块设于卡槽内,卡扣弹簧一端与卡槽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卡块相连;卡块能沿卡槽移动,以使卡块远离卡扣弹簧的一端嵌入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顶杆上部设有推块斜面,第二顶杆上端上升至卡口所在高度时,卡块与推块斜面相抵,以将卡块推出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顶出板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二顶杆随第一顶杆升降,当第一顶杆将盖板顶开时,推块斜面与卡块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顶板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导柱,第一导柱上端穿过下模板,以向顶板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合模时图1中A-A处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1中B-B处的剖面视图;
图5是开模时图1中A-A处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
上模板100,上定位槽101,下模板110,型腔111,下定位槽 112,卡槽113,上模架120,浇注口121,下模架130,连接螺钉131,固定板140,第一导柱150,第二导柱160,导向筒161;
模条200,第二压线槽201,第一顶出孔202,让位孔203,卡口 204,第二顶出槽205,盖板210,第一压线槽211,导流槽212,导流口213,卡扣结构220,卡块221,卡扣弹簧222,定位块223,螺纹孔224,滑动块225;
第一顶出机构300,第一顶杆310,顶板320;
第二顶出机构400,第二顶杆410,推块斜面411,顶出板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包括上模板100,下模板110,模条200,第一顶出机构300,第二顶出机构400。
上模板10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架120,下模板110下方连接有下模架130,下模架130作为底座用于固定支承整个结构。上模板 100设于下模板110正上方,上模板100和上模架120连接有能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油缸,上模板100能相对于下模板110升降,以实现模具的开模与合模;上模板100与下模板110之间设有型腔111,型腔 111可以设置在上模板100下表面、下模板110上表面、或者当上模板100与下模板110合模时由二者拼合而成;上模架120上表面设有浇注口121,上模板100设有上下贯通的浇注通道,合模时,上模板 100与下模板110相抵,浇注口121通过浇注通道与型腔111连通,注塑液从浇注口121流经浇注通道,再流进型腔111内成型。
模条200通过卡扣结构220固定在下模板110上表面,模条200 上方转动设有盖板210,盖板210与模条200贴合时能形成供线束穿过的压线孔。将盖板210从模条200上方转开,在压线孔中装入线束,再将盖板210转至盖合,盖板210与模条200将线束夹紧固定。相比人工放置线束而言,将线束通过模条200与盖板210固定再放入模具中,简单方便,放置位置不会出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下模板110上表面设有下定位槽112,用于对模条200定位,模条200安装于下定位槽112中,上模板100能下降至与下模板110相抵合模以压紧盖板210与模条200;上模板100下表面也设有上定位槽101,在注塑前,升降油缸驱动上模板100下降,使其降至与下模板110相抵合模,上定位槽101与下定位槽112配合对模条200限位,上模板100与下模板110配合压紧盖板210、模条200,从而进一步固定线束,避免注塑时因为盖板210或模条200移动而导致线束错位或拉扯损坏。
参照图4,第一顶出机构300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110,第一顶出机构300顶部能上升至穿出模条200,并将盖板210顶开;参照图5,第二顶出机构400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110,第二顶出机构400顶部能上升至与模条200相抵;当第一顶出机构300将盖板210顶开后,第二顶出机构400移动以解除卡扣结构220对模条 200的固定,并能继续上升将模条200顶出。具体地,注塑完成后,上模板100上升,上模板100与下模板110开模;线束一端与注塑产品相连,另一端被盖板210和模条200夹紧,若此时将模条200顶出,线束可能会受到拉扯导致损坏;因此,第一顶出机构300先上升,将盖板210顶开,使线束不再被盖板210和模条200夹紧,第二顶出机构400再上升,将模条200、注塑产品从下定位槽112、型腔111中顶出。第一顶出机构300和第二顶出机构400依次顶起,在取出产品的时候,线束将不再受约束,减少了对线束的拉扯,避免拉伤损坏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加工效率。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盖板210上设有第一压线槽211,模条200上设有第二压线槽201,盖板210通过转轴与模条200铰接相连;当盖板210转动至与模条200贴合时,第一压线槽211与第二压线槽201开口相对,第一压线槽211与第二压线槽201配合形成压线孔。具体地,第一压线槽211与第二压线槽201 均为与线束相匹配的圆形槽,二者拼合形成的压线孔沿模条200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直线延伸,以便将线束限制在压线孔中。