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2830U -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2830U
CN216312830U CN202123087059.3U CN202123087059U CN216312830U CN 216312830 U CN216312830 U CN 216312830U CN 202123087059 U CN202123087059 U CN 202123087059U CN 216312830 U CN216312830 U CN 216312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leeve
motor
cavity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70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强
张守军
师伟
赵诗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870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2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2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2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动机及电动设备,上述电动机包括转轴、轴承组件和轴承座,轴承座具有轴承腔,轴承组件安装于轴承腔内,并且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套筒,第一轴承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一外圈,第二轴承包括第二内圈和第二外圈,转轴与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一体成型,套筒设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外并且与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一体成型。通过将转轴与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一体成型并且将套筒与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一体成型,可有效改善轴承组件在电动机的装配过程中出现的磨损情况,从而可有效减少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同时可有效简化电动机的装配流程,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背景技术
请结合图1所示,传统的电动机100通常包括转轴110、两个轴承120和轴承座130,轴承座130具有两个轴承腔131,在对电动机100进行装配时,先将一个轴承120套设在转轴110上并且安装在一个轴承腔131内,再将另一个轴承120套设在转轴110上并且安装在另一个轴承腔131内。然而,由于转轴110和两个轴承120的制造以及两个轴承腔131的加工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精度偏差,使得在装配过程中两个轴承120之间的同轴度较低,导致在装配过程中在后装配的轴承120与转轴110之间以及该轴承120与相对应的轴承腔131的腔壁之间分别产生较大的磨损,从而导致电动机100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振动以及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以及电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振动以及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包括转轴、轴承组件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腔,所述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轴承腔内,并且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套筒,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一外圈,所述第二轴承包括第二内圈和第二外圈,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内圈和所述第二内圈一体成型,所述套筒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并且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转轴与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一体成型,这样转轴无需与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进行装配,亦即第一内圈与转轴之间以及第二内圈与转轴之间均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另外,通过将套筒与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一体成型,这样套筒无需与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进行装配,亦即第一外圈与套筒之间以及第二外圈与套筒之间也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同时,可使轴承组件的外轮廓呈直筒结构并且使得轴承组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直接装配至轴承座的轴承腔内,从而可避免出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在装配过程中因同轴度低而造成磨损的情况。可见,在上述电动机的装配过程中,轴承组件与转轴及轴承腔的腔壁之间的磨损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从而可有效减少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加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简化电动机的装配流程,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装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轴承腔的腔壁间隙配合并且相互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用于容置粘接剂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套筒的轴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套筒的轴向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轴承腔的腔壁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腔的腔壁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与所述套筒的端面相抵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腔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腔口,所述腔口为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内径沿所述轴承腔的轴线朝所述轴承腔的内部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盖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封盖盖设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一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二环形卡槽;或者,
所述第一外圈的背离所述第二外圈的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外圈的背离所述第一外圈的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二环形卡槽;
所述第一封盖上设有第一环形卡边,所述第一环形卡边卡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所述第二封盖上设有第二环形卡边,所述第二环形卡边卡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机。
