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5970U - 升降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升降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5970U
CN216325970U CN202122497471.6U CN202122497471U CN216325970U CN 216325970 U CN216325970 U CN 216325970U CN 202122497471 U CN202122497471 U CN 202122497471U CN 216325970 U CN216325970 U CN 216325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tray
lifting
trolley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74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凯东
钟隆裕
丘邦超
李庆
杨猛
左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74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5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5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5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输送设备,包括托盘、升降机构和托盘定位组件,托盘承载台车,升降机构驱动托盘升降移动,托盘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插接件,其中第一导向部件安装于托盘的底部,第二导向部件安装于工作工位上,升降机构带动托盘升降移动,托盘在预定高度位置与工作工位对接,然后台车即可水平移动至工作工位上,通过托盘定位组件定位托盘的位置,插接件插接并穿过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保证托盘升降运动到位,托盘与工作工位准确对接,避免了由于载重较高、托盘较大等导致托盘变形引起的精度问题,使台车能够平稳地过渡到工作工位上,提高了对台车的输送定位精度,此实用新型用于工业输送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升降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升降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如汽车焊装车间,由于厂房面积受限,常常会出现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复合输送线,此时需要一种升降输送设备来将不同高度的输送线连接起来,以使输送线完整运行。为了适应不同尺寸、重量的台车输送设备,并且有时需要在升降机工位进行焊装作业,该升降输送设备需要具备较大的负载能力、运行平稳、定位精度高。但目前的普通升降输送设备由于结构复杂,常常造成加工制造难度较高、调试耗时长等问题,影响运行时的平稳及精度,导致无法在升降输送工位上进行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升降输送设备,能够提高输送定位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输送设备,包括:
托盘,用于承载台车;
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托盘升降移动;以及
托盘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和插接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托盘上,另一个用于安装于工作工位上,所述插接件用于在预定高度位置插接并穿过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使所述托盘与所述工作工位对接。
上述的升降输送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输送设备升降输送台车,台车置于托盘上,升降机构带动托盘升降移动,托盘在预定高度位置与工作工位对接,然后台车即可水平移动至工作工位上,通过托盘定位组件定位托盘的位置,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托盘上,另一个安装在工作工位上,插接件插接并穿过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保证托盘升降运动到位,托盘与工作工位准确对接,避免了由于载重较高、托盘较大等导致托盘变形引起的精度问题,使台车能够平稳地过渡到工作工位上,与现有普通升降输送设备相比,提高了对台车的输送定位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均包括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形成有插接间隙的多个滚轮,所述插接件与所述插接间隙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台车定位机构,所述台车定位机构包括侧向定位组件和移动方向定位组件,所述侧向定位组件用于所述台车两侧的接触定位,所述移动方向定位组件用于选择性阻挡所述台车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移动方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安装于所述台车上,所述夹紧部件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可相对夹持动作的挡块和压块,所述挡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压块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定位件,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挡块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支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挡块和所述压块分别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旋转,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所述挡块接触所述第一定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夹紧部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挡块接触定位后驱动所述压块旋转,使所述压块压紧所述第一定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侧向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轮和定位块,所述定位轮、所述定位块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托盘上,另一个用于安装于所述台车的侧面,所述定位轮与所述定位块接触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底架和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包括止动销、插接座和第三驱动件,所述插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插接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插孔,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止动销插接动作,使所述止动销与其中一个所述插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三驱动件相对所述托盘固定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箱,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链条和用于驱动所述链条升降动作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链条的一侧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侧与所述配重箱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组件还包括维修插销和插销板,所述插销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插销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配重箱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插销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配重箱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升降导向组件,所述升降导向组件包括升降导轨、安装座、第一导向轮和两个第二导向轮,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托盘固定,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升降导轨的两侧滑动配合,用于所述托盘水平方向上的定位;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配合,用于与所述升降导轨上的行程挡块接触限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输送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托盘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方向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方向定位