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模板100上设有浇注通道,下模板110上设有型腔111,浇注通道与型腔111连通,以将注塑液注入型腔111;压线孔与型腔111连通,线束一端固定在压线孔内,另一端伸入型腔111中,以便注塑时将线束和注塑产品连接。具体地,盖板210上设有导流槽212,导流槽212沿盖板210长度方向延伸,并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导流口213,导流口213与型腔111 连通,注塑液从浇注口121进入浇注通道,流向导流槽212后沿导流口213流入型腔111中;压线孔位于型腔111中部高度位置,注塑液填满型腔111时也完全包裹线束,将线束和注塑产品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顶出机构300 包括第一顶杆310和顶板320,顶板320升降活动设于下模板110下方,模条200上贯穿设有第一顶出孔202;第一顶杆310下端固定连接于顶板320上,上端伸入第一顶出孔202并能沿第一顶出孔202升降,并第一顶杆310能随顶板320上升以将盖板210顶开。具体地,顶板320连接有第一顶出气缸,开模后,第一顶出气缸驱动顶板320 向上移动,第一顶杆310沿第一顶出孔202上升,将盖板210顶开,使盖板210绕转轴向外转动,从而解除盖板210对线束的限位。优选的,第一顶出孔202下端设有让位孔203,让位孔203直径大于第一顶出孔202,以便将第一顶杆310装入第一顶出孔202。
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模条200侧面设有卡口204,下模板110上对应设有卡槽113,模条200装入下定位槽112时,卡口204与卡槽113对齐连通,卡扣结构220活动设于卡槽113内,并能沿卡槽113朝模条200移动,卡扣结构220能移动至部分伸入卡口204中,以限制模条200移动。具体地,卡扣结构 220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模条200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同一端的两个卡扣结构220相对设置,卡口204对应设置有四个。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顶出机构400 包括第二顶杆410和顶出板420,顶出板420升降活动设于下模板110 下方,模条200底部开设有第二顶出槽205,第二顶出槽205从模条 200底面向上延伸,以供第二顶杆410伸入。
第二顶杆410能在第二顶出槽205中升降,具体地,顶出板420 连接有第二顶出气缸,第一顶针将盖板210顶开后,第二顶出气缸驱动顶出板420向上移动,第二顶杆410沿第二顶出槽205上升;第二顶杆410上升至与第二顶出槽205顶面相抵后,随着第二顶杆410继续上升,模条200将一起向上移动,即第二顶杆410可以将模条200 从下定位槽112中顶出。(图2为第二顶出机构400的初始状态,图 5为第二顶出机构400将模条200顶出时的状态。)
第二顶杆410下端固定连接于顶出板420上,上端伸入第二顶出槽205,并能在第二顶出槽205中升降。第二顶出槽205与卡口204 连通,第二顶杆410在第二顶出槽205中移动时,第二顶杆410周壁将与卡槽113中的卡扣结构220相抵。参照图5,第二顶杆410能随顶出板420上升至与卡扣结构220相抵,并能继续上升以将卡扣结构 220推出卡口204。
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卡扣结构220 包括卡块221、卡扣弹簧222和滑动块225,滑动块225滑动设于卡槽113内,卡扣弹簧222一端与卡槽113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块 225相连,卡块221设置在滑动块225上远离卡扣弹簧222的一端;滑动块225能沿卡槽113移动,以使卡块221嵌入卡口204。当卡块 221嵌入卡口204时,模条200固定在下模板110上,当卡块221脱离卡口204时,模条200可以向上移动。
参照图5,当第二顶杆410上升至与第二顶出槽205顶面相抵时,卡块221被第二顶杆410推出卡口204、推进卡槽113,卡扣弹簧222 受压,模条200的上下位移不再受限制,第二顶杆410继续上升可以将模条200顶出;顶出板420上还设有若干第三顶杆,第三顶杆设于型腔111下方,当第二顶杆410将模条200顶出时,第三顶杆同时将产品顶出。参照图2,当产品顶出后,重新放置模条200等待下一次加工时,先使第二顶杆410下降复位,第二顶杆410对卡块221的作用力消失,卡扣弹簧222拉伸复位,滑块223在卡扣弹簧222的弹力驱动下朝向模条200移动复位,卡块221重新嵌入卡口204,将模条 200固定。
优选的,参照图3,卡块221上方还安装有定位块223,定位块 223也能放入卡槽113中,定位块223与卡槽113底面设有对应的螺纹孔224,将卡扣结构220装入卡槽113后,将定位块223置于卡块 221上方,将螺钉装入螺纹孔224,旋拧螺钉可将卡块221限制在卡槽113中,卡块221高度方向的位移受限,仅能在卡扣弹簧222的驱动下左右移动。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顶杆410上部设有推块斜面411,推块斜面411从第二顶杆410上部朝下倾斜,第二顶杆410上端上升至卡口204所在高度时,卡块221与推块斜面 411相抵,第二顶杆410继续上升,推块斜面411将卡块221稳定匀速地推出卡口204。
为了节省设备的安装空间,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顶出板420与顶板320固定连接,第一顶出气缸驱动顶板 320移动时,顶出板420随之移动,不必再安装第二顶出气缸。