由于上述电动设备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机,因而至少具有上述一种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动机中的转轴与轴承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电动机中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电动机;110、转轴;120、轴承;130、轴承座;131、轴承腔。
200、电动机;210、转轴;220、轴承组件;221、第一轴承;2211、第一内圈;22111、第一沟道;2212、第一外圈;22121、第二沟道;2213、第一滚动体;222、第二轴承;2221、第二内圈;2222、第二外圈;2223、第二滚动体;223、套筒;230、轴承座;231、轴承腔;2231、环形凹槽;232、台阶部;240、转子;241、定子腔;250、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机200,该电动机200可应用电动设备中,用于驱动电动设备的一个或者多个部件转动,其中,电动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风机、空调室外机、电风扇。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电动机200进行详细说明。
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电动机200包括转轴210、轴承组件220和轴承座230。轴承座230具有轴承腔231,轴承组件220安装于轴承腔231内,轴承组件220包括第一轴承221、第二轴承222和套筒223,其中,第一轴承221包括第一内圈2211和第一外圈2212,第二轴承222包括第二内圈2221和第二外圈2222,转轴210与第一内圈2211和第二内圈2221一体成型,套筒223设于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22外,并且套筒223与第一外圈2212和第二外圈2222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体成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浇铸成型工艺、压铸成型工艺。
具体地,请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轴承221还包括第一保持架(图中未示)和多个第一滚动体2213,第一内圈2211的外周壁设有第一沟道22111,第一沟道22111呈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环形结构,第一外圈2212的内周壁设有第二沟道22121,第二沟道22121呈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环形结构,第一沟道22111与第二沟道22121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各个第一滚动体2213的第一滚道,第一保持架设置在第一内圈2211和第一外圈2212之间并且用于将各个第一滚动体2213分隔,从而实现第一内圈2211与第一外圈2212相对转动。
可选地,第一沟道22111的数量为多条,各条第一沟道22111沿轴承组件220的轴向分布,相应地,第二沟道22121的数量为多条,各条第二沟道22121沿轴承组件220的轴向分布,各条第一沟道22111与各条第二沟道22121一一对应,以形成多条第一滚道,每一条第一滚道分别放置多个第一滚动体2213。其中,第一滚动体2213可为滚珠或者滚子。
同理,第二轴承222还包括第二保持架(图中未示)和多个第二滚动体2223,第二内圈2221的外周壁设有第三沟道,第三沟道呈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环形结构,第二外圈2222的内周壁设有第四沟道,第四沟道呈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环形结构,第三沟道与第四沟道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各个第二滚动体2223的第二滚道,第二保持架设置在第二内圈2221和第二外圈2222之间并且用于将各个第二滚动体2223分隔,从而可实现第二内圈2221与第二外圈2222相对转动。
可选地,第三沟道的数量为多条,各条第三沟道沿轴承组件220的轴向分布,相应地,第四沟道的数量可为多条,各条第四沟道沿轴承组件220的轴向分布,各条第三沟道与各条第四沟道一一对应,以形成多条第二滚道,每一条第二滚道分别放置多个第二滚动体2223。其中,第二滚动体2223可为滚珠或者滚子。
通过将转轴210与第一内圈2211和第二内圈2221一体成型,这样转轴210无需与第一内圈2211和第二内圈2221进行装配,亦即第一内圈2211与转轴210之间以及第二内圈2221与转轴210之间均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另外,通过将套筒223与第一外圈2212和第二外圈2222一体成型,这样套筒223无需与第一外圈2212和第二外圈2222进行装配,亦即第一外圈2212与套筒223之间以及第二外圈2222与套筒223之间也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同时,可使轴承组件220的外轮廓呈直筒结构并且使得轴承组件220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直接装配至轴承座230的轴承腔231内,从而可避免出现第一轴承221与第二轴承222在装配过程中因同轴度低而造成磨损的情况。可见,在上述电动机200的装配过程中,轴承组件220与转轴210及轴承腔231的腔壁之间的磨损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从而可有效减少电动机20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加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简化电动机200的装配流程,从而提高了电动机2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间隙配合,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的间隙内填充粘接剂,以将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相互粘接,从而将轴承组件220固定在轴承腔231内。
可以理解的,在装配时,可先在套筒223的外周壁和/或轴承腔231的腔壁涂覆粘接剂,然后将轴承组件220装配至轴承腔231内,也可先将轴承组件220装配至轴承腔231内,然后往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的间隙内充注粘接剂。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所示,套筒223的外周壁开设有用于容置粘接剂的环形凹槽2231,环形凹槽2231环绕套筒223的轴线设置,如此,待位于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之间的粘接剂凝固后会形成凸筋,凸筋卡接于环形凹槽2231内,可有效提高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组件220装配的稳定性,可避免在电动机200运行过程中轴承组件220出现晃动或者移位的情况。
具体地,环形凹槽2231的数量为多条,多条环形凹槽2231沿套筒223的轴向间隔分布。例如,请结合图4所示,套筒223的轴向上的一端设有一条环形凹槽2231,套筒223的轴向上的另一端设有一条环形凹槽2231;又如,套筒223的轴向上的一端设有一条环形凹槽2231,套筒223的轴向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条环形凹槽2231,套筒223的轴向上的另一端设有一条环形凹槽2231。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更有效地提高轴承组件220装配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过盈配合。换言之,套筒223的外径略大于轴承腔231的内径,可通过压装方式将轴承组件220压入轴承腔231内,使得套筒223的外周壁与轴承腔231的腔壁紧密配合,从而将轴承组件220固定在轴承腔23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5所示,轴承腔231的腔壁设有台阶部232,台阶部232用于与套筒223的端面相抵靠,这样可有效对轴承组件220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在电动机200运行过程中轴承组件220出现移位的情况。
具体地,轴承腔231具有沿轴向分布的两个腔口,台阶部232设置在靠近其中一个腔口的位置上。在装配时,使轴承组件220的轴线与轴承腔231的轴线相平行,然后将轴承组件220沿轴向经轴承腔231的远离台阶部232的腔口装配至轴承腔231内,直至台阶部232与套筒223的端面相抵靠,在完成装配后,转轴210的两端分别从两个腔口向外穿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轴承腔231的远离台阶部232的腔口设置成喇叭口,即该腔口的内径沿轴承腔231的轴线朝轴承腔231的内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轴承组件220能够在该喇叭口的导向作用下快速地装配至轴承腔231内,从而可有效提高电动机2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组件220还包括第一封盖(图中未示)和第二封盖(图中未示),第一封盖盖设于套筒223的一端,第二封盖盖设于套筒223的另一端,这样可将套筒223的两端封闭,从而可避免灰尘进入套筒223并且粘附在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22上而导致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22的工作性能下降。