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升降输送设备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导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托盘100、导轨组件110、托架120、升降机构200、链条210、第五驱动件220、万向联轴器230、链轮240、托盘定位组件300、第一导向部件310、滚轮组311、第二导向部件320、插接件330、第四驱动件340、侧向定位组件400、定位轮410、定位块420、移动方向定位组件500、第一定位件510、夹紧部件520、挡块521、压块522、支架523、第一连杆524、第二连杆525、第一驱动件526、第二驱动件527、配重箱610、升降导向组件700、升降导轨710、安装座720、第一导向轮730、第二导向轮740、底架800、安全组件900、止动销910、插接座920、插孔921、第三驱动件930、插销板940、台车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输送设备,包括托盘100、升降机构200和托盘定位组件300,其中,托盘100用于承载台车10,托盘100上设有导轨组件110,导轨组件11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导轨,提供可供台车10移动的平台;升降机构200用于驱动托盘100升降移动;托盘定位组件300包括第一导向部件310、第二导向部件320、插接件330和第四驱动件340,其中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四驱动件340设置在同侧,安装于托盘100的底部,第二导向部件320安装于对侧的工作工位上,具体地,工作工位可以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复合输送线的其中一层,在预定高度位置,第四驱动件340驱动插接件330插接并穿过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二导向部件320,使托盘100与工作工位对接。
本实施例的升降输送设备升降输送台车10,台车10置于托盘100上,升降机构200带动托盘100升降移动,托盘100在预定高度位置与工作工位对接,然后台车10即可水平移动至工作工位上,通过托盘定位组件300定位托盘100的位置,第一导向部件310设置在托盘100的底部,第二导向部件320安装于工作工位上,插接件330插接并穿过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二导向部件320,保证托盘100升降运动到位,托盘100与工作工位准确对接,避免了由于载重较高、托盘100较大等导致托盘100变形引起的精度问题,使台车10能够平稳地过渡到工作工位上,与现有普通升降输送设备相比,提高了对台车10的输送定位精度。
参照图2,具体地,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二导向部件320均包括滚轮组311,滚轮组31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形成有插接间隙的多个滚轮,插接件330呈直杆状,插接件330与插接间隙插接配合,滚轮能够引导插接件330与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二导向部件320插接,并且可纠正托盘100在竖直方向上的轻微位置偏差。
更加具体地,第四驱动件340采用气缸,通过气缸伸缩带动插接件330移动;托盘100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托盘定位组件300,托盘100上不与工作工位对接的一端(后端),托盘定位组件300的第二导向部件320可安装在地面或者空中的钢平台上,与托盘100上的第一导向部件310通过插接件330对接后可对托盘100形成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将第二导向部件320安装于托盘100的底部,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四驱动件340设置在工作工位上,即第一导向部件310和第二导向部件320的位置互换,如此,同样能够实现托盘100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台车定位机构,台车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台车10在托盘100上的位置,台车定位机构包括侧向定位组件400和移动方向定位组件500,侧向定位组件400用于台车10两侧的接触定位,移动方向定位组件500用于在台车10移动方向上选择性阻挡台车10移动。
参照图3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方向定位组件500包括第一定位件510和夹紧部件520,第一定位件510安装于台车10的侧面,夹紧部件520设置在托盘100上,夹紧部件520包括可相对夹持动作的挡块521和压块522,挡块521用于阻挡第一定位件510,压块522用于压紧第一定位件510,使第一定位件510与挡块521接触,第一定位件510的两侧具有分别与挡块521和压块522接触的呈方形的定位部。台车10从托盘100的后方向前移动进入托盘100上时,通过挡块521阻挡第一定位件510,避免台车10移动超过挡块521所在的预定位置,防止台车10超程,通过压块522压紧第一定位件510,将台车10稳稳地定位在预定位置上。
具体地,夹紧部件520还包括支架523和第一驱动组件,挡块521和压块522分别与支架523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524、第二连杆525和第一驱动件526,第一连杆524与挡块521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25的一端与第一连杆524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25的另一端与支架523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526用于驱动第二连杆525旋转,第一连杆524和第二连杆525具有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位置状态,在第一位置状态,挡块521接触第一定位件510。
第一驱动件526可以采用气缸,第一驱动件526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杆525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526的缸体与支架523转动连接,在第一位置状态下,第一连杆524和第二连杆525在同一直线上,此时若夹紧定位时挡块521受到冲击,气缸不会受到轴向的冲击力的影响,从而可保护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部件520包括第二驱动件527,第二驱动件527用于第一定位件510与挡块521接触定位后驱动压块522旋转,使压块522压紧第一定位件510。具体地,第二驱动件527采用气缸,第二驱动件527的活塞杆与压块522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527的缸体与支架523转动连接,台车10即将到达托盘100上预定位置时,通过第二驱动件527驱动压块522夹紧动作,使第一定位件510与挡块521紧密接触,实现台车10移动方向上的定位;当托盘100带动台车10升降移动至预定高度位置后,托盘100与工作工位对接,第一驱动件526和第二驱动件527分别驱动挡块521和压块522松开第一定位件510,台车10即可向前移动至工作工位上。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向定位组件400包括定位轮410和定位块420,定位块420设置在台车10的侧面,定位轮410设置在托盘100上的台车10移动路径的预定位置。台车10在托盘100上移动,在预定位置,定位块420与定位轮410接触配合,从而矫正台车10的侧向位置,实现对台车10的侧向定位,定位块420的两端具有倾斜面,通过倾斜面与定位轮410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将定位轮410设置在台车10的侧面,定位块420设置在托盘100上,如此,同样能够实现台车10的侧向定位。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输送设备包括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箱610,升降机构200包括链条210和用于驱动链条210升降动作的第二驱动组件,链条210的一侧与托盘100固定连接,用以带动托盘100升降,链条210的另一侧与配重箱610固定连接,用以平衡托盘100和台车10的重量。
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220件、万向联轴器230和链轮240,第五驱动件220件为电机,万向联轴器23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驱动件220件的输出轴和链轮240,通过万向联轴器230将第五驱动件220件的动力传递至链轮240,链轮240旋转带动链条210升降,使用万向联轴器230可以保证精度和方便装配。
参照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升降导向组件700,升降导向组件700包括升降导轨710、安装座720、第一导向轮730和两个第二导向轮740,安装座720相对托盘100固定,具体地,托盘100固定连接有托架120,安装座720与托架120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轮730和第二导向轮740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座720上,其中,两个第二导向轮740与升降导轨710的两侧滑动配合,用于托盘100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第一导向轮730与升降导轨710的一侧配合,用于与升降导轨710上的行程挡块521接触实现托盘100竖直方向上的限位,避免托盘100升降超程。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底架800,升降导轨710有两条,两条升降导轨710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在底架800上。