由于第一顶出机构300和第二顶出机构400是先后顶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杆410短于第一顶杆310,具体地,在图2所示的合模状态中,第二顶杆410与卡扣结构220不接触,卡块221嵌入卡口204中,此时第一顶杆310上端已经伸至与盖板210底面相接;在图4所示的开模状态中,第一顶杆310上端从第一顶出孔202中伸出,将盖板210顶开,此时第二顶杆410上的推块斜面411与卡块 221相抵,弹簧受压,部分卡块221从卡口204中推出;在图5所示的开模状态中,第二顶杆410将卡块221从卡口204中完全推出,第二顶杆410继续上升降带动模条200上升,随着模条200的顶出,第一顶杆310将盖板210完全顶开。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顶板320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导柱150,具体地,下模架130上方连接有固定板140,固定板140上方连接下模板110,下模板110、固定板140与下模架 130通过连接螺钉131固定连接;顶板320安装于固定板140下方,第一顶出气缸驱动顶板320相对于固定板140升降;顶板320与下模板110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柱150,第一导柱150下端固定连接于顶板 320,上端贯穿固定板140和下模板110,第一顶杆310和第二顶杆 410贯穿固定板140并与下模板110滑动连接。
上模板100与下模板110之间还连接有若干第二导柱160,上模板100上设有若干对应的导向筒161,第二导柱160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板110,上端伸入导向筒161中,第二导柱160能相对于导向筒 161滑动,以向上模板10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线束装入压线孔,将模条200放入下定位槽112,使线束一端被模条200和盖板210夹紧,另一端伸入型腔111中;升降油缸驱动上模架120及上模板100下降,上模板 100与下模板110合模,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上模板100上升开模,第一顶出气缸驱动第一顶杆310和第二顶杆410上升,第一顶杆 310将盖板210顶开;第一顶杆310和第二顶杆410继续上升,第二顶杆410的推块斜面411与卡块221相抵,随着第二顶杆410上升,卡块221逐渐从卡口204中脱出;第二顶杆410与模条200相抵,卡块221完全从卡口204脱出,第一顶杆310将盖板210完全顶开;第二顶杆410继续上升,将模条200从下定位槽112中顶出,此时可将线束、产品和模条200取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板(100)和下模板(110),所述上模板(100)设于所述下模板(110)上方并能相对所述下模板(110)升降活动;
模条(200),通过卡扣结构(220)固定在所述下模板(110)上表面,所述模条(200)上方转动设有盖板(210),所述盖板(210)与所述模条(200)贴合时能形成供线束穿过的压线孔,所述上模板(100)能下降至与所述下模板(110)相抵合模以压紧所述盖板(210)与所述模条(200);
第一顶出机构(300),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所述下模板(110),所述第一顶出机构(300)顶部能上升至穿出所述模条(200),并将所述盖板(210)顶开;
第二顶出机构(400),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所述下模板(110),所述第二顶出机构(400)顶部能上升至与所述模条(200)相抵;当所述第一顶出机构(300)将所述盖板(210)顶开后,所述第二顶出机构(400)移动以解除所述卡扣结构(220)对所述模条(200)的固定,并能继续上升将所述模条(200)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上设有第一压线槽(211),所述模条(200)上设有第二压线槽(201),所述盖板(210)转动至与所述模条(200)贴合时,所述第一压线槽(211)与所述第二压线槽(201)配合形成所述压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10)上设有型腔(111)以注塑成型,所述压线孔与所述型腔(111)连通,所述线束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线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型腔(111)中,以便注塑时将线束和注塑产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机构(300)包括第一顶杆(310)和顶板(320),所述顶板(320)升降活动设于所述下模板(110)下方,所述模条(200)上贯穿设有第一顶出孔(202);所述第一顶杆(310)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320)上,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顶出孔(202)并能沿所述第一顶出孔(202)升降,所述第一顶杆(310)能随所述顶板(320)上升以将所述盖板(210)顶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条(200)侧面设有卡口(204),所述下模板(110)上对应设有卡槽(113);所述卡扣结构(220)活动设于所述卡槽(113)内,并能沿所述卡槽(113)朝所述模条(200)移动,所述卡扣结构(220)能移动至部分伸入所述卡口(204)中,以对所述模条(200)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机构(400)包括第二顶杆(410)和顶出板(420),所述顶出板(420)升降活动设于所述下模板(110)下方,所述模条(200)底部开设有第二顶出槽(205),所述第二顶出槽(205)与所述卡口(204)连通;所述第二顶杆(410)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顶出板(420)上,上端伸入所述第二顶出槽(205),并能在