具体地,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分别开设有用于供转轴210穿过的通孔,另外,套筒223的一端面开设有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第一环形卡槽,套筒223的另一端面开设有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第二环形卡槽;或者,第一外圈2212的背离第二外圈2222的端面开设有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第一环形卡槽,第二外圈2222的背离第一外圈2212的端面也开设有环绕轴承组件220的轴线的第二环形卡槽,第一封盖上设有第一环形卡边,第一环形卡边卡接于第一环形卡槽内,第二封盖上设有第二环形卡边,第二环形卡边卡接于第二环形卡槽内,这样可在保证套筒223的两端能够被有效封闭的同时,避免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凸出于套筒223的外周壁而出现对轴承组件220的装配造成干涉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示,电动机200还包括转子240和定子250,转子240安装于转轴210上并且转子240的中部设有定子腔241,定子腔241同轴设置于轴承腔231的外围,定子250安装于轴承座230上并且容置于定子腔241内。换言之,上述电动机200为外转子电动机,外转子电动机的结构紧凑,可有效减小电动设备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电动机2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动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风机、空调室外机、电风扇。
由于上述电动设备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机200,因而至少具有上述一种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包括转轴、轴承组件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轴承腔,所述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轴承腔内,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套筒,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一外圈,所述第二轴承包括第二内圈和第二外圈,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内圈和所述第二内圈一体成型,所述套筒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外并且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轴承腔的腔壁间隙配合并且相互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壁开设有用于容置粘接剂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套筒的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套筒的轴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轴承腔的腔壁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腔的腔壁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与所述套筒的端面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腔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腔口,所述腔口为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内径沿所述轴承腔的轴线朝所述轴承腔的内部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盖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封盖盖设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的一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二环形卡槽;或者,
所述第一外圈的背离所述第二外圈的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外圈的背离所述第一外圈的端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轴承组件的轴线的第二环形卡槽;
所述第一封盖上设有第一环形卡边,所述第一环形卡边卡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所述第二封盖上设有第二环形卡边,所述第二环形卡边卡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
10.一种电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
CN202123087059.3U 2021-12-09 2021-12-09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Active CN216312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7059.3U CN216312830U (zh) 2021-12-09 2021-12-09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7059.3U CN216312830U (zh) 2021-12-09 2021-12-09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2830U true CN216312830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7059.3U Active CN216312830U (zh) 2021-12-09 2021-12-09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2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25017B2 (en) A Motor
CN101521422B (zh) 气密型电动机
EP1717930B1 (en) Electric actuator and a motor used therein
JP4479799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KR102552016B1 (ko) 모터용 로터 조립체
JP2019190457A (ja) 流体コンプレッサー
JP2018038099A (ja) 電動モータ
US11784532B2 (en) Motor
CN210404909U (zh) 外转子无刷电机及其外转子
CN216312830U (zh)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JP2005188527A (ja) 転がり軸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ータ装置
CN111648984A (zh) 电动鼓风机以及电动吸尘器
KR100483234B1 (ko) 연료 펌프
JP3720682B2 (ja) 車両用ポンプモータ
KR101795395B1 (ko) 구동모터용 베어링 유닛
JPH0398434A (ja) 小型電動機
JP2019190456A (ja) 流体コンプレッサーを備える加熱、換気及び空気調節システム
JP2019190461A (ja) 流体コンプレッサーを備える燃料電池
JP2009041391A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1116760U (zh) 泵用推力轴承组件及电子水泵
CN110857689B (zh) 电动泵
JP4382077B2 (ja) 小型モータ
JP4402064B2 (ja) 小型モータ
JP3752454B2 (ja) モータ
JPWO2006025105A1 (ja) 電動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