参照图1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安全组件900,安全组件900包括止动销910、插接座920和第三驱动件930,第三驱动件930具体可采用气缸,插接座920固定设置在底架800上,插接座92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插孔921,第三驱动件930可驱动止动销910插接动作,使止动销910与其中一个插孔921插接配合,第三驱动件930相对托盘100固定安装,具体地,第三驱动件930安装于托架120上。通过止动销910与插接座920的插接配合,可对托盘100进行制动,保证托盘100不在紧急时或意外状况下掉落碰撞地面。插孔921为长圆孔,止动销910和第三驱动件930形成一组止动单元,本实施例中止动单元有两组,两组止动单元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有一定距离,保证托盘100在任意高度位置时至少有一个止动销910可以插入插接座920的插孔921中。通过安全组件900可提高升降输送设备升降动作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安全组件900还包括维修插销和插销板940,插销板940固定设置在底架800上,插销板94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配重箱610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维修时设备时可将维修插销取出,将插销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配重箱610固定,即可保证配重箱610不在意外状况下掉落地面引起事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用于承载台车;
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托盘升降移动;以及
托盘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和插接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托盘上,另一个用于安装于工作工位上,所述插接件用于在预定高度位置插接并穿过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使所述托盘与所述工作工位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均包括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形成有插接间隙的多个滚轮,所述插接件与所述插接间隙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台车定位机构,所述台车定位机构包括侧向定位组件和移动方向定位组件,所述侧向定位组件用于所述台车两侧的接触定位,所述移动方向定位组件用于选择性阻挡所述台车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方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安装于所述台车上,所述夹紧部件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可相对夹持动作的挡块和压块,所述挡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压块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定位件,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挡块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支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挡块和所述压块分别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旋转,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所述挡块接触所述第一定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挡块接触定位后驱动所述压块旋转,使所述压块压紧所述第一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侧向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轮和定位块,所述定位轮、所述定位块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托盘上,另一个用于安装于所述台车的侧面,所述定位轮与所述定位块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底架和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包括止动销、插接座和第三驱动件,所述插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插接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插孔,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止动销插接动作,使所述止动销与其中一个所述插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三驱动件相对所述托盘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箱,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链条和用于驱动所述链条升降动作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链条的一侧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侧与所述配重箱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组件还包括维修插销和插销板,所述插销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插销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配重箱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插销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配重箱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输送设备包括升降导向组件,所述升降导向组件包括升降导轨、安装座、第一导向轮和两个第二导向轮,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托盘固定,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升降导轨的两侧滑动配合,用于所述托盘水平方向上的定位;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配合,用于与所述升降导轨上的行程挡块接触限位。
CN202122497471.6U 2021-10-15 2021-10-15 升降输送设备 Active CN216325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471.6U CN21632597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升降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471.6U CN21632597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升降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5970U true CN216325970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7471.6U Active CN216325970U (zh) 2021-10-15 2021-10-15 升降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59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8414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8414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9791B (zh) 多层输送系统
CN212100676U (zh) 顶升托盘对中装置
CN111483754B (zh) 顶升托盘对中方法
CN216325970U (zh) 升降输送设备
CN112660767A (zh) 一种轮胎自动翻转夹取入笼系统
CN210259858U (zh) 一种电机半成品顶开移动机构
CN216582379U (zh) 一种自动搬运设备
CN112958980B (zh) 用于自动化焊接的车身侧围和底板夹具总成
CN209834699U (zh) 一种低能耗工件传递装置
CN211687215U (zh) 一种可节约空间的输送顶升机构
CN113816102A (zh) 基于伸缩皮带机的成品件烟出库系统
CN113636280A (zh) 地铁屏蔽门安装设备和安装方法
CN117438633B (zh) 电芯模组倒扣压装生产线及电芯模组压装方法
CN213764549U (zh) 用于激光切割机的可交换式平台
CN219697085U (zh) 一种配电柜拼装翻转工装
CN221069568U (zh) 一种用于货架轨道的安全阻挡器
CN218707274U (zh) 一种传感器夹持组件
CN212863034U (zh) 一种物流线顶升移载机
CN219407951U (zh) 保压装置及流水线传送装置
CN215438380U (zh) Spc地板用90°转角输送装置
CN215556708U (zh) 定位送料轨道小车装置
CN212101698U (zh) 一种新型重物抓取装置
CN219636747U (zh) 一种运载电检设备的电检小车
CN212952391U (zh) 一种盘具辅助入库机
CN216071750U (zh) 地铁屏蔽门安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