所述第二顶出槽(205)中升降,所述第二顶杆(410)能随所述顶出板(420)上升至与所述卡扣结构(220)相抵,并能继续上升以将所述卡扣结构(220)推出所述卡口(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220)包括卡块(221)和卡扣弹簧(222),所述卡块(221)设于所述卡槽(113)内,所述卡扣弹簧(222)一端与所述卡槽(113)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块(221)相连;所述卡块(221)能沿所述卡槽(113)移动,以使所述卡块(221)远离所述卡扣弹簧(222)的一端嵌入所述卡口(2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顶杆(410)上部设有推块斜面(411),所述第二顶杆(410)上端上升至所述卡口(204)所在高度时,所述卡块(221)与所述推块斜面(411)相抵,以将所述卡块(221)推出所述卡口(2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420)与所述顶板(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杆(410)随所述第一顶杆(310)升降,当所述第一顶杆(310)将所述盖板(210)顶开时,所述推块斜面(411)与所述卡块(221)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20)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导柱(150),所述第一导柱(150)上端穿过所述下模板(110),以向所述顶板(32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
CN202122634944.2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Active CN216329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944.2U CN21632962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944.2U CN21632962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9620U true CN216329620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3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4944.2U Active CN21632962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9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4994A (zh) * 2021-10-29 2022-01-07 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4994A (zh) * 2021-10-29 2022-01-07 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29620U (zh)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CN216400439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手机保护套注塑模具
CN215283112U (zh) 防盗盖成型模具
CN215095334U (zh) 多方向滑块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20942829U (zh) 一种飞机铝制机匣模具
CN113894994A (zh) 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WO2023024295A1 (zh) 一种斜顶弹针联动机构
CN114559616B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116512548A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加工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37780A (zh) 一种平移式自动换模装置
CN212528563U (zh) 一种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
CN107225737B (zh) 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2194079U (zh) 拉链加工注塑模具
CN215969894U (zh) 橡胶件成型模具及硫化机
CN212528564U (zh) 一种塑料模具延时抽芯机构以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10047017U (zh)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0679490U (zh) 一种便于脱扣的模具
CN219855824U (zh) 一种模具用顶出结构
CN214645416U (zh) 螺母注塑模具
CN217968191U (zh) 防渗漏托盘注塑模具侧向螺纹抽芯机构
CN114393794B (zh) 一种便于倒扣成型并脱模的成型模具
CN218429729U (zh) 一种三通管双角度倒扣抽芯结构
CN221212630U (zh) 一种具有新型抽芯结构的模具
CN218701008U (zh) 一种复合滑块模具结构
CN216578792U (zh) 顶针抽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